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73)
- 2023(20311)
- 2022(17366)
- 2021(16215)
- 2020(13739)
- 2019(31314)
- 2018(30607)
- 2017(58638)
- 2016(31655)
- 2015(35399)
- 2014(34873)
- 2013(34268)
- 2012(31080)
- 2011(27704)
- 2010(27651)
- 2009(25772)
- 2008(24826)
- 2007(21826)
- 2006(19085)
- 2005(16862)
- 学科
- 济(115558)
- 经济(115390)
- 管理(102040)
- 业(94306)
- 企(80979)
- 企业(80979)
- 方法(54621)
- 数学(47122)
- 数学方法(46522)
- 财(39077)
- 中国(34689)
- 农(31651)
- 融(30802)
- 金融(30798)
- 银(30594)
- 银行(30526)
- 制(30080)
- 行(29136)
- 业经(28161)
- 务(26247)
- 财务(26156)
- 财务管理(26102)
- 企业财务(24834)
- 学(24775)
- 地方(22977)
- 贸(21531)
- 贸易(21515)
- 农业(21344)
- 易(20951)
- 理论(20630)
- 机构
- 大学(437394)
- 学院(435279)
- 管理(173592)
- 济(171444)
- 经济(167596)
- 理学(149191)
- 理学院(147567)
- 管理学(144935)
- 管理学院(144124)
- 研究(141394)
- 中国(113674)
- 京(92009)
- 科学(87534)
- 财(85502)
- 农(73451)
- 所(70028)
- 中心(67521)
- 财经(67363)
- 业大(67146)
- 江(64294)
- 研究所(63747)
- 经(61358)
- 农业(57726)
- 北京(57368)
- 范(53776)
- 师范(53100)
- 经济学(52339)
- 州(51921)
- 院(51462)
- 财经大学(50563)
- 基金
- 项目(300497)
- 科学(235617)
- 基金(219107)
- 研究(215301)
- 家(192416)
- 国家(190852)
- 科学基金(164116)
- 社会(136370)
- 社会科(129381)
- 社会科学(129347)
- 省(117143)
- 基金项目(116363)
- 自然(108420)
- 自然科(105937)
- 自然科学(105908)
- 自然科学基金(104007)
- 教育(99237)
- 划(98801)
- 资助(89909)
- 编号(86491)
- 成果(69236)
- 重点(67352)
- 部(66024)
- 创(62979)
- 发(62611)
- 课题(59237)
- 创新(58917)
- 科研(58208)
- 教育部(56790)
- 国家社会(56531)
- 期刊
- 济(183149)
- 经济(183149)
- 研究(125256)
- 中国(85429)
- 学报(73283)
- 财(69386)
- 农(65694)
- 管理(65614)
- 科学(64505)
- 大学(55871)
- 学学(53052)
- 融(52390)
- 金融(52390)
- 农业(43699)
- 教育(43328)
- 技术(36573)
- 财经(33434)
- 业经(29667)
- 经济研究(28907)
- 经(28585)
- 业(23825)
- 问题(23208)
- 版(21779)
- 理论(21135)
- 科技(20982)
- 财会(19991)
- 技术经济(19720)
- 图书(19631)
- 实践(19172)
- 践(19172)
共检索到641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赵薇
文章以2006—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制度是否抑制了高管的机会主义减持。研究发现:融资融券通过减少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而降低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减持强度越小,抑制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的产权性质不同,融资融券的调节作用也不尽相同。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融资融券制度主要是一种市场机制,可以通过影响管理层在资本市场的行为来影响其对公司的管理行为,丰富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研究,加深了对融资融券制度的认识。研究结论揭示了融资融券抑制高管减持的频率和强度进而抑制高管减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真实盈余管理方面,规范了高管在资本市场上的交易,对于进一步认识融资融券的外部治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剑锋
以2010年3月31日我国首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为研究背景,以事件前后一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能否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推出以后,无论我们采用更换样本、更换变量还是分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均未发现融资融券能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虽然如此,但研究仍可以丰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并为相关争议文献提供进一步佐证,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可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后续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盈余管理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晖丽 刘峰
本文以我国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我们发现,对比控制组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后,融资融券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降低;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能够抑制盈余管理,而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融资融券的上述作用并不明显;进一步考虑公司内部股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大股东缺乏制衡的公司,只有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融资融券对盈余管理的约束作用才能体现,此时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更加明显。这些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其发挥有赖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建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红海 陈百助 徐警 张奥星
自2010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这种融资交易行为是投机性交易;而异常融券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显著负相关,特别是当盈余公告为负面消息时,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表明这种融券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此外,融资融券过程中的基本面策略不影响结论的稳健性。文章的结论揭示了中国市场融资融券交易行为的异质性动机,对进一步有针对性地规范发展中国市场融资和融券业务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红海 陈百助 徐警 张奥星
自2010年以来,融资融券制度的变迁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不同于以往机制变迁视角的研究,文章基于盈余公告视角,研究了中国股票市场融资融券短期交易行为及交易动机。具体来说,文章以上市公司定期公布的年报为对象,研究了盈余公告发布之前投资者是否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行为,以及该交易行为是知情交易还是投机性交易;此外,文章进一步结合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和账面市值比两个指标,分析了基本面投资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上盈余公告前存在异常的融资融券交易,且异常融资交易与公告后的股票收益并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英 张喆喆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数据,以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和发展方向。针对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应对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卖空机制的引进引起重视,对其引发的市场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加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英张 张喆喆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数据,以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和发展方向。针对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应对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卖空机制的引进引起重视,对其引发的市场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加快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英张 张喆喆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数据,以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和发展方向。针对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应对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卖空机制的引进引起重视,对其引发的市场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加快转融通业务的实施;在制定融资融券相关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将产权性质作为考虑因素之一,等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英 张喆喆
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标的公司数据,以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为背景,研究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显著降低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同时考虑到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存在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可以为融资融券交易在我国的实施以及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和发展方向。针对结论提出如下建议:应对融资融券的推出以及卖空机制的引进引起重视,对其引发的市场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业务市场规模和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品种,加快转融通业务的实施;在制定融资融券相关监管政策和法律法规时,将产权性质作为考虑因素之一,等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贾新忠 袁卫秋
基于真实盈余管理水平的角度,选取2010—2017年沪、深A股行业热门非金融类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融资管理、高管治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水平和高管管理水平对真实盈余管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人数较多的大规模企业中,三者之间的正向作用更加突出且存在着反作用力,反向促进企业提升管理能力。因此,提升薪资水平与完善企业治理体系并建立成熟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降低真实盈余水平,使企业面临决策时保持稳健的管理。
关键词:
融资约束 高管治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磊 张友棠 韩子超
基于融资融券交易非对称的现实,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总体上抑制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但其中的融资机制会促使企业增加真实盈余管理,并且融资融券制度会导致企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进一步研究表明,良好的外部监督机制和内部治理能够抑制企业在融资融券制度背景下进行负向的酌量费用盈余管理,但会增加正向的研发支出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淑花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真实盈余管理是否会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产生影响。在控制了应计盈余管理和企业财务特征后,发现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在高盈余管理动机样本组中,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研究结论表明,企业通过真实经营活动操纵会计盈余,增大了会计盈余的波动,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降低,加大了债权人的信息风险,债权人会要求更高的回报,导致债务融资成本增加。本文结论拓展了真实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的研究领域,丰富了债务融资成本影响因素的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林婷 孙光国
近年来,退役军人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管理者从军经历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以2012—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从军高管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从军经历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与有从军经历的总经理相比,有从军经历的董事长的治理效应更明显。进一步检验表明,从军经历发挥的抑制效应还受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从军经历烙印于管理者的道德品性和价值观念,可以产生积极的公司治理效应,在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任用退役军人提供了证据支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明
本文从2010~2014年我国融资融券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对比控制组,融资融券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融资融券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受到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影响。在公司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融资融券能发挥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而在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这种抑制效果不显著;在公司股权制衡无效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高低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不再显著,表明公司治理水平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内因,市场化程度等外因要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内部治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
融资融券 盈余管理 市场环境 股权机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共荣 王慧 谢珊珊
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能有效抑制高管变更时的盈余管理行为。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3年数据,用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发生高管变更的企业,高管变更当年存在较为严重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董事会监督效率越高、监事会越勤勉,以及大股东制衡度越大,该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越能得到抑制。鉴此,宜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建设,完善公司治理。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监督 高管变更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