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2)
2023(6083)
2022(4781)
2021(4682)
2020(3965)
2019(8850)
2018(8349)
2017(16459)
2016(8656)
2015(9798)
2014(9617)
2013(9713)
2012(8935)
2011(7466)
2010(7767)
2009(7771)
2008(7292)
2007(6255)
2006(5725)
2005(5325)
作者
(23387)
(19188)
(19120)
(18303)
(12120)
(9310)
(8797)
(7582)
(7210)
(7129)
(6512)
(6510)
(6317)
(6225)
(5972)
(5961)
(5646)
(5634)
(5620)
(5437)
(4798)
(4607)
(4578)
(4416)
(4367)
(4306)
(4235)
(4169)
(3986)
(3938)
学科
管理(34738)
(33253)
(31660)
(31137)
企业(31137)
(30860)
经济(30825)
(25554)
金融(25554)
(22822)
银行(22803)
(21985)
(18864)
财务(18838)
财务管理(18795)
企业财务(18247)
中国(16650)
方法(14785)
(13754)
数学(13322)
数学方法(13225)
财政(12212)
中国金融(10992)
(9789)
(9209)
体制(8535)
地方(8344)
业经(8342)
(7260)
制度(7251)
机构
学院(114404)
大学(114331)
(47524)
经济(46558)
管理(44200)
(37763)
中国(36888)
理学(36882)
理学院(36629)
管理学(36130)
管理学院(35931)
研究(34997)
财经(25507)
(23064)
(23035)
(19744)
金融(19385)
中心(19383)
财经大学(19064)
科学(19037)
(17928)
(17672)
银行(17284)
(17163)
(16189)
经济学(16123)
研究所(15122)
(14929)
北京(14875)
人民(14810)
基金
项目(70217)
科学(54298)
基金(52041)
研究(51364)
(44708)
国家(44359)
科学基金(38511)
社会(33046)
社会科(31624)
社会科学(31615)
基金项目(27212)
(26466)
自然(24252)
自然科(23748)
自然科学(23743)
自然科学基金(23373)
资助(22288)
教育(22234)
(21520)
编号(21066)
成果(18827)
重点(15363)
项目编号(15211)
(15192)
(14973)
(14596)
国家社会(14233)
科研(13977)
创新(13747)
(13625)
期刊
(48456)
经济(48456)
(38258)
研究(38147)
(31709)
金融(31709)
中国(22431)
学报(18012)
管理(15102)
财经(14053)
大学(13592)
科学(13498)
学学(12995)
(12640)
(11726)
财会(11451)
会计(10441)
经济研究(9013)
理论(8647)
实践(7924)
(7924)
通讯(7681)
会通(7672)
图书(7484)
(7360)
财政(7360)
农业(7056)
技术(6794)
(6289)
业经(5943)
共检索到190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宇尧  陆家骝  
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含量是测量资本市场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具有足够的动机和操作空间干预信息披露,其中主动提高信息披露水平的主要动机是对外融资。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上市公司长期保持低负债或高现金持有,形成了财务松弛,优序融资理论认为当公司存在财务松弛时对外融资依赖下降,因此,逐渐被学界重视的财务松弛现象在理论上会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进而对股价信息含量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将财务松弛纳入已有理论模型进行拓展,在理论模型推导所得结论的基础上,利用2007年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财务松弛与股价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中采用股价同步性(r2)测量股价信息含量,根据财务松弛的定义和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财务松弛的测量指标,并且利用2007年底出台的《物权法》中应收账款可以抵押贷款这一规定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松弛确实是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因素,当公司面临融资约束时,公司内部财务松弛水平的增加会使上市公司减少信息披露,进而降低股价信息含量,在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控制内生性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这说明作为内部资本结构重要组成内容的财务松弛不仅影响公司的经营活动,也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特质性信息含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为研究和监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供了一个新的内部视角,也将目前学界对财务松弛与公司投融资等经营活动关系的研究拓展到探究财务松弛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毕晓方  姜宝强  
财务松弛政策由现金持有政策和负债冗余政策组成。文章以我国1998-2007年的上市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财务松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对财务松弛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发现财务松弛和企业业绩正相关,融资约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财务松弛的价值,对财务松弛-业绩敏感性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代理成本对财务松弛-业绩敏感性的负向影响只在非融资约束的情况下较为明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莎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方对信息的需求日渐上升,企业披露的非财务信息、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社会责任报告来度量非财务信息披露,研究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途径。实证结果显示:非财务信息披露能促进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提高,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证券分析师作为信息的中介与提供者,并不会扭曲市场中的信息、削弱非财务信息的正面影响,且通过证券分析师这一间接途径,非财务信息披露对股价信息含量和股市效率的影响更加明显;异质性分析发现,非财务信息对股价信息含量与股市效率的正向作用在自愿披露、低机构持股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义藩  
新一届的亚洲博鳌论坛上习近平指出:中国开放不会停止,越开越大。面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作为企业而言,要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这就需要优化传统财务报告,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而这些新技术的提出也给传统财务报告迎来了新的挑战,以XBRL财务报告为主的新的会计信息化方法的应用,弥补了传统财务报告在财务数据信息不对称方面的缺陷,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XBRL研究成果方面文献的基础上,以2004~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有效的年度报告为样本,从股价信息含量的角度,基于差异化背景特征下,对XBRL财务报告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康  刘琦  
本文利用2006-2015年间的数据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利用融资融券作为股价信息含量的一个外生冲击变量,本文研究发现,我国A股市场确实存在反馈效应,融资融券政策的实施增强了标的公司投资-股价敏感性,这个结论在采用倾向得分模型(PSM)配对后依然成立,说明融资融券使股价融入了更多有利于管理层投资决策的信息。其次,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机构投资者比例高、流动性高、处于新兴行业的这类管理层反馈效应更强的股票组中更显著。参照以往研究考虑了融资约束对反馈效应的调节作用,同样发现融资融券对投资-股价敏感性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组中更显著。最后,融资融券交易规模越大,投资对股价的敏感性越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勇  陆贤伟  
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公告数据,考察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双重制约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融资约束样本和低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非融资约束样本和高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对市场的负向冲击更弱;在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的相互组合不同样本中,现金股利政策公告在同时存在高代理成本和非融资约束时对市场的冲击最小,对市场冲击最为强烈的为同时存在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时进行现金股利的发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杰民  
本文选取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股价信息含量的考量对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效果继续拧了实证分析,发现: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上市企业的股价信息含量;不同产权性质下XBRL财务报告的实施对股价信息含量的促进作用不同,相较于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实施XBRL财务报告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吴秋君  温德尔  杨斯琦  
文章利用我国逐步推出融资融券交易的自然实验机会,运用双重差分的研究设计,考察了卖空机制对股价反映负面消息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对市场的向下波动及时做出了调整,使得股价对市场正负向波动反应之间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表明标的股票更加及时和充分地吸收了有关公司价值的负面信息;同时,相对于非标的股票,融资融券标的标的股票在成为标的之后,其股价暴跌风险显著降低。文章结果表明,我国股市推出融资融券交易后,卖空机制提高了市场对标的股票负面消息的定价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超林  杨竹清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8—2017年的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股票价格中包含的公司特质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股权融资增长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均成立;股价信息含量对负债增长率的促进作用体现于短期负债,对长期负债并无显著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短期负债增长率的影响更为显著;股价信息含量对民营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代理成本的企业中。进一步分析表明,经理人学习意愿越强,投资者认知水平越低,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融资行为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从而支持"经理人学习"和"投资者认知"的内在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鑫春  
文章基于资源约束理论和代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提出财务松弛与企业业绩关系的假设。通过选取我国上市公司制造类企业1999—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财务松弛与公司业绩正相关;(2)具有较高管理自由裁量权的企业,财务松弛对企业业绩的积极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霞  
本研究通过构建基于盈余信息含量的融资约束理论模型,论证盈余信息含量与投资现金流量敏感度之间的关系,并运用领域交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当公司融资未受约束时,盈余信息含量与融资受限程度无关;而公司融资受约束时,融资受限程度会随盈余信息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管理层应增加盈余信息含量,扩大融资乘数以提高投资上限,避免因融资约束而使成长受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慧敏  严丽琴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后业绩大幅增长的白酒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增长过程中积累的财务松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管理层具有高自由裁量权的财务松弛和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少量的财务松弛能促进企业绩效,过量的财务松弛损害企业绩效。同时,本文通过深入探讨财务松弛对企业绩效作用路径,建立了财务松弛对企业绩效作用机理框架图,以期为企业加强财务松弛管理提供指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田晓楠  刘永飞  杜翠翠  
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存在严重的"同涨同跌"问题,久居不下的股价同步性限制了股价引导资源配置的效率。党的十九大着重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高,增加股价的信息含量,促进资本市场理性配置资源,逐渐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文章利用2013—2018年期间"深交所互动易"和"上证e互动"平台数据,考察了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融资融券交易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投资者关注会显著提高股价中的信息含量,融资融券交易总体上会抑制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正向作用,但融资融券交易对二者影响的调节效应有所不同,融资交易使得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作用减弱,而融券交易使得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作用有所增强。研究结论可以为投资者、公司以及监管部门明确融资融券制度下投资者关注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决策提供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融资融券制度一方面能够发挥理性投资者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促进管理层持股协同效应的发挥,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表明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提升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于促进资本市场理性交易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钟凯  程小可  王化成  刘金钊  
基于"回报-未来盈余",即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的视角,探讨我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提升股价信息含量。研究发现:标的股票在允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之后,"回报-未来盈余"、"回报-未来盈余变动"以及"回报-未来现金流"敏感性增强,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实施使得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增加,即股票回报能够反映更多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信息,股价信息含量提升。进一步基于基金持股、管理层持股的分析发现,标的公司在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之后,基金持股与管理层持股公司未来盈余反应系数(FERC)更高,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