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7)
- 2023(12631)
- 2022(10533)
- 2021(9421)
- 2020(7967)
- 2019(17682)
- 2018(16800)
- 2017(32699)
- 2016(17351)
- 2015(18878)
- 2014(18353)
- 2013(17912)
- 2012(16291)
- 2011(14535)
- 2010(14652)
- 2009(14152)
- 2008(13279)
- 2007(11784)
- 2006(10427)
- 2005(9618)
- 学科
- 济(67235)
- 经济(67119)
- 管理(57369)
- 业(55489)
- 企(47553)
- 企业(47553)
- 方法(31168)
- 融(28308)
- 金融(28306)
- 数学(28255)
- 数学方法(28052)
- 财(26184)
- 银(25473)
- 银行(25436)
- 行(24507)
- 中国(22886)
- 制(21572)
- 农(18254)
- 务(17849)
- 财务(17819)
- 财务管理(17794)
- 企业财务(17145)
- 业经(16017)
- 体(14222)
- 贸(14116)
- 贸易(14106)
- 易(13825)
- 地方(12284)
- 体制(12221)
- 农业(11697)
- 机构
- 大学(243300)
- 学院(242640)
- 济(107527)
- 经济(105598)
- 管理(93985)
- 理学(81903)
- 理学院(81114)
- 管理学(79938)
- 管理学院(79510)
- 研究(79296)
- 中国(68325)
- 财(55185)
- 京(48452)
- 科学(45420)
- 财经(43708)
- 农(42855)
- 经(39917)
- 所(39145)
- 中心(38916)
- 业大(36817)
- 经济学(35372)
- 研究所(35251)
- 江(35085)
- 农业(33825)
- 财经大学(33115)
- 经济学院(32282)
- 北京(29879)
- 融(28530)
- 院(28446)
- 金融(28037)
- 基金
- 项目(165639)
- 科学(131830)
- 基金(125374)
- 研究(115686)
- 家(110578)
- 国家(109722)
- 科学基金(94975)
- 社会(78781)
- 社会科(75193)
- 社会科学(75177)
- 基金项目(66679)
- 省(63138)
- 自然(61839)
- 自然科(60531)
- 自然科学(60511)
- 自然科学基金(59522)
- 划(53321)
- 教育(52235)
- 资助(50465)
- 编号(43423)
- 部(37427)
- 重点(37340)
- 创(35860)
- 制(35765)
- 国家社会(34310)
- 发(34132)
- 成果(33986)
- 创新(33741)
- 教育部(32703)
- 科研(32431)
共检索到360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乐平 逯敏
选取首批融资融卷标的股票中的72支,使用基于机器学习中LASSO方法的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融资融券制度对股票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探究稳定效果存在差异性的根源,研究发现,尽管融资融券制度普遍降低了大多数股票价格的波动率,但该制度的实施对上市公司个股价格的稳定性影响存在"马太效应",即融资融券制度使得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加稳定,而对经营效率较低的重资产类上市公司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确定融资融券标的时应充分考虑个股的盈利能力、资产结构等要素,选取高盈利能力、高成长性的股票作为融资融券标的以降低对应个股的波动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对股价波动性的偏好选择高成长性或资产实力雄厚的标的进行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志生 杜爽 林秉旋
基于2009年4月-2013年12月我国殷票市场的数据,本文研究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和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被列入和剔出融资融券标的前后的价格波动特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机制的推出有效提高了我国股票价格的稳定性,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率和振幅均出现了显著性下降。我们还发现,融资融券交易显著降低了股票价格的跳跃风险,有利于防止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和过度投机。此外,融资融券交易在抑制股票价格异质性波动上也起到了实质性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加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和市场信息效率。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白俊 宫晓云
股价非同步性是评判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重要维度。文章借助融资融券制度分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 (DID)研究了其对标的公司股价非同步性的影响。基于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相比于标的之外的公司,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制度实施以后,股价非同步性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显著下降。不过,随着融资融券制度的不断完善和标的公司的逐渐增加,这一消极影响正在减弱。考虑到融资和融券业务同时放开的特殊背景,文章进一步对融资和融券交易进行分离,结果发现,尽管融券业务能够提升股价非同步性,但规模占据主导地位的融资业务却降低了股价非同步性,由此导致融资融券制度最终表现为负面效应。此外,公司较差的初始信息环境也是融资融券制度失效的重要原因。文章的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和完善融资融券制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盛积良 汪宇晴
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分布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四个观测区间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开通的前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其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逐渐增大;融资融券制度能够通过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股价波动,其中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提升了正面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平抑股价波动;而融券交易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应增加融券券源,减少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失衡,并扩大标的股票的范围。考虑到标的股票涉及多个行业,本文进一步探究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着行业差异,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股价波动集中在制造业行业。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范国斌 张佳乐 肖金
关于卖空机制,在学术界和实务界目前仍在争论而未达成一致。而我国股市从完全禁止卖空到实施融资融券制度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从市场稳定性角度分析我国融资融券政策实施效果。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是否允许卖空(也即是否属于融资融券标的)对股票收益率波动性、偏度以及峰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允许卖空的股票收益率波动性和峰度会显著下降,而收益率偏度会显著增加,三个维度的检验均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有助于改善市场稳定性。进一步分沪深两市和分不同行业的稳健性分析同样支持这一结论。
关键词:
卖空机制 融资融券政策 市场稳定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明青
作为证券市场的重要制度之一,融资融券交易理论上应具有价格发现、价格稳定、提高流动性等基本功能。本文从融资、融券交易的价格稳定理论机制出发,针对市场和个股两个层面系统而全面地分析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价格稳定作用。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指数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融券交易对指数波动有一定平抑作用;融资融券交易对标的个股有价格稳定作用,除极个别个股的融资作用表现不确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民武
文章基于2010年3月31日至2012年底沪市A股数据和融资融券余额交易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沪市A股指数和融资融券交易余额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的推行对于沪市A股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余额和沪市A股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沪市A股指数是融资融券余额的Granger因,但融资融券余额不是沪市A股指数的Granger因,股价的变动会影响融资融券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交易量,但融资融券的推行并没有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不过样本期内融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票投资 融资交易 公司金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翔宇 孙谦
本文利用2009-2016年间中国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数据,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融资融券制度试行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都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2)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会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且此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影响没有显著变化;(3)同时,融券交易量会增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短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而融资交易量会减弱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尤其体现在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上;(4)进一步的渠道分析表明,融资融券制度的试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性,从而影响了其交易频率和交易数量,进而导致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发生变化。总之,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作为切入点,探究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股价崩盘风险的不同影响,并结合融资融券制度,深入剖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途径,在拓展以往研究文献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2010年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制度是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旨在引入卖空机制以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本文从股价崩盘风险的角度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检验了该项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政策制定者的初衷相反,整体上,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不仅没有降低相关标的股票的股价崩盘风险,反而恶化了其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种负面效应,主要源自融资融券政策设计的两个特征:融资融券标的选择标准以及融资和融券两种机制的同时实施。标的选择标准使得标的股票本身股价崩盘风险较小,这导致卖空机制很难发挥作用,相反,对称性融资融券机制中的融资机制则为投资者提供了跟风追涨的渠道,最终,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和去杠杆效应加...
关键词:
融资融券 股价崩盘风险 不对称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表现形式与变化趋势,也为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这一理论命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风雷
要积极探索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规律,及时调整证券监管的思路、方式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稳妥有序推进融资融券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科 徐龙炳 朱伟骅
最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建设为微观上实证检验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背景。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研究卖空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我们根据股票卖空限制的性质构建对冲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投资策略取得了0.5%的平均日超额收率,1.5%的标准差和33%的日夏普比率,表明投资组合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但风险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卖空限制导致了不能被卖空的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不能解释高估的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限制导致了股价高估,融资融券制度等做空机制有助于矫正高估的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将卖空限制与事件驱动相结合,设计了能产...
关键词:
卖空限制 错误定价 交易策略 融资融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建文 周兰兰
融资融券具有放大证券供求、增加股市流通性、稳定与发现价格等重要功能,自2010年在A股市场推行以来,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受标的股票基本面信息和信息披露状况不同的影响,融资融券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文章在融资融券改善股价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绩优标的股和绩差标的股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标的股价有助涨作用且对绩差股的助涨效应更强,融券交易对标的股价有稳定作用但是对绩差股的稳定作用较弱。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建文 周兰兰
融资融券具有放大证券供求、增加股市流通性、稳定与发现价格等重要功能,自2010年在A股市场推行以来,该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受标的股票基本面信息和信息披露状况不同的影响,融资融券交易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并不具有一致性,文章在融资融券改善股价信息含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绩优标的股和绩差标的股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交易对标的股价有助涨作用且对绩差股的助涨效应更强,融券交易对标的股价有稳定作用但是对绩差股的稳定作用较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