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78)
2023(11075)
2022(8934)
2021(7999)
2020(6816)
2019(14868)
2018(14392)
2017(27916)
2016(14384)
2015(15819)
2014(14925)
2013(14756)
2012(13121)
2011(11467)
2010(11924)
2009(11836)
2008(11099)
2007(10154)
2006(8949)
2005(8393)
作者
(37372)
(31095)
(30863)
(28852)
(19798)
(14658)
(13889)
(11788)
(11701)
(11215)
(10453)
(10412)
(10071)
(9613)
(9474)
(9421)
(9177)
(8993)
(8760)
(8719)
(7555)
(7446)
(7385)
(7081)
(7052)
(6867)
(6860)
(6851)
(6148)
(5921)
学科
(79931)
(75921)
企业(75921)
(64550)
经济(64484)
管理(61812)
业经(28501)
(25663)
金融(25663)
方法(25131)
(24131)
(23229)
银行(23222)
(22597)
(21923)
中国(21887)
(19607)
财务(19584)
财务管理(19571)
技术(19558)
企业财务(18568)
(17466)
数学(17388)
数学方法(17259)
农业(16845)
理论(14424)
地方(14060)
(14030)
技术管理(13591)
(13107)
机构
学院(200049)
大学(190961)
(91080)
经济(89533)
管理(86190)
理学(73401)
理学院(72847)
管理学(72153)
管理学院(71777)
研究(57321)
中国(54676)
(44166)
(38183)
财经(34502)
(31264)
(31212)
科学(29317)
中心(28804)
(28308)
经济学(27520)
(26400)
商学(25992)
商学院(25769)
财经大学(25392)
(25275)
经济学院(24889)
业大(24181)
北京(23688)
经济管理(23513)
研究所(23146)
基金
项目(125967)
科学(103182)
研究(98512)
基金(92833)
(77267)
国家(76474)
科学基金(69965)
社会(66518)
社会科(63391)
社会科学(63378)
(52266)
基金项目(49038)
教育(43631)
自然(42252)
自然科(41430)
自然科学(41424)
自然科学基金(40807)
(40437)
编号(39103)
资助(36036)
(34419)
(32644)
创新(30977)
成果(30050)
(28700)
(27783)
国家社会(27644)
重点(27644)
(27571)
课题(26702)
期刊
(104708)
经济(104708)
研究(60903)
中国(42658)
管理(39984)
(38660)
(34345)
金融(34345)
(27979)
科学(22445)
技术(20777)
业经(19757)
学报(19236)
农业(18573)
财经(17932)
教育(17461)
大学(16639)
经济研究(16404)
学学(16005)
(15586)
技术经济(13485)
问题(12717)
(12639)
财会(11981)
现代(11397)
商业(10939)
会计(10726)
科技(10598)
(10200)
世界(9962)
共检索到31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杨海生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卢允之  杨海生  
随着技术结构日益复杂,协同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提出融资约束和创新能力会抑制企业协同研发的研究假说。据此,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调查问卷数据中关于中国企业的样本对以上模型进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企业融资约束越宽松、创新能力越弱时,其协同研发的意愿及支出均相对越高,其中创新能力的负面作用来自于企业专有能力的不足。此外本文还发现,企业在面临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时,融资约束对自身研发、协同研发的抑制效应会更明显。据此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可以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纵向合作来促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从而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妍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中小板、创业板上市的617家公司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后三年的2916个数据为样本,对创业投资对于企业创新的作用,以及创业投资的参与对于缓解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企业仍普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创业投资的参与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与非创业投资支持的样本相比,创业投资支持的样本缓解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效果显著更好。创业投资对于融资约束样本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显著为正,而对于非融资约束样本上述作用则不存在,且回归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杜晴  
本文利用2006-2016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了融资结构、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与低融资约束企业(成熟、大规模、高股利)相比,高融资约束企业(年轻、小规模、低股利)的内源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债务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也更大。可见,作为外源融资的股权融资,因其资金性质与内源融资一致,能够真正起到缓解企业创新投入融资约束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股权融资应成为驱动企业创新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谷秀娟  赵家未  
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企业诉讼是企业经营逃不开的话题,企业诉讼是否会影响企业创新产出值得关注。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检验企业诉讼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在不同环境下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诉讼会促进企业发明申请专利数量,这种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突出,企业诉讼会抑制企业的研发投入,且抑制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弱化了企业诉讼与创新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且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相比于注重声誉的企业,不注重声誉的企业中企业诉讼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更加显著。当改变估计模型进行检验后,结论依然得到验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杜永奎  刘瑞泽  
文章以2014—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且该促进作用具有一定滞后性;员工持股计划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对自主创新的激励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揭示了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丰富了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为企业科学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缓解融资约束、提升自主创新绩效提供思路借鉴,并对政府部门的相关宏观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联邦  王勇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佳彧  周勤  肖义  
本文将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2011—2018年市级数据与中国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匹配,实证检验了融资约束在数字金融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会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而融资约束放松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考察创新激励效应的传导路径,发现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支持服务程度三个维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分组检验发现,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对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而言更强。本文丰富了数字金融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为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金融开放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改善融资环境、驱动企业创新发展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使用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检验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开放提升了企业创新投资水平,经过工具变量法、PSM法、Heckman两步法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金融开放通过缓解整体融资约束、降低债权和股权融资成本、增加股权融资规模等路径驱动企业增加创新投资。调节效应分析表明,上述关系在非国有产权、资产规模小、区域金融欠发达以及不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信息化水平强化了金融开放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效应,并且金融开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投资的市场绩效和经营绩效。本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开放、融资环境改善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论对金融开放的政策调整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婷婷  高波  
企业创新活动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资金获得性与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密切相关。为此在离散时间框架下引入熊彼特增长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金融发展促进企业创新的内在机制,基于。2009-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会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生产率提高。从产权结构差异看,金融支持在缓解国有上市企业和非国有上市企业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创新的过程中作用都较为显著,国有上市企业显著性稍强。从地区差异看,东部地区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翔  李双强  李德山  
基于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政府采购、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融资约束制约了我国企业创新活动,政府采购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创新有推动作用,并且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因此,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企业创新配套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与企业创新对接,对加快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璇  刘贝贝  汪婷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都能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当企业遭遇信贷寻租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更强。可能的原因是,信贷寻租减少了企业的创新利润,挤出和替代了企业的创新资金。在更替融资约束的测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工具变量和PSM方法弱化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进一步按照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和资本要素密集度划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信贷寻租加剧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资本密集型企业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严厉打击寻租腐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本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企业创新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璇  刘贝贝  汪婷  李春涛  
本文利用2005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了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都能显著抑制企业创新,当企业遭遇信贷寻租时,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更强。可能的原因是,信贷寻租减少了企业的创新利润,挤出和替代了企业的创新资金。在更替融资约束的测度指标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及运用工具变量和PSM方法弱化信贷寻租和融资约束的内生性问题后,以上结论仍然成立。本文进一步按照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和资本要素密集度划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信贷寻租加剧融资约束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在中小企业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韩旺红  马瑞超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整体创新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角度研究了FDI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制约我国私人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但它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FDI通过"直接注资"和"信贷引导"两种方式有效缓解了外资背景企业的融资约束,但"信贷引导"只适用于具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它对具有外资背景的国有企业影响有限;FDI能够改善行业融资约束问题,却不能缓解行业内私人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进入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没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仍无法得到金融支持,FDI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过程中不具有企业间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华友  杨兴柳  董峰  
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数字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中国企业实现向数字化转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文章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其路径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即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就越大,技术创新产出水平也就越高;(2)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水平;(3)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大规模企业中尤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