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9)
- 2023(8093)
- 2022(6871)
- 2021(6299)
- 2020(5608)
- 2019(11860)
- 2018(11520)
- 2017(21177)
- 2016(12325)
- 2015(13359)
- 2014(13129)
- 2013(12716)
- 2012(11756)
- 2011(10580)
- 2010(10582)
- 2009(9762)
- 2008(9683)
- 2007(8248)
- 2006(7141)
- 2005(6038)
- 学科
- 济(47658)
- 经济(47596)
- 管理(33382)
- 业(32108)
- 方法(26932)
- 企(26084)
- 企业(26084)
- 数学(24391)
- 数学方法(23954)
- 学(14445)
- 财(11855)
- 农(11848)
- 中国(10573)
- 业经(9465)
- 贸(9420)
- 贸易(9415)
- 易(9175)
- 农业(8193)
- 环境(7844)
- 务(7783)
- 财务(7764)
- 财务管理(7752)
- 企业财务(7412)
- 技术(7397)
- 理论(7117)
- 地方(7107)
- 制(6914)
- 划(6731)
- 银(6433)
- 融(6376)
- 机构
- 大学(180699)
- 学院(178564)
- 济(65643)
- 管理(64627)
- 经济(64472)
- 研究(64287)
- 理学(58028)
- 理学院(57241)
- 管理学(55529)
- 管理学院(55260)
- 科学(48322)
- 农(48244)
- 中国(45252)
- 农业(39272)
- 业大(38556)
- 京(37886)
- 所(36131)
- 研究所(34065)
- 中心(28410)
- 财(27746)
- 农业大学(26281)
- 江(25808)
- 财经(23238)
- 室(23214)
- 北京(22643)
- 院(22603)
- 范(21847)
- 实验(21758)
- 省(21633)
- 师范(21340)
- 基金
- 项目(134254)
- 科学(104541)
- 基金(99922)
- 家(93264)
- 国家(92577)
- 研究(82163)
- 科学基金(77196)
- 自然(56459)
- 自然科(55244)
- 自然科学(55223)
- 自然科学基金(54241)
- 省(53823)
- 基金项目(53019)
- 社会(51787)
- 社会科(49148)
- 社会科学(49134)
- 划(46675)
- 资助(41090)
- 教育(38294)
- 重点(31274)
- 计划(30897)
- 编号(29209)
- 部(28203)
- 创(28135)
- 科技(27739)
- 科研(27640)
- 发(27609)
- 创新(26442)
- 业(24962)
- 大学(23432)
共检索到241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凤 阮志华 石勇丽 武晓倩 韦悠 万丽军 谢志勤 任红玉 谢芝勋
【目的】分析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Ⅷ蛋白(Protein Ⅷ,pⅧ)对宿主天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FAdV-4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FAdV-4Ⅷ基因编码区序列,与pEF1α-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F1α-HA-Ⅷ。用pEF1α-HA-Ⅷ重组表达质粒(试验组)和pEF1α-HA空质粒(对照组)转染LMH细胞,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验证Ⅷ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STING、MDA5、TBK1、MAVS、NF-ΚB、IRF7、IFN-α、INF-β、IL-6、IL-8、IL-15和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Ⅷ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744 bp,共编码247个氨基酸残基,真核表达获得的Ⅷ重组蛋白与鼠源HA标签单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在34 kD处得到单一条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可见绿色荧光,说明Ⅷ重组蛋白在LMH细胞中得到良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Ⅷ重组蛋白在LMH细胞中表达后,模式受体STING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5.6倍(P<0.05,下同),MDA5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了30%;接头蛋白TBK1和MAVS基因表达水平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5和2.4倍;转录因子IRF7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了3.4倍,而NF-ΚB基因被抑制表达。同时,干扰素(IFN-α和IFN-β)和白介素(IL-6、IL-8、IL-15和IL-1β的表达水平均上调,IFN-α和IFN-β分别极显著上调19.2和14.4倍(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小凤 韦悠 罗思思 谢志勤 阮志华 张民秀 黄娇玲 李丹 万丽军 李孟 任红玉 谢丽基 谢芝勋
【目的】本文研究Ⅹ蛋白(Protein Ⅹ,pⅩ)在血清4型禽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感染LMH细胞后对Toll样受体产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释FAdV-4感染致病机制和免疫应答机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PCR扩增X基因编码区序列,与pEF1α-H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F1α- HA-X。将重组表达质粒pEF1α-HA-X和空质粒pEF1α-HA分别转染LMH细胞,24 h后用FAdV-4感染转染后的细胞,2个处理组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同时设立转染后未加病毒刺激组作对照,分别标记为pEF1α-HA-X-和pEF1α-HA-。用Western-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验证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chTLR1a、chTLR1b、chTLR2a、chTLR2b、chTLR3、chTLR4、chTLR5、chTLR7、chTLR15、chTLR21)和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IL-6、IL-8、IL-15)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X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540 bp,共编码179个氨基酸残基。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X蛋白与HA标签小鼠源单克隆抗体反应,在27 kD处得到单一条带,间接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绿色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pEF1α-HA-组相比较,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下同),分别为pEF1α-HA-组的9.76和12.34倍;chTLR2a、chTLR2b、chTLR5、chTLR7、chTLR15和chTLR21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P<0.05,下同)。添加病毒感染后,与pEF1α-HA-X-组相比,pEF1α-HA-X+组chTLR1a和chTLR1b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分别下调60%和66.7%;chTLR2a、chTLR2b和chTLR3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分别上调2.91、2.01和1.47倍(P<0.05),其他chTLRs的mRNA转录水平下调,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pEF1α-HA-X+组效应因子IFN-α、IFN-β、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比pEF1α-HA-X-组显著上调,IL-8的mRNA转录水平极显著下调。【结论】在LMH细胞过表达pX并被FAdV-4感染后,pX能激活宿主免疫应答系统,Toll样受体(chTLR2a、chTLR2b和chTLR3)和其效应因子(IFN-α、IFN-β和IL-1β)的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以抑制病毒复制,说明pX具备激活宿主细胞天然免疫系统的功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娜 刘青涛 李银 杨婧 李祥瑞
通过原核表达的方法得到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根据GenBank中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利用普通PCR方法扩增得到hexon基因的全长序列。将PCR扩增得到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六邻体基因片段,在其两端插入酶切位点后克隆至载体pMD18T中,经PCR鉴定和测序分析正确后,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进行连接,构建pET-32 a-hexon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构建成功的表达载体转化至BL21(DE3)中,用1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对得到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鉴定;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pET-32a-hexon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插入的六邻体蛋白基因片段大小为2 814 bp,在1 mmol/L浓度IPTG诱导3 h时重组蛋白表达量最高,且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分子量为118 ku。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可被抗FAdV-4的血清和HIS标签抗体特异性识别;成功表达了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六邻体蛋白,且得到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可用于血清4型禽腺病毒的进一步研究中,为血清4型禽腺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六邻体蛋白 原核表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枫 宋慧琦 侯磊 韦莉 朱珊珊 全荣 王菁 王丹 姜海军 刘浩 刘爵
为研制禽腺病毒血清4型(Fowl adenovirus serotype 4,FAdV-4)亚单位疫苗,本研究对FAdV-4的Fiber-2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根据酵母密码子偏好性优化Fiber-2基因,并且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PIC9K-Fiber-2。将该质粒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菌株,经不同质量浓度G418筛选获得高拷贝重组菌。随后在摇瓶中进行诱导发酵时温度、时间和甲醇浓度的优化。用优化后的条件进行发酵表达并将上清液通过镍柱纯化得到了重组的Fiber-2蛋白。最后将蛋白与ISA-201-VG油佐剂混合并免疫21日龄SPF鸡进行免疫保护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毕赤酵母中成功且高效的分泌表达了Fiber-2蛋白,分子量约为60ku,在摇瓶发酵中诱导的最佳甲醇浓度、时间和温度分别为1.0%、72h和30℃。优化后发酵液上清中的总蛋白量约为50mg/L,重组Fiber-2蛋白达到8.7mg/L。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采用镍柱对蛋白进行纯化可得到条带单一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重组Fiber-2蛋白。免疫保护性试验显示,由优化后的毕赤酵母表达Fiber-2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免疫雏鸡后,可以诱导较高的抗体水平并提供高达100%的超强FAdV-4毒株(GD616)的攻击保护。本研究为进一步采用毕赤酵母表达的重组Fiber-2蛋白制备FAdV-4亚单位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琪雯 段进坤 陈爽 鲍恩东 杨燚 李守军 马吉飞
[目的]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系统高效表达鸭腺病毒3型(DAdV-3)Fiber-2蛋白,用于制备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鸭腺病毒亚单位疫苗。[方法]以食品安全级的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为宿主,对DAdV-3 Fiber-2蛋白进行重组表达,建立高密度发酵和纯化工艺,获得目的蛋白并制备成亚单位疫苗,然后进行动物试验。试验分为低剂量组(琼扩效价1∶64,每羽34μg)、高剂量组(1∶128,每羽68μg)、空白组和攻毒对照组,在免疫后第10天和第21天采血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攻毒7 d后采肛拭子检测排毒量;通过抗体水平和排毒量评估该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和琼脂糖凝胶扩散(AGP)试验验证fiber-2基因在酵母中成功表达。重组菌经高密度发酵,目的蛋白纯化后检测其表达水平,琼扩效价可达1∶128。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免疫组在免疫后第21天所测得血清中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疫苗免疫组在攻毒7 d后的排毒量显著低于攻毒对照组。[结论]DAdV-3 Fiber-2蛋白能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细胞中进行高效表达,并且用该蛋白制备的亚单位疫苗对鸭3型腺病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毕研丽 沈小燕 丛国正 刘湘涛 常惠芸 才学鹏
为研究口蹄疫病毒RNA聚合酶3D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定位,构建了3D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3D,观察了3D在BHK-21细胞中的瞬时表达情况。从重组质粒pMD18-T-3D扩增到3D基因,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pGEM-3D与表达载体pEGFP-N1分别经BamHⅠ/HindⅢ酶切,进行定向亚克隆;重组表达质粒pEGFP-3D经PCR、酶切鉴定,阳性质粒进行测序。利用脂质体介导阳性pEGFP-3D质粒转染BHK-21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细胞中3D基因表达情况和3D基因在细胞中的定位,Western blotting验证pEGFP-3D融合基因的表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庞峰 龙琴琴 梁绍波
旨在对羊口疮病毒(ORFV)ORFV113蛋白进行转录动力学分析、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研究。使用DNAStar软件对ORFV-JS株ORFV113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阿糖胞苷(Arac)存在(Arac+)或不存在(Arac-)的情况下,于ORFV感染Hela细胞后多个时间点(2,4,6,12,24 h)收获细胞,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PCR(RT-PCR)扩增ORFV113基因,确定ORFV113的动态转录水平;以ORFV-JS株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ORFV113基因,将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构建pEGFP-ORFV113重组质粒,经酶切、测序鉴定正确后,使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3000瞬时转染pEGFP-N1质粒和pEGFP-ORFV113重组质粒至HEK293细胞,通过Western Blotting鉴定ORFV113-EGFP融合蛋白的表达;将pEGFP-N1质粒和pEGFP-ORFV113重组质粒瞬时转染Hela细胞,24 h后使用Hoechst 33342对细胞核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RFV113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RFV-JS株ORFV113基因全长627 bp,在ORFV毒株中高度保守,属于ORFV早期基因;成功构建了pEGFP-ORFV113重组质粒,ORFV113-EGFP融合蛋白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大小为60~70 ku,比预测分子量大10~20 ku,预示ORFV113蛋白发生了翻译后修饰;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ORFV113蛋白主要定位在Hela细胞的胞质中。综上,本研究成功地对ORFV113蛋白进行了转录动力学分析、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守彬 赵钦 赵菲菲 肖一红 周恩民
【目的】为获得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中国分离株(CaHEV)ORF3基因重组蛋白,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提取CaHEV总RNA,通过RT-PCR获得ORF3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ORF3,转座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杆粒Bacmid-ORF3,转染sf9细胞,用SDS-PAGE、IFA和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表达进行鉴定。优化表达条件,将纯化的ORF3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多抗分别与截短表达的3段CaHEV ORF3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表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瞿晓兰 王宏俊 陈小玲 章振华
以本实验室保存的REV毒株为模板,采用RT_PCR技术扩增了REV env部分基因,长为939 bp,并进行亚克隆到pMD18_T质粒载体上,连接、转化、鉴定后得到阳性重组质粒pET_env,将目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REV的env基因与已发表的SNV株、中国HA9901株以及A株同源性均达94%以上,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以上。将该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_32a重组,并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宿主菌BL21中,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的蛋白用SDS_PAGE电泳,免疫印迹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表达产物与理论推理一致;免疫印迹结果证明,表达的env蛋白可被REV阳性血清所识别。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国伟 李琛 李玉安 叶正琴 宋庆庆
为研制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试剂盒,对IBRV gD蛋白主要功能域的表达及免疫原性进行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录入的1型牛疱疹病毒(bovine herpesvirus type 1)gD蛋白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NC_001847)设计引物,用PCR扩增gD基因类免疫球蛋白结构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Δg D,转化大肠杆菌Rosseta(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重组蛋白表达。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约43 000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与g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成勇 黄玉政 袁玉国 张信军 张玉峰 耿士忠 鞠辉明 谢庄
为了提高转基因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水平,构建了两种不同启动子的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以比较其乳腺特异性表达效果。应用山羊β-酪蛋白或牛αs1-酪蛋白调控序列、鸡β-球蛋白隔离元件、巨细胞病毒(CMV)基因表达调控元件构建了乳腺特异性表达复合启动/增强子(Pcmv),以单一的酪蛋白启动子作为对照,与人乳铁蛋白cDNA组成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并制备了转基因小鼠。经ELISA检测,复合启动/增强子构件指导人乳铁蛋白cDNA在原代转基因小鼠乳腺中重组人乳铁蛋白(rhLF)表达水平(2.0~8.1 g.L-1)明显高于单一酪蛋白启动子构件(0~12 mg.L-1),而在所有转基因小鼠的血清和唾液中未检测到r...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燕鸣 龚文孝 杨影 马季 邹忠 金梅林
为建立禽腺病毒4型的禽源细胞感染模型,并考察细胞培养毒株对动物的致病性,将实验室2014-2017年间分离的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接种鸡肝癌细胞(leghorn male hepatocellular cells,LMH)并盲传,选取各病毒的LMH细胞培养物,按一定剂量经腿部肌肉注射接种4周龄SPF鸡;记录试验动物的发病情况,剖检采集发病或死亡鸡的脏器并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并分析病毒细胞培养物感染SPF鸡的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发现:5株血清4型禽腺病毒在LMH细胞上盲传至第4代时开始出现I群禽腺病毒所致的特异性细胞病变,提取培养物中病毒核酸并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大小约564bp的特异性扩增片段,表明病毒能在LMH细胞上稳定增殖。选取各病毒第10代细胞培养物进行SPF鸡回归试验,发现细胞培养上清接种4周龄SPF鸡后第3天开始,有部分鸡开始精神沉郁,食欲消退、卧地不起瘫痪并迅速死亡,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显示HB-1、HB-2、HB-3和SD-1毒株保持对4周龄SPF鸡的致病性,病死鸡中能观察到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以上结果表明,LMH细胞可用于禽腺病毒增殖传代,是开展禽腺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永科 杨玉艾 王养会 李普华 张彦明
用已构建好的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0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0、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2以及联合表达猪瘟病毒石门株E0-E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pAd-E0-E2,肌肉和皮下接种免疫商品猪2次(间隔20 d),同时设非重组腺病毒PAD-CMV、常规猪瘟疫苗和空白对照组。二免21 d后进行CSFV石门株强毒超致死量(1 000倍TCID50)攻击,研究表达猪瘟保护性抗原基因重组腺病毒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pAd-E0、pAd-E2和pAd-E0-E2免疫组猪的死亡率分别为50%,25%和25%,而常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组的死亡率为40%,pAd-CMV免疫组和空白对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善元 王安平 吴双 王永娟 左伟勇 洪伟鸣
根据禽腺联病毒Re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分别扩增出Rep78和Rep52基因,将其克隆至杆状病毒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FastBacDual-Rep,将其转化到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经抗性和蓝白斑筛选,获得重组病毒表达质粒rBacmid-Rep。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Rep。SDS-PAGE结果分析表明,Rep78、Rep52均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与Rep52多抗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结论:禽腺联病毒的非结构蛋白Rep78、Rep5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获得了...
关键词:
禽腺联病毒 Rep基因 昆虫细胞 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思瑶 王浩 Patorida Podok 许丹 姜有声 吕利群 佐野元彦
为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 HV-2)体外感染复制特征以及异育银鲫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本实验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建立了异育银鲫背鳍细胞的原代培养体系。结果显示,在10 d左右可观察到组织块迁移分离出新的单层细胞,3周左右细胞可覆盖底部面积为25Cm2培养瓶的底部;经Cy HV-2悬液感染离体培养的原代细胞,3 d后病毒滴度增殖至106拷贝/m L;在病毒感染6 d后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Cy HV-2感染原代细胞后,分析前期通过鱼体水平实验鉴定出的与该病毒感染相关的免疫基因:PNP5a、mPO、mHCⅠ、LyZ-C、IL-11、ITLN、PNP5a和dUSP,ReaL-TIme RT-PCR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