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6)
- 2023(4543)
- 2022(3579)
- 2021(2993)
- 2020(2430)
- 2019(5339)
- 2018(4797)
- 2017(9143)
- 2016(4818)
- 2015(5189)
- 2014(5062)
- 2013(5108)
- 2012(4662)
- 2011(4015)
- 2010(3987)
- 2009(3692)
- 2008(3806)
- 2007(3440)
- 2006(3008)
- 2005(2795)
- 学科
- 济(22154)
- 经济(22129)
- 管理(20868)
- 业(20227)
- 企(18396)
- 企业(18396)
- 方法(10928)
- 财(9796)
- 数学(9727)
- 数学方法(9682)
- 务(8099)
- 财务(8095)
- 财务管理(8091)
- 企业财务(7910)
- 中国(5716)
- 制(5507)
- 银(5298)
- 银行(5297)
- 业经(5254)
- 行(5017)
- 融(4849)
- 金融(4849)
- 划(3951)
- 农(3870)
- 贸(3773)
- 贸易(3765)
- 易(3698)
- 技术(3387)
- 体(3126)
- 农业(3038)
- 机构
- 大学(72103)
- 学院(70204)
- 济(32868)
- 经济(32296)
- 管理(30927)
- 理学(26950)
- 理学院(26742)
- 管理学(26510)
- 管理学院(26371)
- 研究(20643)
- 中国(18019)
- 财(17438)
- 京(14271)
- 财经(14089)
- 经(12949)
- 财经大学(10710)
- 中心(10209)
- 经济学(10200)
- 商学(10012)
- 商学院(9945)
- 江(9855)
- 科学(9546)
- 经济学院(9379)
- 所(9240)
- 北京(8999)
- 业大(8261)
- 农(8186)
- 经济管理(8080)
- 研究所(8070)
- 院(7898)
- 基金
- 项目(47321)
- 科学(39023)
- 基金(37089)
- 研究(34530)
- 家(31766)
- 国家(31522)
- 科学基金(28629)
- 社会(24033)
- 社会科(23087)
- 社会科学(23081)
- 基金项目(19401)
- 自然(18648)
- 自然科(18312)
- 自然科学(18309)
- 自然科学基金(18017)
- 省(16767)
- 教育(16306)
- 资助(15241)
- 划(14253)
- 编号(12901)
- 部(11351)
- 国家社会(10570)
- 教育部(10396)
- 重点(10193)
- 人文(10139)
- 创(10012)
- 制(9821)
- 成果(9708)
- 大学(9340)
- 科研(9286)
共检索到106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姗姗 干胜道
文章基于2014—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就行业共有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业绩预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行业共有机构投资者对业绩预告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在非国有产权性质、产品市场竞争低、乐观偏差的情况下,行业共有机构投资者提升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效应产生的经济后果是得到权威监管机构的认可。研究结论表明,行业共有机构投资者对管理层盈余预测区间宽度披露形成外部监督,有助于强化业绩预告风险预警功能,为促进资本市场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海燕 韦德洪 孙健
本文以2006-2009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总体以及各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降低了财务报告可靠性,但能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分类来看,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QFII等持股不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但能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一般法人持股降低了财务报告可靠性,特别是加大了公司向下盈余管理程度,但不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信托公司持股既不会影响财务报告可靠性,也不会影响信息披露透明度。结果表明,不仅机构投资者总体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渠道不同,而且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渠道也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晓晴 文雯
具有国资背景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以“国家队”为代表的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并且该影响在代理冲突更严重和所处信息环境更不透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降低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越长,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治理效果越好;细分国有机构投资者类型后发现,致力于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和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的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对企业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显著,但没有发现“救市”基金和外管局旗下的投资平台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提升作用。研究结论从企业投资效率视角为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在微观企业日常经营中发挥的治理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进一步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家慧 宋顺林 赵玲 王彦超
分行业信息披露是注册制下高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沪深交易所分批次颁布行业信息披露指引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行业信息披露义务是否改变了公司的策略性信息披露行为。研究发现,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行业经营性信息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告质量,且信息透明度、分析师关注度、法制环境、业绩预告属性和经营风险在分行业信息披露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和会计信息可比性是潜在机制。本研究有助于理解以行业为属性的信息披露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完善我国业绩预告制度也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分行业监管 信息披露 业绩预告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敏 陈晓红 贺正楚
以机构投资者网下认购新股的超额认购倍数衡量机构投资者对IPO新股的需求,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是否能识别业绩变脸IPO公司的问题。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事前识别上市后业绩变脸的公司,对于上市后营业利润大幅下降的公司,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的数量较少,超额认购倍数较小。这表明机构投资者能区分IPO公司质量,激励机构投资者在IPO询价阶段真实报价能达到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目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信息可比性 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光国 杨金凤
本文针对机构投资者如何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产生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首先,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投资者保护有积极作用。其次,将机构投资者细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前者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显著影响,而后者的影响并不显著,表明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发挥信息中介效应影响可比性。最后,在控制盈余管理的因素后,机构投资者持股仍对会计信息可比性有直接影响。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信息可比性 投资者保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维 桂嘉伟 乔朋华
以2010—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CEO权力强度、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内部业绩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强权CEO与机构投资者持股都能降低企业内部业绩风险,但两者交互作用下将滋生新的企业内部业绩风险,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民营上市公司的回归结果更显著。提出规范机构投资行为、加强企业风控意识等方面的建议,从而促使CEO与机构投资者形成合力,协同降低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庄学敏
本文以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认知偏差程度作为理性水平的替代指标,在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李克量表对投资者的理性水平进行了分析。根据关于对投资者理性水平调查结果,本文对投资者进行了关于公允价值信息的教育和模拟投资实验;通过对比投资者接受教育前后的理性水平,并以之为解释变量,对实验过程中的股价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对公允价值的认知水平的变化能够显著影响股价信息含量,说明加强投资者对于市场环境的认识有助于提高投资者的理性水平,从而有助于增强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关键词:
投资者教育 公允价值 信息含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良 彭子峰
机构投资者作为证券市场的组成要素,能够凭借其股东身份对企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能对这一影响产生正向调节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竞争度企业、中西部企业中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仅在高竞争度企业与东部企业中显著;压力抵制型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够更好地发挥正向治理效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则产生了负面作用,而数字化转型能强化前者的积极效应,弱化后者的消极影响;机构投资者可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实业投资水平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共同持股能够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且数字化转型能够强化这一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雯 施嘉妮 张晓亮
选取2015—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特殊国有机构投资者“国家队”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国家队”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ESG评分越好。机制检验表明,“国家队”主要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改善内外部信息环境、减轻管理层代理问题三条路径推动企业ESG目标的实现。拓展性研究显示“,国家队”持股时间越长,企业的ESG表现越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冯旭南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
关键词:
投资者行为 信息获取 业绩预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新梅
本文以2009到2014年我国股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回归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可以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通过对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能促进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则不具有这种影响。相较于私有产权控股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通过股权制衡牵制大股东对会计稳健性的正面促进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股权制衡 会计稳健性 机构投资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树强 梁念 陈一旗 孟娣
短线机构投资者能否抑制内幕交易?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在科学定义股市交易主体的基础上建立了短线机构投资者、内幕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参与的两期交易动态博弈模型,并使用逆向归纳法求解了其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同时对均衡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短线机构投资者对内幕交易存在有限抑制效应:当短线机构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研判能力提高时,内幕交易利润降低,抑制效果显现,但需以信息获取和研判能力超过一定阈值为前提;当短线机构投资者数量增加时,内幕交易利润降低,抑制效果显现,但存在短线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边际抑制效应递减。因此,单一推进投资主体的机构化不一定对内幕交易产生自发的市场抑制,提升短线机构投资者理性水平是抑制内幕交易的关键。
关键词:
短线机构投资者 内幕交易 理性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军营 幸伟
近年来,"互动易"平台已逐步成为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双向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文章采用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投资者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提问次数衡量投资者关注,以2010—2017年深圳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投资关注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是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二是与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相比,非两职合一公司的投资者关注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三是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能力越强,投资者关注提升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效果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