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03)
2023(8623)
2022(6989)
2021(6286)
2020(5145)
2019(11417)
2018(10872)
2017(21624)
2016(11210)
2015(12408)
2014(12164)
2013(11987)
2012(11410)
2011(10500)
2010(11057)
2009(10811)
2008(9679)
2007(8735)
2006(8149)
2005(7727)
作者
(30486)
(25331)
(25279)
(24254)
(16243)
(11877)
(11626)
(9764)
(9669)
(9149)
(8836)
(8427)
(8176)
(8114)
(7895)
(7833)
(7307)
(7276)
(7157)
(6651)
(6457)
(6081)
(5975)
(5891)
(5871)
(5768)
(5443)
(5160)
(5105)
(4942)
学科
(70479)
经济(70417)
管理(32507)
(29960)
(26480)
金融(26480)
(25602)
企业(25602)
(23298)
银行(23287)
(22689)
方法(21992)
中国(21949)
地方(19494)
数学(19479)
数学方法(19399)
(14585)
(14541)
业经(13660)
(12620)
地方经济(12389)
中国金融(11181)
(10783)
(10776)
(9319)
财务(9301)
财务管理(9287)
企业财务(9022)
农业(8726)
(8421)
机构
大学(163068)
学院(162994)
(83241)
经济(81685)
管理(59225)
研究(58333)
中国(51828)
理学(50289)
理学院(49735)
管理学(49069)
管理学院(48768)
(38775)
(32756)
财经(30767)
科学(29385)
经济学(28799)
(28263)
(27890)
中心(27832)
经济学院(25682)
研究所(25154)
(23699)
财经大学(22990)
(21487)
北京(21161)
金融(21139)
(20450)
(20154)
(20148)
(20040)
基金
项目(99312)
科学(79463)
研究(76055)
基金(73792)
(62149)
国家(61599)
科学基金(53440)
社会(53129)
社会科(50492)
社会科学(50478)
基金项目(37960)
(37162)
教育(33942)
资助(30455)
(30442)
自然(30366)
自然科(29678)
自然科学(29674)
编号(29501)
自然科学基金(29173)
成果(25045)
(22844)
国家社会(22810)
(22756)
重点(22341)
教育部(20675)
(20653)
课题(20646)
(20320)
人文(20261)
期刊
(98491)
经济(98491)
研究(56327)
(33862)
金融(33862)
中国(32953)
(29603)
管理(23894)
科学(19466)
(19217)
学报(19168)
经济研究(17382)
财经(16985)
大学(15955)
学学(15362)
(14752)
技术(12771)
教育(12746)
业经(12664)
问题(12242)
农业(12048)
世界(10009)
(9537)
技术经济(9337)
国际(9294)
理论(8473)
统计(8456)
现代(7829)
商业(7800)
经济问题(7761)
共检索到264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诚  
1998:经济面临“软启动”1998年,中国的经济处于低位运行。一方面,中国国内面临繁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任务。市场经济制度缺乏配套性、经济整体效率不高、政府机构臃肿和运转不灵的局面必须不停顿地加以扭转。根据改革以来的经验教训,这些改革的任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魏杰  
要通过启动内需而保增长,就必须有效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指出当前在我国启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应该更多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慎用货币政策,并就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财税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谢海强  
相对于经济景气时期,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具有较高的信息透明度,且信贷融资需求越强的企业信息透明度更高;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更高的信息透明度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融资。这表明,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的信息披露行为有重要影响,经济不景气时,企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获得经营所需的资金;且企业较高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利于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企业信誉水平,从而减轻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信贷融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毅平  张昊  
从宏观经济波动和股权结构两个视角来分析判断企业的融资偏好,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内外部融资选择中基本上遵循了权衡理论的判断,而在外部融资中大体上依据了最优融资顺序理论的推断,同时研究还发现,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春强  何捷  
宏观经济波动性会通过影响实体经济和投资者风险态度进而影响债券风险溢价。本文以2006~2012年768只短期融资券为样本,检验了宏观经济波动性对债券风险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金融市场,货币政策波动性越大,企业风险对短期融资券利差的正面影响也越大;而信贷规模波动性却能削弱风险与短期融资券利差的相关性;(2)产品市场上,较高的市场乐观程度也会弱化企业风险对短期融资券利差的影响;(3)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效应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和信息不对称较低组。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企业风险、宏观经济环境与债券利差类文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华强  才国伟  徐信忠  
本文认为,经济周期会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来影响企业的外部融资行为。实证发现,托宾Q与外部融资正相关,现金流与外部融资负相关。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托宾Q和现金流对外部融资的影响系数也会发生变化。在经济扩张时期,托宾Q对债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增强,现金流对债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减弱;而托宾Q对股权融资的正向影响会减弱,现金流对股权融资的负向影响会增强。因此,企业债权融资和资产负债率是顺周期的,而股权融资是逆周期的。此外,经济周期对不同规模、产权、行业的企业外部融资影响也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琼  
我国银行私营部门信贷和股票市场规模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的负效应 ,但能显著促进储蓄率的提高。股票市场流动性能促进广义技术进步率提高 ,但对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储蓄没有明显作用。我国应该控制股票市场规模扩张 ,而加强股票市场流动性。银行部门应该加强公司监督和风险管理 ,以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光宇  
本文从总体视角研究了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于企业融资决策的动态影响,从个体视角研究了这一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视角,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恢复阶段,企业偏好内部融资;在扩张阶段,企业偏好债权融资;在衰退阶段,企业偏好股权融资;在紧缩阶段,企业偏好短期债权融资。从个体视角,宏观经济环境会通过影响企业的托宾Q和内部现金流来影响企业的债权和股权融资。宏观经济环境对于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也会因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和融资约束的不同存在差异。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采取精准匹配的信贷政策、推出更多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冬蔚  曾海舰  
本文研究经济周期、信贷风险、信贷配给、股市表现和企业家信心对公司融资选择的影响,发现宏观经济上行时,公司的融资偏好为"股权—债务",而宏观经济衰退时,公司的融资偏好则调整为"债务一股权";信贷配给增加后,股权融资的概率上升;银行不良贷款不影响公司融资选择;企业家对经济前景越有信心,债务融资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不存在单一的股权融资偏好,而且公司融资决策基本符合最优融资顺序理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樊磊  
传统的宏观经济周期理论用宏观经济变量解释经济周期与波动,但世界性金融危机引起了学术界对经济周期理论的重新思考。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清偿,导致全球融资成本急剧上升并加剧了经济的衰退;美国政府花巨资拯救其金融机构而非其他行业(如通用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美国对银行业的"压力测试"而非对其他行业的状况评估,对美国经济复苏产生了积极作用。金融系统运行及功能对宏观经济的重大影响,要求宏观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应当包含对金融系统运行及功能的分析与考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勇  
拉美地区宏观经济政策随着不同发展模式转换呈现不同演进特征。本文基于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历史演变,从三个方面分析其政策实践及得失。从短期视角看,为应对外部冲击以增加经济韧性;从中长期视角看,为解决结构脆弱性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对外全球视角看,为协调全球宏观政策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拉美宏观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给我国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强化政策体系的系统性、注重政策目标的权衡性、促进政策工具的创新性、增强对重大风险的防范性、保持对国际合作的开放性。与此同时,拉美国家中短期经济政策趋势也将给我国对拉投资带来机遇和挑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阮睿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信息,首次构建了中国微观企业宏观经济感知指数,并通过一个三期理论模型阐释货币政策在不同宏观经济感知情形下如何影响微观企业投融资行为。实证分析表明,当央行实施积极货币政策时,对宏观经济感知更乐观的企业更积极地响应政策刺激,表现为投融资行为增加。进一步将宏观经济感知指数分解为预期指数和回顾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感知指数的影响主要由反映企业未来预期的宏观经济预期指数引致,而反映历史信息的宏观经济回顾指数则没有显著影响。区分企业所有制的结果还表明,持有积极宏观经济感知的民营企业仅在积极货币政策状态下增加投资和提高杠杆率,而宏观经济感知对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的作用则未受货币政策状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