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34)
- 2023(19311)
- 2022(15981)
- 2021(14499)
- 2020(12150)
- 2019(26696)
- 2018(26133)
- 2017(48876)
- 2016(26443)
- 2015(28835)
- 2014(28004)
- 2013(27508)
- 2012(25074)
- 2011(22473)
- 2010(22902)
- 2009(21426)
- 2008(20772)
- 2007(18689)
- 2006(16652)
- 2005(15283)
- 学科
- 济(110284)
- 经济(110167)
- 业(99432)
- 企(88229)
- 企业(88229)
- 管理(87388)
- 方法(41691)
- 中国(35801)
- 业经(35546)
- 农(34727)
- 财(33010)
- 数学(32314)
- 数学方法(32017)
- 融(28235)
- 金融(28234)
- 银(27108)
- 银行(27052)
- 地方(26805)
- 行(26224)
- 技术(25019)
- 农业(24913)
- 制(24756)
- 务(23867)
- 财务(23825)
- 财务管理(23802)
- 企业财务(22650)
- 贸(20914)
- 贸易(20891)
- 易(20285)
- 理论(20198)
- 机构
- 学院(368380)
- 大学(359864)
- 济(153371)
- 经济(150330)
- 管理(142397)
- 研究(125416)
- 理学(121254)
- 理学院(119966)
- 管理学(118108)
- 管理学院(117437)
- 中国(102185)
- 科学(76389)
- 京(76300)
- 财(71802)
- 农(68095)
- 所(63798)
- 中心(58747)
- 江(58360)
- 研究所(57596)
- 财经(56072)
- 业大(55897)
- 农业(53427)
- 经(50928)
- 北京(47961)
- 州(46514)
- 经济学(46037)
- 院(45600)
- 范(45379)
- 师范(44793)
- 经济学院(41550)
- 基金
- 项目(242840)
- 科学(192299)
- 研究(176642)
- 基金(175148)
- 家(154286)
- 国家(152866)
- 科学基金(131567)
- 社会(113598)
- 社会科(107900)
- 社会科学(107874)
- 省(98367)
- 基金项目(92629)
- 自然(84851)
- 自然科(82991)
- 自然科学(82972)
- 自然科学基金(81541)
- 划(81265)
- 教育(80133)
- 编号(70411)
- 资助(70167)
- 发(57053)
- 创(56221)
- 重点(55594)
- 成果(55126)
- 部(52083)
- 创新(51781)
- 业(49829)
- 课题(49564)
- 国家社会(47156)
- 科研(46193)
- 期刊
- 济(176521)
- 经济(176521)
- 研究(108929)
- 中国(80980)
- 农(63568)
- 管理(59214)
- 财(58110)
- 学报(57195)
- 科学(54533)
- 融(46309)
- 金融(46309)
- 大学(43361)
- 农业(43009)
- 学学(41416)
- 教育(39770)
- 技术(34844)
- 业经(31900)
- 财经(28050)
- 经济研究(28045)
- 业(25625)
- 经(24301)
- 问题(22311)
- 技术经济(20611)
- 科技(19366)
- 商业(18157)
- 贸(18113)
- 现代(17851)
- 版(17144)
- 世界(16914)
- 国际(16626)
共检索到572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丽姗 傅元海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着眼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不同条件下,技术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同,而且存在不同的时滞效应。特别是在融资约束条件下,企业创新融资难可能提高创新成本,降低企业发展质量;企业创新融资难也可能选择见效快或高质量的创新,提升短期发展质量;因此,融资约束条件下技术创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特征可能发生变化。采用扣除资本机会成本的经济增加值率测度企业发展质量,利用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技术创新显著抑制当期企业发展质量提升,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明显滞后;融资约束下,技术创新显著提高当期企业发展质量,没有显著影响一期后的企业发展质量,显著抑制二期后的企业发展质量提高;企业的一些异质性可以反映融资约束程度,按企业规模、成立时间、资产负债率以及KZ指数将样本分成融资约束高低组检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从行业异质性如市场竞争程度及行业技术水平视角对样本进行分组检验表明,市场竞争程度高或高技术行业的样本中融资约束下技术创新提升了当期企业发展质量,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或非高技术行业的样本中融资约束下技术创新提升了一期后的企业发展质量,但是无论竞争程度以及技术水平高低,融资约束下技术创新均无助于二期后的企业发展质量提升。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技术创新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吕蓉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348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对融资约束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是负相关关系;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二者具有负向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企业价值 调节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吕蓉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A股348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对融资约束程度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是负相关关系;研发投入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与企业价值二者具有负向调节的作用。
关键词: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企业价值 调节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秀辉 付丽爽
我国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面临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对企业成长造成了制约,数字金融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以2017—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区域数字金融水平调节下融资约束对企业成长的作用关系。通过系统分析以及基于规模异质和产权异质的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融资约束显著负向影响企业成长,与企业规模无关,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数字金融在融资约束与企业成长的曲线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大型企业要比中小型企业更加明显,非国有企业比国有企业影响显著。研究不仅强调了企业要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也为政府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增强对中小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关注,营造良好的数字金融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元媛 周珍璐
ESG作为可持续导向下企业运营的新理念,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文章以2012—2022年温州22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基于研究样本,ESG表现对于温州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效应,ESG表现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作用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ESG表现 高质量发展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融资约束 协同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婷婷 高波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秦惠敏 张伟伟 王闯
研究环境约束目标下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助于优化政府环境约束目标管理制度,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精确性,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支持作用。文章通过文本分析法提取30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境约束目标数据,从企业层面探讨了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环境约束目标的调节效应和企业异质性。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环境约束目标会正向调节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环境约束目标的调节效应对非国有企业和低资金占用企业显著,但对国有企业和高资金占用企业不显著。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应进一步提高我国金融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优化金融结构、提升金融效率,完善政府环境约束目标管理制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海波 曹鑫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及企业面对的共同课题。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结合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显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融资约束和企业代理成本是企业社会资本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资本的作用与企业规模、所有权以及市场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表现为在规模较小、民营、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企业社会资本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内容,拓展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为企业在部署长期发展战略的问题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容达 何婧
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利用数字技术驱动企业创新,是其增强竞争优势和重塑核心价值的关键。基于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技术应用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该结论在双重差分、工具变量等多重稳健性策略下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通过降低企业成本,缓解市场垄断程度促进企业研发投入与创新产出,并通过提高产品多元化促进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对国有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成熟期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为成长期企业。此外,有力的高学历人才支撑和有效的金融支持是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外部条件。研究揭示了数字技术应用驱动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作用机制、效应差异及其约束条件,对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企业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平 郑舒允
基于2012—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本文深入探究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技术创新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倒“U”型非线性影响;技术创新会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倒“U”型影响,提高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阈值;在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作用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提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为今后我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 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强 胡苏敏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如何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2008~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具有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强化效应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并会对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替代效应进而弱化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企业规模越大,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越弱;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其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也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与构建竞争新优势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春景 陈永泰
将投资结构和融资约束融入一个模型,并引入跨期的概念。模型分析的结论是:当不考虑融资约束预期时,企业的投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仍保持最优结构;当考虑融资约束预期时,企业投资的流动性结构和风险性结构会发生扭曲,扭曲的方向是增强流动性和安全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国 黄杏子
针对进一步提升我国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本文以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推导出融资约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其中的作用机理,并认为融资约束对不同特征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同时,以甘肃省为例,使用甘肃省2009—2018年国有企业年度决算统计系统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融资约束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包括融资约束削弱了国有企业应对外部市场的灵活性、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有效投入以及企业自身的投资价值。(2)从经营方向与行政隶属的角度划分国有企业的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对商业类以及非省属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抑制作用更强。基于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并为非省属等处于融资劣势地位的企业提供专项科技研发资金,充分解决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困境,还应坚持分类改革、加速调整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基于2011—2020年新三板注册中小微企业的专利数与全国地市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匹配数据,以2016年9月杭州G20峰会通过《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分析数字普惠金融作用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及路径。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尤其对低端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是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路径,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是缓解融资约束的主要路径。另外,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好的地区和内部治理质量差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