- 年份
- 2024(2875)
- 2023(4292)
- 2022(3862)
- 2021(3563)
- 2020(3212)
- 2019(7628)
- 2018(7543)
- 2017(15238)
- 2016(8095)
- 2015(9038)
- 2014(8986)
- 2013(8664)
- 2012(7629)
- 2011(6818)
- 2010(6713)
- 2009(5982)
- 2008(5412)
- 2007(4422)
- 2006(3617)
- 2005(2788)
- 学科
- 济(34370)
- 经济(34351)
- 管理(21570)
- 方法(21409)
- 业(20418)
- 数学(20069)
- 数学方法(19762)
- 企(16623)
- 企业(16623)
- 农(8063)
- 中国(7179)
- 财(6927)
- 贸(6180)
- 贸易(6178)
- 易(6012)
- 业经(5741)
- 学(5643)
- 环境(5438)
- 和(5252)
- 地方(5238)
- 理论(5068)
- 农业(5058)
- 技术(4640)
- 务(4443)
- 财务(4425)
- 财务管理(4415)
- 划(4358)
- 制(4291)
- 企业财务(4120)
- 银(4066)
- 机构
- 大学(107297)
- 学院(107084)
- 管理(46385)
- 济(45529)
- 经济(44735)
- 理学(41310)
- 理学院(40946)
- 管理学(40099)
- 管理学院(39902)
- 研究(31128)
- 中国(23102)
- 京(20958)
- 科学(19197)
- 财(18441)
- 业大(16694)
- 农(16132)
- 财经(15700)
- 中心(15400)
- 所(14427)
- 经(14408)
- 经济学(14389)
- 江(14080)
- 研究所(13461)
- 经济学院(13161)
- 农业(12868)
- 经济管理(12634)
- 范(12575)
- 北京(12468)
- 师范(12450)
- 财经大学(11967)
- 基金
- 项目(79492)
- 科学(63485)
- 基金(58810)
- 研究(57728)
- 家(50743)
- 国家(50393)
- 科学基金(44330)
- 社会(36863)
- 社会科(35037)
- 社会科学(35026)
- 基金项目(31631)
- 省(31386)
- 自然(29375)
- 自然科(28767)
- 自然科学(28762)
- 自然科学基金(28200)
- 教育(27516)
- 划(26410)
- 资助(24331)
- 编号(23724)
- 部(18098)
- 重点(17758)
- 成果(17282)
- 创(17266)
- 发(16771)
- 创新(16115)
- 教育部(15868)
- 科研(15823)
- 人文(15526)
- 课题(15333)
共检索到139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贞成 王济干 张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贞成 王济干 张婕
基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减排政策目标,同时考虑到行业碳排放的异质性,建立了非参数共同前沿DDF动态分析模型;并以近三年的截面数据作为基期数据,分别在共同前沿和群组前沿下对首批纳入2017年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39个细分行业的边际碳减排成本进行了测算,并对两种前沿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前沿下估测的减排成本有所不同,且差异程度与各行业的碳强度呈负相关;计算所得的加权平均边际减排成本分别为0.052和0.091万元/吨,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对行业异质性的考虑,就碳价格和定价机制问题提出相关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明
采用方向距离函数分别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测算2005~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的能源效率,分析技术缺口比率,并将能源无效率分解为技术水平差距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结果表明: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在共同前沿和区域前沿下能源效率差异小,中西部各省市区在两种前沿下差异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缺口比率与全国潜在最优水平有扩大趋势;东部区域各省市区应通过提高管理能力提高能源效率,而中西部各省市区要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提高能源效率。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方向距离函数 共同前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平 罗艳
为了克服以往区域经济研究中的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04-2014年的工业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同时采用"共同技术比率"测算各地区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从"管理无效率"和"技术无效率"两个维度分析能源利用无效率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总体上看,我国三大群组共同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格局,而群组前沿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GTE)呈现出"西-中-东"依次递减的格局;生态全要素能源利用无效率均值分解来看,东部群组能源利用无效率是因为管理无效率造成的,中部群组技术无效率和管理无效率同时显著存在,而西部群组技术无效率最为明显,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研发投入、环境规制、政府干预对生态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显著而有差异的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静 马潇璨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低下已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资源瓶颈。论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对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各省区工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各省区工业用水技术水平的异质性,不同前沿下工业用水效率存在较大差异;考虑工业水污染的工业用水效率普遍较低,存在较大的效率改善空间。进一步研究发现,现行水价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高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政策含义表明,工业用水效率不仅与地区工业发展的技术异质性有关,也和工业水污染及治理效果有关;应逐步提高现行工业水价,可仿照居民用水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颖 刘凡
再生水利用既可缓解水资源短缺,又能避免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是坚持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结合动态SBM法和Meta-frontier模型,构建中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19年间再生水利用的效率评价模型,动态测算并分析各省份的共同边界技术效率、组群技术效率和组群之间的技术落差。研究发现:无论在共同前沿还是在群组前沿下,中国再生水利用效率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群组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值比共同前沿下有所改善,共同前沿下的再生水利用效率反映出其潜在的提升空间;造成中国东、中、西部区域各省份再生水利用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无效和管理无效。坚持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道路,提高中国再生水利用水平,应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强再生水利用的区域交流并因地制宜制定污水治理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聂雷 郭忠兴 彭冲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今后及未来一段时期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关键之举。在考虑非期望性产出(环境污染)的情况下,论文基于中国238个地级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考察了共同前沿、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城市之间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在共同前沿下,2000-2010年效率均值从高到低依次为区域综合型城市、工业主导型城市、其他类型城市、资源型城市;在群组前沿下,效率均值没有呈现明显的城市类型分异特征。(2)比较共同前沿与群组前沿下不同类型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其他类型城市与区域综合型城市相差较小,分别为0.082、0.106,其次工业主导型城市,为0.118,排在末位的是资源型城市,达到0.267,共同前沿下的差异与群组前沿下的无分异,恰恰印证了本文从城市类型异质性视角下考察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在将环境污染作为一种非期望性产出的情况下,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偏低,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效率均值不超过0.6,说明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据此提出:在改善城市土地管理工作时,不能简单"一刀切",应考虑城市类型异质性,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土地管理方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玉海 武鹏
针对以往效率测算方法存在的缺陷以及跨国研究中制度的异质性问题,本文采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Meta-frontier生产函数这一综合分析框架,在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双重约束条件下,测算了APEC地区17个成员1980-200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效率,并对双重约束下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检验。研究发现,除了发展中国家群组之外,发达国家群组和东亚新兴经济体群组中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个别年份位于潜在最佳生产技术的共同边界上;各群组的共同技术效率(MTE)和共同技术比率(MTR)平均值从高到低的排序均依次为发达国家、东亚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工业化水平、人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琳 易家权
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资本市场需要突破“市场壁垒”,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以“碳中和”促改革、谋发展。本文基于2013年8月8日~2021年11月9日中国八大碳交易市场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收益率非平衡性,并运用ARCH模型族对各地方碳交易市场进行异质性分析。通过对碳交易市场进行全市场、多维度研究发现:中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具有明显非平衡性特征;碳交易市场在碳价、市场规模、应对外部冲击等方面具有显著异质性;此外,投资者关注对碳交易市场收益有显著影响,将投资者引入碳交易市场有助于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研究旨在分析中国碳交易市场整体发展特征,为全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提供理论借鉴;同时深入剖析各个碳交易市场发展特点,更具针对性、客观性、前瞻性地指导地方碳交易市场发展,有效推动地方减碳工作开展,最终形成以全国碳交易市场为中心,地方碳交易市场为基本点的“一个中心,多个基本点”碳交易市场发展格局,助力“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如期完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皓天 马骥
采用Meta-frontier方法,将不同规模蛋鸡养殖户在共同生产前沿面下比较其近十年技术效率的变化。结果显示:2005—2015年,小规模养殖户的技术效率基本持平;中规模养殖户技术水平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技术效率仍存在短期波动,最终趋于更高的技术效率,这也说明这段时期我国小规模养殖户向中规模养殖户演进较为成熟;大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也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仍较低,说明我国中规模蛋鸡养殖户向大规模养殖户演进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闯洋
文章以BDT模型和Hull-White模型为框架,构建了利率衍生品定价的动态利率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我国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进行实证,发现银行间市场债券定价的相对误差波动总体高于交易所市场,而采用Hull-White模型的定价效果要优于BDT模型。然后,采用Hull-White模型对可回售债券定价进行实证,证实了国内债券市场发行的可回售债券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国汉 刘建平
投资的调整成本趋于减缓经济向稳态的收敛速度,避免了根据拉姆齐模型的开放经济版本所得到的反事实结果。文章研究了完全竞争市场中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投资动态行为,应用二次调整成本模型和新古典分析框架分析了经济向稳态的收敛速度和投资的时间路径。首次使用线性二次型调整成本模型在原有的静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不确定性下的投资的动态行为。
关键词:
二次调整成本 投资 时间路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瞿小松 邓翔 余子楠
近年来,碳排放交易体系逐渐在各国建立,已成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工具。本文利用一个动态CGE模型对《巴黎协定》所采用自主贡献方案下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了不同交易模式下的全球减排效率。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市场规模越大,全球减排成本越低。如果能够建立全球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自主贡献方案下2030年的全球减排成本仅占GDP的0.15%,各国福利都将得以提升。
关键词:
碳交易 减排 巴黎协定 效率 CGE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