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84)
2023(18809)
2022(15881)
2021(14600)
2020(12547)
2019(28609)
2018(28146)
2017(54675)
2016(29729)
2015(33032)
2014(32488)
2013(32653)
2012(29878)
2011(26893)
2010(27053)
2009(25718)
2008(25117)
2007(22502)
2006(20127)
2005(18133)
作者
(88119)
(73010)
(72708)
(68746)
(46312)
(35033)
(32926)
(28454)
(27708)
(26163)
(24758)
(24666)
(23255)
(23120)
(22615)
(22423)
(21787)
(21736)
(21040)
(20997)
(18207)
(17942)
(17916)
(16516)
(16416)
(16249)
(16240)
(16180)
(14555)
(14391)
学科
(123198)
经济(123054)
(108793)
管理(97722)
(96178)
企业(96178)
方法(58111)
数学(48063)
数学方法(47668)
(39520)
(36816)
业经(35894)
中国(35532)
(29716)
金融(29715)
(28682)
(28676)
财务(28618)
银行(28607)
财务管理(28576)
(28050)
(27522)
企业财务(27223)
农业(25869)
(23308)
贸易(23289)
地方(23004)
(22660)
技术(22270)
(22264)
机构
学院(430791)
大学(428853)
(176974)
经济(173420)
管理(172072)
理学(148376)
理学院(146826)
管理学(144603)
管理学院(143828)
研究(139753)
中国(113145)
(91018)
科学(85455)
(85236)
(76898)
(70867)
财经(68443)
业大(66530)
中心(64560)
研究所(64109)
(63064)
(62234)
农业(60844)
北京(57276)
经济学(53773)
(51289)
财经大学(50983)
(50910)
师范(50322)
(49879)
基金
项目(285748)
科学(224330)
基金(208519)
研究(205473)
(182717)
国家(181119)
科学基金(155668)
社会(130750)
社会科(124110)
社会科学(124078)
(111481)
基金项目(110795)
自然(102385)
自然科(100031)
自然科学(100003)
自然科学基金(98287)
(93537)
教育(93357)
资助(86326)
编号(82633)
成果(65978)
重点(63887)
(63057)
(61146)
(60608)
创新(56597)
课题(56024)
科研(54972)
(54159)
教育部(53923)
期刊
(193037)
经济(193037)
研究(126194)
中国(78375)
(70055)
学报(69750)
(67834)
管理(66381)
科学(62563)
大学(52556)
(51244)
金融(51244)
学学(50206)
农业(47516)
教育(38463)
技术(35963)
财经(34591)
业经(33060)
经济研究(30738)
(29607)
(26914)
问题(25525)
技术经济(22739)
理论(20993)
现代(20405)
(20331)
商业(20322)
科技(20211)
(19852)
财会(19042)
共检索到63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熙  朱玉杰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企业为样本,研究了融资融券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企业进入融资融券标的名单后,其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著上升,表明融资融券作为企业外部治理机制,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对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资金约束较小的企业的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并通过对融资机制和融券机制的区分研究,显示两种机制均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研究结果说明了融资融券机制会改善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加强资本市场对企业的监督,从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美涛  
当前学术界对租赁融资的政策效果存在一定分歧,租赁融资能否赋能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2004—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租赁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当使用不同方法估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按照注册地把上市公司划分为东中西部、划分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回归,结论依然是稳健的;(3)使用PSM-DID进行内生性讨论,结论仍然成立;(4)引入融资成本、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等关键节点,发现租赁融资通过缓解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研究结果为支持租赁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新视角,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曙明  吕镯  
由于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研制难度大、资本密集度高的特点,从融资视角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生产率易受到外部冲击。然而,近年来,这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却保持着持续平稳增长。本文提出融资约束背景下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平滑机制,利用ACF法测算生产率,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统一框架下率先定量估算融资约束、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效应,进而解释上述现象。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政府补贴完全抵消了融资约束对生产率的负面效应,政府补贴的平滑机制促进了装备制造企业生产率平稳持续增长。然而,也存在1/4的企业,政府补贴对生产率的正面效应小于融资约束的负面效应。因而,政府应该谨慎、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戴露婷  夏思奇  
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改革虽然提高了全球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但是其对企业产出增长的负面影响一直没有完全消除,仍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力度及可持续性。本文运用2006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创新投入能给企业带来增长为出发点,通过引入三种不同的企业融资方以及企业对创新研发的投入情况,探讨金融摩擦是如何通过融资传递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中的。研究发现:(1)在中国,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增长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显著影响,而内源融资增长不显著;(2)金融摩擦对生产率增长的传递方式主要是债权融资。随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陈晓光  
本文在构建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以增值税税率下调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固定效应及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增值税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证明,税率下调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产生激励作用,通过激励企业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两条路径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产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税率下调对民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本文以融资约束理论为基础,从理论机制和实证检验分析了税率下调的政策效应,为减税政策效应评估提供了思路,为增值税减税政策选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劲  宋佳讯  
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基于中国2011—2020年上市公司非金融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供应链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并根据企业特征和供应链特征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发现,供应链融资行为有助于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进而帮助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效应显著地发生在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企业的数字经济转型程度和稳定的供应链关系有助于促进该正向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宝红  张兆国  
本文以我国2008年新所得税税法的实施为外生事件,以2002-2015年深沪两市A股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法,考察了企业所得税率降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会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提高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融资约束、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四条路径来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所得税率降低当年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此后逐年递减;产生的累积效应逐年递增,到2014年趋于平稳。本文为研究减税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于政府应如何实施税收政策以及通过何种路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阳阳  
以2011~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都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研发补贴的作用效果更强;(2)研发补贴是通过提高企业创新水平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而生产补贴是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状况来实现的;(3)研发补贴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都有促进作用,而生产补贴仅对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激励作用;(4)研发补贴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最强,而生产补贴更能促进中小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要对不同类型企业实施差异化的补贴方式,进而提升补贴政策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彬  
文章以我国2007年具有企业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检验了股权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股权制衡与全要素生产率正相关,股权集中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最终所有者拥有上市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均与全要素生产率负相关。保持股权结构一定程度的制衡,有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企业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金凤  李平  贺旭玲  
本文通过对农业上市公司的投入产出、多元化指数数据的分析,运用四个相关生产函数的测算,选择了最优的利于本文问题解决的生产模型。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多元化指数进行分组,利用资本与劳动的产出弹性计算全要素生产率以比较不同多元化程度公司的生产效率,从而分析多元化与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关系,为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做出准确定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竹梅  侯丹阳  和红伟  郑景丹  
本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样本数据,运用面板VAR的方法,探究了金融生态环境、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并且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遭受严重的融资困境时,会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不利于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可以缓解企业遭受的融资约束问题,改善企业所在的金融生态环境。上述研究结果对金融生态环境、企业融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相关文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融资环境、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孔一超  
本文以我国民营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2010年至2017年的数据,研究了特质风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实证结果显示:我国民营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特质风险生产率抑制效应,其中非出口企业的特质风险对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要显著大于出口企业;其次,无论企业是否出口,融资约束在特质风险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中都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并且在非出口企业中,该中介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春明  文磊  赵梦初  
笔者利用1998年~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角度对不同出口状态及不同所有制下融资约束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我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无论是出口企业还是非出口企业,融资约束都显著降低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且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融资约束对非国有内资企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树果  
本文选取我国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混合最小二乘估计(Pooled OLS)模型方法,实证研究数字金融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会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中介效应检验表明: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金融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大。因此,应当加快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立、推动数据金融发展、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进而强化数字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