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27)
- 2023(18262)
- 2022(15745)
- 2021(14428)
- 2020(12177)
- 2019(28190)
- 2018(27624)
- 2017(53975)
- 2016(28533)
- 2015(32153)
- 2014(32002)
- 2013(31513)
- 2012(28681)
- 2011(25763)
- 2010(26142)
- 2009(24462)
- 2008(22671)
- 2007(19792)
- 2006(17476)
- 2005(15280)
- 学科
- 济(132493)
- 经济(132365)
- 管理(83256)
- 业(79459)
- 企(66564)
- 企业(66564)
- 方法(59017)
- 数学(52335)
- 数学方法(51556)
- 中国(34581)
- 财(30998)
- 农(30532)
- 融(28894)
- 金融(28892)
- 地方(28866)
- 业经(27350)
- 银(27083)
- 银行(27043)
- 行(25958)
- 学(25154)
- 制(23482)
- 农业(21202)
- 理论(20813)
- 贸(20461)
- 贸易(20444)
- 务(20400)
- 财务(20314)
- 财务管理(20270)
- 易(19769)
- 企业财务(19279)
- 机构
- 学院(404857)
- 大学(404475)
- 济(171399)
- 经济(167928)
- 管理(161309)
- 理学(140332)
- 理学院(138873)
- 管理学(136160)
- 管理学院(135442)
- 研究(132271)
- 中国(103257)
- 京(84161)
- 科学(79208)
- 财(77378)
- 所(64771)
- 财经(62868)
- 中心(61731)
- 农(60715)
- 研究所(58968)
- 业大(57966)
- 江(57694)
- 经(57190)
- 经济学(53457)
- 北京(52875)
- 范(50715)
- 师范(50233)
- 经济学院(48073)
- 院(48051)
- 农业(47241)
- 州(47100)
- 基金
- 项目(277194)
- 科学(219031)
- 基金(202555)
- 研究(201923)
- 家(175658)
- 国家(174227)
- 科学基金(151438)
- 社会(128812)
- 社会科(122374)
- 社会科学(122341)
- 省(108146)
- 基金项目(106561)
- 自然(98547)
- 自然科(96335)
- 自然科学(96316)
- 自然科学基金(94578)
- 教育(93675)
- 划(90262)
- 资助(85197)
- 编号(81608)
- 成果(64888)
- 重点(61895)
- 部(61171)
- 发(59010)
- 创(57606)
- 课题(55957)
- 创新(53767)
- 国家社会(53428)
- 教育部(53262)
- 科研(52953)
- 期刊
- 济(183756)
- 经济(183756)
- 研究(119443)
- 中国(72956)
- 学报(60072)
- 管理(59951)
- 财(59360)
- 科学(55792)
- 农(53981)
- 大学(46633)
- 融(45386)
- 金融(45386)
- 学学(44349)
- 教育(40680)
- 技术(37945)
- 农业(36664)
- 财经(31349)
- 经济研究(31168)
- 业经(28280)
- 经(26826)
- 问题(23091)
- 统计(21615)
- 技术经济(21294)
- 策(19452)
- 理论(19355)
- 业(18572)
- 商业(18087)
- 科技(17814)
- 图书(17626)
- 现代(17526)
共检索到59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鑫 郭凯 咸笑然
本文引入"融资耦合"概念,并采用熵值法构建融资耦合度指标。在计算中国省际融资渠道熵权和融资耦合度的基础上,基于2014.Ⅰ—2017.Ⅳ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融资耦合、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动态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省际融资耦合度并不均衡,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实际融资额与融资结构的匹配度依次下降;(2)融资耦合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融资规模增加也能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有抑制效应。因此,地方政府应针对各自区域融资渠道特点和经济发展状况不断改善融资环境,通过提高融资耦合度、优化融资规模及多元化融资渠道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同时动态调整融资结构,降低经济增长对融资耦合的抑制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浩 王海燕
在社会融资规模一路“高歌猛进”以及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季度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了社会融资规模、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存在一个合理、适度的增长范围。与此同时,不同的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表内融资仍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融资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表外融资(票据融资)在统计上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在实体经济中占比不断扩大,也越来越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直接融资的比重也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夏祥谦
本文基于社会融资规模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区在2001—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融资规模、融资结构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国现阶段,融资总量相对于实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但直接融资比重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生产率途径实现,资本积累渠道的作用并不突出。本文从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配置资金效率提高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国有企业定位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铖
在我国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时期,金融数据对经济数据的先行引导作用有所减弱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构建STR平滑转换模型,实证分析了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不是单一的,两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存在作用的高、低机制转换。在不同的运行区间中,社会融资规模对经济增长存在线性、线性和非线性共同作用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杨
本文以社会融资规模为研究对象,运用1990~2014年经济金融数据,从总量与结构两个层面,对常德市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融资规模与区域经济增长在总量、增速与相关性方面紧密联系且具有明显的趋同性;同时实证研究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持久,区域经济增长只在短期内带动社会融资规模的扩张;而金融深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增长。应从健全金融组织体系、改善社会融资结构及加强融资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全面促进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原 王珍珍 陈玉菲
金融指标及金融工具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反映实体经济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而实体经济发展也会促进金融的创新和发展。以我国新的金融环境和经济形势为背景,打破传统的M21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等传统指标的束缚,通过构建"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指标,研究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联动性,提出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方式以及如何保持合理性的新举措,使金融与实体经济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关键词:
社会融资规模 GDP 社会融资规模产出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玉琴 张华
基于上市公司分行业融资规模与增加值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总量和行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较好,但两者趋势未保持一致,说明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还需细分到行业层次;其次,各行业结构偏离度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相比较于行业增加值,金融体系对房地产等行业存在过度资金支持,而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行业的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因此,政府部门应根据偏离度的方向对不同行业制定与之对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以促进资金供给结构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孙焱林 陈青青
本文从企业角度测度各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建立了绿色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和技术进步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而绿色金融发展尚未有效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据此,本文建议继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加强支持绿色业务开展和完善监督激励机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宗樾 宋旭光
以1993—2018年的中国季度数据为样本,采用MS-VAR模型,着重考察了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直接融资占比越高,金融结构的市场导向越强,对经济增长的带动能力越大。进一步基于MSIAH(2)-VAR(2)模型和脉冲响应的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强度存在时间结构特征。特别是在金融发展的扩张期,相较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强。因此,深刻理解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葛文欣
本文以明斯基的内生金融不稳定假说作为理论内核,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作为企业融资类型指标,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用指标构建法得到了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进而将其与企业融资类型、各省生产总值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对各省生产总值长期存在负向影响;各省生产总值的发展对金融不稳定有减轻作用;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即企业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的增加会加剧金融不稳定;同时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对各省生产总值影响为负。因此,中国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正确性。为保持我国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应适当出台政策抑制企业融资向庞氏融资的转变。
关键词:
明斯基理论 金融不稳定 面板向量自回归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云 李宝伟 葛文欣
本文以明斯基的内生金融不稳定假说作为理论内核,将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作为企业融资类型指标,并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用指标构建法得到了我国的金融稳定状况指数,进而将其与企业融资类型、各省生产总值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不稳定的加剧对各省生产总值长期存在负向影响;各省生产总值的发展对金融不稳定有减轻作用;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即企业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的增加会加剧金融不稳定;同时资产负债率的增加对各省生产总值影响为负。因此,中国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证明了
关键词:
明斯基理论 金融不稳定 面板向量自回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薪燕
本文从社会融资总量视角衡量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基于2002~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季度数据,运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及脉冲响应等方法实证分析这四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供应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的增加并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相反,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融资规模及广义货币供应量将逐步增加。最后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当玲 李立祯
融资效率是衡量企业使用资金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企业持续经营和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1994-2013年间在沪深两市上市文化企业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上市文化企业融资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负债越多的企业其融资效率越低;融资成本越高的企业,其融资效率越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企业的融资效率,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建议文化企业应该改善资产结构,减少企业负债规模和融资成本,同时加强文化企业自身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冉光和 陈娟 张冰
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状况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2~2013年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并运用VAR模型的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研究了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基准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与实体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正向协整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对实体经济增长都有影响,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共同变化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基准利率和社会融资规模变化分别是实体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利率市场化及社会有效融资的建议。
关键词:
基准利率 社会融资规模 实体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多模型的青海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耦合研究
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PVAR模型
实体经济杠杆率水平、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跨国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互联网+”、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实证检验
农业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研究——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都匀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研究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VAR和VEC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的耦合机理分析——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实证分析
创新创业耦合对经济增长、就业的动态综合影响——基于VAR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