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76)
- 2023(14852)
- 2022(12380)
- 2021(11551)
- 2020(9927)
- 2019(22995)
- 2018(22574)
- 2017(43573)
- 2016(23536)
- 2015(26461)
- 2014(26259)
- 2013(26528)
- 2012(24727)
- 2011(22129)
- 2010(22138)
- 2009(20733)
- 2008(21275)
- 2007(18866)
- 2006(16278)
- 2005(14980)
- 学科
- 济(105953)
- 经济(105842)
- 业(91656)
- 企(81280)
- 企业(81280)
- 管理(80025)
- 方法(48900)
- 数学(40006)
- 数学方法(39706)
- 财(33027)
- 农(32128)
- 业经(30119)
- 中国(27435)
- 务(23732)
- 财务(23705)
- 财务管理(23666)
- 农业(22569)
- 企业财务(22422)
- 制(22321)
- 贸(20234)
- 贸易(20223)
- 易(19687)
- 技术(19631)
- 和(18356)
- 地方(18178)
- 学(17520)
- 银(17117)
- 银行(17092)
- 划(16965)
- 策(16867)
- 机构
- 学院(342463)
- 大学(340852)
- 济(150439)
- 经济(147650)
- 管理(135454)
- 理学(116108)
- 理学院(114869)
- 研究(114794)
- 管理学(113363)
- 管理学院(112700)
- 中国(92681)
- 京(72187)
- 财(70330)
- 科学(68053)
- 农(59888)
- 所(58255)
- 财经(55849)
- 中心(52815)
- 研究所(52569)
- 江(51379)
- 经(50795)
- 业大(49369)
- 农业(47240)
- 经济学(46696)
- 北京(45536)
- 经济学院(42345)
- 范(41343)
- 财经大学(41235)
- 师范(40970)
- 院(40957)
- 基金
- 项目(222220)
- 科学(176639)
- 基金(164590)
- 研究(162365)
- 家(142966)
- 国家(141746)
- 科学基金(122485)
- 社会(105760)
- 社会科(100333)
- 社会科学(100308)
- 基金项目(87124)
- 省(85529)
- 自然(78745)
- 自然科(76908)
- 自然科学(76886)
- 自然科学基金(75644)
- 教育(73107)
- 划(71405)
- 资助(67005)
- 编号(63915)
- 成果(50973)
- 部(50495)
- 重点(49670)
- 创(48546)
- 发(48004)
- 业(45073)
- 创新(44764)
- 国家社会(44524)
- 课题(43489)
- 教育部(43432)
- 期刊
- 济(166565)
- 经济(166565)
- 研究(101880)
- 中国(65224)
- 财(59280)
- 农(54695)
- 管理(51964)
- 学报(50146)
- 科学(49029)
- 大学(38123)
- 农业(37190)
- 学学(36101)
- 融(34390)
- 金融(34390)
- 技术(29583)
- 财经(28508)
- 教育(27741)
- 业经(27281)
- 经济研究(26982)
- 经(24632)
- 业(23307)
- 问题(22407)
- 技术经济(19613)
- 贸(19237)
- 世界(17836)
- 财会(17132)
- 国际(16655)
- 现代(16526)
- 版(16051)
- 统计(15773)
共检索到513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史习民 金晓勇
资产剥离不仅是公司紧缩、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式,也是改善公司短期业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短期业绩改善的战术性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的提升和股东财富创造的影响,是一个具有争议也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本文研究发现,在行业下行周期中,正是由于资产剥离收益,使中国铝业在2013年实现盈利而免于被ST。这一战术性资产剥离的市场反应积极,累计超额收益率为正,为股东提升了短线交易机会,但公司股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率为负,对公司长期的价值创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资产剥离 业绩改善 市场反应 价值创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魏妍炘 戴娟萍
资产剥离特别是改善短期绩效的战术性资产剥离,对公司价值效应的影响尚无定论。面对强大退市风险的中国远洋,在2013年剥离三项资产,通过战术性资产剥离扭亏为盈,保住上市资格。研究发现:战术性资产剥离的总体价值效应并不确定;剥离的资产属性对股东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剥离混合资产为股东创造价值,剥离纵向资产会毁损股东价值。本文的结论对研究战术性资产剥离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资产剥离 剥离类型 资产属性 价值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吴剑峰
随着转型经济中企业并购与重组活动的日益增多,理论界和实业界都期望有适合转型经济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重组行为。为此,本文以战略反馈和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以中国为代表的转型经济中企业战略剥离的动因。通过对1999-2003年中国上市企业剥离行为的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上市企业的剥离行为主要出于战略考虑,包括并购后整合的需要、过度多元化调整的需要以及绩效改进的需要;传统的代理理论则缺乏解释力度。这一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已经能够根据战略需要来进行业务重组,同时也呼吁政府和业界加强公司治理,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的作用。
关键词:
战略剥离 战略反馈 代理理论 转型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欣
本文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动因与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发现四种主要的资产剥离动因对企业都可产生正向超额收益,并且在这四种剥离动因中,市场对出售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调整资产结构两种剥离动因的反应要强于另外的两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曦 周方召
资产剥离作为一种重要的补救措施被反垄断当局广泛运用于横向兼并控制,然而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并充满争议,尤其是对资产剥离有效性的适用条件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文章基于古诺模型对消费者福利审查标准下资产剥离的合意性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在对称情形下,向竞争对手剥离任意数量大于零的资产均是合意的,而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却会导致价格上涨,除非兼并可以产生资产组合效应扩大兼并实体的产能。(2)在不对称情形下,如果企业间的区别仅仅在于资产拥有量的不同,那么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是不合意的;而如果企业的区别在于掌握的技术不同,那么向潜在进入者剥离资产似乎是一个相对占优的选择,除非潜在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毅 查秀芳 陈三梅
与以往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在对资产战略性剥离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对其长期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资产战略性剥离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
关键词:
资产战略性剥离 长期业绩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建波
为研究国有企业剥离及其绩效,本文选取2006~2010年间发生剥离同时其前一年及后两年都未曾再发生剥离的35家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笔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剥离前后4年的绩效分别进行评估,研究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在剥离当年绩效得到显著改善,但在剥离后第一年绩效下降明显,随后,绩效又有所提升。这说明国有企业剥离的短期效果还是不错的,但长期效果一般。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剥离 因子分析 绩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影响 资产剥离行为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资产剥离,资本运作模式日渐成熟,逐步适应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我国学者关于资产剥离行为导致的经济问题研究并不多见,主要探讨资产剥离的动因和绩效。因此,本文以A企业为案例,根据该企业在2012年和2014年的两次资产剥离方案,从A企业的资产剥离实施过程入手,研究两次不同的非主营业务和主营业务的剥离情况,分析资产剥离造成经济后果:一是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二是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做出总结,并对上市公司中出现的资产剥离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经济影响 资产剥离行为 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吕静宜 苏志鹏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亿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历次剥离事件研究,总结了来自市场或是企业内部压力所致的沮丧资产剥离的特征,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对剥离短期绩效进行分析,发现亿城投资的资产剥离行为在短期内没有明显地改善公司业绩。因此,企业面对内部资金压力时应充分考虑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而作出资产剥离决策。
关键词:
沮丧 资产剥离 绩效 战略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彧
文章通过设计两种算法的六个数据模型对剥离镇人口的城市化率进行分析,计算后的数据显示,1953年中国城市化率仅为8.10%,2014年为31.95%,61年的时间增长了23.85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8个百分点;此外,1984年以后,城市化率与城镇化率不再体现共生性的增长态势。
关键词:
城镇化率 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 镇人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伟 郭泽光
以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资产剥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资产剥离的实施能够显著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其对企业财务绩效的作用方向取决于剥离前企业的业绩基础,即对于经营不佳的企业而言,资产剥离损害了企业财务绩效,反之则显著提升了企业财务绩效。机制检验表明,融资约束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负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投资效率在资产剥离与企业财务绩效的正向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胥朝阳 李怡楠 赵晓阳 李子妍
作为国家经济的主导力量,政府鼓励中央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剥离重组、混改重组等多种手段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聚焦主业做大做强。文章以央企子公司——中国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运用财务指标法与事件研究法分析连续性资产剥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食品通过连续四次资产剥离在规避风险的同时改善了财务绩效,为市场投资者带来了短期超额收益,总体实现了战略聚焦的目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沈海平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实施资产剥离战略的50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50家未进行资产剥离的配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数据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与其上一年的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营运能力、经营风险以及代理成本不相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资产剥离 公司紧缩战略 影响因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娟萍 史习民
迎合监管资产剥离的价值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2015年12月,苏宁云商将其持有的PPTV全部股权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张近东控制的苏宁文化。这一基于迎合外资企业投资产业政策、消除定向增发潜在障碍的资产剥离,不仅让苏宁云商获得了交易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财务利益,而且PPTV独立营运潜能释放以及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的价值效应,让张近东这一战略决策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
关键词:
迎合监管 资产剥离 价值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