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62)
2023(4765)
2022(3863)
2021(3548)
2020(2982)
2019(6861)
2018(6443)
2017(13384)
2016(6729)
2015(7346)
2014(7262)
2013(7369)
2012(6678)
2011(5767)
2010(6139)
2009(6308)
2008(5471)
2007(4984)
2006(4502)
2005(4222)
作者
(18085)
(14835)
(14708)
(14339)
(9437)
(7235)
(6951)
(5952)
(5714)
(5385)
(5109)
(5048)
(4872)
(4720)
(4706)
(4614)
(4478)
(4340)
(4204)
(4045)
(3948)
(3793)
(3457)
(3420)
(3392)
(3329)
(3282)
(3152)
(3014)
(2972)
学科
(28641)
经济(28626)
(24903)
金融(24903)
(24165)
(22101)
银行(22095)
(21488)
管理(21418)
(21201)
企业(21201)
中国(16055)
(12626)
方法(11710)
(11106)
中国金融(10996)
数学(10551)
数学方法(10491)
(9795)
财务(9780)
财务管理(9769)
企业财务(9087)
地方(8417)
(7479)
业经(7278)
(7130)
体制(6493)
产业(6411)
(5405)
贸易(5395)
机构
学院(93272)
大学(91972)
(44847)
经济(43981)
管理(35447)
中国(31382)
理学(30174)
理学院(29910)
研究(29869)
管理学(29534)
管理学院(29369)
(23496)
财经(18606)
(18134)
(16830)
(16418)
(16325)
中心(16258)
金融(16119)
银行(15786)
经济学(15592)
科学(15017)
(14840)
(14226)
经济学院(14184)
财经大学(14077)
(13734)
人民(13293)
研究所(12710)
(12640)
基金
项目(58448)
科学(46630)
研究(44063)
基金(43548)
(36604)
国家(36292)
科学基金(32036)
社会(29845)
社会科(28650)
社会科学(28645)
(22892)
基金项目(22651)
教育(19769)
自然(19261)
自然科(18854)
自然科学(18852)
资助(18672)
自然科学基金(18562)
(18463)
编号(17177)
成果(14192)
(13532)
重点(13444)
(13251)
(12705)
国家社会(12651)
(12357)
教育部(12193)
人文(11972)
创新(11918)
期刊
(46836)
经济(46836)
研究(30625)
(28119)
金融(28119)
(19895)
中国(16690)
管理(12991)
(11404)
学报(11385)
科学(11066)
财经(9985)
大学(9347)
学学(9111)
(8547)
经济研究(8147)
技术(7069)
业经(6918)
农业(6333)
问题(6201)
财会(5543)
理论(5496)
教育(5311)
(5007)
实践(4814)
(4814)
中国金融(4744)
国际(4738)
技术经济(4663)
商业(4404)
共检索到146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丁艳灵  陈通  
从代理成本角度看,由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产生了股权融资代理成本。引入债务融资可以降低股权融资代理成本,但同时又会产生债务融资代理成本。本文拟探讨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代理成本的成因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洪波  宗建树  
债务融资和内源融资、外部权益融资一起构成了企业融资的三种方式 ,从表面上看 ,它仅仅是一种资金的融通和资金的借贷活动 ,但实际上可以通过债权与股权的设计来解决一系列的代理成本问题。基于此 ,本文讨论了 :(1)代理成本的产生 ;(2 )债务融资可降低权益融资的代理成本 ;(3 )降低债务融资代理成本的四个途径 ;(4 )债务在减少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中的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军  杨兴全  
代理理论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代理成本,包括契约签订的缔约成本、代理人的担保成本和“剩余损失”以及委托人的监控成本等。本文着重研究企业融资契约根据股权融资契约和债务融资契约的不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其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且分别提出相应的融资政策选择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冰  左瑶  
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我国农业上市公司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农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制衡度越低,越有利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而国有控股公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代理成本更高。同时,笔者还发现,农业上市公司负债比例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而公司负债期限的缩短,对于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小东  
通过估计基准Q作为投资机会变量,用双边随机分析的方法,估计了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数据,并分组检验了各种治理机制对融资约束和代理成本的治理作用。研究表明,现金股利、举借外债和混合所有制对代理成本的治理效果甚微,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则表现出优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治理效率。举借外债可以最有效地缓解公司的融资约束,而民营企业的融资歧视现象仍未得到根本改变,混合所有制改革显著地缓解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根明  方勇华  
一、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产生 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代理成本的产生是由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引起的。由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委托人无法准确观测到代理人的行动——从而导致代理人不以委托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片面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产生了“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问题”,并给委托人带来一定损失(剩余损失)。于是,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合理的契约(激励机制),以诱使代理人选择对委托人最为有利的行动,因此而产生了监督成本与激励费用。代理成本主要包括剩余损失、监督成本以及激励费用三部分。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月娥  李江涛  张馨  
本文从代理成本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代理成本,包括股权产生的代理成本和债权产生的代理成本,论述了企业可以通过确定最优融资结构、进行包括降低企业股权代理成本和降低企业债权代理成本在内的融资决策来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耿  周军  
根据代理理论的解释,企业负债的原因是为了利用负债来约束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冲突,降低股权代理成本。但由于债务本身亦存在代理成本,因此,企业资本结构决策必须在股权代理成本与债务代理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企业债务代理成本与债务结构存在紧密的联系。债务的期限结构、类型结构都将对代理成本的高低产生影响。企业债务中的债券具有的信号显示功能,有助于总体债务代理成本的降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小军  王平心  
通过考察2001年-2006年期间157家公告发行可转换债券和459家公告发行"纯"股票的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公告效应",本文发现,尽管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市场反应好于普通股票,但总的说来,市场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公告会做出负面反应,且价格下降的幅度与企业的融资规模正相关,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负相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市场对未分配现金流量少且增长机会高的公司的市场反应显著好于未分配现金流量多且增长机会低的公司。我们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代理成本对可转换债券融资市场反应的预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类承曜  
地方政府债务合约中存在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巨大的代理成本导致地方政府债务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如果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就会过度举债,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由于中国政治体制、金融市场与传统的财政学理论描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我国地方政府代理成本和外部性问题十分严重,中国地方政府会过度举债。因此,我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规范性管理十分必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钟勇  陆贤伟  
利用中国证券市场现金股利公告数据,考察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双重制约下现金股利政策的市场反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融资约束样本和低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非融资约束样本和高代理成本样本的现金股利公告对市场的负向冲击更弱;在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的相互组合不同样本中,现金股利政策公告在同时存在高代理成本和非融资约束时对市场的冲击最小,对市场冲击最为强烈的为同时存在低代理成本和融资约束时进行现金股利的发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亮  梁彤缨  
借助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衡量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共同作用下股利政策有效性的模型,并以我国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代理成本分别使得实际股利支付朝过低和过高的方向偏离,而前者是造成当前我国股利政策治理效应损失的主要原因,二者共同作用使得股利支付整体水平偏低。故而,当前增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治理效应的关键在于增强资本市场透明度、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萧松华  王院民  
本文基于货币政策的研究视角,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2~2012年的相关数据,结合考虑公司产权性质,研究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负债融资对股权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负债融资在紧缩货币政策下能有效减少股权代理成本,但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由于国有上市公司存在预算软约束和监督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负债融资抑制股权代理成本的效果在这些公司上较差;同时,短期负债降低股权代理成本的效果好于长期负债。因此,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公司应调整融资结构,适当提高负债融资比例,特别是短期负债融资的比例,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韬  陈聪  
本文选取2009~2013年深市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在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下,企业的代理问题是如何影响企业慈善捐赠行为的,同时进一步研究企业存在的融资约束问题是否会对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代理问题越严重,其捐赠力度越大,而融资约束对此则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援成  田满文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代理成本进行分类和动态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发现,1999年前,总体上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随杠杆比率增加而增加,且显著正相关;1999年后,随着预算约束日趋强化,代理成本增加幅度有递减趋势。通过结构分析可知,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变化规律主要因国有控股公司代理费用不断变化所致,而社会控股公司的代理成本稳中趋降,且弹性较小,国家宏观调控与监管效应日益发挥作用,但杠杆治理效应在中国仍失效。近年来国有控股公司代理成本增幅出现小幅上升,可能源于监管效应下滑以及相应改革所增加的制度转换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