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9)
- 2023(11431)
- 2022(9303)
- 2021(8513)
- 2020(7111)
- 2019(15942)
- 2018(15344)
- 2017(30897)
- 2016(16130)
- 2015(17801)
- 2014(17548)
- 2013(17509)
- 2012(15968)
- 2011(14215)
- 2010(14734)
- 2009(14324)
- 2008(13805)
- 2007(12600)
- 2006(11360)
- 2005(10695)
- 学科
- 业(81453)
- 企(75598)
- 企业(75598)
- 济(75367)
- 经济(75290)
- 管理(64250)
- 方法(32089)
- 业经(28848)
- 融(27138)
- 金融(27138)
- 财(27049)
- 农(25395)
- 银(24890)
- 银行(24888)
- 数学(24445)
- 数学方法(24259)
- 行(24225)
- 中国(23190)
- 务(20887)
- 财务(20862)
- 财务管理(20848)
- 企业财务(19798)
- 制(19652)
- 农业(18572)
- 策(17639)
- 技术(16572)
- 贸(14758)
- 贸易(14745)
- 理论(14464)
- 易(14448)
- 机构
- 学院(233243)
- 大学(224275)
- 济(109397)
- 经济(107454)
- 管理(97025)
- 理学(82092)
- 理学院(81478)
- 管理学(80700)
- 管理学院(80259)
- 研究(70707)
- 中国(66601)
- 财(55038)
- 京(44822)
- 财经(42852)
- 经(38863)
- 江(36218)
- 科学(35660)
- 中心(35228)
- 农(34076)
- 所(33993)
- 经济学(33960)
- 财经大学(31684)
- 经济学院(30887)
- 研究所(29763)
- 州(29200)
- 商学(29053)
- 商学院(28789)
- 融(28303)
- 北京(28285)
- 业大(28172)
- 基金
- 项目(141864)
- 科学(114891)
- 研究(109725)
- 基金(105517)
- 家(87928)
- 国家(87024)
- 科学基金(78314)
- 社会(73216)
- 社会科(69838)
- 社会科学(69825)
- 省(55999)
- 基金项目(54495)
- 教育(49066)
- 自然(47962)
- 自然科(46957)
- 自然科学(46946)
- 自然科学基金(46247)
- 划(44668)
- 资助(44333)
- 编号(44210)
- 成果(35225)
- 业(33747)
- 创(33511)
- 部(32255)
- 发(31273)
- 重点(30972)
- 创新(30377)
- 国家社会(30345)
- 制(29995)
- 课题(29865)
- 期刊
- 济(124933)
- 经济(124933)
- 研究(73787)
- 财(46008)
- 融(44473)
- 金融(44473)
- 中国(43690)
- 管理(42047)
- 农(33109)
- 科学(25862)
- 学报(23297)
- 财经(22278)
- 业经(22148)
- 技术(22145)
- 农业(21781)
- 经济研究(20256)
- 大学(19827)
- 学学(19234)
- 经(19210)
- 教育(16700)
- 问题(15540)
- 技术经济(14542)
- 贸(14207)
- 国际(13242)
- 业(13135)
- 财会(12834)
- 现代(12798)
- 世界(12546)
- 商业(11998)
- 理论(11784)
共检索到367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连磊 赵昕 丁黎黎
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摩擦和价格黏性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于产出和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及不同的企业融资溢价、杠杆率、高低风险企业比例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并对比了基准泰勒规则和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下的福利损失情况。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一是随着企业外部融资溢价的增加,单位货币政策冲击引起的波动增大;二是企业杠杆率的降低有助于降低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三是技术冲击短期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杠杆率;四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企业杠杆率的升高,而盯住企业杠杆率的宏观审慎的货币政策规则,社会福利损失下降得比较明显,企业杠杆率应成为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作用的一个"关注"变量。
关键词:
融资溢价 企业杠杆率 货币政策 福利损失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秦怡
选取2011~2018年1278家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究上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水平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之间存在的联系,研究表明,在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惯性下行时,继续采用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会导致上市企业杠杆率向相反的方向变化;货币市场利率与上市企业杠杆率呈同向变化,货币当局选用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显得更有效率,更利于上市企业降杠杆;若同时选用广义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作为中介目标,二者对上市企业杠杆率作用的方向不确;企业所有制性质差异可能是该联系存在的证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伟 李连发
在基于投资生产的债务偿还模型中,本文发现,当企业债务偿还能力短期内较弱、企业发行债务期限较短时,出现两难困境不可避免:要么发行大量短期限债务,以出现不良债务的代价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么举债规模不足以达到资源配置效率,但不出现不良债务。当资源配置效率被融资不足所制约时,货币政策强化产出目标,减少债务偿还目标的权重,同时延长债务期限,有利于使得产出与资源最优配置的水平保持一致。
关键词:
企业杠杆率 债务期限 货币政策 产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立勋 孟德华
本文以2001-2022年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频域谱分析方法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从波动关系和动态影响两个角度,对我国数量型货币政策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的次波动周期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波动周期接近,表明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工业企业杠杆率存在着兼顾的可能。且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变动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均滞后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变动,说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变动对于宏观经济的波动具有一定先导性。(2)数量型货币政策与工业企业杠杆率之间是一个双向影响的动态过程,但数量型货币政策变动对工业企业杠杆率的影响要小于工业企业杠杆率变动对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影响,说明虽然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传导渠道依然存在,但作用却在减弱。(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不同行业类别、所有权性质、企业规模条件下,数量型货币政策与工业企业杠杆率的互动效应以及工业企业杠杆率的自强化效应存在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杠杆率 动态影响 波动分析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马亚明 王虹珊
影子银行规模急剧膨胀与社会金融杠杆率持续升高,增加了中国货币政策规则实施的难度。通过构建包含影子银行、金融杠杆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货币政策规则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宽松的价格规则和紧缩的数量规则都可以有效地抑制影子银行信贷规模,提高商业银行为经济运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同时有效调控金融杠杆。若货币政策盯住金融杠杆,数量规则就会提高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调控的力度,但也会增大宏观经济的波动幅度,社会福利损失反而会增加。因此,为了兼顾增加社会福利与防范金融风险,货币政策规则应当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不断调整与合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杠杆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仕进 刘杰
近年来,中国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由此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引起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债务多以长期债券形式存在,其扩张必然会对长期债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影响期限溢价。文章以期限溢价为切入点,构建DSGE模型研究了政府债务扩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政府债务扩张导致期限溢价上升,长期利率上行,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活动被挤出,产出减少。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政府债务扩张下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发现盯住期限溢价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政府债务扩张所导致的扭曲,提高社会福利。文章的研究为理解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政府减少其债务扩张所导致的扭曲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
政府债务 期限溢价 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仕进 刘杰
近年来,中国政府债务迅速扩张,由此产生的影响和风险引起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政府债务多以长期债券形式存在,其扩张必然会对长期债券市场造成较大冲击,进而影响期限溢价。文章以期限溢价为切入点,构建DSGE模型研究了政府债务扩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政府债务扩张导致期限溢价上升,长期利率上行,社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活动被挤出,产出减少。文章进一步研究了政府债务扩张下的货币政策选择问题,发现盯住期限溢价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政府债务扩张所导致的扭曲,提高社会福利。文章的研究为理解政府债务
关键词:
政府债务 期限溢价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志强 马永健 范爱军
文章基于2000—2020年中国非金融企业部门宏观杠杆率和上市公司数据,在识别数量型货币政策外生冲击的基础上,采用局部状态依赖投影等方法,从宏观、微观角度研究了企业债务负担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宏观杠杆率处于高杠杆期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国有企业投资的促进作用比民营企业更大,对实际GDP、实际投资的促进作用也更大,并且更容易引发通胀;相对于高杠杆企业的金融加速器效应,低杠杆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效应更大;异质性分析发现,规模较小、更年轻、现金持有更少的企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更强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超峰
运用时变量自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非金融类企业杠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货币政策在宏观上具有产业结构效应,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杠杆率分化,且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企业长短期杠杆率影响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存在金融加速器效应,各行业金融摩擦程度不同,货币政策会导致各行业的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存在分化。同时,由于信贷歧视程度不同,货币政策调整也会导致国有与非国有企业的杠杆率分化。因此,在新发展阶段,在实施总量型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时,需注重去杠杆、稳增长以及调结构之间的关系,更需要政策之间的协调以保证杠杆率处在合理区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莉亚 刘冲 陈垠帆 周峰 李明辉
近年来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持续攀升与结构性分化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僵尸企业杠杆率显著高于正常企业并居高不下,而正常企业中的非国有企业则出现显著的"降杠杆",且其杠杆率大幅下降的时段恰逢货币政策转向紧缩。本文尝试探讨僵尸企业是否干扰了货币政策传导,进而导致非金融企业降杠杆出现结构分化。研究发现: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节银行资金成本,实现货币政策意图,当僵尸企业以优惠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时,为弥补资金成本,银行会提高正常企业的贷款利率("信贷成本转嫁效应"),导致正常企业融资被挤出;货币政策紧缩时,僵尸企业在企业中的比重越高,对正常企业贷款利率的转嫁效应越强,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更高,从而杠杆率越低。基于企业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验证了前述理论机制。因此,在"结构性去杠杆"聚焦于所有制差异的同时,更应注重僵尸企业处置,改善信贷资源分配效率,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精准发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兴亚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降成本"是中央深入推进的五大任务之一,中央银行要继续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商业银行追求资金安全下的利润最大化,对企业放贷的选择客观上具有一定偏好,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存在一定阻滞因素。因此,从商业银行行为的角度厘清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对降低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传文 黄节根
本文在详细分析货币政策对融资约束影响的传导机制以及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机制基础上,采用改进的FHP方法构建了融资约束指数,并利用中国沪深A股2007—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发现:紧缩型货币政策使得企业的投资依赖内部现金流的程度增加;融资约束程度越高,越不利于企业投资和企业价值的积累;高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负向冲击比低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的正向冲击更大,高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冲击和低融资约束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冲击几乎一致,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融资约束 企业投资 FHP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喻坤 邹楚沅
已有文献对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相结合的研究较少,文章则探讨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投资的作用机制和传导渠道。分析发现,货币政策会通过影响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从而对企业投资产生冲击。进一步,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投资的冲击显著大于对国有企业的冲击,反映民营企业更容易受到外部融资约束。因此,纠正信贷市场扭曲,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对于推进民营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静 刘芳梅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工具之一,货币政策调整会影响企业融资行为进而影响企业经营业绩。运用我国上市企业数据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银行借款减少,转而寻求商业信用。由于商业信用净额增加小于银行借款减少,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企业融资不足使得企业业绩增长放缓,且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影响越大,但该影响只存在于非国有企业。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货币政策对企业业绩的传导机制,对处于三期叠加时期的我国企业与我国经济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