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32)
- 2023(17217)
- 2022(14090)
- 2021(13332)
- 2020(11345)
- 2019(25969)
- 2018(25416)
- 2017(48431)
- 2016(25477)
- 2015(29027)
- 2014(28484)
- 2013(28241)
- 2012(26224)
- 2011(23377)
- 2010(23425)
- 2009(22270)
- 2008(21695)
- 2007(19061)
- 2006(16768)
- 2005(15466)
- 学科
- 济(115448)
- 经济(115335)
- 业(96011)
- 企(85945)
- 企业(85945)
- 管理(84565)
- 方法(55152)
- 数学(46037)
- 数学方法(45522)
- 中国(34936)
- 银(34682)
- 财(34657)
- 银行(34536)
- 业经(33460)
- 农(33012)
- 行(32931)
- 融(31922)
- 金融(31921)
- 制(30277)
- 务(24830)
- 财务(24782)
- 财务管理(24743)
- 企业财务(23508)
- 农业(23276)
- 贸(22448)
- 贸易(22427)
- 易(21920)
- 技术(20097)
- 地方(19505)
- 理论(19220)
- 机构
- 学院(360190)
- 大学(359130)
- 济(162243)
- 经济(159440)
- 管理(146929)
- 理学(125587)
- 理学院(124432)
- 管理学(122652)
- 管理学院(121979)
- 研究(115861)
- 中国(105260)
- 财(76576)
- 京(75062)
- 科学(63745)
- 财经(61062)
- 中心(57861)
- 所(55777)
- 经(55751)
- 农(55451)
- 江(53665)
- 经济学(50967)
- 研究所(49960)
- 北京(47360)
- 业大(46963)
- 经济学院(46106)
- 财经大学(45520)
- 州(43406)
- 农业(43206)
- 范(41791)
- 师范(41428)
- 基金
- 项目(233593)
- 科学(187615)
- 基金(175012)
- 研究(174013)
- 家(149610)
- 国家(148335)
- 科学基金(130681)
- 社会(115217)
- 社会科(109619)
- 社会科学(109593)
- 基金项目(91379)
- 省(87949)
- 自然(82153)
- 自然科(80393)
- 自然科学(80377)
- 教育(79435)
- 自然科学基金(79030)
- 划(73570)
- 资助(72433)
- 编号(69222)
- 成果(55452)
- 部(53459)
- 重点(51701)
- 创(51035)
- 发(49507)
- 国家社会(49381)
- 教育部(47158)
- 创新(47088)
- 课题(46064)
- 人文(46029)
- 期刊
- 济(174873)
- 经济(174873)
- 研究(110733)
- 中国(70744)
- 财(62703)
- 管理(58732)
- 融(58281)
- 金融(58281)
- 农(50442)
- 科学(47610)
- 学报(46674)
- 大学(37955)
- 学学(35719)
- 技术(33703)
- 农业(33236)
- 财经(31710)
- 教育(31342)
- 经济研究(28492)
- 业经(27611)
- 经(27338)
- 问题(22532)
- 贸(21207)
- 业(20588)
- 技术经济(20299)
- 国际(19796)
- 世界(19781)
- 统计(19544)
- 理论(18535)
- 策(17851)
- 财会(17068)
共检索到561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子健 张计宝
拓展企业融资方式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成长。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企业"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内源融资不利于企业成长,对成长率越高的企业抑制作用越强,相反,外源融资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其中,银行融资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对于成长率越高的企业其促进作用越强;商业信用、非银行机构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在进行分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商业信贷融资方式显著地促进了独资企业的成长,银行融资方式显著促进了非独资企业的成长。因此,保证银行融资和商业信用融资渠道畅通,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是促进中国民营企业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
企业成长 融资方式 融资渠道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子健 张计宝
拓展企业融资方式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影响企业成长。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对中国企业"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考察不同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内源融资不利于企业成长,对成长率越高的企业抑制作用越强,相反,外源融资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其中,银行融资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成长,对于成长率越高的企业其促进作用越强;商业信用、非银行机构融资等其他融资方式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此外,在进行分样本回归中,我们发现商业信贷融资方式显著地促进了独资企业的成长,银行融资方式显著促进了
关键词:
企业成长 融资方式 融资渠道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陈锐
中国企业长期存在着技术创新绩效低下的问题,而随着技术研发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成本和风险的不断提升,企业间合作研发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分别考察企业间合作研发决策以及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不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开展企业间合作研发可显著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只有在企业间合作研发强度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时,增加企业间合作研发才可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而合作研发强度过高时并不能有效地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志帆 赵秋运
本文考察了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认为,金融抑制的大环境使得广大私营企业陷入融资困境,其发展严重依赖于内源性融资,挤占劳动者报酬几乎成为增加资本积累的唯一途径,从而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世界银行2012年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宏微观匹配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金融抑制对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这一机制对于具有外资或国有成分的企业不成立,显示出明显的"所有制歧视"特征;此外,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冲击对于中小规模企业与传统制造业企业而言更为严重,体现出一定的"规模歧视"与"行业歧视"特征。
关键词:
金融抑制 劳动收入份额 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晶晶 粟勤
文章试图从银行信贷腐败的视角剖析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通过结合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问卷调查和2005年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在构建城市层面的银行信贷腐败程度指标后,实证检验了银行信贷腐败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银行信贷腐败行为在提高大型服务业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同时,显著降低了中小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水平。总体而言,银行信贷腐败行为是造成企业整体融资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在通过工具变量控制信贷腐败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内生性后依然成立。此外,研究还发现,信贷市场环境——银行市场结构和法治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降低银行信贷腐败的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锦 张三保
在行政许可制度备受诟病、企业腐败行为盛行的大背景下,文章将企业是否提交行政许可申请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营商环境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申请的行政许可种类越多,其腐败行为越严重;(2)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而言,其腐败形式呈现差异化:行政许可使得大型企业卷入更多的非正式支付,而迫使中小型企业在与政府打交道上花费更多的时间;(3)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区法治环境显著抑制了行政许可对企业腐败行为的正向影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精简行政审批制度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优化法治环境,强化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关键词:
行政许可 企业腐败 法治环境 政府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守华 吴春雷 刘国强
企业环境资源和财务资源承担着价值创造功能,而出口模式的选择是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独立因素和协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企业生态效率、融资约束与出口模式选择的价值创造机理,并以2013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制造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生态效率越高或者融资约束程度越低则越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口模式,反之则越倾向于间接出口模式。进一步地,企业生态效率与融资约束程度协同作用时对直接出口模式倾向的贡献大于它们各自发挥作用时的贡献之和,且良性协同性越强则这种协同效应越大;较高的生态效率与各种融资约束水平的协同效应随着融资约束由低到高而反向变化;如果生态效率较低,则不论融资约束如何,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珩 王国庆 唐敏
论文利用世界银行提供的企业调查数据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结构与创新决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多元化的外部融资从总体上能提升企业创新强度、促进企业创新决策,即从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两个维度提高企业创新;外部融资对不同类型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发明等突破创新相比,外部融资对采用和传播等渐进创新具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水平较低的企业不仅更偏向于采用等渐进创新而且依赖银行融资,而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更偏向于发明等突破创新、更依赖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的支持;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中,市场渠道的外部融资更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在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国家中,中介渠道的外部融资则是企业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鉴于此,论文为各国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提供建议,以期调整民营融资结构、促进创新。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结构 创新决策 世界银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莉娜
数字经济是现有研究中的热点议题,但鲜有文献测度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水平并分析其对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采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多分格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化指数,并使用基于控制函数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数字化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较好,但是企业间数字化的发展不平衡;数字化对企业转型升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不同类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据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加大数字技术投入,缩小企业间的数字化差距;培养与企业数字化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建构集成化、跨部门协作型的企业组织模式,减少数字化影响的差异性,从而使企业转型升级能够从数字化中获取最大的效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城市层面的增值税负担与企业所得税负担指标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宏微观匹配,使用工具变量修正税负指标的测量误差,实证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以及多种具体形式均具有负面影响;分样本研究揭示,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非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严重;分税种研究揭示,增值税负担的影响比企业所得税负担更严重,且该结论对于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多种具体形式以及所有分样本均稳健成立。这说明,间接税具有更明显的"非中性"特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陆施予 李光勤
电子商务发展问题近年来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热议的主题,但税收负担如何影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却少有文献进行深入探讨。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采用Logit、Probit、OLS以及IV-Probit等模型,研究了税收负担对企业选择电子商务及企业网上销售比例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税收负担越重,企业选择电子商务的概率越大;(2)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并采用主观税负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依然成立;(3)税收负担越重,使得企业网上销售的比重越高,但只在总税负和增值税税负时才显著。鉴于此,应合理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平衡企业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同时适当加强对线上业务的税收监管,以期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本文考察了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将城市层面的增值税负担与企业所得税负担指标与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宏微观匹配,使用工具变量修正税负指标的测量误差,实证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以及多种具体形式均具有负面影响;分样本研究揭示,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非出口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严重;分税种研究揭示,增值税负担的影响比企业所得税负担更严重,且该结论对于研发创新的广延与集约边际决策、多种具体形式以及所有分样本均稳健成立。这说明,间接税具有更明显的"非中性"特征、引致的效率损失大于直接税,当前税制改革所倡导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将有助于缓解税收负担对研发创新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琪红
如何化解产能过剩和缩小收入差距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文章利用世界银行的微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产能过剩对企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其异质性影响和发生机理。研究发现:企业产能过剩状况的加剧显著缩小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该影响随着企业所有制、生产率、规模和所在地区、行业特征的不同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的产能过剩对企业内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是以降低企业整体的工资水平为代价。据此文章提出去产能必然面临工资差距的拉大,但这种拉大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其次,去产能需要加大人才的培育和投入力度。
关键词:
产能过剩 工资差距 工资 劳动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佟明亮
文章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营商环境调查所收集的民营企业一手数据,构建Logit回归模型考察了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影响,同时检验金融发展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进一步对法制环境、金融市场化程度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法制环境的改善、地区法律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的保护程度提高能够促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而金融市场化对于民营企业贷款的促进作用也会通过法制环境改善的渠道来增强。研究对于理解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
关键词:
法制环境 金融市场化 民营企业 银行贷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兴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关于中国企业的调查问卷数据,实证检验了民营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其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民营企业的股权集中度对企业信贷可得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随着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其面临的信贷约束增强。进一步的检验表明,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和企业信贷可得性之间的负向关系在较大规模和中等规模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控制了内生性以及考虑到企业信贷水平可能面临自我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的稳健性检验后,得出的基本结论保持不变。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在我国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股权融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业集聚、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的融资成本——来自世界银行调查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
股权集中度与民营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的微观证据
社会信任、营商环境与企业创新——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的经验证据
非正规部门的竞争、营商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经验研究
政治关系、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2004年世界银行“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治关系、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行为——基于2004年世界银行“商业环境和企业绩效调查”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金融市场化;所有制差异与融资渠道——基于世界银行中国企业投资环境调查的实证分析
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市场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的分析
税收负担与企业产能过剩——基于世界银行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