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0)
- 2023(2381)
- 2022(2015)
- 2021(1967)
- 2020(1777)
- 2019(3958)
- 2018(3797)
- 2017(7744)
- 2016(4081)
- 2015(4414)
- 2014(4240)
- 2013(4213)
- 2012(3988)
- 2011(3392)
- 2010(3461)
- 2009(3003)
- 2008(3224)
- 2007(2740)
- 2006(2324)
- 2005(2158)
- 学科
- 济(17017)
- 经济(16988)
- 管理(16396)
- 业(16122)
- 企(14466)
- 企业(14466)
- 方法(10551)
- 数学(9676)
- 数学方法(9650)
- 财(7891)
- 务(6544)
- 财务(6542)
- 财务管理(6538)
- 企业财务(6394)
- 制(5201)
- 银(4012)
- 银行(4011)
- 行(3760)
- 农(3609)
- 体(3421)
- 融(3396)
- 金融(3396)
- 中国(3282)
- 业经(3235)
- 体制(2981)
- 划(2951)
- 环境(2918)
- 人事(2855)
- 人事管理(2855)
- 农业(2760)
- 机构
- 大学(58308)
- 学院(56953)
- 管理(26225)
- 济(26200)
- 经济(25862)
- 理学(23313)
- 理学院(23131)
- 管理学(22900)
- 管理学院(22798)
- 研究(15694)
- 财(14165)
- 中国(13768)
- 财经(11567)
- 京(11291)
- 经(10715)
- 财经大学(8962)
- 经济学(8207)
- 商学(8054)
- 商学院(7999)
- 科学(7869)
- 中心(7630)
- 农(7592)
- 江(7574)
- 经济学院(7480)
- 所(7181)
- 业大(7121)
- 北京(6986)
- 经济管理(6969)
- 融(6854)
- 金融(6731)
- 基金
- 项目(38311)
- 科学(32139)
- 基金(31505)
- 家(27107)
- 国家(26921)
- 研究(26481)
- 科学基金(24689)
- 社会(19144)
- 社会科(18307)
- 社会科学(18303)
- 基金项目(17228)
- 自然(16949)
- 自然科(16676)
- 自然科学(16673)
- 自然科学基金(16437)
- 省(13139)
- 资助(12864)
- 教育(12631)
- 划(11367)
- 编号(9881)
- 部(9696)
- 教育部(8901)
- 人文(8676)
- 国家社会(8324)
- 重点(8102)
- 创(7891)
- 科研(7725)
- 大学(7589)
- 制(7569)
- 创新(7366)
共检索到8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本文基于外部治理视角,利用2007-2010年间沪深股市568家上市公司的2246个大股东减持样本,实证分析了地区市场化进程与大股东减持差异的关系。研究发现,"外部治理说"得到了相应的验证,即在市场化进程越高的地区,大股东减持的力度也越低,而在市场化进程越低的地区,大股东减持的力度则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的发展程度与大股东减持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欣兰 徐琪
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趋利避害的特征更加明显,在减持过程中存在更多信息操纵的嫌疑。大量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存在时机抉择能力,以获得更高的私有收益,侵占中小股东利益。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针对上述问题对大股东减持的动因、时机抉择能力以及"隧道行为"下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动机主要包括业绩前景差、股票估值高、大股东掏空、公司流动性需求等,且大股东通常会选择在业绩变脸前、股票价格高位时进行减持,同时还会考虑信息披露时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通过构建单个股东和多个股东侵占模型,分析大股东减持问题,发现影响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包括大股东持股比例、大股东属性、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投资收益率分离度及股权制衡程度;再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及股东属性对大股东减持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制衡程度对大股东减持产生负向影响,而外部法律保护程度、减持价格及投资收益分离度与大股东减持的关系则并不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利平 张大勇
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OLS与Logistic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大股东通过操纵重大信息披露在股份减持过程中的隧道行为。得出了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但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减持前披露"利好"消息、减持后披露"利空"消息的概率高;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较高;公司估值(托宾值)越高,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也越大;被减持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与总资产收益率(ROA)对大股东信息操纵行为的概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等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育辉 吴世农
本文以2007—2009年被大股东减持的深交所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减持过程中的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发现:被减持上市公司在减持前30个交易日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而在减持后30个交易日则出现显著的负累计超常收益;被减持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披露好消息,或将坏消息推迟至减持后披露;减持规模越大,大股东操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概率就越高;相比其他大股东,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信息操控更严重,获得的减持收益也更高。本文的研究证实了大股东,特别是控股股东,通过操控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来掏空中小股东利益的事实,为监管机构加强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提供了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大勇 傅利平
随着全流通进程的加快,限售股解禁和大股东减持行为成为当前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和焦点问题。而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对大股东的减持行为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在对大股东减持的动机和截止到2009年11月30日沪深A股312家股份全流通公司的减持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全流通后,公司的托宾Q值、公司在同行业上市公司中所处的估值水平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公司在整个市场中所处的估值水平越高,大股东的减持数量越大;限售股解禁数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和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大股东的减持数量具有显著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鸣茂
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的减持时机可以分为三类:第Ⅰ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减持;第Ⅱ类型为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到增发公告日之间进行减持;第Ⅲ类型为增发公告日后到定向增发股份解禁前减持。本文研究发现:(1)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最低,第Ⅰ类和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过程中存在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率相对较高;(2)第Ⅱ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增发预案公告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完成后具有更好的市场表现;(3)第Ⅲ类大股东减持的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具有最高的套利收益。本文的研究阐述了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高价减持低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钰颖 林川
本文以2008~2014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社会责任、现金股利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影响,以及现金股利产生的中间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履行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大股东减持的倾向就越弱;相较于未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中出现大股东减持事件的概率会降低;而考虑现金股利的中间作用后,社会责任对大股东减持倾向的抑制作用加强,影响也更为显著。
关键词:
大股东减持倾向 社会责任 现金股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党论 郭蒙
近年来,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监管层也出台新规从严规范股东减持。以2007~2017年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持数据为例,研究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减持力度越大,被减持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高。进一步地,从上市公司层面选取盈利能力和股价高估作为调节变量、从市场层面选取投资者情绪作为调节变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盈利水平可以起到"减速器"的作用,盈利水平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小;股价高估则起到"助力器"的作用,股价被高估的程度越大,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投资者情绪是"催化剂",投资者情绪越高,大股东减持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越大。实证结果丰富了大股东减持行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也为监管层进一步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 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关键词:
大股东 股份减持 问题 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赖丹 蔡晓凤 罗翔
屡见不鲜的大股东减持行为,已成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2011-2018年间1 743家A股上市公司的3 330个大股东减持事件样本,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结构、债务期限与大股东减持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减持规模与股权集中度和高管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规模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但两者均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短期债务占比越大,债务期限越短,大股东减持规模越小。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治理结构和债务期限视角,就如何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以及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债务期限 大股东减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燕 林晓华 王英琪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怎样选择减持行为是其对资本利得收益与控制权收益进行权衡后的博弈结果。文章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大股东的收益分布作为考察对象,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决策进行讨论。大股东用以套现的股份获取的资本利得收益和维持控股地位获取的控制权溢价的弹性,内生决定了大股东收益的积累路径和大股东对最优股权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全流通 资本利得 控制权收益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战篪 吴伟立
本文从加剧公司融资约束和促使管理者投资短视两方面检验了大股东减持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机理,研究结果发现:(1)在大股东减持的公司中,公司投资规模与投资机会的敏感性显著弱于没有减持的公司;(2)大股东减持抑制而不是提高了股价高估对公司投资规模的促进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仅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融资约束效应,不支持投资短视效应。这与已有研究关于大股东减持传递公司估值偏高和盈利前景不佳的信息,减持前存在较强的信息操纵行为相吻合。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内部人交易经济后果的理论研究视角,也有助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