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5)
- 2023(14935)
- 2022(12613)
- 2021(12043)
- 2020(9947)
- 2019(23282)
- 2018(22687)
- 2017(44105)
- 2016(23315)
- 2015(26366)
- 2014(25887)
- 2013(25908)
- 2012(23867)
- 2011(21490)
- 2010(21321)
- 2009(19851)
- 2008(18538)
- 2007(16006)
- 2006(14044)
- 2005(12584)
- 学科
- 济(96948)
- 经济(96841)
- 管理(66417)
- 业(65238)
- 企(54431)
- 企业(54431)
- 方法(45107)
- 数学(40059)
- 数学方法(39732)
- 中国(32535)
- 融(28447)
- 金融(28446)
- 财(26389)
- 银(26342)
- 银行(26307)
- 行(25418)
- 农(24742)
- 业经(20994)
- 制(20926)
- 地方(20166)
- 贸(19493)
- 贸易(19476)
- 易(19011)
- 学(18465)
- 务(17765)
- 财务(17701)
- 财务管理(17679)
- 企业财务(16980)
- 农业(16598)
- 环境(14922)
- 机构
- 大学(329053)
- 学院(325274)
- 济(140237)
- 经济(137560)
- 管理(130824)
- 理学(113617)
- 理学院(112416)
- 研究(111179)
- 管理学(110692)
- 管理学院(110124)
- 中国(90891)
- 京(70393)
- 科学(65319)
- 财(63587)
- 所(54480)
- 中心(52118)
- 财经(52040)
- 研究所(49723)
- 农(48202)
- 经(47730)
- 业大(45498)
- 北京(45350)
- 江(44310)
- 经济学(44268)
- 范(40769)
- 师范(40435)
- 经济学院(40172)
- 院(40121)
- 财经大学(39391)
- 农业(37612)
- 基金
- 项目(224733)
- 科学(177935)
- 基金(166577)
- 研究(165055)
- 家(144254)
- 国家(143102)
- 科学基金(123848)
- 社会(106628)
- 社会科(101367)
- 社会科学(101343)
- 基金项目(88576)
- 省(83309)
- 自然(79704)
- 自然科(77930)
- 自然科学(77912)
- 自然科学基金(76529)
- 教育(74466)
- 划(71249)
- 资助(69081)
- 编号(65935)
- 成果(52816)
- 部(51065)
- 重点(49591)
- 发(47360)
- 创(46729)
- 国家社会(44758)
- 教育部(44438)
- 课题(44339)
- 创新(43654)
- 人文(43004)
- 期刊
- 济(145284)
- 经济(145284)
- 研究(99784)
- 中国(61783)
- 学报(48398)
- 财(47303)
- 管理(46845)
- 科学(46050)
- 农(43289)
- 融(42942)
- 金融(42942)
- 大学(37246)
- 学学(35171)
- 教育(30460)
- 农业(29913)
- 财经(25815)
- 技术(25627)
- 经济研究(24646)
- 经(22027)
- 业经(21701)
- 问题(19117)
- 理论(17221)
- 贸(16094)
- 业(15705)
- 实践(15490)
- 践(15490)
- 技术经济(15429)
- 图书(15426)
- 世界(14884)
- 科技(14527)
共检索到479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亦秋 丁竹英
近年来,融资交易在我国两融业务的发展中占绝对优势,交易规模持续放大。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的双向反馈机制的基础上,进而以沪深300指数日收益率、沪深融资余额日变动率为考察对象,以2010年3月31日至2016年12月26日为时间跨度,运用GARCH模型研究在不同股市行情中,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的反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完整时段来看,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具有正反馈效应,但整体上影响力度有限,效果微弱。从股市的上涨与下跌时段来看,融资交易对我国股市波动的正反馈效应非常显著,表现出明显的"助长助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平 谷慎
融资融券业务对有效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单边市"问题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对股市的波动性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选取融资融券标的股票重新编制了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含虚拟变量的GARCH模型和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推出前后股市波动率的变化,以及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业务在整体上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具体而言,融资交易加剧了股市波动,而融券交易则减小了股市波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锋森
融资融券到底是加剧还是平抑股市波动,以往文献的研究结论分歧很大,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投资者交易策略有着不同的假设和判断。本文借鉴趋势交易(根据股价变化趋势进行投资决策)研究方法,基于投资者交易策略视角对融资融券如何影响股市波动提出新的微观机制解释,并以我国股市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从投资者交易策略来看,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没有呈现显著的趋势交易特征;而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股票,其融资交易和融券交易均呈现显著的反转交易特征。从收益预测情况来看,融资买入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也越高;而融券卖出比例越高的股票,其未来收益率越低。总的来看,我国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机制进行的交易是"高抛低吸"而非"追涨杀跌",其反转交易特征有助于平抑股市波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航 梁智强 隗春燕 宋梦薇
2015年,我国A股市场大起大跌,而恰好2014年9月底融资融券第四次扩容,融资融券交易额大幅增长,其中是否存在某些因果关系?通过分析2010年4月至2016年3月的沪深300指数振幅、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数据特征,以及建立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析,发现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震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综合Granger因果检验,这种影响的因果关系较弱。具体到第四次融资融券标的股扩容后的情况,融券余额则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股市波动。
关键词:
沪深300 融资融券 波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虎 朱贵宇
本文基于上证50每日股票价格收盘指数,将是否开展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当作虚拟变量引入GARCH(1,1)模型和EGARCH(1,1)模型,研究融资融券交易与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具有杠杆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但现阶段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业务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波动性 影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桂荣 曹志鹏
以2009~2015年沪深股市为研究对象,以标的股为处理组,非标的股为控制组,在使用倾向得分进行匹配的基础上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双重差分估计,检验了融资融券开启及四次扩容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政策确实会平抑股市的波动,有证据表明随着股票市场和融资融券政策趋于成熟,这种平抑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可以认为融资融券平抑股市波动的作用在股市泡沫时期更加明显。
关键词:
倾向得分 双重差分 融资融券 波动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桂荣 曹志鹏
以20092015年沪深股市为研究对象,以标的股为处理组,非标的股为控制组,在使用倾向得分进行匹配的基础上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双重差分估计,检验了融资融券开启及四次扩容对股市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融资融券政策确实会平抑股市的波动,有证据表明随着股票市场和融资融券政策趋于成熟,这种平抑作用更加明显。此外,可以认为融资融券平抑股市波动的作用在股市泡沫时期更加明显。
关键词:
倾向得分 双重差分 融资融券 波动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莹 肖欣荣 王铎
本文研究了中国A股市场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分别在我国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和后期,构建了两阶段的双重差分回归模型,比较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在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初期,两融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未能得到有效抑制。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期,A股市场融券交易总量快速增长,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相对非融资融券股票得到明显抑制,这一抑制效应对于融券交易活跃的股票更为显著,说明融券交易的活跃程度对于抑制融资融券标的股票"异质性波动率之谜"现象起主要作用。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异质性波动率之谜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妙妙
本文采集股价指数月收益率和融资融券交易额每月日平均变化率的数据,针对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做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
融资融券 波动性 股价指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红伟 杨琨 向玉冰
融资融券设计初衷是通过融资加强市场流动性和通过融券提供投资者规避价格下跌风险的金融工具,改善由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导致市场巨幅震荡的局面,实现资本市场长期稳定的目标。实际操作中,融资融券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间的资金流动,撬动巨额资金涌入股市;融资规模扩张过快而融券做空力量薄弱,业务结构发展严重失衡,导致两融业务具有"小冲击、大波动"的金融加速效应,放大了外部冲击引起股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协整回归分析表明,两融业务规模的扩张和收缩对上证指数涨跌具有显著的同向影响。TGARCH事件模型结果进一步证实融资融券从稳定股价到加剧波动的功能变化。随着标的股票扩容和业务常规化,两融业务导致股市投机过度,加剧了...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宏林 滑淑美 陈收
当前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使中国证券市场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由以往纯粹的单边市场逐步具备了双边市场的部分特征。为探讨这一市场条件的改变对于特质波动率变化的影响,论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融资融券业务政策对个股特质波动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增加融资融券交易提高了标的股票的特质波动率;单纯地增加融资交易提升了股票的特质波动率,而仅增加融券交易则会降低股票的特质波动率。投资者可通过选择非融资融券标的股,或者选择融资规模相对较小而融券规模相对较大的标的股来降低特质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忆文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31日,通过GARCH模型和T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的引入能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波动性,但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忆文
本文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8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31日,通过GARCH模型和TARCH模型研究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融券机制的引入能降低股市的非对称波动性,但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会加大股市的波动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徐煦
利用上海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和融资融券量等数据,通过GARCH模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的方法研究我国内地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与市场以及个股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与股价波动存在着负向变动关系;融资融券交易活动可以对我国内地股票市场和个股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