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69)
- 2023(18869)
- 2022(15893)
- 2021(14682)
- 2020(12420)
- 2019(28389)
- 2018(28000)
- 2017(54229)
- 2016(29113)
- 2015(32612)
- 2014(32284)
- 2013(32116)
- 2012(29383)
- 2011(26515)
- 2010(26947)
- 2009(24987)
- 2008(23308)
- 2007(20493)
- 2006(18067)
- 2005(15917)
- 学科
- 济(130859)
- 经济(130736)
- 管理(81219)
- 业(77938)
- 企(63527)
- 企业(63527)
- 方法(55529)
- 数学(49181)
- 数学方法(48460)
- 中国(35055)
- 农(32563)
- 地方(30494)
- 财(29674)
- 融(28581)
- 金融(28577)
- 业经(27326)
- 学(27218)
- 银(27173)
- 银行(27105)
- 行(26068)
- 制(23552)
- 农业(22643)
- 贸(21300)
- 贸易(21283)
- 易(20591)
- 理论(19819)
- 务(18736)
- 环境(18657)
- 财务(18656)
- 财务管理(18627)
- 机构
- 学院(412099)
- 大学(412075)
- 济(170916)
- 经济(167367)
- 管理(159854)
- 研究(140239)
- 理学(139018)
- 理学院(137442)
- 管理学(134734)
- 管理学院(134029)
- 中国(108056)
- 科学(87923)
- 京(86684)
- 财(75733)
- 农(72377)
- 所(70901)
- 研究所(65044)
- 业大(64962)
- 中心(64781)
- 财经(61157)
- 江(60002)
- 农业(56851)
- 经(55552)
- 北京(54353)
- 经济学(52709)
- 范(52372)
- 师范(51776)
- 院(50482)
- 州(48833)
- 经济学院(47400)
- 基金
- 项目(284364)
- 科学(221928)
- 基金(205810)
- 研究(201985)
- 家(181221)
- 国家(179744)
- 科学基金(153690)
- 社会(128000)
- 社会科(121422)
- 社会科学(121383)
- 省(112706)
- 基金项目(109223)
- 自然(101530)
- 自然科(99193)
- 自然科学(99167)
- 自然科学基金(97343)
- 划(93811)
- 教育(92392)
- 资助(85744)
- 编号(81230)
- 成果(64288)
- 重点(63880)
- 部(61478)
- 发(61140)
- 创(58913)
- 课题(55993)
- 创新(55051)
- 科研(54522)
- 国家社会(52718)
- 教育部(52496)
- 期刊
- 济(186376)
- 经济(186376)
- 研究(120598)
- 中国(77348)
- 学报(69934)
- 农(65353)
- 科学(62137)
- 管理(57876)
- 财(56934)
- 大学(52355)
- 学学(49848)
- 融(45236)
- 金融(45236)
- 农业(44054)
- 教育(39765)
- 技术(35639)
- 经济研究(31286)
- 财经(29931)
- 业经(29442)
- 经(25745)
- 问题(23793)
- 业(22501)
- 技术经济(21035)
- 统计(20026)
- 科技(19885)
- 版(19500)
- 理论(19156)
- 图书(18800)
- 策(18376)
- 商业(18363)
共检索到604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俊 许正松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不同的融资模式带来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文章利用中部6省2004年-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系统考察了融资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直接融资的比例越高,经济增长效应越明显;同时,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增加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效应带来显著的正面影响,而贸易开放度与实际利用外资的扩大则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提升经济增长效应,应该进一步优化融资模式,其主要途径有: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进一步优化信贷投放结构以及加快银行体系市场化运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俊 熊凯 陈胜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不同的融资模式具有不同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利用中部6省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模式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融资的比例越高,经济增长效应就越明显;同时,扩大信贷规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及增加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的扩大,则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并不显著。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直接融资的比重,以及适时采用适度收紧的货币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枫 王占岐
研究目的:对土地要素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研究,定量测算经济系统中各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值,分析中部地区各城市土地要素的投入效率及与其他要素的竞争趋势,为省域差异化的土地资源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随机前沿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中部地区各省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持续增强,土地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替代能力因地而异,其情况与各省市的经济发展现状基本相符。研究结论:(1)中部6省市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驱动力来自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要素需求旺盛;(2)土地扩张与劳动力增加不可持续,提升劳动与投资效率,使用行政、经济手段抑制土地扩张,能够平衡好用地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萌
不同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关注的焦点。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工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还存在"乘数"现象。研究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贸易政策改革与创新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萌
不同贸易模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关注的焦点。基于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居民、贸易与非贸易企业三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演绎了出口贸易、消费品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以及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及其内生作用机理,并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GMM估计方法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消费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相同单位的边际制约效应;出口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拉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中间产品进口贸易与加工贸易通过直接与间接推动效应以及收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出口贸易与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涛 包骏
本文以2008-2018年省级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公开市场发行债券的季度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经典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只存在单一门槛。当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低于该门槛值时,债券融资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而超过该门槛值以后,就会阻碍经济增长。此外,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受到地域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一旦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超出门槛值,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明显下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存在门槛值。因此,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地出台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政策,动态化地管控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融资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凡 祝嘉 卢阳春
将传统意义下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投资扩展到政府主导下的国有投资,通过向量自回归(VAR)分析框架下的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国有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国有资本对经营性产业的投资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促进效应。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有投资具有半行政半市场的双重属性,对社会资本的引导作用不足,而在竞争性行业对私人投资产生了明显的挤出效应。地方投融资平台作为国有投资的主要承载者,普遍面临政企权责不清、负债高风险大、投资进退无序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清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企业属性,依据不同类型国有投资进行分级管控、分类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晓明 唐飞
一、引言养老产业的兴起是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结果(B.Peter,2002),养老产业是以老年人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亦称老人福利产业、老龄产业、银色产业等。养老产业不同于提供公共物品、公共服务的养老事业,它是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更高层次生活需求的市场模式的产业概念。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且呈加速态势。据《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迎平
文章基于1998~200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与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考察了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效应呈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具体而言,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基于银行系统的间接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在不断弱化;与之相反,基于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则不断趋于增强。上述实证规律意味着促进经济发展需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融资模式。基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文章建议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间接融资模式为主导,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加强以证券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
关键词: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燕翔
省管县是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备受关注的改革模式,本文基于浙江省2002年强县扩权改革,研究了省管县对于地级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发现,从整体来看强县扩权的改革对改革县市所在地级市的经济整体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所在地级市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从时间上看,改革在实施当年及次年对于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而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并没有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省管县 分权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云虹 李帅娜
基于多维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协同作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1995—2015年西北地区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第一,从区域层面来看,1995—2015年间,西北5省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影响系数为0.09。第二,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后的不同阶段来看,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呈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1995—1999年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为正但不显著;2000—2009年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显著,投资每增长1%,GDP提高0.67个百分点。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效应依然显著并较前一阶段提高0.06个百分点。第三,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差异性。其中,宁夏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度最大,其次,是陕西、甘肃和青海,新疆则出现了不显著的逆向影响。这对西北5省区紧紧抓住新机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哲 张蕾
以陕西和甘肃两省为例 ,对种植业区域分工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两省种植业区域分工均与本省的农业经济增长呈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因此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必须以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布局为核心 ,通过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和专业化生产水平的提高 ,逐步提高各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种植业 区域分工 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小勇 陈运平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精神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并从逻辑上对其做了相应的判断,认为精神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接着在这种理论判断的基础上,对精神资本进行指标的选择和量化,并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理,最后在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精神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精神资本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将中部地区的情况与全国以及与精神资本质量较高的区域情况进行对比,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精神资本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关键词:
精神资本 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表现形式与变化趋势,也为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这一理论命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