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62)
2023(9317)
2022(8364)
2021(7945)
2020(6587)
2019(15383)
2018(15486)
2017(30192)
2016(16392)
2015(18442)
2014(18429)
2013(18397)
2012(16774)
2011(15021)
2010(14785)
2009(13235)
2008(12636)
2007(10823)
2006(9296)
2005(8013)
作者
(46164)
(38022)
(37899)
(35918)
(24334)
(18233)
(17213)
(15119)
(14529)
(13518)
(13204)
(12624)
(11960)
(11812)
(11788)
(11450)
(11441)
(11411)
(10782)
(10664)
(9434)
(9195)
(9137)
(8624)
(8508)
(8454)
(8443)
(8341)
(7611)
(7508)
学科
(63315)
经济(63245)
管理(46826)
(43806)
(37213)
企业(37213)
方法(31712)
数学(27388)
数学方法(27087)
(16385)
中国(16313)
(15632)
(14468)
业经(13947)
地方(12771)
理论(11513)
(10915)
(10914)
贸易(10909)
(10846)
农业(10636)
(10570)
技术(10206)
(10101)
银行(10069)
环境(10031)
(10020)
财务(9960)
财务管理(9945)
(9535)
机构
大学(229454)
学院(226184)
管理(94969)
(87689)
经济(85738)
理学(83266)
理学院(82378)
管理学(81043)
管理学院(80644)
研究(72885)
中国(53045)
(48981)
科学(45951)
(38623)
(35931)
业大(33961)
(33124)
研究所(32979)
中心(32526)
财经(31864)
北京(31071)
(30676)
(30351)
师范(30118)
(29094)
(26626)
农业(25927)
经济学(25578)
(25526)
师范大学(24610)
基金
项目(160164)
科学(125754)
研究(118037)
基金(116289)
(100433)
国家(99606)
科学基金(86202)
社会(72868)
社会科(69010)
社会科学(68990)
基金项目(62915)
(62050)
自然(57003)
自然科(55658)
自然科学(55648)
自然科学基金(54643)
教育(53874)
(52331)
编号(48839)
资助(47919)
成果(39056)
(35310)
重点(35010)
(33342)
(33275)
课题(32623)
创新(30962)
科研(30780)
项目编号(30647)
教育部(30486)
期刊
(92010)
经济(92010)
研究(67026)
中国(38784)
学报(35189)
管理(34049)
科学(32679)
(29367)
(27673)
大学(26588)
教育(26243)
学学(24757)
农业(21029)
技术(19296)
(17112)
金融(17112)
业经(14888)
财经(14727)
经济研究(14429)
图书(14226)
理论(12540)
(12402)
科技(11877)
问题(11666)
实践(11625)
(11625)
技术经济(10870)
情报(10588)
现代(10367)
(10337)
共检索到317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春华  
我国行业工资差距在不断扩大,且高于许多西方国家。国内现有文献大多将行业工资差距的原因归结为制度性因素。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不足之处表现为集中于实证分析,规范性分析太少;对行业工资差距的评判,大多从公平角度出发,较少从效率角度进行评价,缺乏科学的评判体系;忽视了行业非经济薪酬差别对经济薪酬(工资)差别的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武鹏  
通过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相关研究文献的考察,本文得出以下一些结论:行业大类数据要比现在普遍应用的行业门类数据更具适用性;应用较广的绝对指标缺陷明显,不宜再用;加权与不加权的差距测度结果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均很有意义;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是研究收入分布的一个良好方法,但须注意应用不同层次的数据所带来的结果差异;不同于既有研究所用的方法,均值化方法能够对个体行业收入水平实现横向纵向的可比;通过将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既有解释性结论与系统的经济理论框架相参照,可以发现,国内文献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解释存在着研究范围狭窄、观察归纳的部分解释因素不符合理论演绎结果等缺陷与误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葛玉好  赵媛媛  
工资差距分解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证研究方法。本文对文献中出现的多种工资差距分解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缺陷和使用范围,还说明了新方法和老方法之间的传承关系,以及新方法对老方法所做出的改进。本文涉及的分解方法有Oaxaca分解、Cotton分解、Neumark分解、Brown分解、Appleton分解和分位数分解等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喻美辞  
异质性企业国际贸易理论的兴起、劳动力个体特征的凸显、离岸外包和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使国际贸易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得以推进。本文概括性解读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发现当前的研究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尚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将来的研究应构建更贴近现实、更具指导价值的理论框架,注重企业和劳动者微观层面的差异,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的收入分配效应以及贸易利益分配机制的完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赵福军  
一、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方法及基本结论 (一) 研究的方法。 赵人伟等(1994)和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6)采用城乡人均收入比率、洛伦兹曲线、十等分组分析法、基尼系数、结构相对系数、泰尔指数和计量模型法进行研究。赵满华(1997)运用系数、基尼系数、结构相对系数等方法分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宁  
首先利用理论模型分析了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异存的必然性,再利用Miner工资收入模型和Chow检验法,对我国的行业工资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垄断程度差异是造成行业职工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但行业垄断程度对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的影响结果不同,而且行业属性的差异是造成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端明  蔡敏  
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城乡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中国这样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在发展中国家也不多见。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因素,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在国内外理论界,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关注由来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为了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有一系统的理解,便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开展,笔者特别撰写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的文献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段会娟  吴俊  
近年来,空间收入差距问题倍受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关注。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厂商和行业水平上的规模报酬递增产生的外部性赋予了厂商一个"集聚租",从而要素收入空间分布呈现内生性不平衡现象。本文针对产业集聚与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理论关系及其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进而归纳了影响空间收入差距的各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玉霞  
锦标赛理论、行为理论及公平理论分别从结果和过程两个角度解释高管薪酬差异。本文从薪酬差距计量方法、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等方面回顾了国内外薪酬差距的相关研究,并针对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薪酬差距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便为我国薪酬制度设计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莎  
历年来,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始终为通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使得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根据我国国情现实,金融扶贫必不可少,同时,金融扶贫也是我国加快脱贫的有力手段。收入分配不均衡现象会随着金融扶贫而得到极大的改善,而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普惠金融和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自带减贫属性,而其能否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立足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对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和实证检验进行文献综述,旨在充分了解其研究现状,并明确其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马草原  
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长期趋势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简要评论。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在理论研究上,由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形成、演变及影响因素非常复杂,而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某一个因素而忽略其他,从而使得现有理论模型对城镇收入差距缺乏解释力;实证研究则限于数据可得性而无法给出一个连续的、有微观基础的结论。鉴于中国特殊的经济政治环境,在今后有关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中,从政治经济学"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视角应能得到更加准确的答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首先检验了国际外包对我国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工资差距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与斯托尔帕-萨缪尔逊定理所揭示的相反,外包贸易降低了我国相对丰裕的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微电子设备的使用也加大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加大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为了检查是否是因为贸易形态的变化所导致的结果,我们进一步检验了一般贸易对相对工资的影响,检验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同样促进工资差距的扩大。本文的计量结果显示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这种由对外开放和技术进步所引起的收入差距,应当引起分配政策的注意;二是外包贸易通过加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来提高人力资源状况,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晓琪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成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鉴于工资收入在居民总收入中的重要作用,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关键是提升工资收入。虽然就业者平均工资增长速度从2012年开始超过人均GDP增长速度,但总体来看中国的GDP中用于进行工资分配的比例仍偏低。本文应用变异系数计算发现,十八大以来,中国城镇行业工资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整体变化趋势。对比中美行业工资差异的程度,可以发现中国行业工资差异虽不算严重,但值得警惕的是行业级差大且有超过六成就业者的工资低于平均工资,而就业吸纳能力强的行业劳动报酬过低,尤其是劳动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文新  刘金菊  
近年来关于资质过高的研究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学者们主要关注了员工资质过高或资质过高感的影响效果。本文拟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归纳和评述,涉及资质过高的概念、测量和作用。总体来看,资质过高感与工作态度呈现负相关关系,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尚未得出一致的研究结论。未来应该更多地关注资质过高与结果变量之间关系的边界条件,更好地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卫旭华  张超  杜玉娇  
团队层级差距通常是指团队成员在权力和地位层级方面的差异程度,能够对团队运作及其成员交互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当前团队层级差距领域的研究存在诸多相矛盾的结论 ,这给该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在整合层级功能理论与层级冲突理论的基础上,从任务、关系和结构三个层面剖析了团队层级差距对团队交互过程与结果的影响机制。团队层级差距既可以通过理性功能、关系共生和经济激励机制实现积极结果 ,也可以通过微观政治、社会分类和社会支配机制产生消极结果 ,这取决于团队层级的合法性/不合法、利他性/利己性、激励性/工具性等权变因素。未来研究应当拓展层级功能理论与冲突理论的边界条件,检验权力与地位层级差距的差异化影响,探索团队层级差距的非线性影响机制,关注虚拟工作环境中层级差距的影响机制,比较不同团队层级差距测量影响机制的差异,开展多层次团队层级差距研究,从而加深研究者和实践者对团队层级差距现象及其影响机制的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