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5)
2023(4255)
2022(3449)
2021(3125)
2020(2649)
2019(5860)
2018(5423)
2017(11152)
2016(5508)
2015(6004)
2014(5799)
2013(5805)
2012(5319)
2011(4736)
2010(5108)
2009(5248)
2008(4419)
2007(4015)
2006(3687)
2005(3609)
作者
(14288)
(11630)
(11580)
(11114)
(7668)
(5754)
(5319)
(4676)
(4295)
(4210)
(4101)
(3911)
(3831)
(3775)
(3681)
(3662)
(3631)
(3430)
(3346)
(2986)
(2964)
(2881)
(2786)
(2724)
(2697)
(2692)
(2582)
(2459)
(2427)
(2425)
学科
(25712)
金融(25712)
(22944)
经济(22920)
(21777)
银行(21777)
(21212)
(21166)
(19803)
企业(19803)
管理(18098)
中国(13366)
(11911)
方法(11736)
数学(11128)
数学方法(11071)
中国金融(10889)
(9997)
财务(9985)
财务管理(9978)
(9831)
企业财务(9762)
(6135)
地方(5887)
体制(5624)
业经(5486)
事业(4384)
(4263)
市场(4135)
(4103)
机构
学院(75861)
大学(75239)
(36058)
经济(35364)
管理(29482)
中国(26869)
理学(24967)
理学院(24810)
管理学(24501)
管理学院(24377)
研究(21922)
(21638)
(18326)
金融(18000)
财经(17098)
(16808)
银行(16223)
(15586)
(15139)
(14275)
财经大学(13244)
中心(12961)
经济学(12729)
人民(12502)
经济学院(11684)
国人(11455)
中国人(11409)
中国人民(11325)
(10258)
(10192)
基金
项目(44646)
科学(35937)
基金(34327)
研究(33622)
(28202)
国家(27969)
科学基金(25376)
社会(23037)
社会科(22194)
社会科学(22189)
基金项目(17619)
(16691)
自然(15606)
自然科(15322)
自然科学(15319)
资助(15228)
教育(15181)
自然科学基金(15096)
(13661)
编号(13038)
(11528)
成果(10874)
(10418)
(9960)
(9959)
重点(9829)
国家社会(9735)
教育部(9680)
人文(9636)
创新(9349)
期刊
(34824)
经济(34824)
(31008)
金融(31008)
研究(25386)
(18860)
中国(13080)
管理(11299)
财经(9584)
(7932)
学报(7772)
科学(7244)
(6967)
大学(6552)
学学(6463)
经济研究(6264)
理论(6013)
财会(5510)
实践(5425)
(5425)
中国金融(5218)
技术(4820)
业经(4392)
会计(4344)
统计(4134)
问题(4066)
国际(4049)
(3622)
(3618)
上海(3593)
共检索到122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方立兵  刘海飞  
本文在对我国两融失衡的原因进行梳理后,基于"均值—方差"、"均值—方差—偏度"和"均值—方差—偏度—峰度"三种框架下的CAPM模型以及三因素模型,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失衡程度如何影响两融标的股票的定价误差。为了降低两融失衡轻微股票的干扰,选取样本期内两融平均失衡程度较为严重的股票为样本,结果发现:(1)所有标的股票均表现出显著为正的定价误差,且创业板股票的平均定价误差最大;(2)在四种定价模型中引入失衡指标后平均定价误差得到显著缓解;(3)部分股票的定价误差在引入失衡指标的高阶矩定价模型下不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两融失衡导致标的股票产生显著为正的定价误差。风险定价因素中,除了常见的贝塔风险外,还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方立兵  肖斌卿  
本文以融资融券业务"常规化"后的三次扩容新增股票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融资融券失衡对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相关因素影响后,融资交易的相对比重与标的股票对好消息的定价效率负相关,而融券交易的相对比重与标的股票对坏消息的定价效率正相关。上述结果预示"买空"通道有被"过度开采"的迹象,而受到诸多约束的"卖空"通道却能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最后就如何在融资融券失衡的背景下发挥融资融券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若干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潘添媛  
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中,融资融券已有百年悠久历史。我国经过精心筹备,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利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引入虚拟变量并建立三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比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差异、融券卖空量的差异对定价效率的影响,以及同一股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前后的定价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可以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并以此为根据对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潘添媛  
在国外成熟的市场中,融资融券已有百年悠久历史。我国经过精心筹备,于2010年3月31日正式宣布启动融资融券试点。利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引入虚拟变量并建立三个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比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定价效率的差异、融券卖空量的差异对定价效率的影响,以及同一股票加入融资融券交易前后的定价效率差异,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可以提高股票的定价效率,并以此为根据对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剑锋  
以2010年3月31日我国首次推出融资融券制度为研究背景,以事件前后一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能否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推出以后,无论我们采用更换样本、更换变量还是分样本回归,实证结果均未发现融资融券能有效抑制标的股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虽然如此,但研究仍可以丰富国内这方面的文献并为相关争议文献提供进一步佐证,更重要的是,研究结论可为政策制定者完善后续政策,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小花  
文章基于AH股溢价视角研究了融资融券交易与股票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受到具备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资格限制和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资格限制,在融券交易更为苛刻的约束条件下,融资融券交易未能提高股票效率,即没有降低AH股溢价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后亦不能有效降低AH股溢价水平,原因同样是受参与沪港通交易的条件限制导致的,但沪港通开通后,上证综合指数对AH股溢价影响消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大永  吴文锋  
分析融资交易、融券交易对标的证券定价效率影响的不一致性,可以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推出显著地提高了标的证券的定价效率,但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影响却存在不一致性。具体而言,融券交易提高了定价效率而融资交易降低了定价效率。融券交易对改善高估值股票的定价效率更加显著,融资交易的影响则没有显著差异。融资融券调控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针对不同标的采取差异化的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科  徐龙炳  朱伟骅  
最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建设为微观上实证检验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背景。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研究卖空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我们根据股票卖空限制的性质构建对冲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投资策略取得了0.5%的平均日超额收率,1.5%的标准差和33%的日夏普比率,表明投资组合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但风险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卖空限制导致了不能被卖空的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不能解释高估的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限制导致了股价高估,融资融券制度等做空机制有助于矫正高估的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将卖空限制与事件驱动相结合,设计了能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建文  周兰兰  
融资融券具有放大证券供求、增加股市流通性、稳定与发现价格等重要功能,自2010年在A股市场推行以来,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受标的股票基本面信息和信息披露状况不同的影响,融资融券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文章在融资融券改善股价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绩优标的股和绩差标的股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标的股价有助涨作用且对绩差股的助涨效应更强,融券交易对标的股价有稳定作用但是对绩差股的稳定作用较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建文  周兰兰  
融资融券具有放大证券供求、增加股市流通性、稳定与发现价格等重要功能,自2010年在A股市场推行以来,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受标的股票基本面信息和信息披露状况不同的影响,融资融券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文章在融资融券改善股价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绩优标的股和绩差标的股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标的股价有助涨作用且对绩差股的助涨效应更强,融券交易对标的股价有稳定作用但是对绩差股的稳定作用较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星韵  刘卫民  
在我国正式开通融资融券交易的背景下,研究我国融资融券交易量与股市波动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会增加股市的波动性,当我国股市波动增大时,投资者参与融资交易的意愿也会增强,但我国当前的融券交易还存在大量的限制因素,现阶段的融券交易还不充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董晨昱  赵培  刘维奇  
新金融机制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引入,是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但是否适应于新的市场环境还需市场来检验。通过以融资融券机制的推行为契机,分析在流动性和波动性方面其对中国大陆股票市场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质量主要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融资融券制度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但对流动性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强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用市场换手率、新增股民开户数、市场成交量和市场市盈率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标,然后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角度分析了2015年股灾前后融资融券与股票指数之间的关系,最后进行了稳健性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投资者情绪对股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股灾前后,融资都对股票指数产生显著影响,融券都对股票指数影响不显著;融资与股票指数双向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股灾后,股票指数是融券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本照  程超  
基于投资者情绪,本文利用2013年至2015年市场交易数据,分市场层面和公司层面来探讨融资融券与股票收益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交易市场上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在融资交易额快速增长的阶段,投资者遵循着小公司正反馈交易行为和大公司负反馈交易行为。融资融券交易额有助于股票未来收益的预测,且这种预测能力并没有因为流动性的下降而降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维军  吴槐雄  
通过以A股市场所有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划分五个研究窗口和四个指数板块,分别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研究融资融券对标的股票波动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对标的股票波动性的影响随行情变化而变:在非暴涨暴跌行情中,融资减小标的股票的波动,融券增大或减小标的股票的波动,但因为融资的影响更大,所以融资融券减小标的股票的波动;在暴涨暴跌行情中,融资融券加剧标的股票的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