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7)
2023(10673)
2022(9121)
2021(8416)
2020(7078)
2019(15874)
2018(15688)
2017(30013)
2016(16367)
2015(17815)
2014(17250)
2013(16753)
2012(15463)
2011(13940)
2010(14158)
2009(13451)
2008(13093)
2007(11604)
2006(10384)
2005(9511)
作者
(45194)
(38137)
(37962)
(36214)
(24662)
(18242)
(17127)
(14599)
(14514)
(13638)
(13216)
(13112)
(12359)
(12078)
(12004)
(11921)
(11240)
(11235)
(11224)
(11108)
(9758)
(9373)
(9124)
(8915)
(8645)
(8535)
(8447)
(8295)
(7661)
(7423)
学科
(62613)
经济(62522)
管理(48872)
(42867)
(35847)
企业(35847)
方法(24016)
数学(20677)
数学方法(20389)
(18526)
(18446)
(17463)
中国(17413)
业经(15003)
地方(14348)
(13959)
(12650)
(12059)
银行(12034)
(11515)
(11345)
金融(11340)
(11183)
财务(11157)
财务管理(11129)
农业(11090)
环境(10924)
(10856)
贸易(10848)
体制(10657)
机构
学院(225461)
大学(224937)
(90920)
经济(88990)
管理(82986)
研究(78212)
理学(71116)
理学院(70164)
管理学(68785)
管理学院(68351)
中国(59839)
科学(48073)
(47962)
(45343)
(39273)
(36182)
(35902)
中心(35723)
研究所(35432)
财经(35265)
业大(32413)
(31875)
(30894)
师范(30551)
(30391)
北京(29549)
(29143)
经济学(28727)
农业(28311)
财经大学(26090)
基金
项目(152705)
科学(121597)
基金(112118)
研究(111076)
(97994)
国家(97255)
科学基金(83837)
社会(72249)
社会科(68534)
社会科学(68518)
基金项目(59707)
(59571)
自然(54053)
自然科(52799)
自然科学(52781)
自然科学基金(51838)
教育(51464)
(50729)
资助(44843)
编号(44221)
成果(36181)
重点(35207)
(34136)
(33171)
(32511)
(32017)
课题(31719)
国家社会(30172)
创新(30104)
教育部(29322)
期刊
(106490)
经济(106490)
研究(68438)
中国(47897)
(35772)
学报(35150)
科学(34090)
(33643)
管理(31866)
大学(26628)
学学(25342)
教育(23683)
(22592)
金融(22592)
农业(22389)
技术(18427)
业经(17870)
财经(17844)
经济研究(16951)
(15318)
问题(13890)
(11225)
(11196)
现代(10701)
(10468)
科技(10307)
资源(10268)
技术经济(10060)
商业(9756)
理论(9703)
共检索到342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昌东  赵晓铭  
用2012年广州市行业用地调查数据,对广州市工业用地空间结构及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广州市高耗地型行业呈郊区分布特征;中耗地型行业具有"轴线+集聚点"分布特征;低耗地型行业向中心城区集聚且呈均匀分布。中心城区以计划经济时期的金属、非金属制品业和市场经济时期的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行业为主,多为中耗地型行业;近郊区以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多为低耗地型行业;远郊区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多为高耗地型行业。广州市工业行业用地空间结构主要受历史依赖性、企业用地需求、区位选择及地价机制的影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叶昌东  赵晓铭  郑延敏  
从规模、结构、强度、布局和效益5个方面构建包括18项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评价广州市不同行业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揭示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分异规律。研究表明: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形态,并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的生产要素高级化序列递增;行业用地集约度呈"三圈层+两类特定区"的空间分异规律,三圈层行业用地集约度先增后减,两类特定区的集约度最高;各种集约类型行业用地空间变化规律表现为:规模集约型行业由中心向外逐渐减少,结构集约型行业逐渐增加,强度集约型行业先增后减,布局集约型行业相对稳定,效益集约型行业先减后增。最后针对广州市行业用地集约度空间分异的存在高集约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晓莲 利振焜  
本文基于广州市 2000-2016 年的工业用地样本数据,利用 Arc GIS 克里金插值分析等方法研究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1)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不平稳;(2)广州市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空间分布规律呈现由中心向四周递减,且随时间推移,价格峰值区不断扩大;(3)广州市各地区的发展空间潜力不一致,中部与外围区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研究结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正确引导工业用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合理制定工业用地价格,提升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提高工业用地价格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韬  朱一中  张倩茹  
我国已进入了存量规划时代,研究文化创意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市旧工厂改造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引入场景理论,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和多分类Logistic模型等方法,探究广州市工业用地更新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业发展起源较早的区域工业遗产丰富,导致旧工厂文创园空间分布格局不均匀,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回归结果显示除了地理位置、市场和运营成本等传统区位理论所强调的外部环境因素,人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等内部场景特征的差异化也对工业用地更新产生显著影响,揭示了场景特征对产业发展和用地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曾祥坤  李贵才  赵新平  罗婷文  
尺度效应是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中一个鲜有涉及的领域,本文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考察了利用地均投资额和地均产值两个指标在街道、地块两级尺度上对全区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价结果,经过比较证实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尺度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文章还通过计算用地的数量结构和格局指数进一步探讨了用地空间结构对尺度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用地数量结构对更高尺度空间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起主导作用,但用地空间布局却决定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表现形态;在用地数量结构相似的情况下,用地空间布局中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整体集约利用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土地管理中,应考虑尺度效应的影响,尽量避免仅从单一尺度评价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剩富  胡守庚  杨俊  陈莉  
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区域行业用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我国土地集约利用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立足综合利用城镇"二调"数据库和遥感影像图等现有土地利用基础信息,以钢构企业为例,通过行业用地效益评价、模型模拟等方法,尝试从宗地尺度探讨行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优化方法。研究结果显示:①利用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的包括地均产值等在内的8个评价因子组成的钢构行业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典型研究区数据测算,其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总分值能客观反映当地实际情况;②通过多项式拟合模型模拟土地利用效益与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寻钢构行业建设用地控制标准最优控制值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启春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图斑信息为基础,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对于交通网络的聚集规律,及其基于交通网络布局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成因.结果表明:海珠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镇用地、水域和园地是占绝对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并具有西城东村的特点;土地利用沿交通网络强烈聚集,同时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有显著相关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逸靖  千庆兰  
通过对广州市样本众创空间内、外环境的实地观察、创客问卷调查、半结构式访谈获取一手资料,运用熵值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众创空间满意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市众创空间具有增长迅速、多个等级、多种模式、定位相异、水平参差的整体特征;(2)创客对广州众创空间内部、外部环境营造满意度最高的分别是基本生活设施的齐全度和整体环境。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众创空间的营造和建设应更加关注创客的行为特征与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牛通   袁媛  
我国农村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相对贫困问题将是未来贫困研究的关键。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通过多源综合数据分析相对贫困分布规律和空间聚集特征,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相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研究表明:(1)广州市相对贫困呈现“高—低—高”的圈层分布特征;(2)根据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结果,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经济活力、自然环境等因素对广州市相对贫困空间分异形成了多重路径的影响关系;(3)结合地理区位和城乡差异划分内城衰落型、城乡融合型和乡村滞后型3种贫困模式,并针对不同贫困空间类型提出差异化的贫困治理建议,以期为后扶贫时代城乡相对贫困的精细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宏翔  胡艳波  赵中华  李远发  
角尺度作为测度林木空间分布格局的林分空间结构参数之一,具有检验能力强,调查简单易行等优点,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有很多研究对这一参数应用不当并因此得出不合理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对角尺度理论基础缺乏了解。本文从角尺度概念的提出、相邻木个数的选择、标准角和随机分布阈值的确定、角尺度的应用等几个方面作详细阐述与总结,并指出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空间结构单元大小对角尺度分析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点抽样调查数据对种群分布格局进行检验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瑞民  王学军  郑一  王翠红  
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造成了太湖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太湖的水质污染目前已严重影响了整个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治理太湖、保护太湖已成为人们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特征是进行太湖环境评价的重要前提 ,也是合理治理太湖的重要基础。地统计学的出现为精确描述湖泊水质参数空间结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太湖 3种水质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污染物集中在湖岸线附近不易向湖中央扩散 ,各水质参数空间分布差异性较大 ,且空间结构特征极为相似 ,不同尺度之间有差异性。同时 ,由于采样密度和范围的限制 ,更细微和更大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惠刚盈  K.v.Gadow  胡艳波  
角尺度是一个刻画森林空间结构的新参数,通过描述相邻木围绕参照树的均匀性来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的判定。角尺度对复杂森林的空间结构有很强的解析能力。标准角是衡量参照树周围4株最近相邻木分布均匀性的标准,是影响角尺度使用精度的关键因子。理论推导出的标准角应为72°,这个标准角能使随机分布林分的角尺度均值最接近0 5,从而与角尺度定义中林木随机分布时角尺度取值为0 5相一致,这个观察被进一步模拟的100个随机分布的林分所证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帅   蔡体久   张丕德   任铭磊   张海宇   琚存勇  
【目的】选择合适的边缘校正方法,消除边缘效应对样地空间结构参数的影响,为森林空间结构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不同大小样地,采用3种边缘校正方法(缓冲区校正法、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和NN近邻校正法)消除边缘效应,计算样地空间结构参数,比较不同边缘校正方法计算的空间结构参数随样地大小的变化情况,判断不同边缘校正方法在不同样地上的适用性。【结果】当样地边长小于等于40 m时,缓冲区校正法消除边缘木最少,随着样地增大,缓冲区校正法成为消除边缘木最多的方法;NN近邻校正法消除边缘木株数多于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但差别不大;小样地空间分布格局多以随机或团状分布方式出现,大样地空间分布格局趋于一致且多为接近随机的团状分布方式;各样地大小比数林分均值随样地边长增大林分逐渐向中庸木过渡;简单混交度各均值曲线呈强混交趋势,树种多样性混交度介于中混交和强混交之间。【结论】当样地边长小于等于40 m时,空间结构参数随样地大小变化较大;当样地边长大于60 m时,边缘校正与否对空间结构参数大小比数、简单混交度、树种多样性混交度的影响不大。缓冲区校正法在角尺度计算中有适用局限性,其未像Voronoi图近邻校正法和NN近邻校正法一样随着样地增大角尺度收敛于林分均值;从对3个空间结构参数的综合影响看,NN近邻校正法相较缓冲区校正法对样地尺度依赖性小,是3种边缘校正方法中表现最优的方法。空间结构参数计算与样地内保留木数量有关,镜像复制或八邻域平移校正法组成一个大样地来抵消边缘效应,其是否存在尺度效应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秀琴  阮伟致  江华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了近年来广州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非农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改造缓慢及工业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是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同时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探讨了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