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00)
- 2023(16392)
- 2022(14078)
- 2021(13183)
- 2020(11007)
- 2019(25645)
- 2018(25128)
- 2017(49171)
- 2016(26017)
- 2015(29354)
- 2014(29000)
- 2013(28444)
- 2012(25720)
- 2011(22941)
- 2010(22990)
- 2009(21193)
- 2008(19553)
- 2007(16829)
- 2006(14484)
- 2005(12364)
- 学科
- 济(102325)
- 经济(102217)
- 管理(75783)
- 业(73055)
- 企(62134)
- 企业(62134)
- 方法(52083)
- 数学(46118)
- 数学方法(45360)
- 中国(30325)
- 融(28383)
- 金融(28381)
- 财(27631)
- 农(26282)
- 银(26276)
- 银行(26241)
- 行(25202)
- 业经(23145)
- 地方(21199)
- 学(20471)
- 制(20130)
- 务(18874)
- 理论(18845)
- 财务(18790)
- 财务管理(18753)
- 农业(17857)
- 企业财务(17849)
- 贸(17837)
- 贸易(17820)
- 易(17327)
- 机构
- 学院(359650)
- 大学(359159)
- 管理(146532)
- 济(142873)
- 经济(139827)
- 理学(128508)
- 理学院(127189)
- 管理学(124561)
- 管理学院(123933)
- 研究(112268)
- 中国(89083)
- 京(74312)
- 科学(69159)
- 财(65483)
- 所(54136)
- 农(54076)
- 中心(54072)
- 财经(53895)
- 业大(53211)
- 江(49732)
- 研究所(49639)
- 经(49210)
- 北京(46267)
- 范(45295)
- 师范(44853)
- 经济学(43968)
- 农业(42343)
- 州(41372)
- 院(41139)
- 财经大学(40746)
- 基金
- 项目(254771)
- 科学(201564)
- 基金(186419)
- 研究(185320)
- 家(161715)
- 国家(160407)
- 科学基金(139811)
- 社会(116884)
- 社会科(111025)
- 社会科学(110995)
- 省(99713)
- 基金项目(99017)
- 自然(92349)
- 自然科(90312)
- 自然科学(90294)
- 自然科学基金(88646)
- 教育(86464)
- 划(83528)
- 资助(77710)
- 编号(75576)
- 成果(59239)
- 重点(56731)
- 部(56107)
- 创(53643)
- 发(53446)
- 课题(51260)
- 创新(49970)
- 科研(49053)
- 教育部(48792)
- 大学(48179)
- 期刊
- 济(143342)
- 经济(143342)
- 研究(100687)
- 中国(62903)
- 学报(54558)
- 管理(52317)
- 科学(50522)
- 财(49777)
- 农(47910)
- 大学(42261)
- 融(41895)
- 金融(41895)
- 学学(40064)
- 教育(38086)
- 农业(32946)
- 技术(32934)
- 财经(25781)
- 业经(24024)
- 经济研究(23739)
- 经(21938)
- 问题(18331)
- 理论(18026)
- 技术经济(17272)
- 统计(17173)
- 图书(16892)
- 科技(16838)
- 业(16803)
- 实践(16591)
- 践(16591)
- 版(15887)
共检索到50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祥友 易凡琦 陈超
以我国首批纳入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上市公司构造处理组样本,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选择数量基本相当的非融资融券标的证券上市公司构造控制组样本,以上市公司证券的平均超常收益率和平均绝对超常收益率为考察指标,利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助涨助跌效应"的存在性及其非对称性。研究表明,从平均绝对超常收益率看,融资融券交易会产生显著的"助涨助跌效应",其助涨助跌效应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从平均超常收益率看,融资融券交易的"助涨助跌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价格下跌中的"助跌效应"强于价格上涨中的"助涨效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祥友
以7种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ETF基金构造处理组,以7种未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的ETF基金构造控制组,利用ETF基金的交易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别研究成为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前后ETF基金市场的流动性、波动性和有效性的差异,分析融资融券交易对ETF基金市场质量的影响,得到的结论是:融资融券交易提高了ETF基金市场的流动性,抑制了ETF基金市场的波动性,增强了ETF基金市场的有效性,从整体上改善了ETF基金市场的质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曾智森
本文选取多只纳入融资融券标的和未纳入融资融券标的的ETF基金,利用2014年3月20日至2020年9月30日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并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将ETF基金纳入融资融券标的并不能显著提高其超额收益率,即不能给投资者带来比未纳入融资标的的ETF基金更高的回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浩 孔爱国
本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融资融券对股价特质性波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交易降低了标的证券股价特质性波动,但这一影响是通过降低标的证券的噪音交易、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公司盈余操纵以及降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来实现。以上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降低了股价特质性波动的非信息效率因素。此外,本文发现,融资融券对公司盈余操纵的影响只有在业务开通时的瞬间效应而无持续效应,这表明卖空机制对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有待改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盛积良 汪宇晴
本文基于融资融券制度分布扩容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四个观测区间研究融资融券制度对股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开通的前期对股价波动的影响不明显,随着标的股票的扩容其平抑股价波动的作用逐渐增大;融资融券制度能够通过提升信息传递速度降低股价波动,其中融资交易的杠杆效应提升了正面信息的传递速度,进而平抑股价波动;而融券交易平抑股价波动的效果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应增加融券券源,减少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的失衡,并扩大标的股票的范围。考虑到标的股票涉及多个行业,本文进一步探究其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是否存在着行业差异,发现融资融券制度降低股价波动集中在制造业行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锋森
2014-2015年我国股市剧烈波动期间,融资融券是否助涨助跌曾引发激烈争论。本文基于波动非对称性视角,运用EG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双重非对称性,但融资融券对熊市波动非对称性和牛市反向波动非对称性都没有显著影响;我国融资融券既没有助推牛市上涨,也没有加剧熊市下跌,它对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是中性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锋森
2014-2015年我国股市剧烈波动期间,融资融券是否助涨助跌曾引发激烈争论。本文基于波动非对称性视角,运用EG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波动存在显著的双重非对称性,但融资融券对熊市波动非对称性和牛市反向波动非对称性都没有显著影响;我国融资融券既没有助推牛市上涨,也没有加剧熊市下跌,它对股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是中性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许红伟 陈欣
基于双重差分(DID)模型,本文研究了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对股票定价效率和收益率分布的影响,发现其仅在少数指标上有一定积极作用,总体上效果仍然相当有限,为现有文献争议和后续政策完善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具体来说,融资融券试点1年内:(1)对定价效率的改善仍然较弱,标的股票价格的负面信息含量和对市场向下波动的调整速度变化均不明显;(2)能够显著减少股价暴跌概率,对抑制暴涨却几乎没有影响,最终只起到了"单向缓冲器"作用;(3)仅能显著降低含H股、高市值、低换手率和低市盈率股票的偏度,对改善收益率的尖峰现象则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结合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本文认为融资融券这一机制创新没有完全发挥功能的主要原因在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俞毛毛 马妍妍
卖空机制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公司战略视角,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职能入手,分析卖空机制在提升市场效率与外部监督作用同时,是否会造成脱实向虚行为。本文基于2009—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融资融券政策的出台作为外生冲击事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卖空机制推出后,企业长期金融化投资比例显著上升。研究表明,卖空机制能够提升股价信息含量,在股价沽空压力下迫使企业选择脱实向虚行为。本文基于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研究了融资融券机制的设立与我国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关系,对卖空机制的实体效应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本文研究结论对如何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帅 谢赤
以2010年4月2日~2016年7月21日的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小波CCCGARCH模型,考量融资融券交易对证券市场波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收益率和成交量的波动均有较显著的影响,而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不显著。同时,融资交易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主要由高频信号所驱动,投资者短期非理性行为或噪音交易对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为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应均衡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培养理性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风险警示加快融资融券数据库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阳 王振霞
涨跌停制度实施20年来,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种习惯和依赖。本文综合比较A股市场、中国台湾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波动率,从宏观层面初步证明实施涨跌停制度并没有让市场变得更加稳定。基于AH股的微观分析发现,涨跌停制度是A股市场个股股价高波动率的重要原因;在实施涨跌停的A股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在现阶段也加剧了股价波动。与传统观点认为散户占比高是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不同,本文还发现大户交易者才是A股市场高波动率的诱因,而散户占比高只是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注重监管协调,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重视对大户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交易行为,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涨跌停制度 融资融券 磁吸效应 波动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阳 王振霞
涨跌停制度实施20年来,已成为中国股市的一种习惯和依赖。本文综合比较A股市场、中国台湾市场与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波动率,从宏观层面初步证明实施涨跌停制度并没有让市场变得更加稳定。基于AH股的微观分析发现,涨跌停制度是A股市场个股股价高波动率的重要原因;在实施涨跌停的A股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引入在现阶段也加剧了股价波动。与传统观点认为散户占比高是市场剧烈波动的原因不同,本文还发现大户交易者才是A股市场高波动率的诱因,而散户占比高只是提供了更合适的土壤。促进中国股市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让市场发挥
关键词:
涨跌停制度 融资融券 磁吸效应 波动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生 李好 马伟力 林秉旋
本文基于2009—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和分析师盈利预测数据,从管理层信息披露和分析师预测的角度研究融资融券交易的信息治理效应。通过比较分析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以及股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前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的差异,我们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同时具有内部信息治理和外部信息治理的作用。其中内部信息治理效应表现为,融资融券交易的推出有效促使了管理层对非强制信息和坏消息的披露,提高了管理层业绩预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融资融券的外部信息治理效应体现在显著降低了财务分析师对目标公司盈利预测的偏差与分歧。在控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姚磊 姚王信
中国融资融券业务的四次扩容政策及其对市场的影响都是渐进式的。多期DID模型能更好地处理融资融券对A股市场的影响,HAusmAn检验为该模型提供了稳健性检验工具。除基于2015年数据的实证结果 (受其他多种因素影响)显示显著增加A股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外,对前四次扩容政策市场的影响表明,融资融券显著减少市场流动性(影响程度随不断扩容而降低)、微幅强化A股市场的波动性(有时正向强化、有时负向强化);同时,融资融券政策效应的实现过程是曲折的,不同期间的政策效应存在差异。该研究结论为融资融券相关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巍
长久以来,受企业自身结构、融资理念的束缚,以及外部融资环境和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制约企业的成长与壮大。结合课题组对60家中小企业2012-2014三年融资及成长情况的实地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别对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两种融资方式与企业成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既为融资约束和企业发展理论提供依据,也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奠定基础。研究结果显示,与没有外部融资的企业相比,获得融资的中小企业成长相对较快,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长效应更明显。进一步实证研究表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具有更好的成长前景,可见相比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更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