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8)
- 2023(15913)
- 2022(13668)
- 2021(12687)
- 2020(10697)
- 2019(24859)
- 2018(24638)
- 2017(48554)
- 2016(25688)
- 2015(28833)
- 2014(28911)
- 2013(28671)
- 2012(26255)
- 2011(23616)
- 2010(24205)
- 2009(22671)
- 2008(21166)
- 2007(18594)
- 2006(16585)
- 2005(15012)
- 学科
- 济(122553)
- 经济(122442)
- 管理(74002)
- 业(70598)
- 企(59459)
- 企业(59459)
- 方法(51774)
- 数学(45749)
- 数学方法(45058)
- 中国(33067)
- 融(29141)
- 金融(29140)
- 地方(28103)
- 银(27897)
- 银行(27849)
- 财(27388)
- 农(26912)
- 行(26820)
- 业经(24972)
- 学(24218)
- 制(23284)
- 贸(19085)
- 贸易(19068)
- 理论(18797)
- 农业(18563)
- 易(18422)
- 务(17700)
- 财务(17621)
- 财务管理(17592)
- 企业财务(16719)
- 机构
- 大学(366212)
- 学院(365398)
- 济(156529)
- 经济(153306)
- 管理(144916)
- 理学(125412)
- 理学院(124020)
- 研究(123146)
- 管理学(121677)
- 管理学院(121032)
- 中国(97697)
- 京(77399)
- 科学(73779)
- 财(70464)
- 所(61523)
- 财经(56653)
- 中心(56110)
- 研究所(55867)
- 农(54134)
- 江(52633)
- 业大(51380)
- 经(51366)
- 北京(49275)
- 经济学(48519)
- 范(46206)
- 师范(45781)
- 院(44606)
- 经济学院(43460)
- 州(43249)
- 财经大学(42148)
- 基金
- 项目(245327)
- 科学(193414)
- 研究(178982)
- 基金(178952)
- 家(154828)
- 国家(153579)
- 科学基金(132957)
- 社会(114088)
- 社会科(108396)
- 社会科学(108365)
- 省(95426)
- 基金项目(94229)
- 自然(86116)
- 自然科(84172)
- 自然科学(84156)
- 自然科学基金(82664)
- 教育(82119)
- 划(79552)
- 资助(75663)
- 编号(72139)
- 成果(58190)
- 重点(54882)
- 部(54004)
- 发(52724)
- 创(50655)
- 课题(49778)
- 创新(47284)
- 教育部(46863)
- 国家社会(46859)
- 科研(46674)
- 期刊
- 济(173053)
- 经济(173053)
- 研究(112076)
- 中国(69233)
- 管理(54727)
- 学报(54092)
- 财(53055)
- 科学(51038)
- 农(48444)
- 融(44404)
- 金融(44404)
- 大学(41512)
- 学学(39397)
- 教育(36185)
- 技术(32885)
- 农业(32653)
- 经济研究(29454)
- 财经(28376)
- 业经(26117)
- 经(24346)
- 问题(21630)
- 技术经济(19697)
- 统计(18861)
- 理论(18171)
- 策(16886)
- 商业(16711)
- 业(16434)
- 现代(16427)
- 图书(16423)
- 实践(16260)
共检索到54617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祥谦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现阶段,融资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生产率途径实现,资本积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从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效率提高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国有企业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林杰
本文基于2002-2010年年度数据,选取代表金融发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和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弹性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蒋鹏飞
本文比较分析了东莞市信贷投放、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发现社会融资总量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更为显著,对经济增长的解释能力更强。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东莞市社会融资总量进行了分析,并就通过扩大社会融资总量推动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投放 社会融资总量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原 王珍珍 陈玉菲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GDP 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鑫 郭凯 咸笑然
本文引入"融资耦合"概念,并采用熵值法构建融资耦合度指标。在计算中国省际融资渠道熵权和融资耦合度的基础上,基于2014.Ⅰ—2017.Ⅳ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融资耦合、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动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省际融资耦合度并不均衡,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实际融资额与融资结构的匹配度依次下降;(2)融资耦合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融资规模增加也能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有抑制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针对各自区域融资渠道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改善融资环境,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优化融资规模及多元化融资渠道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动态调整融资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的抑制效应。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杨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经济金融数据,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对常德市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在总量、增速与相关性方面紧密联系且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同时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持久,区域经济增长只在短期内带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张;而金融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应从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及加强融资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汤光华 舒元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目标。从概念上看,经济增长一般指的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加,或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就业,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一般解释,指“处于受雇的状态”。有劳动能力、愿意从事劳动的人从事有薪的劳动,这些人就处于就业状态。在两者的决定因素中,有些是对经济增长和就业都起作用的共同因素,有些只是影响某一方面。这样,一方面,两者的变化形态可以是多形态的;另一方面,随着决定因素势力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辛欣 任保平
一国经济增长包括城市和农村两部分的增长,经济高质量的增长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本文从城乡协调度视角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通过构建城乡协调度指标并结合经济史,对改革开放30年来的城乡协调度做出描述与分析,并探究造成我国城乡协调度波动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乡协调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城乡关系而言,二者的差距却越来越大,二元经济结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桎梏;我国城乡关系演变与政策变化所引致的制度安排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密切相关,因此完善相关体制并深化改革就成为了提高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关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家新 张伦俊
2004年我国税收总收入比上年增长25.7%。增收额和增长幅度均实现历史性新突破。税收收入快速增长,使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税收连年超经济增长,也存在不少疑虑。本文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角度,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等,讨论分析了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及关系。
关键词:
税收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 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郝惠贤
试论经济增长与农业发展关系的协调郝惠贤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的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由于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加快,经济增长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工业的发展。这样,工业乃至整个非农产业对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的需求无疑会愈加强烈。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非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关键词:
基准利率 社会融资规模 实体经济增长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