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6)
- 2023(15678)
- 2022(13398)
- 2021(12813)
- 2020(10533)
- 2019(24477)
- 2018(24140)
- 2017(45595)
- 2016(25208)
- 2015(28284)
- 2014(28452)
- 2013(27333)
- 2012(25234)
- 2011(22665)
- 2010(23027)
- 2009(21043)
- 2008(19691)
- 2007(17269)
- 2006(15319)
- 2005(13617)
- 学科
- 济(91666)
- 经济(91560)
- 管理(65871)
- 业(65664)
- 企(54962)
- 企业(54962)
- 方法(42510)
- 数学(37102)
- 数学方法(36623)
- 中国(34831)
- 融(27935)
- 金融(27934)
- 银(26171)
- 银行(26125)
- 财(25464)
- 行(25191)
- 农(24249)
- 教育(23296)
- 学(22509)
- 地方(20883)
- 业经(20525)
- 制(19914)
- 理论(19473)
- 务(16802)
- 财务(16733)
- 财务管理(16705)
- 农业(16600)
- 企业财务(16008)
- 贸(15878)
- 贸易(15864)
- 机构
- 大学(347673)
- 学院(341749)
- 济(130668)
- 管理(130026)
- 经济(127593)
- 研究(117979)
- 理学(112825)
- 理学院(111447)
- 管理学(109276)
- 管理学院(108637)
- 中国(87538)
- 京(74821)
- 科学(72378)
- 财(61646)
- 所(58955)
- 中心(54271)
- 研究所(54072)
- 农(53249)
- 范(53124)
- 师范(52683)
- 江(49866)
- 财经(49816)
- 业大(49682)
- 北京(47895)
- 经(45414)
- 师范大学(43165)
- 院(42529)
- 农业(41658)
- 州(40946)
- 教育(40573)
- 基金
- 项目(234531)
- 科学(185146)
- 研究(175569)
- 基金(168160)
- 家(146634)
- 国家(145051)
- 科学基金(123735)
- 社会(108973)
- 社会科(103157)
- 社会科学(103127)
- 省(92334)
- 基金项目(88619)
- 教育(86256)
- 自然(79605)
- 划(79248)
- 自然科(77751)
- 自然科学(77733)
- 自然科学基金(76332)
- 编号(72371)
- 资助(69587)
- 成果(61203)
- 重点(53580)
- 部(53092)
- 课题(52445)
- 发(50676)
- 创(49009)
- 教育部(46134)
- 创新(45491)
- 项目编号(44951)
- 大学(44618)
- 期刊
- 济(137444)
- 经济(137444)
- 研究(108959)
- 中国(71980)
- 教育(64031)
- 学报(54902)
- 科学(49606)
- 农(47957)
- 管理(46839)
- 财(45987)
- 大学(42408)
- 融(40514)
- 金融(40514)
- 学学(38721)
- 农业(32846)
- 技术(31511)
- 财经(24370)
- 经济研究(22206)
- 业经(21250)
- 经(20831)
- 图书(17773)
- 问题(17538)
- 业(16932)
- 理论(16398)
- 科技(15838)
- 职业(15542)
- 版(15428)
- 技术经济(15108)
- 实践(15013)
- 践(15013)
共检索到508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刘菁菁 李鑫
本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6名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家长经历的心理变化,并透过心理变化深度反思和分析了孤独症儿童融合之路中断的原因。结果发现,中断融合教育的孤独症儿童家长都经历了"选择与决策、抗争与合作、理想与期许、现实与无助、退让和妥协以及落寞与退出"6个心理发展阶段。研究进一步指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平等的保障不力,融合环境、课程教学与发展评价的支持缺位是造成融合之路中断的深层次原因。研究建议,要持续做好法律制度建设与改进,切实保障融合教育的基本权利;正确认识融合教育结果公平,形成对孤独症儿童发展合理预期;加强孤独症儿童学习生活支持,最大程度发挥孤独症儿童潜能。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家长 教育安置 融合教育 回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左娟娟 贺荟中
学前阶段是孤独症儿童的最佳融合时机,将孤独症儿童安置于融合环境已成为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美国是较早推行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国家之一,具有相对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文梳理近三十年美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的相关研究,总结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安置情况、影响因素以及孤独症儿童在学前融合环境中取得的教育成就与存在问题,以期为我国孤独症儿童学前融合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学前融合教育 美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2014年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中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点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使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安置形式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回顾国内外孤独症儿童教育安置形式的发展历程,发现各国都力图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和多元化办学主体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复杂多样的教育需要。孤独症学校(部)作为多种教育安置形式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中重度和极重度孤独症儿童多样化的教育需要,并为我国加快完善多样化的孤独症儿童教育安置形式提供建议。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教育安置形式 特殊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户秀美 孟怡菲 王印 胡晓毅
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学生面临的众多挑战严重影响其学业发展,其学业质量普遍不高。学科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和基本途径,普通学校应将孤独症儿童学业水平的提升作为重要任务,为其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做好准备。文章对国内外近十年来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学科教学的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梳理,讨论各个学科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并提出融合教育中孤独症儿童的学科教学应:从“基于缺陷”走向“立足优势”,从“千篇一律”走向“因学制宜”,从“外界支架”走向“独立自主”,从“教室角落”走向“集体生活”。
关键词:
融合教育 孤独症 学科教学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赵艺宇 王滔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不利,其家长的身心健康也深受影响。ASD儿童的家长需要持续的社会支持以应对育儿压力。作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ASD儿童家长的同伴支持具有灵活、互惠、低成本、可利用度高、持续性较强等特点;支持的内容包括ASD的相关知识与干预技能、ASD诊断与康复服务的信息与资源、情绪调节策略、自我增能;有代表性的实施模式包括家长导师—学员模式和家长支持小组模式。未来研究需要更加关注ASD儿童父亲的家长同伴支持需求,进一步加强对家长导师的专业培训,注重家长同伴支持的本土化,并保障家长同伴支持的持续实施。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家长 同伴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小菊 王立新
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北京市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中家长的参与态度和行为,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调查了三所有代表性的孤独症康复中心和一所医院的47名家长,结果表明,在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家长参与态度较积极(M=3.77),但行为频率较低(M=1.75),参与效能感也比较低(M=1.81)。很多因素影响着家长的孤独症知识水平,但影响家长参与的因素较少;只有家长学历、家庭收入和孩子是否参与过ABA(应用行为分析)这三个因素。
关键词:
孤独症 家长参与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瑜 张宁 裴涛
孤独症儿童家庭成员面临着特殊压力情境,国外学者对这一人群的应激应对问题已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并开始从积极正向的角度探讨家庭的良好适应和复原力建构过程。本文通过回顾国外相关研究,从孤独症儿童家庭应激水平、应激来源、对应激的调适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并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以期对国内相关临床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胡晓毅 范文静
重度孤独症儿童在接收性语言方面存在困难,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近些年逐渐应用于其沟通训练中。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法的跨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对三名重度学龄孤独症儿童的接收性语言进行干预,以考察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对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影响。结果发现计算机辅助的配对任务干预有效提升了重度孤独症儿童听指令完成配对的正确率和配对正确的词汇量,促进了重度孤独症儿童接收性语言的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孙颖 杜媛 朱振云 陈瑛华 王善峰
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最为困扰、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为解决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进入难、参与少、支持弱”的现实困境,本研究借鉴已有的融合教育质量理论框架,立足北京市融合教育实践,以“能进入、深参与、强支持”为核心构建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框架,提出孤独症儿童优质融合教育一体化实践模式,即:多级一体化制度实现“能进入”,多层一体化课程实施促进“深参与”,多方一体化支持保障“强支持”。这一模式积极改善了孤独症儿童融合教育质量,切实解决了普通学校现实难题,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解决答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苏彦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关键词:
假装理解 孤独症 心理理论 抑制控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晓辉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 ,孤独症患儿存在着社会交往、言语发育、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感知觉异常及一些问题行为。在对孤独症的治疗中 ,行为疗法是一种运用最普遍的疗法。常用的行为疗法有 :塑造法、锁链法、示范学习法、奖励与惩罚疗法、消退法、暂时隔离法、消极练习法和放松疗法。在治疗中遵循发展正常行为、个别化、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相结合、父母亲参与的原则。
关键词:
孤独症 行为治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沙鹏 雷江华
为探究融合情境中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语言研究的进展与现状,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干预执行同伴、干预策略、干预方法、干预活动、干预效果等方面入手,对21篇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后续同类研究与实践的开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陆汝文 邹冰 陈玉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核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 :以《早期训练纲要》(FFK)为宗旨对 2 1例孤独症儿童 ,进行为期 18个月的家庭训练对照研究。结果 :18个月的家庭训练中 ,指导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10 0项 ,对照组患儿技能平均增长 53项。两组结果差异显著 (P
关键词:
儿童孤独症 早期干预 家庭训练指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许颖 苏怡
孤独症儿童普遍存在语言受损的现象,长期以来对ASD儿童语言的研究集中于言语和非言语智力、孤独症严重程度等儿童先天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而忽略了家庭语言环境等后天因素带来的影响。当前有关汉语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的研究尤为匮乏,相较之下,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语言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早,具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本文梳理了英语等其他语言关于ASD儿童家庭语言环境与语言习得关系的研究,从语言输入数量、语言输入质量、家长回应性和语言习得辅助策略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汉语ASD儿童语言干预及该领域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家庭语言环境 语言习得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胡晓毅 刘艳虹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根据冰山理论以及需求层次理论,本书作者建构了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评估的框架,即孤独症学生的教育评估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感知觉领域和运动领域;第二个层次是基本的发展需求,包括情绪管理、常规执行以及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