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5)
- 2023(8778)
- 2022(7208)
- 2021(6914)
- 2020(5767)
- 2019(13302)
- 2018(12656)
- 2017(24532)
- 2016(12538)
- 2015(14341)
- 2014(13649)
- 2013(13767)
- 2012(12962)
- 2011(11633)
- 2010(11559)
- 2009(11037)
- 2008(9928)
- 2007(8449)
- 2006(7592)
- 2005(7256)
- 学科
- 济(55671)
- 经济(55616)
- 业(33511)
- 管理(32248)
- 融(26884)
- 金融(26882)
- 企(26555)
- 企业(26555)
- 中国(24430)
- 银(23555)
- 银行(23555)
- 方法(23101)
- 行(22914)
- 数学(21657)
- 数学方法(21584)
- 财(16372)
- 农(14875)
- 制(14762)
- 地方(14012)
- 贸(12624)
- 贸易(12610)
- 易(12351)
- 业经(11458)
- 务(11356)
- 财务(11341)
- 财务管理(11332)
- 中国金融(11268)
- 企业财务(10933)
- 农业(10303)
- 体(9720)
- 机构
- 大学(171148)
- 学院(169350)
- 济(82609)
- 经济(81242)
- 管理(62814)
- 研究(62076)
- 中国(57991)
- 理学(53252)
- 理学院(52649)
- 管理学(52063)
- 管理学院(51743)
- 财(39215)
- 京(37579)
- 科学(32079)
- 财经(31304)
- 中心(30723)
- 所(29430)
- 经(28790)
- 经济学(28115)
- 研究所(26399)
- 经济学院(25514)
- 北京(24825)
- 财经大学(23750)
- 融(23613)
- 金融(23197)
- 江(23095)
- 农(22761)
- 院(22293)
- 银(20967)
- 范(20893)
- 基金
- 项目(109850)
- 科学(87830)
- 研究(83860)
- 基金(83116)
- 家(70953)
- 国家(70386)
- 科学基金(61060)
- 社会(56656)
- 社会科(53989)
- 社会科学(53979)
- 基金项目(43748)
- 省(38430)
- 教育(36887)
- 自然(36705)
- 自然科(35900)
- 自然科学(35890)
- 自然科学基金(35312)
- 资助(34294)
- 划(33576)
- 编号(32442)
- 成果(26474)
- 部(26164)
- 国家社会(24864)
- 发(24621)
- 重点(24526)
- 中国(24006)
- 创(23315)
- 教育部(23223)
- 性(22234)
- 课题(22189)
共检索到27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高广阔 宋艳婷
在西方国家,融资融券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为成熟的或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1993年,我国有些证券公司就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各种"透支"的服务。但由于当时证券公司自我约束力严重不足,而金融监管能力又不高,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不仅没有发挥其完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峰 叶子 戚利利 彭一夫
在融资融券机制推出的背景下研究"两会"行情对于股市冲击的影响,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沪深两市2011和2012年融资融券标的公司为样本,截取"两会"召开前后的时间段,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融资融券的引入对个股的盈余惯性和收益波动率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融资融券的引入与股票的盈余惯性正相关,并且在"两会"期间会加大股票的波动性;"两会"的召开能平抑之前被过度追捧或恶意炒作的股票收益率,也会减小股票的波动性。在区分样本的所有制类型之后,发现融资融券的引入以及"两会"召开对国有上市公司的冲击效应要小于对民营上市公司的冲击效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虎 朱贵宇
本文基于上证50每日股票价格收盘指数,将是否开展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当作虚拟变量引入GARCH(1,1)模型和EGARCH(1,1)模型,研究融资融券交易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具有杠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但现阶段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波动性 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加根 李佳蔚
本文将融资融券纳入交易量信号传递效应的研究视阈。在基于历史均量定义大交易量及三因子模型得到风险调整后的异常收益基础上,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大交易量发生概率及大交易量后续异常收益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有:融资融券会显著增加股票发生大交易量事件的概率;我国股票市场在大交易量发生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折价效应",但之后呈现"溢价效应",而融资融券显著增加了大交易量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融资融券对大交易量信号传递效应的影响对证券投资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桂荣 曹志鹏
以2009~2015年沪深股市为研究对象,以标的股为处理组,非标的股为控制组,在使用倾向得分进行匹配的基础上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双重差分估计,检验了融资融券开启及四次扩容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政策确实会平抑股市的波动,有证据表明随着股票市场和融资融券政策趋于成熟,这种平抑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可以认为融资融券平抑股市波动的作用在股市泡沫时期更加明显。
关键词:
倾向得分 双重差分 融资融券 波动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桂荣 曹志鹏
以20092015年沪深股市为研究对象,以标的股为处理组,非标的股为控制组,在使用倾向得分进行匹配的基础上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双重差分估计,检验了融资融券开启及四次扩容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政策确实会平抑股市的波动,有证据表明随着股票市场和融资融券政策趋于成熟,这种平抑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可以认为融资融券平抑股市波动的作用在股市泡沫时期更加明显。
关键词:
倾向得分 双重差分 融资融券 波动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加根 李佳蔚
本文将融资融券纳入交易量信号传递效应的研究视阈。在基于历史均量定义大交易量及三因子模型得到风险调整后的异常收益基础上,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对股票大交易量发生概率及大交易量后续异常收益的影响。我们的主要结论有:融资融券会显著增加股票发生大交易量事件的概率;我国股票市场在大交易量发生短期内具有一定的"折价效应",但之后呈现"溢价效应",而融资融券显著增加了大交易量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融资融券对大交易量信号传递效应的影响对证券投资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妙妙
本文采集股价指数月收益率和融资融券交易额每月日平均变化率的数据,针对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做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波动性 股价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夏丹 邓梅
2010年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在沪深股市正式推出,结束了其长期以来缺乏做空机制的单边运行。为了检验融资融券的推出是否成为证券市场的"内在稳定器"并提高了市场流动性,本文通过OLS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融资融券与沪深300指数波动性和流动性的长期关系,并分析其因果联系,得到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融资融券设计初衷是通过融资加强市场流动性和通过融券提供投资者规避价格下跌风险的金融工具,改善由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市场巨幅震荡的局面,实现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目标。实际操作中,融资融券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撬动巨额资金涌入股市;融资规模扩张过快而融券做空力量薄弱,业务结构发展严重失衡,导致两融业务具有"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效应,放大了外部冲击引起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协整回归分析表明,两融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收缩对上证指数涨跌具有显著的同向影响。TGARCH事件模型结果进一步证实融资融券从稳定股价到加剧波动的功能变化。随着标的股票扩容和业务常规化,两融业务导致股市投机过度,加剧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肖欣荣 王铎
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分别在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和后期,构建了两阶段的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比较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期,A股市场融券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相对非融资融券股票得到明显抑制,这一抑制效应对于融券交易活跃的股票更为显著,说明融券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于抑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异质性波动率之谜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宏林 滑淑美 陈收
当前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使中国证券市场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由以往纯粹的单边市场逐步具备了双边市场的部分特征。为探讨这一市场条件的改变对于特质波动率变化的影响,论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政策对个股特质波动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增加融资融券交易提高了标的股票的特质波动率;单纯地增加融资交易提升了股票的特质波动率,而仅增加融券交易则会降低股票的特质波动率。投资者可通过选择非融资融券标的股,或者选择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而融券规模相对较大的标的股来降低特质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忆文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31日,通过GARCH模型和T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的引入能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波动性,但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忆文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31日,通过GARCH模型和T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的引入能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波动性,但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平 谷慎
融资融券业务对有效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单边市"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股市的波动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融资融券标的股票重新编制了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含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前后股市波动率的变化,以及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在整体上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具体而言,融资交易加剧了股市波动,而融券交易则减小了股市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