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8)
2023(17421)
2022(14681)
2021(13323)
2020(11303)
2019(25904)
2018(25241)
2017(49113)
2016(26491)
2015(29876)
2014(29621)
2013(29659)
2012(28120)
2011(25586)
2010(26054)
2009(24846)
2008(24525)
2007(22329)
2006(19953)
2005(18450)
作者
(78446)
(65468)
(65329)
(61985)
(42191)
(31758)
(29730)
(25189)
(25045)
(23527)
(22298)
(22130)
(21227)
(21038)
(21034)
(20621)
(19395)
(19344)
(19181)
(19181)
(16366)
(16205)
(16162)
(15099)
(14936)
(14781)
(14639)
(14631)
(13443)
(13083)
学科
(120593)
经济(120460)
(83063)
管理(80071)
(69212)
企业(69212)
方法(52512)
数学(45648)
数学方法(45259)
中国(36972)
(35853)
(31154)
(30644)
金融(30642)
地方(29148)
(29054)
银行(28999)
(27907)
业经(26674)
(26194)
(23809)
(23753)
财务(23716)
财务管理(23660)
企业财务(22750)
(21759)
贸易(21740)
农业(21644)
(21018)
技术(20316)
机构
大学(388317)
学院(386891)
(167472)
经济(164117)
管理(145763)
研究(135672)
理学(124184)
理学院(122802)
管理学(120893)
管理学院(120155)
中国(109709)
(82345)
(82133)
科学(80171)
(70100)
(66527)
财经(64047)
中心(63049)
研究所(62889)
(60009)
(58131)
业大(55009)
经济学(53048)
北京(52703)
农业(52158)
(49087)
师范(48512)
(48283)
(48238)
经济学院(48020)
基金
项目(245984)
科学(193766)
基金(179065)
研究(178549)
(156342)
国家(154983)
科学基金(132370)
社会(115159)
社会科(109346)
社会科学(109320)
(96130)
基金项目(93592)
自然(84661)
自然科(82742)
自然科学(82718)
教育(82137)
自然科学基金(81319)
(80798)
资助(75069)
编号(70912)
成果(58768)
(56924)
重点(56065)
(55366)
(53007)
课题(50103)
创新(49785)
国家社会(47803)
教育部(47691)
科研(47317)
期刊
(187314)
经济(187314)
研究(121132)
中国(81540)
(66506)
学报(60634)
(60372)
管理(55880)
科学(55221)
(53507)
金融(53507)
大学(45825)
学学(43195)
教育(40079)
农业(39837)
财经(33239)
技术(32107)
经济研究(31144)
业经(29617)
(28569)
问题(24563)
(22074)
(20462)
技术经济(20264)
统计(18847)
理论(18426)
国际(18285)
商业(18140)
世界(17991)
(17468)
共检索到603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通过事件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发布公司债、可转债和增发融资公告所产生的宣告效应进行研究,检验融资优序理论在我国资本市场的表现形式。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会通过"择时"来确定公告日期,具体表现为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融资公告前会产生显著的正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公告后产生显著的负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总体上会产生正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与国外的绝大多数研究不同,在我国可转债融资的累计平均异常收益率要显著的高于增发融资,增发融资的累计平均收益率又显著的高于公司债融资,而且上述的结果均是稳健的,本文认为产生以上结果主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裴珍珍  
本文通过对我国2007~2011年发行可转债、公司债、增发的上市公司的公司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于增发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大规模、低杠杆、低成长、相对发行规模较小的特征;相比于公司债发行公司,可转债发行公司具有成立时间短、未来投资机会多、获取经营现金能力强、较多自由现金流量和股权集中的特征。结论部分符合风险转移假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罗毅  王国盛  张宗成  
文章以我国目前在深沪两市交易的28只可转债为样本,用市场调整后的累积超额回报率来衡量发行可转债的宣告效应。通过对公告期内拟转换股票累积超额回报率的统计分析发现,公告期两天累积超额回报率CAR(-1,0)的平均值小于零,也就是说宣告发行可转债对市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比增发股票的负面影响要小。为研究累积超额回报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以(-1,0)时间窗口内的累积超额回报率为因变量,以发行规模、发行期限、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财务杠杆为自变量建立起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几个较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立力  谭德庆  郭田德  
从展望理论的角度对股票市场增发将带来负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上市公司在宣布增发后又终止增发或弃增改配后,股票价格无法回升到公告前水平的理论证明。投资者对股市所释出的信息会做出自己的主观价值评价,他们做出的评价是损失还是赢得将影响到股市的增发效应,增发的负效应就来自于投资者对增发这一信息做出了将导致损失的主观价值评价,而终止增发或弃增改配后股票价格无法回升到公告前水平的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同等强度的利好和利空消息给予了不同权重的主观价值评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马晓逵  杨德勇  李亚萍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再融资方式。本文尝试从投资者情绪角度入手,以2006—2009年在沪深两市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的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宣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普遍能获得正的宣告效应。具体而言,当定向增发前的投资者情绪较高时,投资者情绪与定向增发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而当投资者情绪较低时,投资者情绪则与定向增发公司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负相关。此外,在不同投资者情绪背景下,公司特征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宣告效应也有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卿小权  高升好  
基于2006~2011年来自A股市场的871起股权再融资事件,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对股权再融资宣告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三类股权再融资事件中,宣告定向增发的公司的股票市场表现明显优于配股或公开增发;预案披露前的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强,股权再融资宣告效应越差;"牛市"环境下的股权再融资宣告效应显著优于熊市环境。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全流通背景下的股权再融资宣告效应提供了新的一致性解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竞丹  
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也是兼并收购及反向并购的有效工具。定向增发中会出现融资权力过于集中于董事会、定向增发管理过于宽松、认购资产质量良莠不齐、增发价格易被操控等问题。为此,提出约束规范董事会在定向增发中的作用及行为,严格管控定向增发,把握好增发中资产质量问题等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竞丹  
定向增发降低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门槛,也是兼并收购及反向并购的有效工具。定向增发中会出现融资权力过于集中于董事会、定向增发管理过于宽松、认购资产质量良莠不齐、增发价格易被操控等问题。为此,提出约束规范董事会在定向增发中的作用及行为,严格管控定向增发,把握好增发中资产质量问题等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牟晖  韩立岩  谢朵  陈之安  
本文对中国截至2004年底发行的全部可转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可转债发行公告对股东价值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将可转债按股性价值大小排序后发现,发行股性可转债对股东价值的负效应小于发行债性可转债的负效应,这与Myers和Majluf(1984)模型的“优序融资顺序”不一致,反映了中国市场特有的“股权融资优先于债券融资”的融资顺序选择。结合考虑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治理结构,在回归分析中引入反映“二元”股权结构的变量,发现可转债公告效应不仅与股性价值负相关,与公司规模和发债规模负相关,且与股权流动性结构、非流通股帐面值和财务杠杆等反映公司治理结构的变量正相关。由此可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与治理结构的变革对中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营改增通过税率变化及抵扣链条的打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流转税税负,而且由于销售收入价税分离、购进货物或固定资产进项抵扣、税种变化引起会计核算差异、附加税费计税基础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变化。在"税盾效应"的作用下,"营改增"通过影响企业税负,进而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本文以2011年第1季度—2016年第3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DID方法及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含铁路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业、邮政业、电信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树民  肖春明  
"营改增"通过税率变化及抵扣链条的打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流转税税负,而且由于销售收入价税分离、购进货物或固定资产进项抵扣、税种变化引起会计核算差异、附加税费计税基础变化等因素,也影响着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变化。在"税盾效应"的作用下,"营改增"通过影响企业税负,进而会影响企业债务融资规模。本文以2011年第1季度—2016年第3季度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运用DID方法及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含铁路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广播影视业、邮政业、电信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上述行业税负与"营改增"政策存在反向关系,在"税盾效应"作用下,"营改增"显著降低了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政府应运用相关政策措施,适当促进企业债务融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李文静  
文章从股票流动性的视角考察定向增发对公司绩效的影响,选取2014—2016年中国A股市场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内均能获得正的超额收益;股票流动性显著影响定向增发后的公司绩效,具体表现为定向增发前的股票流动性越高,定向增发后的公司绩效表现越差。而当大股东没有参与定向增发时,股票流动性与定向增发绩效的负向关系表现更加明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邢嘉威  
本文以2011—2017年间发生在我国A股市场的公开市场回购事件为样本,探究了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取得显著正向的宣告效应,该效应与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正比,与既有估值水平成反比。这说明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股票回购宣告效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验证了"信号传递假说"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周伟武  
本文以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的218个定向增发新股或可转换债券事件为样本,运用标准的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与可转换债券的短期市场绩效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定向增发新股的短期市场绩效显著好于可转换债券。这说明,监管当局在制定相关融资政策时,应当充分考虑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意愿,为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新股创造一个好的政策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