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36)
- 2023(13269)
- 2022(10659)
- 2021(9835)
- 2020(8283)
- 2019(18910)
- 2018(18442)
- 2017(35814)
- 2016(18728)
- 2015(20991)
- 2014(20411)
- 2013(20753)
- 2012(19136)
- 2011(17034)
- 2010(17366)
- 2009(16923)
- 2008(16519)
- 2007(14686)
- 2006(12915)
- 2005(12111)
- 学科
- 济(94586)
- 经济(94475)
- 业(84510)
- 企(76574)
- 企业(76574)
- 管理(69245)
- 方法(45126)
- 数学(36590)
- 数学方法(36452)
- 财(31389)
- 中国(29490)
- 业经(29178)
- 融(28064)
- 金融(28064)
- 农(27647)
- 银(25292)
- 银行(25284)
- 行(24471)
- 务(23544)
- 财务(23527)
- 财务管理(23505)
- 企业财务(22264)
- 制(21164)
- 农业(20018)
- 贸(18804)
- 贸易(18788)
- 易(18359)
- 技术(16846)
- 理论(15870)
- 体(15394)
- 机构
- 学院(275699)
- 大学(273745)
- 济(135012)
- 经济(133026)
- 管理(112951)
- 理学(97137)
- 理学院(96335)
- 管理学(95453)
- 管理学院(94945)
- 研究(87687)
- 中国(79564)
- 财(64158)
- 京(56036)
- 财经(51597)
- 经(47228)
- 科学(44567)
- 经济学(44327)
- 所(41863)
- 中心(41655)
- 经济学院(40215)
- 江(39461)
- 农(38768)
- 财经大学(38643)
- 研究所(37287)
- 北京(35941)
- 商学(34036)
- 商学院(33744)
- 业大(32654)
- 州(31602)
- 经济管理(31430)
- 基金
- 项目(172312)
- 科学(140172)
- 基金(131627)
- 研究(131151)
- 家(111161)
- 国家(110191)
- 科学基金(97813)
- 社会(90715)
- 社会科(86457)
- 社会科学(86441)
- 基金项目(68242)
- 省(63169)
- 自然(58942)
- 教育(58586)
- 自然科(57692)
- 自然科学(57681)
- 自然科学基金(56810)
- 资助(54395)
- 划(52406)
- 编号(50501)
- 部(41011)
- 成果(40680)
- 国家社会(39454)
- 创(39109)
- 重点(37843)
- 业(37201)
- 发(37149)
- 教育部(36807)
- 人文(35940)
- 创新(35777)
- 期刊
- 济(146161)
- 经济(146161)
- 研究(87122)
- 财(53191)
- 中国(51005)
- 管理(45949)
- 融(42239)
- 金融(42239)
- 农(36215)
- 科学(33689)
- 学报(31066)
- 财经(27615)
- 大学(26104)
- 学学(24935)
- 经济研究(24768)
- 农业(24434)
- 经(23851)
- 技术(23333)
- 业经(22869)
- 问题(19160)
- 教育(18807)
- 贸(17981)
- 世界(16921)
- 技术经济(16727)
- 国际(15843)
- 业(15833)
- 财会(14054)
- 现代(13564)
- 商业(13504)
- 统计(13373)
共检索到421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黎明 史晋川 王争
本文从企业融资成本的角度对金融危机后期以来中国典当业整体盈利状况的变化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和跨国文献资料,我们发现中国典当业具有迥异于其他经济体的特点,即中国的典当需求更多地来自于中小企业的投资需求,而非普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基于此发现,我们借助一个企业融资行为模型,提出了对典当业盈利变化的一个解释: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刺激政策从各方面降低了企业通过银行借贷的成本,而与此同时典当成本却具有刚性;作为合理的反应,企业自然偏向银行借贷而非典当融资;典当业因此大量失去企业的融资需求。而经济紧缩政策的作用恰好相反。宏观政策导向的变化和典当行业的盈利波动之间的关系印证了上述假说。
关键词:
融资成本 金融危机 典当 调研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徐业坤
基于对"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替代效应"的分析,本文以金字塔结构复杂性衡量内部资本市场规模,采用2005年我国270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金字塔结构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字塔结构复杂性与上市公司全部非银行借款率、短期非银行借款率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金字塔结构越复杂,上市公司越倾向利用内部资本市场提供的非银行借款。研究结论从"内部资本市场融资替代效应"角度解释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广泛隶属于金字塔结构的合理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卫秋
本文以2006—2010年间沪深两市中的64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融资约束的角度考察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公司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融资约束的小规模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这类公司可以通过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来改善其经营业绩。无融资约束的大规模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这类公司可以通过降低现金的周转速度来改善其经营业绩。面临融资约束的民营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此类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现金的周转速度来改善其经营业绩。无融资约束的国有上市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与...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营运资本管理效率 盈利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周健男
一直以来,对中国上市公司存在过度股权融资现象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感性认识,经验分析和理论解释并不多见。本文在对研究文献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对过度股权融资进行了合理界定,对中国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及其程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并通过建立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融资决策模型,对上市公司过度股权融资现象进行了理论解释,据此分析了导致过度股权融资的影响因素和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过度融资 股权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朱文莉 白俊雅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股价波动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正相关,股票价格的上涨会带动融资效率提升;融资约束与企业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的降低会提升融资效率;股价上涨主要通过增加股权融资的方式放松融资约束,进而提高融资效率,但融资约束的过度放松反而会导致融资效率的降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股票价格与企业融资效率的关系也不尽相同。非国有企业的实证检验与总样本情况一致,国有企业则相反,其股价波动与融资效率负相关,融资约束与融资效率显著正相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海鹰
对最早的融资行业——典当业复苏与存在问题的思考刘海鹰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伴生的融资行业——典当业,在短短十年中得到快速地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全国典当行业已遍及500个城市,达到3000多家,典当资产十个亿,已成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符号亮 袁鲲
基于1998~2019年我国A股公司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与融资约束对企业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性显著存在,且融资约束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替代性更为明显。相对于货币政策宽松期,紧缩期的商业信用替代性受融资约束程度的影响更大。没有融资约束企业更倾向于对外提供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企业通过商业信用实现银行信贷二次配置。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产生了非对称性影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融资约束较大企业受紧缩政策的影响更大。结论表明,有必要对微观实体企业,尤其是受紧缩货币政策叠加影响的融资约束企业,实施分类货币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明辉 周边
本文基于20002014年中国2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别从整体和局部两个维度分析净稳定融资比率能否取代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1)从个体来看,20家上市商业银行在两种指标体系下达标率表现存在巨大差异;(2)从商业银行经营实际来看,两套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对部分银行能得出较为一致的达标率,而对于另外一些银行而言,一致性效果较差;(3)就上市银行整体而言,用净稳定融资比率代替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指标在某种程度上能起到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的效
关键词:
净稳定融资比率 存贷比 流动性风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杰 郑文平 翟福昕
融资约束、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金融扭曲是否影响企业资本劳动比,这是事关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在构建有效测度中国背景下企业融资约束的代理变量——企业运营资本投资敏感性指标WKS的基础上,本文的重要发现是:(1)融资约束是制约中国制造业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小规模、年轻及未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中,这种制约效应表现得更为突出;(2)与其他所有制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对企业资本劳动比的制约效应更为显著;(3)现阶段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及金融扭曲对民营企业资本劳动比造成更强的制约效应,表现为在那些金融市场化进程越快或金融扭曲程度越深的地区中,民营企业资本劳动比所受到融资约束的制约效应越强。...
关键词:
融资约束 资本劳动比 制约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严科 林曙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利率波动对制造业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利率本身上升和下降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波动对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面临更强融资约束的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2)相比民营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3)在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波动的负面作用更小。基于上述结论,在利率管制不断放开的背景下,央行应采取措施避免大幅波动出现。
关键词:
利率波动 存货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严科 林曙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利率波动对制造业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由于利率本身上升和下降传导机制的非对称性,利率波动对企业存货投资的影响具有异质性,面临更强融资约束的企业受到的抑制作用更大;(2)相比民营或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对利率波动更为敏感;(3)在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利率波动的负面作用更小。基于上述结论,在利率管制不断放开的背景下,央行应采取措施避免大幅波动出现。
关键词:
利率波动 存货投资 融资约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晨宇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保证贷款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保证贷款融资成本相对抵质押贷款较低,而企业特征并不能改变贷款利率对贷款类型的敏感性。(2)企业短期还款能力对保证贷款融资成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保证贷款低融资成本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商业银行需加强担保人资质审查,在贷款定价时提升对企业特征的重视程度,在风控基础上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晨宇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上市企业贷款数据,实证分析保证贷款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保证贷款融资成本相对抵质押贷款较低,而企业特征并不能改变贷款利率对贷款类型的敏感性。(2)企业短期还款能力对保证贷款融资成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见,保证贷款低融资成本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商业银行需加强担保人资质审查,在贷款定价时提升对企业特征的重视程度,在风控基础上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静霞
本文对2006~2008年我国A股市场2548个样本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银行债务融资成本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企业的融资成本越高;操纵性应计项目为正要比操纵性应计项目为负的融资成本要高。另外,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息保障倍数等会计信息在银行信贷决策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宇峰 马延柏
成本管理是针对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过程,成本粘性则能够有效揭示成本管理的行为。获得有效融资是解决企业资源调整和成本管理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研究融资渠道对优化企业成本管理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2009—2017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讨论融资渠道选择对成本粘性的影响机理,同时也讨论产品市场竞争和产权性质对上述影响的作用。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会加强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会减弱企业的成本粘性;(2)产品市场竞争对内源融资强化成本粘性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弱化作用在竞争程度高的公司会更为突出;(3)融资渠道对成本粘性的影响在民营企业更为显著,内源融资会强化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会弱化民营企业的成本粘性,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本文从融资结构角度揭示企业的成本管理行为,对制造业在降成本过程中选择有利的融资渠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源稀缺、异质替代与价格联动——对再生资源价格波动的新解释
经济周期与规则型货币政策的动态关联机制研究——基于中国典型经济波动阶段的经验证据
融资约束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波动——基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盈利预测能表征“市场预期盈利”吗?——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
劳动力成本上升、作物替代与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12个棉花主产省份的经验证据
非正规金融融资替代、供给波动与市场效率优化
融资融券对标的股票波动性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
人口老龄化与房价波动——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股市波动对货币供求的影响研究——理论和中国的经验证据
终极所有权性质与股权融资成本——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