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8)
2023(11919)
2022(9573)
2021(8721)
2020(7321)
2019(16453)
2018(15861)
2017(30494)
2016(15672)
2015(17774)
2014(17053)
2013(17330)
2012(15593)
2011(13998)
2010(14178)
2009(14007)
2008(13371)
2007(11900)
2006(10405)
2005(9900)
作者
(42914)
(35526)
(35326)
(33539)
(22747)
(16848)
(16005)
(13635)
(13611)
(12650)
(12207)
(11834)
(11703)
(11144)
(11044)
(10895)
(10661)
(10332)
(10047)
(9743)
(8812)
(8613)
(8475)
(8086)
(7996)
(7888)
(7834)
(7714)
(7065)
(6877)
学科
(82314)
(78636)
经济(78552)
(76930)
企业(76930)
管理(64252)
方法(33943)
业经(28846)
(26665)
金融(26665)
中国(26546)
(26342)
数学(26183)
数学方法(26096)
(24302)
(23994)
银行(23992)
(23376)
(20648)
财务(20628)
财务管理(20615)
企业财务(19579)
(18911)
农业(17660)
技术(16336)
(16019)
贸易(16003)
(15735)
(14974)
(14522)
机构
学院(231455)
大学(225346)
(113769)
经济(112208)
管理(95413)
理学(81484)
理学院(80830)
管理学(80207)
管理学院(79768)
研究(74649)
中国(68963)
(52397)
(46671)
财经(41949)
(38310)
科学(38240)
经济学(36408)
(35952)
中心(35192)
(33775)
经济学院(32964)
(32961)
研究所(32157)
财经大学(31198)
北京(29922)
商学(28993)
商学院(28733)
业大(27782)
经济管理(26865)
(26542)
基金
项目(145145)
科学(118265)
基金(110678)
研究(110106)
(93886)
国家(93055)
科学基金(82908)
社会(76175)
社会科(72627)
社会科学(72613)
基金项目(56989)
(54312)
自然(50505)
自然科(49452)
自然科学(49439)
自然科学基金(48725)
教育(48256)
资助(45644)
(44317)
编号(42062)
(34652)
(34167)
(33768)
国家社会(33116)
成果(32504)
(32084)
重点(32064)
创新(31045)
教育部(30042)
(30039)
期刊
(125657)
经济(125657)
研究(72554)
(44013)
中国(43148)
管理(41347)
(37174)
金融(37174)
(32321)
科学(28674)
学报(25325)
财经(22194)
农业(21981)
经济研究(21607)
技术(21542)
大学(21135)
业经(21074)
学学(20395)
(19310)
问题(15830)
(15224)
世界(15044)
(14843)
技术经济(14779)
教育(14285)
国际(14250)
财会(12157)
现代(12018)
商业(11617)
会计(10703)
共检索到357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宇  田侃  
本文基于金融"去杠杆"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视角,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匹配数据及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制造业企业2000—2009年微观和行业层面融资杠杆率及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研究发现:虽然行业异质性显示资本对新兴制造业偏好高于传统制造业,但中国制造业企业融资杠杆率均值依然停留在60%左右的高位,并且出口部门杠杆率更高;位置指数显示,通过参与全球生产分工,中国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现出逐渐好转的趋势;融资杠杆率和技术密集度提升,并不利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在保持规模优势基础上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应该牢牢把握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大方向,将企业融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最终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旭  邱斌  刘修岩  李松林  
本文基于制造业出口企业面板数据从多中心结构视角探讨了区域空间结构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中心结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在区分了企业所处城市规模、行业要素密集度和生产规模的差异之后,此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本文测算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1/3省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已处于随多中心结构发展而上升的阶段。此外,区域内多中心城市网络能够通过推动市场一体化、促进要素流动以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途径提高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平   崔致远  
探究关税冲击对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是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基于Caliendo和Parro(2015)的贸易模型,引入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方法,构建了关税冲击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模型,并通过线性一阶近似,拆解了关税冲击对全球价值链位置的作用机制。模型表明:关税降低的直接效应会通过改变中间投入份额和出口产品范围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其一般均衡后的间接效应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作用。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企和海关数据库匹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投入下游度”和“产出上游度”上,本国进口关税和出口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降低均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机制检验表明,本国进口关税的降低提升了企业的中间投入份额和人力资本水平,从而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向高端攀升;目的国进口关税的降低则通过出口产品范围调整和人力资本升级来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此外,加工贸易比重低、企业自然年龄长、生产率高的企业,关税降低对其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促进作用更大。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对关税冲击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拆解,为制定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天顶  陈钰莹  
在全球价值链产权模型框架下,基于不完全契约视角深入探讨融资约束发挥影响作用的理论机制,使用2003—2020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数据,实证考察了融资约束对全球价值链中企业并购的异质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序贯替代情况下,企业更有可能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上游且融资约束明显的供应商;序贯互补情况下,企业更有可能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且融资约束明显的供应商。实证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序贯互补还是序贯替代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更倾向于海外并购位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且融资约束问题突出的供应商。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东道国、本国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区域以及不同类型的产品特征而言,供应商融资约束对中国沿着全球价值链进行海外并购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晴   于津平  
绿色信贷政策重新配置信贷资源,促使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绿色转型,为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供了新思路。利用绿色发展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合并数据,以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机制检验可知,生产率效应与中间品替代效应是绿色信贷政策的实施影响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对污染型中间品依赖程度越强,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越小;地区环保政策执行力度有助于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因此,细化环境风险评定标准与绿色信贷政策指导目录,完善企业创新激励配套措施,破解资金与技术障碍,提升环保政策执行力度,缓解绿色信贷政策的信息不对称难题,发挥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升级的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靖  
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显著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及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促进效果更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企业加成率间接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数字经济对企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其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越  谷玮  包群  
人工智能是各国构筑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模块,更是关乎产业转型和价值链升级的主要抓手。本文使用International Robot Federation提供的机器人数据、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企业数据构成了研究使用的高度细化的微观企业数据,在实证层面检验了人工智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数据跨度为2000—2013年。本文的主要结论是:①人工智能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和考虑工具变量的因果识别后仍然显著。②人工智能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目前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企业。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人工智能对中国参与价值链的促进效应得到进一步释放。④人工智能对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渠道实现:一是替代从事低端环节生产的劳动力来降低企业成本;二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⑤针对行业层面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会显著促进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因此,在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现实情况下,重视创新发展,就是要抓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契机,减少人工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助力中国企业以更高水平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静  
我国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大但攀升高度不足。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对企业层面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进行测算,并对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高度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企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位置越高、离世界最前沿分工距离越近,越能提高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越大,进口质量越高、进口规模越大、进口下游度越大越能降低其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加工贸易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不能提高出口其国内增加值率,微笑曲线失灵。外资企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提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微笑曲线存在;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能够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中间品进口规模、降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聚来提高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鉴于此,我国应该加快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与研发、加快中间品内向化与国内价值链构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发展来推动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提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枫  姚云  郭楠  
进入新常态以来,我国企业杠杆率偏高风险逐渐凸显。为防控金融风险,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经济去杠杆,要把国有企业降杠杆作为重中之重,抓好处置"僵尸企业"工作。但是,从近20年看,我国企业实际上处于"结构性加杠杆、整体性去杠杆"进程中,主要是一些重工业和公用事业部门企业在加杠杆。从需求端看,民营企业杠杆率变化是随基本面演变的市场选择结果,基本因素大致包括运营风险上升、有形资产减少、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解生  
尽管部分中国企业以OEM承接商的角色在低端环节嵌入相关全球价值链具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但这类企业若能通过自身的持续努力不断实现价值链或价值链环节的提升,仍具有相当的发展前景。本文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嵌入的状况、积极影响、链节提升的一般路径与必要条件等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颢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以来,中国企业价值权力不断销蚀、经营逐步陷入困境。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双面效应"。当代全球价值链重构呈现以下特征:产业链布局"分散式"与"集中式"结构重新布局;产品附加值"微笑曲线"与"彩虹曲线"并行不悖;世界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和贸易中心"三中心"分离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同步实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主义"策略交替使用。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中国企业须调整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解决好业务领域多元化与专业化、提升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与营销模式创新、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选择与组合、内生性增长与外生性增长的能力建设等基本问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陆颢  
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价值链重构以来,中国企业价值权力不断销蚀、经营逐步陷入困境。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具有"双面效应"。当代全球价值链重构呈现以下特征:产业链布局"分散式"与"集中式"结构重新布局;产品附加值"微笑曲线"与"彩虹曲线"并行不悖;世界制造中心、科技中心和贸易中心"三中心"分离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同步实施;"贸易自由"与"贸易保护主义"策略交替使用。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中国企业须调整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解决好业务领域多元化与专业化、提升价值链的技术创新与营销模式创新、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皮建才  赵润之  
文章对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两种不同的攀升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渐进式攀升路径中,我国企业在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上通过创新向高端环节攀升。在激进式攀升路径中,我国企业在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之外构造以国内链主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文章发现,不同攀升路径的选择跟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上创新的市场效应、两种不同全球价值链上不同的市场规模和竞争者数量以及既有的全球价值链上创新的效率参数有关,跟固定的创新成本以及创新投入资金的关系并不是很明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美娟  
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环节。该文从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并以万向集团为例,讨论了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和方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韩德超  刘国光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带来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外生地提升出口质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俘获效应导致企业内生自主技术创新失灵,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有可能为非线性。文章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但过度嵌入会降低出口质量,两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的质量效应、规模效应依然能够提升出口质量,但技术外溢效应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为负,再加上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降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拉低出口质量,因此中国企业内生的与外生的技术创新无法相互吸收和匹配。全球价值链嵌入OECD国家市场会提高企业出口质量,嵌入非OECD国家市场会降低出口质量,但如果全球价值链嵌入东盟市场或金砖国家也依然能够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增加会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下降,但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会激励企业提高出口质量从而进入收入层次更高、距离更远的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