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5)
- 2023(17831)
- 2022(14474)
- 2021(13498)
- 2020(11454)
- 2019(26173)
- 2018(25627)
- 2017(49604)
- 2016(26054)
- 2015(29307)
- 2014(28784)
- 2013(28651)
- 2012(25952)
- 2011(23058)
- 2010(23247)
- 2009(22240)
- 2008(21429)
- 2007(18954)
- 2006(16495)
- 2005(15227)
- 学科
- 济(117009)
- 经济(116853)
- 业(104020)
- 管理(94267)
- 企(93689)
- 企业(93689)
- 方法(55214)
- 数学(46259)
- 数学方法(45865)
- 财(40778)
- 业经(34450)
- 中国(34411)
- 农(34062)
- 融(29808)
- 金融(29805)
- 制(29746)
- 务(29171)
- 财务(29119)
- 财务管理(29071)
- 银(27854)
- 银行(27846)
- 企业财务(27737)
- 行(26785)
- 农业(23866)
- 贸(22051)
- 贸易(22032)
- 易(21551)
- 体(21066)
- 技术(20477)
- 地方(19312)
- 机构
- 学院(370966)
- 大学(368003)
- 济(169221)
- 经济(166360)
- 管理(153442)
- 理学(132027)
- 理学院(130902)
- 管理学(129303)
- 管理学院(128603)
- 研究(115441)
- 中国(100590)
- 财(83295)
- 京(75176)
- 财经(65908)
- 科学(61114)
- 经(60174)
- 中心(55814)
- 所(54344)
- 江(54003)
- 经济学(53469)
- 农(52356)
- 财经大学(49241)
- 经济学院(48390)
- 研究所(48215)
- 北京(47108)
- 业大(46876)
- 商学(43543)
- 商学院(43154)
- 州(42633)
- 院(41579)
- 基金
- 项目(240407)
- 科学(194515)
- 基金(181475)
- 研究(180866)
- 家(153989)
- 国家(152705)
- 科学基金(135718)
- 社会(121491)
- 社会科(115610)
- 社会科学(115586)
- 基金项目(95158)
- 省(90633)
- 自然(84686)
- 自然科(82830)
- 自然科学(82812)
- 教育(82717)
- 自然科学基金(81462)
- 划(75246)
- 资助(74334)
- 编号(71316)
- 成果(56908)
- 部(55938)
- 创(53028)
- 重点(52921)
- 国家社会(51882)
- 制(50684)
- 发(50607)
- 教育部(49804)
- 创新(48990)
- 人文(48718)
- 期刊
- 济(183104)
- 经济(183104)
- 研究(111906)
- 中国(70798)
- 财(69738)
- 管理(61916)
- 融(50128)
- 金融(50128)
- 农(48536)
- 科学(46477)
- 学报(43986)
- 大学(36854)
- 学学(35199)
- 财经(34120)
- 技术(33670)
- 农业(32679)
- 经济研究(29720)
- 业经(29410)
- 经(29295)
- 教育(28744)
- 问题(23769)
- 贸(20962)
- 技术经济(20306)
- 业(19887)
- 财会(19677)
- 世界(19457)
- 国际(18770)
- 统计(18117)
- 现代(17756)
- 会计(17576)
共检索到559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昀 隋晓敏
以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费用粘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分样本组回归结果表明,在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环境较差的企业、代理问题更为严重的国有企业及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上述抑制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融券抑制费用粘性的效用主要出现在不包含企业研发支出的费用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艳利 刘亚 蒋琪
资本市场交易制度与公司治理有机联动对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中国融资融券标的分步扩容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外部监管对公司内部研发操纵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这一资本市场交易制度的完善举措显著抑制了公司研发操纵,且该抑制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更高、内部控制质量更低及分析师关注度更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融资融券制度通过信息传递效应与注意力集聚效应对研发操纵产生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党论 甄丽明
融资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这种金融困境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信用困境。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论证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其融资中的作用,并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2002~2005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减轻融资约束的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参与政治的民营企业来说,有政治关系的民营企业其外部融资时所受的融资约束更少;同时,越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地区,民营企业的政治关系对其融资的帮助越明显。
关键词:
政治关系 融资约束 民营控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宇峰 马延柏
成本管理是针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成本粘性则能够有效揭示成本管理的行为。获得有效融资是解决企业资源调整和成本管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研究融资渠道对优化企业成本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2009—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讨论融资渠道选择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同时也讨论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会加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2)产品市场竞争对内源融资强化成本粘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弱化作用在竞争程度高的公司会更为突出;(3)融资渠道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在民营企业更为显著,内源融资会强化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会弱化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本文从融资结构角度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对制造业在降成本过程中选择有利的融资渠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时空 龚六堂
由于存在金融摩擦,企业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决策可能会随着经济周期而改变。截至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可以对企业融资的经济周期性,特别是股权融资的经济周期性做出肯定的理论预测。因此,有必要从实证的角度为符合中国特征的宏观不完全金融市场模型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微观实证基础。出于这一目的,我们根据实际经济周期文献的习惯采用H-P滤波得到的实际GDP周期项作为宏观经济波动的度量,从面板数据分析和加总数据分析两个方面考察了中国A股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不包含IPO)行为的经济周期性,得到基本一致的结论。整体样本的研究显示,债务融资量和股权融资量均呈现顺经济周期性(Pro-cyclical)。因为企业规...
关键词:
企业融资 经济周期 融资约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超 罗乔丹
借助2010年中国证监会放松卖空约束这一"自然实验",本文系统考察了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公司税收激进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有助于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外部治理功能,从而有效降低公司的税收激进程度。进一步研究显示,与税收征管力度较强的地区相比,税收征管力度较弱地区的公司面临的外部监督制约较小,有更强的避税动机,因此卖空机制的引入对其税收激进程度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且,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公司,投资者较难了解其真实的经营状况,使公司更有条件和空间进行税收激进行为,因此卖空机制的引入更能降低其税收激进程度。
关键词:
卖空机制 税收激进 税收征管 信息透明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成雪 李玉婷 黄建烨
基于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政府采购对上市公司杠杆操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政府采购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改善信息透明度从而作用于企业杠杆操纵行为;在采购订单较稳定、非国有、内部控制较弱以及环境不确定性较强的企业中,政府采购对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更为显著;政府采购抑制杠杆操纵行为后可以明显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政府采购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可能的政策职能和经济后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新的解题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孝星 叶展
股权激励对公司利益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环境,本文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分析与检验股权激励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的实施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状况产生负面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门限特征,股权激励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也存在非对称影响。本文综合使用多种融资约束衡量指标,并采用配对倍差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股权激励 融资约束 门限回归 配对倍差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峻 朱密
利用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风险投资持股对实体企业上市后金融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持股能够显著抑制实体企业上市后金融化行为,其中高声誉、非国有、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持股对实体企业上市后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强;基于中介效应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持股主要通过缓解实体企业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的双重机制抑制实体企业上市后金融化。运用Heckman两阶段方法、PSM方法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仍然稳健。因此,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风险投资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艳利 顾乃康
从卖空机制带来的治理效应和股票市场的反馈效应出发,探讨卖空机制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推行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为研究窗口,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在卖空机制引入后,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起到外部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对于内部治理较差的企业而言,卖空机制引入后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更大;卖空机制还可以通过市场反馈效应路径,提高投资-股价之间的敏感性,从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之所以会提高主要是因为经营业绩得到了提升,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卖空量较小,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在融资融券政策实施之初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臣鑫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是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最为重要的会计准则变革之一,对企业的金融投资行为有着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以“A+H”股上市公司率先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会抑制企业投资替代动机下的金融化程度,这主要是由于新金融工具准则强化了对上市公司持有金融资产目的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第二,在股权制衡度较高、管理层薪酬激励较强、审计质量较高、短期利润动机较强、金融损益调整程度较大的企业中,新准则实施的上述影响更为显著;第三,新准则实施抑制了企业的投资替代动机,增强了其预防性动机,这种影响在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新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上市公司 “脱虚向实”。为此,要进一步做好新准则的宣传辅导,引导企业对金融交易进行客观公允的确认与计量,同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督,防止企业利用新旧准则交替中的监管漏洞进行利润操纵等违规行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我国2007年至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交互影响,并按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效率,且不受产权性质差异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法制环境 产权性质 融资效率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君
以我国2007年至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以及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交互影响,并按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效率,且不受产权性质差异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法制环境、司法公正与效率、合法权益保护与内部控制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这种替代效应在国有企业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关键词:
内部控制 法制环境 产权性质 融资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价格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股权融资增长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股价信息含量对负债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体现于短期负债,对长期负债并无显著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短期负债增长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代理成本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经理人学习意愿越强,投资者认知水平越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从而支持"经理人学习"和"投资者认知"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企业融资 股价信息 股权融资 债务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共享审计能抑制并购商誉泡沫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董事长-CEO姓氏关系会抑制企业的费用粘性吗?——基于国有企业的经验证据
夫妻共治会改变企业成本粘性吗-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能抑制盈余管理么?——基于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新企业会计准则能有效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吗——来自中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国家审计抑制了社会审计意见购买吗——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启动融资融券助长内幕交易行为了吗?——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社会地位会影响企业融资约束吗?——来自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放松卖空约束、内部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来自融资融券制度的经验证据
监管处罚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一个反常规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