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0)
- 2023(5158)
- 2022(4136)
- 2021(3867)
- 2020(3359)
- 2019(7596)
- 2018(7028)
- 2017(14543)
- 2016(7352)
- 2015(8320)
- 2014(7967)
- 2013(8034)
- 2012(7116)
- 2011(6110)
- 2010(6478)
- 2009(6727)
- 2008(5901)
- 2007(5314)
- 2006(4810)
- 2005(4559)
- 学科
- 业(38323)
- 企(37502)
- 企业(37502)
- 管理(32731)
- 济(30250)
- 经济(30209)
- 融(25370)
- 金融(25370)
- 银(22131)
- 银行(22131)
- 行(21447)
- 财(19616)
- 务(16629)
- 财务(16607)
- 财务管理(16587)
- 方法(16250)
- 企业财务(16146)
- 数学(14757)
- 数学方法(14709)
- 制(14464)
- 中国(13776)
- 中国金融(10911)
- 体(10551)
- 体制(9940)
- 业经(8170)
- 地方(6198)
- 公司(5571)
- 技术(5471)
- 农(5455)
- 策(4801)
- 机构
- 学院(100906)
- 大学(100140)
- 济(46194)
- 经济(45353)
- 管理(44661)
- 理学(38757)
- 理学院(38538)
- 管理学(38247)
- 管理学院(38069)
- 中国(30342)
- 财(27798)
- 研究(25261)
- 财经(21830)
- 经(19928)
- 融(19000)
- 京(18734)
- 金融(18620)
- 银(16896)
- 财经大学(16832)
- 银行(16277)
- 行(15288)
- 中心(15003)
- 商学(14976)
- 商学院(14876)
- 经济学(14616)
- 人民(13482)
- 江(13459)
- 经济学院(13323)
- 国人(12438)
- 中国人(12391)
- 基金
- 项目(61180)
- 科学(50075)
- 基金(47698)
- 研究(45597)
- 家(38954)
- 国家(38619)
- 科学基金(36081)
- 社会(31715)
- 社会科(30465)
- 社会科学(30459)
- 基金项目(25521)
- 自然(23168)
- 省(22947)
- 自然科(22746)
- 自然科学(22744)
- 自然科学基金(22409)
- 教育(20927)
- 资助(20327)
- 划(18428)
- 编号(17867)
- 部(14624)
- 成果(14219)
- 创(14075)
- 人文(13798)
- 教育部(13736)
- 性(13236)
- 重点(13066)
- 创新(13036)
- 国家社会(12979)
- 制(12867)
共检索到156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颖华
本文首先对公司并购和并购绩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并对国内外公司并购绩效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汇总;选取用于并购绩效评估的相关财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并购绩效评价模型;探讨了融资约束条件下公司股东异议与公司并购支付方式、股东持股比例、公司关联交易、总体交易规模及大股东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而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找到与并购绩效关联的影响因子,基于多元回归模型验证股东异议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并购绩效 影响 股东异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胜蓝 王芳
理论研究表明公司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内部资本市场有助于缓解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不同的终极股东特征可能由于代理问题或由于加强内部资本市场功能而减弱或增强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本文以2004~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考察不同终极股东特征下,非国有控制公司与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的作用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当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不偏离,或者当终极股东控制链层级较多时,非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显著强于国有控制公司。然而,当终极股东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偏离,或者当终极股东控制链层级较少时,国有控制公司多元化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并没有显著强于非国有控制公...
关键词:
终极股东 金字塔股权结构 融资约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蒋弘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地位与并购融资决策的关系。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角度开展的理论分析指出,定向增发会妨碍第一大股东通过并购攫取控制权私利,因此他会利用个人地位阻止定向增发的发生。但如果大股东相互制衡的状态在公司中已然存在,其他大股东则会推动定向增发的实施。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并购融资决策中,第一大股东地位越高,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概率越小,而股权制衡度越高,这一概率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控股股东的存在会增强上市公司选择非定向增发的倾向性,但不会影响股权制衡的治理效果。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不愿选择定向增发的并购融资方式,更有可能是出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目的。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唐玮 夏晓雪 姜付秀
股权质押增强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策略性"市值管理"的动机,增大了上市公司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可能加剧公司融资约束。本文以2004-2015年间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以上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公司的融资约束水平。同时,在国有企业、国际"四大"审计以及股票流动性较高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融资约束效应较弱。本文在丰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以及融资约束等相关领域文献的同时,还具有较为重要的政策含义,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产生的"负外部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洁 王梓臣 李杰
诉讼是中小股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研究中小股东诉讼的影响对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融资约束角度考察中小股东诉讼对同行业公司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小股东诉讼加剧了同行业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呈现溢出效应,且该效应初步表现为传染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低会计信息透明度、高行业风险、新《证券法》适用后,中小股东诉讼的传染效应更显著,但被诉公司与同行业公司的距离会削弱中小股东诉讼的传染效应。机制检验发现,股价崩盘风险是中小股东诉讼影响同行业公司融资约束的途径之一。本文不仅丰富了中小股东诉讼溢出效应方面的研究,而且为上市公司关注同行业公司外溢风险提供了直接证据。
关键词:
股东诉讼 融资约束 溢出效应 行业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井林 刘淑莲 韩雪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t回归模型构建的融资约束指数,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对主并公司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不同支付方式的并购绩效差异;考察了融资约束与支付方式选择对并购绩效影响的交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相比非融资约束的主并公司,存在融资约束的主并公司更倾向于使用股票支付方式;使用股票支付获得累计超常收益显著为正,且显著大于现金支付获得的累计超常收益。对样本按融资约束分组的进一步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仅对融资约束公司成立,非融资约束公司不同支付方式下的超常收益并无显著差异。研究结论意味着,融资约束的主并公司在支付方式选择时并不遵循优序...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支付方式 并购绩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成永
本文系统回顾了融资约束下并购绩效、规模与方向的作用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了变量间的逻辑关系,梳理了该领域的文献脉络,并对主要发现和结论进行了总结和评论。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并购规模、并购方向及其绩效有影响关系,但是存在研究空白和诸多争议。结合中国产业升级整合实践,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并购绩效 并购规模 并购方向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志海 赵立彬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0年在国内并购的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是否影响并购支付方式以及公司并购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公司采用现金支付对价的可能性;收购公司规模和交易规模对支付方式选择也具有显著影响;融资约束公司并购绩效好于无融资约束公司并购绩效;现金支付引起公司并购绩效降低,但是,这种作用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公司中存在差异。本文研究意味着融资约束公司遵循融资优序理论;自由现金流假说对于融资约束公司可能不成立。
关键词:
现金支付 股份支付 融资约束 并购绩效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李作奎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控股股东剩余控制权关系出发,在第二类代理问题中衍生出“投资方—融资方”这一新的代理问题。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12—2022年面板数据,在新的代理问题框架下,实证研究控股股东侵占疑虑是否会造成融资约束。研究发现:无论从质的维度还是从量的维度,中国上市公司显著存在控股股东侵占疑虑造成的融资约束问题。投资方对控股股东侵占疑虑越重,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这也说明了以控股股东为主导的融资方由于剩余索取权的利益侵占倾向,加重了投资方的反向抑制。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提高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为缓解控股股东侵占疑虑造成的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方向性建议。本文的研究扩展了原有两类代理问题的研究视域,这不仅丰富和补充了控股股东利益侵占与融资约束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也为控股股东利用有效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融资效率提供了方向性选择。
关键词:
控股股东侵占疑虑 融资约束 所有权结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袁玲 池玉莲 李文华
本文以2008-2012年为研究区间,探讨了多元化经营对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并研究了表征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股权特征对多元化经营缓解融资约束功能的弱化作用。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问题,但在控股股东代理成本的影响下,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被弱化了。
关键词:
终极控股股东特征 多元化经营 融资约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宁
本文从大股东代理问题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企业集团控股股东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水平显著高于非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自然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有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企业集团 融资约束 大股东代理 利益侵占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葛结根
融资约束使企业保持较高的现金水平而影响了投资机会。并购通过有效配置存量资本和扩展融资渠道来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本文选取2007-2012年以上市公司为目标的并购样本,以检验并购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降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和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下降,同时投资水平上升,表明并购从总体上看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企业和独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而其他类型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相对较小。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内部资本市场 现金流 缓解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薇
以我国资本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探讨大股东持股水平对并购溢价的影响,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发现:收购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溢价越低;调节效应显示,债务融资水平会显著抑制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并购溢价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提高其支持效应并影响并购溢价水平,在收购公司债务融资水平较高时,大股东的支持或侵占动机都会抬高并购溢价水平。从收购公司大股东持股视角对并购溢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创新,研究结论为企业高溢价并购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菲菲 杨云红
在“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本文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这一大股东的重要融资方式,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的实体投资。通过创新性地构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变量,本文发现,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会促进企业的实体投资。股权质押融资规模增加1个标准差会使得企业实体投资水平相对于其平均值提高5.76%。通过利用2013年股权质押市场的政策变化,本文借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控股股东质押融资促进企业投资的重要机制为信息渠道而非融资约束渠道。
关键词:
股权质押 企业投资 信息渠道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芳丽 严太华 靳巧花
利用325家非金融类的金字塔结构公司2007—2014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自由现金流对终极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影响,探讨不同融资约束状态下自由现金流对终极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1)当自由现金流为正(负)时,自由现金流引起终极股东的掏空(支持)行为;(2)自由现金流对终极股东行为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融资约束的单门限特征,当融资约束较强(弱)时,自由现金流引起终极股东的掏空(支持)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