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5)
- 2023(11999)
- 2022(10218)
- 2021(9658)
- 2020(8239)
- 2019(19161)
- 2018(18680)
- 2017(35604)
- 2016(19273)
- 2015(22285)
- 2014(22360)
- 2013(22282)
- 2012(21086)
- 2011(19082)
- 2010(19544)
- 2009(18571)
- 2008(18000)
- 2007(16176)
- 2006(14128)
- 2005(13096)
- 学科
- 济(81058)
- 经济(80975)
- 业(51080)
- 管理(50640)
- 企(40637)
- 企业(40637)
- 方法(36768)
- 数学(32537)
- 数学方法(32257)
- 中国(30375)
- 融(28630)
- 金融(28628)
- 银(26487)
- 银行(26464)
- 行(25596)
- 财(23783)
- 农(22310)
- 贸(19697)
- 贸易(19680)
- 制(19567)
- 易(19268)
- 业经(16586)
- 地方(16433)
- 学(15549)
- 务(15177)
- 财务(15138)
- 财务管理(15095)
- 农业(14967)
- 企业财务(14335)
- 理论(12977)
- 机构
- 大学(276966)
- 学院(275400)
- 济(122504)
- 经济(120056)
- 管理(99814)
- 研究(97592)
- 理学(84270)
- 理学院(83301)
- 中国(83023)
- 管理学(82026)
- 管理学院(81502)
- 京(59058)
- 财(58159)
- 科学(55755)
- 所(49865)
- 中心(46774)
- 财经(45828)
- 农(45159)
- 研究所(44807)
- 经(41668)
- 江(41385)
- 经济学(40024)
- 北京(38424)
- 业大(37162)
- 经济学院(36291)
- 农业(35406)
- 范(35403)
- 师范(35079)
- 院(34320)
- 财经大学(34058)
- 基金
- 项目(172069)
- 科学(133949)
- 研究(129308)
- 基金(124767)
- 家(107683)
- 国家(106796)
- 科学基金(90094)
- 社会(82061)
- 社会科(77931)
- 社会科学(77908)
- 省(65057)
- 基金项目(64827)
- 教育(59632)
- 划(55066)
- 自然(54998)
- 自然科(53718)
- 自然科学(53700)
- 编号(52971)
- 自然科学基金(52779)
- 资助(52604)
- 成果(44975)
- 部(39700)
- 重点(39305)
- 发(37887)
- 课题(36762)
- 创(35711)
- 国家社会(34850)
- 性(34493)
- 教育部(34348)
- 大学(33574)
- 期刊
- 济(134113)
- 经济(134113)
- 研究(87384)
- 中国(58208)
- 财(46340)
- 融(42269)
- 金融(42269)
- 农(41523)
- 学报(41082)
- 科学(37311)
- 管理(35148)
- 大学(31143)
- 教育(30335)
- 学学(29016)
- 农业(27034)
- 财经(23317)
- 技术(23296)
- 经济研究(22443)
- 经(20153)
- 业经(19841)
- 贸(18689)
- 问题(18237)
- 国际(17991)
- 业(15701)
- 世界(15077)
- 理论(13748)
- 技术经济(13650)
- 图书(13034)
- 统计(12973)
- 版(12688)
共检索到432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单鑫 张放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征程,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世界其他落后国家与地区提供了新的通达现代化的实践参照。新时代的中国话语要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关键在于寻找或者创造知识的重合地带,从而创造平等对话交流的可能性。百年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党自我革命精神的延续、独立自主的方法论原则与国际视野下的大国担当,成为了国外观察者刻画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形象的四个侧面。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践为故事线索,客观公正地看待对外传播与受众反馈之间的内在张力,方能为中国建构具有广泛解释力与包容力的国际话语体系提供参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祺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向国际社会塑造和展示出全新伟大形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敢于担当、坚强领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并向世界各国分享治党、治国和全球治理经验,塑造和展示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新特征:在治党方面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理;在治国方面坚持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在全球治理方面负责任有担当、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饶武元 刘贺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是在党的奋斗实践中生成、淬炼和塑造出来的,它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始终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蕴含着主体自塑与客体他塑的统一、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平衡和国家实力与国际权利的协调三重内在逻辑。在不断提升党的国际知名度、国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无私为民的执政者、胸怀天下的奋斗者和全球治理的引领者等大党国际形象建设经验。新时代,伴随中国共产党走近世界舞台聚光点,需要进一步统筹"两个大局",夯实党的国际形象的客观呈现;坚持国际主义,完善党的国际形象的主观建构;强化舆论引领,提升党的国际形象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际形象 国家治理 形象传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熙保
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理论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工业化理论为制定工业化战略和政策指明了方向。本文聚焦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从思想脉络和发展规律角度探求该理论的动态演进和深层机理,以期推进对中国共产党工业化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学理性研究。本文梳理和归纳了中国共产党农轻重协调发展理论(工农业关系论与农轻重次序论)和工业化发展战略理论(重工业优先发展论、农村工业化论、新型工业化论、"四化"同步发展论)的主要观点和历史演进,并剖析了每个理论观点背后的主要依据。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演进过程是一个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伟大实践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工业化驱动理论引领工业化道路理论的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白瑞 陈凡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全球性绿色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经济转型的现实国情,针对发展绿色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涉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创新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消费、实施绿色新政等内容。中国共产党的绿色经济思想具有继承性、实践性、和谐性、文化性等特征,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绿色经济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青觉 曹高丁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重大命题以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无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重要的核心概念。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是近代中华民族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逐渐建构起来的,先后经历了早期萌芽、转型发展、转化重构、革新升华、成熟定型和继续发展等历史演化阶段,建构了以“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建设”“民族梦想”等为核心意涵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体系。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意涵在传承与发展中不断向前演进,被赋予鲜明的时代特色。系统梳理和科学阐释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生成和意涵演变,可以拓宽中国民族理论研究视角,实现中国话语与世界话语的融通发展,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话语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族复兴 话语 意涵演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建平 莫丹华
以话语的文化性和文化的话语化为观照,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建构呈现出清晰的逻辑演绎层次,表现为内在相关、高度联动、差异对等的逻辑现实,党性蕴含红色、文化性指向话语化、话语权体现人民性的逻辑生成,进而指向构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的逻辑进路。把握实然、必然、应然之三重逻辑,构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话语体系,是叙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根本所在,也是深化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红色文化 话语体系 建构 三重逻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慧君 黄秋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为经济发展创建了稳定的秩序,建立起组织动员各种要素参与现代化建设的高效领导体制,形塑了支撑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制度成本和不确定性,在此过程中,形成了高超的经济治理能力。党的核心经济治理能力主要包括:理论创新与理念引领能力;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制度供给与创新能力;统筹协调与经济秩序治理能力;促进公正与共享能力;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能力。中国共产党综合运用经济治理能力,形成支撑发展的强大国家治理模式,铸就中国经济发展奇迹。新时代党要根据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以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优化党的经济治理能力;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化、法治化和专业化水平;有效协调党与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模式。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经济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久雨 舒靖钧
党的二十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确立下来,重申了初心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党的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初心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必须推动初心使命制度化发展。首先,要明确初心使命制度化核心意涵,初心使命制度化是指制度主体即中国共产党将蕴含初心使命的思想观念、价值共识以一定的方式展开,实现初心使命制度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过程。其次,要全面把握初心使命制度化的显著特征,其主要包括稳定性与持续性,广延性与扩散性,约束性与规范性。再次,要深入探析初心使命制度化的实现路径,其主要从理论武装、思想认同、政治品格培养、传播环境优化、制度机制构建五个方面展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付来 杨子强
全方位认识以陕北公学-华北联大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特色实践。"人民属性"是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办学理念。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始终与根据地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中国革命现实主题紧紧相连。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受列强坚船利炮和科技发展冲击而建立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南洋大学堂等一批新式教育机构;其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诗宇 丁晓强
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以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基础支撑。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国共产党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缘于遵循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无产阶级运动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理路。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提出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于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新跃升、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以及全球发展的新思路。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导引、思想指引和主体牵引,才能有力有效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蹄疾步稳,进而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注入强大动力、奠定坚固基石。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共产党 逻辑 意蕴 路径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成鑫 杨晓晓
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创立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系列革命精神,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精神导引、凝聚激励作用。认同革命精神是继承与发扬革命精神的根本前提,继承与发扬革命精神的实质是对革命精神的切实认同。增进革命精神的认同,是党在伟大实践中一脉相承的历史性生成,是革命建设改革时代反复确认的价值性生成,是新时代新形势迫切需要的现实性生成。要继续深化革命精神系统性研究,完善革命精神传播方式,多维度开展革命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分别从认知、情感、行为认同角度探究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认同的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晓宽 李晓娟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本质是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支持和认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是由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执政绩效等方面构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流变。文章认为,在当代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关注民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功能,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才能不断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
关键词:
合法性 中国共产党 执政基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段治文 张帅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百年来,不同的政治派别都对五四运动进行了不同的历史解读和形象建构。中国共产党建构的五四运动形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占据着主导性地位。中国共产党运用革命话语、阶级话语与建设话语建构了五四运动的世界性面相、革命性面相、群众性面相与现代化面相,其中,前三种面相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基本稳定,而最后一种面相萌发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定型。中国共产党对五四运动形象的建构不仅彰显了与其他党派的政治区别,展现了自身的政治合法性,而且在革命与建设的动员、文化整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