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82)
2023(12013)
2022(10066)
2021(8982)
2020(7485)
2019(16259)
2018(15640)
2017(30305)
2016(15901)
2015(17200)
2014(16421)
2013(15606)
2012(13982)
2011(12273)
2010(12576)
2009(12454)
2008(11572)
2007(10410)
2006(9319)
2005(8703)
作者
(40682)
(33992)
(33552)
(32248)
(21255)
(16072)
(15246)
(12759)
(12630)
(11973)
(11376)
(11178)
(10671)
(10607)
(10512)
(10473)
(9944)
(9891)
(9619)
(9564)
(8179)
(8073)
(7991)
(7669)
(7648)
(7572)
(7570)
(7258)
(6732)
(6587)
学科
(59284)
经济(59189)
管理(54794)
(50668)
(44769)
企业(44769)
(27831)
金融(27828)
(25289)
银行(25282)
(25125)
(24424)
方法(23370)
中国(22280)
(20978)
数学(20371)
数学方法(20198)
(17306)
财务(17273)
财务管理(17245)
企业财务(16590)
(16090)
业经(15708)
(13941)
体制(12058)
地方(11758)
中国金融(11246)
(11099)
贸易(11084)
(10852)
机构
学院(212674)
大学(210101)
(93602)
经济(91754)
管理(81520)
理学(69768)
理学院(69165)
管理学(68196)
管理学院(67806)
研究(66360)
中国(59412)
(51117)
(41416)
财经(39643)
(35920)
科学(34003)
中心(33148)
(31655)
经济学(31043)
(30928)
财经大学(29785)
经济学院(28165)
(27376)
研究所(27207)
(25714)
北京(25466)
业大(25234)
(25070)
金融(24613)
商学(24286)
基金
项目(138643)
科学(111434)
研究(106175)
基金(103274)
(87519)
国家(86783)
科学基金(76695)
社会(71740)
社会科(68313)
社会科学(68297)
基金项目(53837)
(53721)
教育(48833)
自然(46230)
自然科(45239)
自然科学(45231)
自然科学基金(44440)
(44004)
编号(42814)
资助(41160)
成果(34974)
(33532)
(31639)
重点(31177)
国家社会(30752)
(30525)
(29348)
课题(29302)
(28722)
创新(28581)
期刊
(103838)
经济(103838)
研究(67326)
中国(43250)
(42911)
(39011)
金融(39011)
管理(32161)
学报(26629)
(26426)
科学(25514)
大学(21914)
学学(21005)
财经(20699)
教育(19329)
经济研究(17798)
(17672)
业经(16681)
农业(16648)
技术(16593)
问题(12976)
(11801)
财会(11573)
国际(11227)
理论(10642)
会计(10030)
现代(9713)
商业(9433)
实践(9364)
(9364)
共检索到328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  池国华  
本文以2011~2012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融资约束的视角,探讨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和不同融资约束形式下,内部控制对投资不足的治理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但这一治理效应仅在低融资约束企业和倾向于债务融资约束的企业中显著,而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倾向于股权融资约束的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桂春  叶陈刚  
在构建企业融资约束指数及使用随机前沿模型度量企业研发效率的基础上,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视角下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显著正相关。在内部控制良好的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提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在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弱。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执行前后企业融资约束对研发效率的影响进行对比发现,规范执行后有助于加强融资约束与研发效率的正向关系,但不显著,内部控制执行效果有待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瑞芳  张娟  
文章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产业政策对我国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政策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即相比于没有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受到产业政策支持的企业投资效率更高;同时,进一步发现,当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越高时,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并且区分公司治理差异,即把内部控制质量差异考虑进来时,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时,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周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介效应方法研究了现金持有实现产品竞争效应的途径,同时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视角,研究了二者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金持有可以通过资本投资这一中介途径增加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强化资本投资的中介效应,提高公司整体的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其通过资本投资这一媒介实现的竞争效应比低融资约束公司更强;但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低融资约束公司其资本投资中介效应的发挥要强于高融资约束公司。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卫秋  周琳  
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中介效应方法研究了现金持有实现产品竞争效应的途径,同时基于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视角,研究了二者对现金持有竞争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金持有可以通过资本投资这一中介途径增加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强化资本投资的中介效应,提高公司整体的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其通过资本投资这一媒介实现的竞争效应比低融资约束公司更强;但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环境下,低融资约束公司其资本投资中介效应的发挥要强于高融资约束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宋传智  
通过对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娜  曾祥飞  
企业的R&D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长期支持,如果融资渠道不畅将会限制企业的R&D活动。内部控制是否可以通过有效对外传递信息来缓解融资约束解决研发资金问题?文章选取沪深上市公司2011—2015年数据,从融资约束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是否对企业R&D投入有提升作用。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对企业R&D投入有抑制作用,高水平的内部控制可以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上市公司R&D投入。并且这种缓解作用在非国有、小规模以及年轻企业中更明显。结果表明: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有助于从微观层面防止融资约束导致的R&D投入不足,促进企业R&D投入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宋蔚蔚  封静  
本文以2013年-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tobit模型和logit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考察内部控制质量、融资约束和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基于结果模型,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企业对现金股利的分配意愿及水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现金股利的发放意愿及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对于现金股利的发放倾向及水平而言,融资约束对内部控制与现金股利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上述研究为解释现金股利政策提供了新的证据,对提高公司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莉  张迪  
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过程中,管理层能力的不同而带来的差异,选取2012—2017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以及管理层能力对其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管理层能力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管理层能力较高的公司,内部控制能更多的缓解融资约束程度。在管理层能力较高的上市公司中,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相对较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魏文君  吴蒙  
以2014—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融资约束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内部控制质量下,融资约束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具有调节作用,即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公司,融资约束对公司绩效的抑制作用会有所减弱。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和内部控制是影响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自身融资条件和强化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育军  丁白杨  
本文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到2010年的数据,从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出发,分析了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的关系,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内部控制和融资约束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缓解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即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其融资约束水平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作用还受到企业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缓解民有企业融资约束效果更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樊后裕  
以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内部控制和市场化进程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会显著影响内部控制与融资约束的关系,内部控制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在市场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更加有效;而对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内部控制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则有所减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聂艳红  
本文以2010—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融资约束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决定作用,研究表明:(1)企业内部控制质量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控制管理层的非理性行为两个路径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越能够提高其现金持有水平;企业成长性越好、资产负债率越高,越能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足,越能够提高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2)企业面临的融资成本越高,融资越困难,内部控制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柏成  
本文选取2010-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产权性质为切入点,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和企业债务融资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于企业债务融资效率来说内部控制质量起着定价作用。但我国企业对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内部控制还未能将其债务融资指引作用完全发挥出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作华  方红星  
当外源融资成本较高,而内部现金流又不充足,企业无法为有利的投资机会募集到所需资金不得不放弃部分投资项目时,便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导致管理层不得不削减现金支出或提高流动性。而避税在降低企业纳税义务的同时,伴随的是现金支出的降低。因此,企业可能会选择激进的避税,以缓解资金方面的困境。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可能会受到内部控制的约束,高质量内部控制可显著改善企业的信息环境、降低企业外源融资成本和管控税收违法风险,因而可能会弱化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研究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考察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企业激进避税的动机。基于2008年至201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以KZ模型度量融资约束,采用会计实际税率及其变体度量企业避税,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融资约束能否诱发企业激进的避税,以及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否抑制融资约束所导致的企业激进避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二者的正相关关系依旧显著;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融资约束与企业激进避税之间的正向关系显著减弱。激进的避税是陷入融资约束困境企业改善资金短缺状况的替代选择,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抑制融资约束诱发的激进避税。从多个角度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产权性质和金融环境的差别均不会影响上述结果。研究结果有助于学术界丰富和深化对融资约束经济后果、企业避税诱因以及内部控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认识,也能为税务机关、金融监管当局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启示。政府应加快培育宽松和高效的金融环境,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有效的沟通渠道,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简化企业融资手续,提高金融资源在企业间的配置效率;税务机关与融资约束企业之间应该建立灵活的协调沟通机制,理解和关怀融资约束企业面临的困境;推动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的全面实施,强化信息披露,改善信息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