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95)
- 2023(18639)
- 2022(15068)
- 2021(13832)
- 2020(11714)
- 2019(26695)
- 2018(26477)
- 2017(50472)
- 2016(26967)
- 2015(30518)
- 2014(30446)
- 2013(29788)
- 2012(27017)
- 2011(23936)
- 2010(24002)
- 2009(22544)
- 2008(21549)
- 2007(19334)
- 2006(16491)
- 2005(14744)
- 学科
- 济(104823)
- 经济(104705)
- 管理(81890)
- 业(79612)
- 企(66977)
- 企业(66977)
- 方法(47526)
- 数学(41271)
- 数学方法(40780)
- 中国(35222)
- 财(30995)
- 农(29769)
- 融(29303)
- 金融(29295)
- 银(28638)
- 银行(28599)
- 行(27487)
- 业经(25483)
- 制(24862)
- 地方(22199)
- 技术(21338)
- 学(20959)
- 农业(19990)
- 务(19724)
- 财务(19655)
- 财务管理(19608)
- 理论(19185)
- 贸(18804)
- 贸易(18788)
- 企业财务(18645)
- 机构
- 学院(373770)
- 大学(372136)
- 济(152622)
- 经济(149377)
- 管理(146518)
- 理学(126088)
- 理学院(124829)
- 管理学(122651)
- 管理学院(121960)
- 研究(119989)
- 中国(97239)
- 京(77142)
- 财(72427)
- 科学(72129)
- 农(60238)
- 中心(59015)
- 所(58687)
- 财经(57350)
- 江(57192)
- 业大(54104)
- 研究所(53175)
- 经(52015)
- 范(47836)
- 北京(47669)
- 经济学(47564)
- 师范(47295)
- 农业(47174)
- 州(45666)
- 院(43680)
- 经济学院(43088)
- 基金
- 项目(252576)
- 科学(200092)
- 研究(186707)
- 基金(183213)
- 家(158760)
- 国家(157410)
- 科学基金(136572)
- 社会(119569)
- 社会科(113415)
- 社会科学(113387)
- 省(100800)
- 基金项目(96649)
- 教育(86954)
- 自然(86856)
- 自然科(84928)
- 自然科学(84906)
- 划(83906)
- 自然科学基金(83412)
- 编号(76222)
- 资助(73393)
- 成果(61863)
- 重点(56847)
- 创(56613)
- 部(55548)
- 发(54595)
- 课题(52783)
- 创新(52284)
- 国家社会(49946)
- 科研(48467)
- 教育部(48163)
- 期刊
- 济(162344)
- 经济(162344)
- 研究(106446)
- 中国(76519)
- 财(58653)
- 学报(56320)
- 管理(54676)
- 农(54657)
- 科学(51668)
- 融(45985)
- 金融(45985)
- 大学(43469)
- 教育(42875)
- 学学(40966)
- 农业(36087)
- 技术(34966)
- 财经(28571)
- 业经(27652)
- 经济研究(26348)
- 经(24576)
- 问题(21439)
- 业(19983)
- 图书(18899)
- 技术经济(18671)
- 科技(18119)
- 版(17836)
- 统计(17724)
- 理论(17403)
- 策(17180)
- 商业(16829)
共检索到555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琼鸽 董鸿安
作为新时期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也是各参与主体实现公共价值创造的过程。以穆尔的战略三角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公共价值、合法性与支持以及运作能力三个维度的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分析框架。公共价值包括行业人才培养和行业技术创新;合法性与支持包括产教融合政策法律、共同体组织架构和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运作能力包括变革创新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和网络治理能力。共同体不仅是一种治理理念,更是一种理想的网络治理模式。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需要兼顾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守正与创新,寻求公共价值、合法性与支持以及运作能力三个维度之间最大限度地匹配,将共同体从理念逐步走向实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世平
<正>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指出,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若要实现其既定的功能和作用,达成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关键在于扎实推进其“实体化”运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进喜 尹江霞
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包含实物化、法人化及实质性运行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处于止于合作、流于形式及制度供给不足的困境。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形成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产权问题、交易费用问题及制度变迁问题。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实体化需要完善有关法规,明确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产权归属;创新融合机制,降低产教融合活动的交易成本;增强制度变迁动力,推动产教融合制度变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汝珍 陈玉红 唐小艳 谢露静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承载着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重任,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了新的举措,也为产教共涉领域的责任体系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责任与共同体具有共生逻辑,它在共同体的构建和维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行业产教融合责任共同体具有“供需对接、资源聚集、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教学改革”的五位一体内涵,以及“机制健全、多元投入、模式多样、问题导向”等鲜明特点。但在实践中,履责工作推进还有待加强,特色仍没有充分彰显。因而,有必要聚焦共同体责任,撬动行业龙头企业主动担责,给予责任主体平等话语权,处理好责任主体的疏离风险,追寻主体成长与共同体建设的和谐共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世杰 崔发周 张帅
为深入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于2023年5月9日—10日在成都召开“全国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工作研讨推进会”,与会代表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深入研讨、形成共识。基于会议内容,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出发阐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建设背景,从不同主体出发分析产教融合实践的关键问题,提出共同体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推进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梦卿 陈姝伊
长期以来,产教融合各主体在多元化价值、分散式治理和浅层性合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情感倦怠、认知受限和行为隐没等非积极性现象,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旨在消解不利现象,以创新行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构的行动哲学是职业教育在产业升级迭代中创新产教融合发展的行动法则,遵循情感联结到理念认同和行动外化的演变规律,促使其从利益共同体向命运共同体转变。在行动方法论的引导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须从主体重塑、决策共识和平台构建上着手,推动共同体成员充分行使合作育人权利,承担合作育人职责,构筑稳定和谐的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共同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产教融合 实践自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祥泽 徐冰 徐坚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产教融合动态演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形态、助推科技产业化的新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载体。目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各主体缺乏协同、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培养适应性不强等问题。为此,需要以产业园区为基础,创新实体化运行模式,提高各主体协同性;以互利共赢为核心,健全共同体运行机制,增强融合发展驱动力;以产教科融合为主线,创新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詹华山
与过往浅层次、项目式、短期性的工学结合相比,新时期的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层次、长期性、一体化的产教融合模式,具有全新的内涵和特征。文章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逻辑主线,提出要以产教两端的身份认同从供需分离走向战略伙伴、价值追求从项目合作走向持续发展为实践引向。针对当前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所面临的生态体系不完善、职教端与产业端的供需不匹配和资源不对等、开放性不足等问题,可以从加快产教融合的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强化产教两端的资源建设和对接、构建开放性的育人架构等方面进行纾解。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共同体 生态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
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是校企合作办学的高阶形式,也是我国深化产教融合的主攻方向。在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过程中,应遵循权责对等、互惠共赢、公益性与经济性兼顾等原则。根据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中的差异,可以划分为经济功能强而教育功能弱的松散联盟、重社会效益兼具经济效益的职教集团、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等模式。要以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导向,把握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的路径,具体应完善法律法规,保障产教融合实体化运作的规范性;面向产业发展,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有机衔接;聚焦人才培养,明确产教融合实体的任务和使命;健全治理机制,增强产教融合实体管理运行的实效性。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实体化 校企合作 治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崔发周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型组织系统,也是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制度设计。通过政策文本分析和职业教育改革经验总结发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应具备核心功能、管理功能和服务功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为增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联系性和非线性特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还需要通过设计配套制度体系形成长效运行机制,这些制度体系具体包括产生机制、动力机制、协同机制、凝聚机制和发展机制。推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需要优化自身目标定位和过程控制,实现与市域产教联合体错位发展,通过职业教育集团组织转型促进双向接轨,加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专业化发展,推进职业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培
新质生产力与行业产教融共同体具有双向契合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超组织”,有超大集成优势,表现为“超功能”平台“、超资源”流通配置“、超开放”组织形态等,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支撑、创造条件。然而,目前面临主体性挑战、凝聚挑战、监督挑战、考核挑战等多重因素。因此,提出五重思考,坚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为行业龙头企业“加码”赋能;释放主体性,以合作溢出增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增进凝聚共识,以凝聚活力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重视监督,以有效监督体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质增效;完善考核机制,以考核倒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小华 卢浩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本质上是一个跨区域的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促进教育、科技和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教融合型组织,其在助推新质生产力涌现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质生产力的“新”“质”和“生产力”三要素出发,可将技术突破、要素创新和产业升级视为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前提条件、核心环节和现实表征。从实现策略上看,企业主导创新、场景驱动应用、知识协同治理和资源高效配置是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主要路径,它们分别构成了产教融合共同体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的基本理念、主要范式、关键机制和根本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文忠
职业院校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因为各主体体制不同,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打造在诉求和运行等层面还存在诸多困境。通过对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这一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出“双主体治理、一体化培养、同频率发展、战略性布局”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慧芹 周斌
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产教融合组织形态演进历程发现,产教融合共同体形态从初级阶段的项目合作式向着未来阶段的生态圈型共同体演进。针对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中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加强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的政策供给和财政支持、鼓励和引导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织变革、建立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沟通协调机制、推进实体化运行和市场化运作等方面积极行动,促进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健康发展,实现建设职教强国的战略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