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
2023(793)
2022(662)
2021(632)
2020(608)
2019(1312)
2018(1329)
2017(2760)
2016(1534)
2015(1714)
2014(1684)
2013(1711)
2012(1626)
2011(1390)
2010(1391)
2009(1135)
2008(1173)
2007(992)
2006(827)
2005(674)
作者
(3880)
(3303)
(3149)
(3116)
(2126)
(1575)
(1480)
(1292)
(1212)
(1201)
(1167)
(1136)
(1050)
(985)
(984)
(982)
(973)
(933)
(908)
(901)
(845)
(823)
(773)
(771)
(753)
(738)
(715)
(714)
(649)
(640)
学科
(6538)
经济(6532)
管理(4400)
(4033)
方法(3969)
数学(3732)
数学方法(3722)
(3278)
企业(3278)
(2580)
银行(2579)
(2444)
中国(2074)
(1993)
(1801)
金融(1801)
(1697)
地方(1331)
业务(1281)
技术(1281)
制度(1231)
(1231)
(1083)
财务(1083)
财务管理(1081)
银行制(1079)
企业财务(1014)
(999)
贸易(997)
(993)
机构
大学(19913)
学院(19445)
(9575)
经济(9452)
管理(8116)
理学(7123)
理学院(7049)
管理学(6985)
管理学院(6949)
研究(6079)
中国(5566)
(4376)
(4071)
财经(3593)
科学(3457)
经济学(3334)
(3316)
经济学院(3095)
中心(2995)
(2977)
(2960)
(2888)
财经大学(2738)
业大(2733)
研究所(2670)
北京(2416)
农业(2401)
商学(2376)
商学院(2365)
经济管理(2278)
基金
项目(13975)
科学(11443)
基金(11059)
研究(9574)
(9527)
国家(9469)
科学基金(8487)
社会(7017)
社会科(6751)
社会科学(6750)
基金项目(6079)
自然(5488)
自然科(5385)
自然科学(5385)
自然科学基金(5294)
(5291)
教育(4663)
资助(4614)
(4330)
(3558)
编号(3412)
教育部(3235)
国家社会(3178)
重点(3177)
人文(3030)
(2966)
科研(2897)
(2883)
创新(2730)
大学(2650)
期刊
(8260)
经济(8260)
研究(5517)
中国(3956)
(3455)
(3278)
金融(3278)
科学(2947)
学报(2750)
管理(2728)
(2286)
大学(2131)
学学(2087)
财经(1842)
会计(1673)
(1623)
经济研究(1570)
技术(1544)
农业(1503)
统计(1225)
(1115)
技术经济(1114)
业经(1089)
问题(1082)
(1044)
决策(1008)
教育(999)
(963)
国际(955)
会计师(935)
共检索到2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大鹏  赵茂  蒋铭  
本文基于CDM三阶段创新模型,采用2017年A股上市企业的截面数据,实证检验了A股上市企业的R&D投入、创新产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比较了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企业创新过程的不同。结果表明:企业规模和政府补助对制造业企业起到的正向作用大于非制造业企业。然而,在企业创新产出中,制造业企业规模的影响却不如非制造业企业。企业创新产出对非制造业企业成长性绩效有显著负作用,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两种企业的成长性绩效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制造业企业不但要关注政府补助和企业规模,也要注重研发人才的培养。而非制造业企业在扩大企业规模的同时更应着眼于企业的未来成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卫  袁卫  Huang Zhimin  王孟欣  
对行业R&D投入绩效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本文利用研究效率的标准方法——DEA模型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中38个工业行业的R&D投入绩效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章进  宋时蒙  
使用我国2002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R&D投入、R&D产出和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我国R&D资源配置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计算和分析R&D水平的综合指数、R&D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以及R&D水平的动态分布趋势。结论表明: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R&D资源配置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异和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地区间的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的多级分化现象始终存在;区域R&D资源配置水平的相对差距呈减弱态势,而绝对差距呈扩大态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栾华  李国平  
对于风险投资的定义,本文使用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ication,NVCA)的狭义定义,即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股权资本"。这一概念下的风险投资不包括用于资产重组、杠杆买断(LBO)等业务的非上市证券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覃成林  
本文从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分析了区域R&D产业的发展差异。主要结论是,区域之间R&D产业的投入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投入系数相差悬殊。区域R&D产业投入的活动类型结构基本上是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各区域都十分重视对试验发展的投入。区域R&D产业投入的执行机构结构主要以企业为主,其次是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区域R&D产业的产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的产出效率高于东部和西部。而且,投入小的区域其产出效率却比较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海娟  程红莉  
一、研究说明1.指标的选择由于R&D活动涉及投入、产出等多个方面,要进行地区差异分析,不能只凭借单个指标进行比较,需要寻找出反映R&D活动的多个指标综合进行分析,因此本文根据选取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层次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原则,从R&D活动活动的投入和产出方面选取下列指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萍  韩先锋  宋文飞  周凡磬  
文章以1999~2008年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R&D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进一步考察了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变动趋势。研究发现,我国R&D技术效率平均水平较低,但呈现稳步的增长趋势。各地区R&D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高于中、西部,但有逐步缩小的趋势,不同地区间也有向各自稳态逼近的趋势。我国R&D技术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两极分化,东南聚集"的分布特征。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陈修德  梁彤缨  陆正华  
以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考虑多种R&D产出的情况下,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对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的R&D综合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R&D综合效率在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粤东粤西两翼地区的R&D综合效率显著高于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而珠三角地区与粤北山区的效率差异并不显著;影响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R&D综合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区域间的市场结构、企业规模、资本结构及外资成分等,其中市场结构差异是造成R&D综合效率地区差异的最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高峰  杨浩东  
本文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大创新群落以及企业、研发机构、高校三大创新主体出发,运用核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oran指数等方法对中国2010—2019年31个省份异质性R&D人员的规模及结构进行比对探究。研究发现:(1)近10年来基础、应用R&D人员占比变动出现拐点,不平衡趋势加剧,地区规模差异远高于结构差异。(2)基础研究和高校R&D人员分布表现出对经济因素更高的敏感性,企业和试验发展R&D人员倾向于地理位置的邻近聚集,这种关联特征于时间上呈V形走势。(3)企业与试验发展R&D人员在规模和结构变化上显著协同,三大创新主体的传统角色定位仍较为鲜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新同  
由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同,我国各地区在R&D产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对我国区域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评价,文章引入了主要检索工具收录论文数量、授权专利数量、技术市场规模、新产品产值规模等指标,根据《2008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对反映我国各地区R&D产出水平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熵值法对我国各省区R&D产出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洁鸣  
本文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R&D活动与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中,并计算1990-2007年的Moran’s I统计值。结果表明,市域R&D分布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空间集聚现象。各地区的人均专利数不是随机分布的,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常常与周围具有较高(低)估计值的地区相邻。结合Moran散点图与LISA研究分析得出,广东省市域的人均专利数不仅存在空间自相关现象,还存在空间差异现象,总体上是一个中心——外围模型结构状态,由珠三角地区形成的富裕集聚区,另一个是由山区和东翼形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章进  宋时蒙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在确定R&D产业发展指数和潜力指数的基础上,对中国R&D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地域类型进行了初步探讨。中国R&D产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可以将中国R&D产业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为发达型、较发达型、发展型和落后型4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杨亚琴  薛波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了2000—2012年我国30个省区R&D资源的配置效率,并根据因子分析法阐释R&D资源配置效率的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外商投资规模对我国R&D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引起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信息化水平和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R&D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但影响较小;自然环境对R&D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最弱。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宏婷  陆玉麒  
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以R&D强度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结合马尔可夫链和ESDA,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R&D投入的区域差异及时空格局演变。结果表明:中国省域R&D投入的绝对差距在扩大而相对差距在缩小,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东西部之间R&D投入的空间差异有所扩大并呈两极分化的态势,投入重心正在向东南部偏移。R&D投入增长也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形成了以长三角和鲁皖赣为核心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的圈层结构。增长热点区由分散格局转为集中连片格局,增长冷点区在大幅减少,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R&D投入时空差异的形成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科技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