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6)
2023(13581)
2022(11760)
2021(10910)
2020(9310)
2019(21769)
2018(21422)
2017(42880)
2016(22666)
2015(25615)
2014(25425)
2013(25444)
2012(23390)
2011(21050)
2010(21220)
2009(20137)
2008(19039)
2007(16764)
2006(14971)
2005(13324)
作者
(64400)
(52966)
(52800)
(50022)
(33678)
(25390)
(24103)
(20613)
(20105)
(18991)
(18144)
(17690)
(16687)
(16467)
(16451)
(16157)
(15662)
(15583)
(15269)
(15239)
(13013)
(12916)
(12750)
(11913)
(11905)
(11817)
(11700)
(11617)
(10630)
(10309)
学科
(93217)
经济(93107)
(70199)
管理(70039)
(59048)
企业(59048)
方法(46817)
数学(41583)
数学方法(41254)
中国(30652)
(29511)
(28602)
金融(28601)
(27288)
银行(27254)
(26236)
(24036)
(21885)
业经(20646)
(20480)
财务(20417)
财务管理(20378)
企业财务(19524)
地方(19065)
(17773)
贸易(17756)
(17271)
(16617)
农业(16237)
理论(14703)
机构
大学(326926)
学院(324306)
(135949)
管理(133198)
经济(133128)
理学(115603)
理学院(114479)
管理学(112872)
管理学院(112294)
研究(101807)
中国(84015)
(68417)
(66547)
科学(58759)
财经(53946)
(49273)
(49050)
中心(48134)
(45452)
(44922)
业大(44606)
研究所(44351)
北京(43691)
经济学(42248)
财经大学(40522)
(39551)
师范(39238)
经济学院(38538)
(37706)
(36756)
基金
项目(216450)
科学(170971)
研究(161033)
基金(158914)
(135872)
国家(134750)
科学基金(117281)
社会(102912)
社会科(97849)
社会科学(97824)
基金项目(84955)
(83041)
自然(75225)
教育(73610)
自然科(73457)
自然科学(73442)
自然科学基金(72154)
(69452)
资助(66379)
编号(66171)
成果(53487)
(49195)
重点(47455)
(45320)
(45127)
课题(43957)
教育部(42996)
人文(42470)
国家社会(42095)
创新(42045)
期刊
(142409)
经济(142409)
研究(99206)
中国(55689)
(50334)
管理(48130)
学报(45517)
(44496)
金融(44496)
科学(42220)
(40063)
大学(35311)
学学(33322)
教育(30663)
农业(27225)
财经(26778)
技术(26189)
经济研究(23521)
业经(23060)
(22639)
问题(18989)
理论(18276)
实践(16689)
(16689)
技术经济(15864)
(15441)
图书(15286)
商业(15238)
现代(14849)
科技(14006)
共检索到4736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文宏  
配股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再融资手段之一,但是配股融资事实上的低成本,以及经理人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环境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行为得不到约束。使企业偏好配股方式融资却低效率地使用、降低了股市资金配置的效率。在我国股票融资代理成本还很高的情况下,单纯希望通过发行股票上市,降低企业的负债比率,改善企业经营状况,是在以一种软约束代替另一种软约束,并不能达到目的。发展股票融资的同时,更应加强市场的建设,完善股票市场在改善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袁国良  郑江淮  胡志乾  
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是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是一种典型的政府推动型制度变迁,股票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一开始就定位于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这种目标定位带来了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目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永锋  丰琳  
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实务分析认为,企业融资存在着所谓的“融资定律”,即上市公司再融资应首选内源融资,也就是留存收益和固定资产折旧,然后才考虑外源融资,其中又以债务融资优先,而把股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然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我国上市公司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呈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因此,要根据其中的原因和弊端,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永江  王丽英  
本文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做出总体界定 ,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稳定地偏向于股权融资 ,然后从配股和股利分配这两个角度出发 ,分析这一融资偏好的强弱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梅  
按照梅耶斯的"优序融资理论",企业融资顺序应是内部资金优先,债券融资次之,最后才是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则出现了"重股权融资、轻债券融资;重短期债券融资、轻长期债权融资"的现象。股权融资偏好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本文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价值、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及完善我国资本市场的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峻岩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就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若干假设做出验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霞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过度的股权融资偏好现象,就这一问题开展研究对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若干假设做出验证,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剑梅  
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应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考虑发行股票。然而,我国上市公司更偏好股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为什么不同于成熟理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究竟何在?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行为从治理结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平  王文婧  
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尤其是融资偏好和融资成本问题,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争论的焦点之一。一些上市公司完全违背了国外的"啄食顺序理论",在融资过程中过于偏好股权融资。本文研究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的发展历程,挖掘我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最后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凡  
本文以44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对数单位模型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利能力、股权结构、所得税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正影响;非债务避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有显著的负影响;企业规模、成长性、业绩波动性、资本结构等因素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无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葛永波  
本文运用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融资结构特征体现出明显的股权融资依赖性,但企业并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我国农业企业融资行为基本吻合融资啄食理论的"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偏好顺序,融资偏好与融资结构特征之间存在明显的背离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明  高洁  
我国火电产业与电力产业同时起步,一直占据着电力生产的主导地位,火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一直在75%以上。当前,由于能源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人民币持续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使用税提高和节能减排环保要求提高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形势严峻。本文重点对火电类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进行分析,对主要融资方式进行效率测度和影响因素分析,并为火电类上市公司融资方式的优化提供具体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中新  武凯文  
文章基于2001-2013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基本符合以内源融资为首要渠道的"啄食顺序理论",盈利能力较高的企业优先选择留存收益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而盈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通过盈余管理获取增发资格。同时,研究结果还表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其股权结构联系紧密,大股东为获得超额资本收益,通过盈余管理等手段实行高价增发榨取中小股东利益。文章揭示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真实动因,为研究与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提供了实证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