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1)
2023(7250)
2022(5883)
2021(5368)
2020(4333)
2019(9752)
2018(9132)
2017(16741)
2016(8232)
2015(8886)
2014(8443)
2013(8414)
2012(7541)
2011(6658)
2010(7078)
2009(6979)
2008(5738)
2007(5305)
2006(4712)
2005(4265)
作者
(22657)
(18640)
(18220)
(17333)
(11683)
(8895)
(8265)
(7200)
(6981)
(6471)
(6311)
(6265)
(5919)
(5874)
(5868)
(5583)
(5415)
(5298)
(5211)
(5175)
(4627)
(4462)
(4356)
(4306)
(4213)
(4170)
(4119)
(4027)
(3806)
(3713)
学科
(32612)
管理(29712)
(29709)
企业(29709)
(28624)
经济(28606)
(24550)
金融(24550)
(21702)
银行(21694)
(21146)
中国(17146)
技术(14537)
(11917)
技术管理(11492)
中国金融(10907)
方法(10220)
(10205)
业经(9566)
地方(9182)
数学(8546)
数学方法(8441)
(7959)
(7363)
财务(7348)
财务管理(7342)
企业财务(7122)
理论(7099)
教育(6786)
(6355)
机构
学院(110410)
大学(110010)
(47052)
经济(45801)
管理(44386)
理学(37959)
理学院(37609)
管理学(37056)
管理学院(36834)
研究(35987)
中国(33573)
(22905)
(22166)
中心(18996)
科学(18715)
财经(17833)
(17479)
(16183)
(15862)
(15818)
(15604)
金融(15279)
银行(15254)
经济学(14909)
(14732)
(14308)
研究所(14184)
(14157)
北京(14017)
(13662)
基金
项目(74718)
科学(60423)
研究(58637)
基金(53425)
(45429)
国家(44974)
科学基金(40155)
社会(38140)
社会科(36400)
社会科学(36394)
(32168)
基金项目(28300)
教育(27382)
(25553)
自然(24110)
自然科(23647)
自然科学(23642)
(23357)
自然科学基金(23271)
编号(22879)
创新(20668)
资助(20061)
成果(18336)
课题(17265)
(17163)
重点(17143)
国家社会(15889)
(15774)
(15756)
(15508)
期刊
(51842)
经济(51842)
研究(37612)
中国(29909)
(27270)
金融(27270)
管理(19536)
教育(17902)
(17529)
科学(13241)
(12928)
学报(12498)
技术(11167)
大学(10597)
学学(9829)
财经(8806)
业经(8131)
科技(8106)
农业(8000)
经济研究(7945)
(7599)
(6837)
技术经济(6386)
(5779)
(5633)
论坛(5633)
问题(5409)
理论(5377)
现代(5003)
中国金融(4958)
共检索到177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申仁洪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之一,其效能及其实现是一个迫切需要探讨的主题。本文认为,促进随班就读效能的实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促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最终通过个人潜能的发展与对社会的适应达成生活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形成专业共同体,密切协作,共同发展;推动学校形成民主、平等、包容、尊重、共享的文化,增进学校应对多元教育需求的能力;向社会大众传达融合性文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熊琪  Terry Cumming  李泽慧  
采用Sharma等人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量表》和Saloviita编制的《教师融合教育态度量表》对南京市592名随班就读教师进行调查,发现:(1)南京市随班就读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行为管理的效能感水平最高;(2)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在学历、职称、教龄和学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3)随班就读教师的融合教育教学效能感对融合教育态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开展合作效能感的预测作用最为显著。因此,应当提高随班就读教师的入职要求,提升随班就读教师合作效率,促进随班就读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进而提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颜廷睿  
融合教育要得以真正的贯彻与实施,需要了解普通教师本人的对于融合教育的感受、信念、态度和观点,即关注。本研究以“关注本位采纳模式”(CBAM)为理论架构,研究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的关注阶段和关注水平,探讨影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实施关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班就读教师处于影响关注阶段,结果、合作和重新聚焦成为当前随班就读教师对融合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2)随班就读教师的年龄、随班就读教学年限、接受培训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对融合教育的态度和认知水平是影响他们对融合教育关注水平的重要因素;(3)融合教育的推动者应该降低随班就读教师的信息和个人化等自我关注、进一步提升合作和重新聚焦等影响关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宁生  陈光华  
在中国 ,融合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是随班就读。本文使用开放式问卷 ,录音采访了大连市 1 1所普通小学的 2 3位班主任教师。研究的结果表明 :(一 )大连市的普小教师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基本上持接受态度 ,集中有近一半多的教师认为要视学生的残疾种类合程度来确定特殊儿童是否随班就读。(二 )在多数普小教师看来 ,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的交往势必交顺利的 ,特殊儿童的社会融合经常出现在课外活动、集体活动、游戏的场合 ,而在课堂学习的情况下较难产生。 (三 )从社会融合的可利用资源中 ,社区、学校、家庭之间的相互支持、协作的桥梁并未建立起来。 (四 )普小教师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建议是希望得到特殊教育知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同渊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真正融合,让随班就读儿童获得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精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基础;重视特殊儿童的体验是关键;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是保障。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韦小满  余慧云  
中国的随班就读在接收残疾儿童入学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随班就读的质量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结合国际融合教育的理念,文章从评估入手,探讨了评估在促进随班就读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课程本位评估、真实性评估、动态性评估以及生态评估在随班就读中的运用,以期能为随班就读的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的启示。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许梅芬  
融合教育,亦称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是特殊教育的一种教育理念,指通过不同程度的教育设计与调整,使特殊儿童顺利进入普通学校进行无差异学习。《残疾人教育条例》中提出“优先发展融合教育”的方针政策。融合教育通过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适应教学常规、提升认知技能、增强社会互动,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其社会化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志云  邓猛  
本文对教育部最新印发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分析与反思,认为该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本土融合教育模式的正式形成。本土融合教育模式包括"随班就读""应随尽随"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明确了一条具有"一体两翼多核驱动"特征的实践路径。展望我国融合教育的未来发展,随班就读工作在教育对象扩展、课程教学改革和不同学段衔接等方面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尹睿  黄甫全  曾文婕  曾育芬  潘蕾琼  陈思宇  伍晓琪  
人工智能(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生了人工智能教学系统AI教师。最早的AI教师代表之一是爱达(IDA),随后进化出好学爱达,亦即琳达(LIDA)。基于学习为本评估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神经科学连接组学(connectomics)神经网络双重特性,籍由新兴技术的支持,产生形成了神经网络化的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结构框架。它包括"实时课堂教学转化系统""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和"教学比较前馈分析系统"三个子系统。而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又包括"优秀教师教学参照系统""先进理论教学优化参照系统""大数据优选教学参照系统"和"经验自组织教学参照系统"四个子系统。价值创造型智慧学习系统神经网络融入人工智能,创生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教学系统——伊万琳达(EVA-LIDAs),它既可扮演AI教师,也可扮演AI学伴。基于此,教师成为课程创新者,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伊万琳达作为AI教师和AI学伴成为介导者,三者间多维交互生成新形态的智能课程,其实质是以神经网络化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生态化学习环境为基础,以评估促进学习的价值创造为旨趣,以协同、精准、个性、优化为原则,以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为机理,以情境感知、大数据关联、经验自组织和智能决策为手段,最终通过持续改进师生教与学而优化所有学生的学习。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莉莉  
为了解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的态度,我们对师范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缺乏深入认识,态度更倾向于消极。而随班就读相关课程的学习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另外,他们普遍愿意学习随班就读相关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教育特殊儿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徐美贞  杨希洁  
本文从探讨资源教室在随班就读中的作用入手 ,回顾了资源教室研究的历史 ,提出了在国内开展资源教室研究的必要性。同时 ,强调要把资源教室与特殊班和补习班区分开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支奎  
普通班学生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影响随班就读成效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 ,对普小学生接纳随班就读弱智生的态度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当前普小学生对弱智生普遍持排斥、不接纳态度 ;相比较而言 ,非随读班学生比随读班学生的态度积极。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接纳态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 ,普小学生的性别因素、普小学生以前与弱智生接触程度对接纳态度有显著影响 ;普小学生的年级因素对接纳态度影响不大 ,地域因素对接纳态度没有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本研究从态度干预角度出发,选取随班就读的普小五年级学生120名为被试,借助想象群际接触的技术,采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以及想象群际接触对改善内隐污名的作用。结果发现,普通儿童对于弱智儿童具有有很强的内隐污名;就具有不愉快经验的普通儿童而言,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可以降低对弱智儿童的内隐污名。这说明想象积极的交往情景对于改善小学生对弱智同伴的态度具有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峰  张国礼  
探讨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语言预期偏差的年龄特点,以及肯定、合作任务对抑制语言预期偏差的作用。实验类型为2(组别:实验组、控制组)×3(年龄:9岁、11岁、13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设置肯定、积极的合作任务情景,对普通小学9岁、11岁、13岁儿童共120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9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语言预期偏差效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语言预期偏差效应也就越明显;相比控制组,在肯定、合作任务之下,普通儿童对弱智儿童表现出更少的语言预期偏差效应。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韩建丽  
本文旨在探讨加强随班就读管理,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体系,提高随班就质量的形式与方法。在提高随班就读质量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加强管理,不断完善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机制;坚持教科研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完善资源教室建设,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此外,介绍了开展随班就读实践与研究取得的效果和体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