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3)
2023(3941)
2022(3172)
2021(2892)
2020(2404)
2019(5506)
2018(5106)
2017(10165)
2016(5097)
2015(5707)
2014(5545)
2013(5551)
2012(5136)
2011(4611)
2010(4924)
2009(5025)
2008(3885)
2007(3647)
2006(3339)
2005(3221)
作者
(13599)
(10890)
(10702)
(10329)
(6746)
(5201)
(4931)
(4329)
(4100)
(3923)
(3699)
(3686)
(3570)
(3528)
(3332)
(3327)
(3279)
(3157)
(2968)
(2889)
(2662)
(2620)
(2559)
(2511)
(2466)
(2388)
(2387)
(2245)
(2183)
(2172)
学科
(24613)
金融(24613)
(21768)
经济(21752)
(21396)
银行(21394)
(20895)
(15294)
中国(14024)
管理(13316)
(13093)
企业(13093)
中国金融(10896)
方法(8317)
(8285)
(7545)
数学(7464)
数学方法(7436)
(6766)
地方(6635)
(5799)
财务(5784)
财务管理(5776)
业经(5617)
企业财务(5599)
(5192)
贸易(5183)
(5098)
(4733)
事业(4414)
机构
学院(66726)
大学(65303)
(34306)
经济(33600)
中国(27092)
管理(24676)
研究(23572)
理学(20470)
理学院(20300)
管理学(20099)
管理学院(19975)
(16944)
(15475)
银行(14981)
(14818)
金融(14555)
中心(14048)
(14048)
财经(13295)
(13224)
(12070)
人民(11874)
经济学(11697)
(11398)
国人(10867)
中国人(10817)
中国人民(10713)
经济学院(10677)
科学(10557)
财经大学(10205)
基金
项目(40171)
科学(31783)
研究(31494)
基金(29751)
(24710)
国家(24495)
科学基金(21392)
社会(20946)
社会科(20127)
社会科学(20123)
(15478)
基金项目(15370)
教育(13456)
编号(12960)
资助(12817)
(12425)
自然(12260)
自然科(12005)
自然科学(12004)
自然科学基金(11819)
成果(10603)
(10389)
(9460)
重点(9153)
(9152)
(9115)
(9075)
国家社会(8997)
创新(8610)
课题(8528)
期刊
(34863)
经济(34863)
(26762)
金融(26762)
研究(22808)
中国(13766)
(12528)
管理(9349)
(8572)
理论(7911)
实践(7444)
(7444)
财经(6820)
科学(6709)
学报(6532)
经济研究(6183)
价格(6092)
(5832)
大学(5563)
学学(5355)
国际(5029)
农业(4833)
业经(4816)
中国金融(4796)
技术(4690)
(4420)
问题(4198)
教育(4098)
世界(3734)
(3544)
共检索到115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平新乔  陈敏彦  
本文运用 35个大城市的面板数据 ,就政府 (地方政府 )控制的地价、信贷与经济适用房优惠政策等 3个变量对于中国房地产业的投资、销售价、销量与土地购置价所产生的效应做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在低地价与高房价之间更在乎土地的廉价获取 ,他们对低廉地价的获取动力是对高房价追求动力的两倍以上 ;“经济适用房”开发与土地截留已经成了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从政府手中获取廉价土地的两个基本手段。政府支持的银行信贷 ,无论是对房地产投资 ,还是对房价上升、土地价格上扬及房屋销量 ,都具有正向推动作用 ,外资进入是近 3年来房地产投资扩张的一个显著推动因素。如果要对房地产业进行适当缩水 ,除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雷曜  石峰  
伴随全球微型金融业快速发展,微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逐渐多元化和国际化,国际投资者对微型金融投资规模也与日俱增。文章对微型金融业资金来源以及融资生命周期和结构变化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微型金融股权交易和微型金融投资机构MIVs(Micro Finance Investment Vehicles)的最新发展情况。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文章针对国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面临的融资渠道窄,资金来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要鼓励和引导国内微型金融业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增强资本实力,完善公司治理;二是要培育和发展本土专业化的MIVs投融资平台或中介;三是继续完善差别监管政策和扶持政策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光辉  李沫含  
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行为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层的政策制定为约束条件,选择、设计能为市场接受,且符合公司股权结构的再融资工具。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1991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上的变化,并且通过考察证券发行监管审核制度变迁与上市公司再融资工具选择之间的关系,得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工具将围绕着全流通而进行设计,可转债及其衍生物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债权融资即将真正意义上的出现并占到合理比重等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芮玉巧  
再融资对于壮大上市公司实力、促进公司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截至2004年底,河南省共有17家(次)实施了再融资,融资总额为58.9亿元,对比上市公司再融资条件,2006年度在经营业绩上具备再融资条件的公司有15家,其中具备增发和可转债条件的有10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建军  田光宁  
中国进入直接融资时代是证券市场十余年发展成就的体现 ,它对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深化意义重大。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 1991年以来中国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结构的变化 ,并且通过对证券市场流通结构的考察得出中国融资结构变动趋势将以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融资将超过国债融资等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贝毅   孙玥   曲连刚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从期限的角度,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投资期限不超过一年的是短期资本,投资期限在一年以上或者未规定年限的是长期资本。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式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银行信贷、政府贷款、官方援助资本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很多种。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呈现许多新趋势,其中融资证券化是其中最显著的趋势和特点。融资证券化趋势对世界经济既有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联涛  
一、全球资本市场的大趋势 对本地金融市场的影响 全球资本市场的大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科技进入资本市场降低了交易费用。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入直接推动了交易过程和无票据交易的产生。现在电子交易网络和自动交易系统约占纳斯达克交易量的1/4,在线经纪人费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思硙  毛小菁  
在国际社会积极探讨后2015年发展议程时,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抓住时机,提出了"官方对可持续发展的总支持"(TOSSD)这一新的概念,以对国际发展融资进行更为全面的统计。在过去几年中,DAC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推广介绍这一概念,并希望把TOSSD作为联合国统计各国对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的工具,以得到国际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美芳  
面对巨大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各国政府、金融机构或国际机构都会推动相应的融资项目。目前,国外巨灾融资呈现出以下一些新趋势:(1)强调防损,表现在实施和推广防灾防损的融资计划、保险机构大力提高防灾防损力度等方面;(2)突出合作,表现在融资主体多元化、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相结合等方面;(3)兼顾效率,表现在推行以风险为基础的费率、重视事后融资、关注巨灾资金流动性缺口管理等方面。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在设立防灾防损项目、有效利用市场力量、提高巨灾风险管理效率等方面将会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顺青  逯元堂  陈鹏  高军  刘双柳  
改革开放40年来,环保投融资大致经历了以工业污染治理为主的企业投融资阶段,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污染治理为主的投融资阶段和财政引导下的多元化投融资阶段三个阶段,投资总量、投资结构在三个阶段中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在工业污染物去除、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显著效益。论文对40年来环保投融资政策和投资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基于当前政策形势,对未来环保投融资的趋势进行预判,以期为未来环保投资决策提供支撑。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修军  
本文认为发展直接融资和降低杠杆率是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必由之路,并结合十九大报告和金融监管的发展脉络分析了金融行业和资产管理行业格局的未来变化。文章认为,在新的监管框架下,不同类别的机构投资人将面临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各机构应该重新思考资产管理的本质,整顿业务架构,不断转型,最终回归资产管理的本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世坤  李雅菁  
"十一五"时期,我国铁路为从建设里程和技术实力上实现跨越式发展,投资耗费巨大。财政投资及铁路自有资金远不可能满足铁路发展的需求,社会资本又因体制等方面的障碍,难以大量进入,我国大规模的铁路建设走出了一条通过大量银行贷款及发债的发展道路。过度倚重债务融资使铁路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导致铁路系统负债率近几年不断攀升,2011年3月末已达到58.06%,铁路建设依赖银行的融资早已进入了银行监管的瓶颈。然而,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晓丽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仍处于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和转型的关时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有限的地方财供给无法匹配的突出矛盾。一方面地方政府有融资需求和动机;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融资规模和手段受到限制,未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将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和融资模式创新,成为各方关注焦点。2013年及以后各年面临一个集中还款期,为了减弱地方财政还款压力和风险,地方政府未来将会选择中长期的融资方式为主。而且随着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性融资的监管和限制,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地方政府投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斌  张梦丹  李利华  
本文基于CiteSpace工具和CSSCI数据库,对我国学术界自1993年以来关于融资效率研究的文献开展可视化计量分析。通过梳理发文量趋势、高频关键词、研究热点、作者机构、高被引文献等要素,可以发现:在相关理论的起步、发展、多元化三个历史演化阶段中,研究热点始终与宏观经济发展联系密切,早期集中在不同融资方式下融资效率测度方向,近期整体趋向多元化发展;研究对象受政策导向的影响,从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渐过渡到以上市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研究方法则从规范研究转向偏重实证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