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
- 2023(1283)
- 2022(1033)
- 2021(909)
- 2020(801)
- 2019(1653)
- 2018(1649)
- 2017(2843)
- 2016(1606)
- 2015(1787)
- 2014(1662)
- 2013(1618)
- 2012(1512)
- 2011(1353)
- 2010(1375)
- 2009(1112)
- 2008(1182)
- 2007(995)
- 2006(843)
- 2005(751)
- 学科
- 济(4528)
- 经济(4523)
- 学(3310)
- 业(2695)
- 管理(2581)
- 税(2435)
- 税收(2256)
- 收(2225)
- 企(2064)
- 企业(2064)
- 方法(1648)
- 数学(1420)
- 数学方法(1393)
- 农(1392)
- 中国(1291)
- 财(1202)
- 土地(1003)
- 业经(973)
- 地方(968)
- 制(927)
- 和(926)
- 农业(913)
- 水产(900)
- 壤(831)
- 土壤(830)
- 动物(825)
- 环境(804)
- 生态(792)
- 动物学(771)
- 银(753)
- 机构
- 大学(22262)
- 学院(21840)
- 研究(10208)
- 科学(8142)
- 中国(7552)
- 管理(6444)
- 济(6384)
- 经济(6167)
- 农(5933)
- 所(5879)
- 研究所(5623)
- 理学(5495)
- 理学院(5375)
- 管理学(5175)
- 管理学院(5141)
- 京(4974)
- 农业(4799)
- 中心(4735)
- 业大(4525)
- 室(4315)
- 实验(4198)
- 院(4118)
- 实验室(4046)
- 重点(3847)
- 省(3743)
- 江(3725)
- 范(3708)
- 师范(3633)
- 研究院(3491)
- 资源(3406)
共检索到3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丽 陈再忠 李伟纯
观察并详细记录了血鹦鹉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1)血鹦鹉体高与体长的比为0.617,十分接近黄金分割点0.618;(2)胃U形,肝脏发达。以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低渗-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首次报道了血鹦鹉的核型,研究表明血鹦鹉的染色体数量是2n=48,核型公式为是4sm+44stt,NF=52。
关键词:
血鹦鹉 形态特征 核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武阅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关键词:
四门 销售代表 八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云开
有一个老人非常寂寞,看到邻居家养了几只鹦鹉,就想自己也买一只。有一天,他来到鸟市,这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鹦鹉。他看到一只鹦鹉前标着: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200元。他又来到另一只鹦鹉前,这个鹦鹉前面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400元。这个人犯难了,买哪一只更好呢?两只鹦鹉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他又在鸟市上溜达,看看还有没有更合
关键词:
四门 公关人员 摇摇头 销售代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梁利国 秦国民 张晓君 毕可然 杨家新 阎斌伦
对从患病血鹦鹉(Cichlasoma var.)肝、眼部脓肿处分离到2株细菌,对该分离菌进行人工感染实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人工感染实验证明其对血鹦鹉有较强的致病性。分离菌革兰氏阴性杆状,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甲基红阴性,能够利用枸橼酸盐、丙二酸盐,发酵葡萄糖。综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结果,鉴定分离菌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壮观霉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氨噻酸单胺菌素和阿洛西林抑菌效果显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肖莲 姜巨峰 吴会民 李春艳 李文雯 付志茹 宋立民
【目的】研究血鹦鹉家系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经济性状与微卫星分子标记的连锁关系,为血鹦鹉分子育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自行开发的6对微卫星标记(Vsac01、Vsac02、Vsac03、Vsac04、Vsac05、Vsac06)对3个血鹦鹉家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并利用sPss软件对这些位点与经济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6对标记在3个家系中共检测出2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4;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87~3.83;期望杂合度为0.464 4~0.738 9;观察杂合度为0.666 7~1.000 0;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56 6~0.690 5,平均值为0.45...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除了故乡,还有许多地名,是自幼就在心中深处的。它们给人的意义,不全是地理山川,也不全是草木花树。它们能在人心深处,是由于,那里有过战争,离别,诗赋,爱情,思念,忧愁,以及欢乐。赤壁,兰亭,汨罗,塞上,长城,都是如此。这里,是鹦鹉洲。在这里,可以面对优美的风物,感慨古今,思念故人,斟酌诗词,评论一位死于战争年代的狂生祢衡。对一事一人的纪念,写文章、立雕像、刻石立碑都是办法,抒情、留恋、扼腕,有人壮怀激烈,有人感同身受。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邬国强 汪学杰 牟希东 刘超 刘奕 杨叶欣 胡隐昌 宋红梅
为了探讨血鹦鹉鱼(Vieja synspila♀×Amphilophus citrinellus♂)增色期饲料脂肪水平对其生长、免疫力和吸收虾青素的效果,选取540尾血鹦鹉鱼随机分为6组,投喂虾青素为4‰而脂肪添加水平分别为2.93%(对照组)、5.90%、8.89%、11.91%、14.94%、17.92%的饲料60 d。结果显示:1)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血鹦鹉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11.91%时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达到最高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体色的红值(a~*)、黄值(b~*)和组织中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体表红值(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在脂肪添加水平为14.94%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黄值(b~*)在11.91%组达到最大值,与14.94%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3)游离脂肪酸(NEFA)在14.94%组达到最低值,并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总蛋白(TP)在11.9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TBA)和血清总胆固醇(TCHO)含量分别在11.91%组和14.94%组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研究表明,在一定虾青素含量的饲料中,适量添加脂肪可提高血鹦鹉鱼的生长性能、有效改善虾青素的吸收效率、增强机体免疫力,过高的脂肪水平则对虾青素吸收无益。综合分析各指标,推荐血鹦鹉鱼着色饲料(4‰虾青素)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11.91%~14.9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艳珍 王彦鹏 栾刚 张晓雁 蔡经江
由于鹦鹉螺(Nautilus pompilius)物种及构造的特殊性,在动物进化及科普教育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人工养殖条件下鹦鹉螺对不同光照度的行为适应性进行研究。实验设定4个光照梯度(ⅠⅣ),各梯度光照分别为:50 lx、200 lx、350 lx和450 lx,各梯度实验时间分别为1个月,并测定缸体25个不同位点照度,通过观察鹦鹉螺体态与行为变化,了解照度对鹦鹉螺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实验各照度下鹦鹉螺体态、吸附、游动及进食行为正常;2)各照度梯度未连续出现不吸附现象及灯光反应现象,第Ⅲ和
关键词:
鹦鹉螺 光照度 行为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英科 高梅秀 王海利 王福生 王雪 周蓉 苏明
我国检验检疫部门在工作中发现鹦鹉血清中存在非特异性凝集因子,严重影响血凝抑制试验中红细胞被抑制凝集,从而造成试验结果的误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试验采用将待检鹦鹉血清用20%鸡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处理15min,可消除全部30份被检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凝集现象。对除去非特异性凝集因子的血清与未处理血清所做的HI试验的准确率进行比较,差异极显著(t检验P<0.01)。表明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可有效保证鹦鹉血清HI试验的准确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永乐 朱新平 刘毅辉 李志文 胡世明 许建强
丝足鲈(Osphronemus goramy),英文名为Giantgouramy,分类上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长丝鲈科(Osphronemidae),原产于东南亚诸国,为东南亚的养殖对象。1998年,我所从越南引进该种鱼,见图1。由于其生长快,食性杂,易饲养,在国内已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养殖对象。其体型奇特,尾鳍鲜红,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因该种鱼引进我国时间不长,有关的研究很少。为了推广养殖该种鱼,有必要全面了解该鱼的形态特征以及其核型。因此本文对于丝足鲈的形态特征及核型进行了详细观察及研究。
关键词:
丝足鲈 形态特征 核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永新 赵德明 杨建民 何诚
为快速检测鹦鹉热衣原体,基于鹦鹉热衣原体rrn操纵元序列(即16S-23S rRNA间隔区基因和23SrRNA基因序列)建立了双重PCR法,对100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单一PCR法、免疫荧光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双重PCR法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单一PCR法、免疫荧光法。双重PCR平均阳性检出率为83.4%~97.2%,敏感性为500 fg/μL。结果显示鹦鹉热衣原体rrn操纵元序列双重PCR法不仅能够检测衣原体和非衣原体感染,而且能够同时实现鹦鹉热衣原体检测和鉴定,从而克服了单一引物应用时的不足,为未来鹦鹉热衣原体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吉磊 何诚 蒋毅 凌勇 杨君敬 张发明 李应超 陈曦
为探讨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实验根据禽类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10株全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法扩增禽嗜性衣原体PmpD基因N端区,将特异性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入PBS-TII载体,经测序后确认为目的基因,并提交GenBank。试验扩增的禽鹦鹉热嗜性衣原体Cal株PmpD基因与禽鹦鹉热衣原体6BC株的PmpD基因和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9%,与流产衣原体成员嗜流产衣原体S26/3株、嗜豚鼠衣原体(GPIC)、嗜猫衣原体(Fe/C-56)核苷酸相似性分别为89%、82%和77%。PmpD基因N端区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载体上,重组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寇铮 陈绳亮 钟靖 李天宪 喻子牛
采用湖北省云梦县患鹦鹉幼雏病死亡的虎皮鹦鹉体内分离得到的鹦鹉幼雏病毒 (budgerigarfledglingdiseasevirus,BFDV) ,应用PCR方法获得BFD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 (VP1) ,克隆到 pMD18 T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 pMD18T VP1并进行测序 ,结果显示 ,结构蛋白基因 (VP1)与BFDV欧美分离株的同源性为 96 %~ 99% ,表明VP1是BFDV保守基因 ;将VP1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 (+)b ,构建重组质粒 pET32 (+)b VP1,转化菌株BL2 1(DE3) ,诱导表达 ,经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诚 朱虹 王传武 何君 张浩杰 檀华 端青
利用鹦鹉热衣原体重组主要外膜蛋白 (MOMP)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 ,纯化后与白油佐剂乳化成疫苗。对 3批疫苗物理性状、无菌试验、安全试验、最小保护剂量、效力检验、免疫期、保存期和田间试验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测定。重组MOMP疫苗为乳白色油包水型疫苗 ,黏度为 8s·0 4mL-1;细菌培养阴性 ;10d肉鸡分别以5 0和 10 0 μg注射免疫后 ,观察 14d ,免疫鸡群除一过性发蔫外 ,临床采食、饮水 ,注射部位剖检无异常变化 ;以 2 5 ,5 0 ,10 0和 2 0 0 μg分别免疫肉鸡后 ,30d龄攻毒 ,发现 5 0 μg免疫组可以抵抗病原的攻击 ;选择每只 5 0 μg免...
关键词:
鹦鹉热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疫苗 肉鸡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剑光 蒋艳琳 张林 王昱斌 张涛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郭焱 杨天燕
为了解江鳕(Lota lota)细胞遗传学数据信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测定江鳕染色体核型,并观察江鳕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江鳕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12m+18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78,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和异型性染色体。染色体相对最大长度为6.83±0.31,最小为2.06±0.17。江鳕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圆长形,后部侧扁,颏部正中具颏须1枚,侧线后部侧中位且常不完全,背鳍两个,腹鳍喉位;其鳍式为背鳍D.i~iii-10~13,i~ii-65~92,胸鳍P.i-16~17,腹鳍V.0-7,臀鳍A.0-64~84;鳔一室,脊椎骨总数为58~67,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8~12。通过与鳕科其他鱼类染色体核型比较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推断江鳕在进化上属于较为特化的类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