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45)
- 2023(4983)
- 2022(4113)
- 2021(3766)
- 2020(3010)
- 2019(6829)
- 2018(6328)
- 2017(10952)
- 2016(5751)
- 2015(6714)
- 2014(6559)
- 2013(5872)
- 2012(5060)
- 2011(4685)
- 2010(5115)
- 2009(4801)
- 2008(3597)
- 2007(3319)
- 2006(3064)
- 2005(2869)
- 学科
- 融(24179)
- 金融(24179)
- 银(21097)
- 银行(21095)
- 行(20597)
- 济(18296)
- 经济(18284)
- 业(14917)
- 中国(14732)
- 管理(13618)
- 企(12898)
- 企业(12898)
- 中国金融(10841)
- 制(8029)
- 财(7521)
- 地方(7184)
- 方法(6246)
- 业经(5945)
- 务(5907)
- 财务(5891)
- 财务管理(5886)
- 数学(5731)
- 企业财务(5706)
- 数学方法(5537)
- 理论(5384)
- 农(5211)
- 教育(5117)
- 体(4762)
- 教学(4614)
- 事业(4452)
- 机构
- 学院(71564)
- 大学(69331)
- 济(28187)
- 经济(27387)
- 中国(24513)
- 管理(22750)
- 研究(22216)
- 理学(19146)
- 理学院(18889)
- 管理学(18311)
- 管理学院(18189)
- 财(15423)
- 银(14474)
- 京(14095)
- 银行(13988)
- 融(13539)
- 金融(13262)
- 中心(13240)
- 行(13135)
- 财经(11910)
- 科学(11877)
- 江(11014)
- 人民(10924)
- 经(10794)
- 范(10715)
- 师范(10615)
- 所(10218)
- 州(10051)
- 国人(9942)
- 中国人(9900)
- 基金
- 项目(45054)
- 研究(37552)
- 科学(35271)
- 基金(30306)
- 家(24868)
- 国家(24551)
- 社会(23104)
- 社会科(21949)
- 社会科学(21942)
- 科学基金(21464)
- 省(19725)
- 教育(19000)
- 编号(16406)
- 划(15793)
- 基金项目(15544)
- 成果(14225)
- 课题(12658)
- 资助(12523)
- 自然(11762)
- 自然科(11514)
- 自然科学(11513)
- 年(11422)
- 自然科学基金(11281)
- 重点(10714)
- 发(10540)
- 性(10517)
- 创(10508)
- 项目编号(10493)
- 大学(10429)
- 融(10403)
共检索到12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德与技是新时代职业人成长的一撇与一捺,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着"重技轻德"的现象。新时代中职生德技并修课堂建设要实现课堂形态的融合、管理机制的融合、各种主体的融合。
关键词:
德技并修 新时代 职业人 成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应进一步强化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关键词:
德技并修 中职学生 培养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靖
新时代下大学生职业素质核心要素已被上升到"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思考与定位。通过对我国目前工匠精神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要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转变,就必须依靠大批具有"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而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重专业、轻能力;重技能、轻素质;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就要探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树立"德技并修"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从现行的高考制度上改革考生录取制度及考试方式。构建"三堂融合、双元双导"的学生职业素质提升工程,以实现新时代工匠精神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庄西真
德技并修既是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说明,又是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途径。在新时代,培养德技并修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从产业层面来看,经济发展方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起点;从教育层面来看,人才培养模式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的回归,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核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外部环境保障从工匠精神向工匠制度的转移,是我国推进职业教育德技并修的逻辑前提。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邢同渊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要建设教育强国,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实现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真正融合,让随班就读儿童获得合适的、有效的教育,提高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精准的课前准备是前提;合理的教学设计是基础;重视特殊儿童的体验是关键;建立完善的课堂评价机制是保障。
关键词: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相分离的现象,重专业技能训练,轻职业精神培养。构建德技并修长效机制,应培养学生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关键词:
德技并修 职业教育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关文军
本研究对残疾学生在融合教育学校典型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及教师为之提供的相关支持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学生课堂参与主要是"被动的有限参与",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学生课堂参与主要是"主动的全面参与";多数教师具备为残疾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支持的意识,但支持的内容和措施单一;针对智力残疾和孤独症学生组织的课堂互动"形式化"明显,功能有限。
关键词:
残疾学生 课堂参与 支持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晓青
英语人文融合课堂的构建,使学生实现了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英语学习过程;人文融合课堂是学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激发生成、愉悦共享、反思升华的平台,也是教师实施人文关怀、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的责任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河
多元智力理论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评价观,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理论支持。融合多元智力理论,创新高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差异,注重学生多元智力发展,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素质化发展。
关键词:
多元智力理论 高职 课堂教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燕
"专创融合"是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破解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有效路径。专创融合教育是当下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以及双创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存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分离、重形式轻实质等问题,高职院校"专创融合"的改革研究要以脑科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等为理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对课程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计、学习效果反馈机制、教学法设计等提出建议和实施举措;旨在突破双创人才培养薄弱环节,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双创教育 专业教育 专创融合 教学设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宁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越来越多地融进各大高校的思政课堂。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红色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时,红色文化也是各大高校思政课堂的主要载体和重要优良资源。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各大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成果。然而,如何正确且充分利用红色文化成为了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各大高校需要对红色文化的内涵进行探究,从而进一步优化红色文化相关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和教师营造出更好的红色文化氛围,以便于进行红色文化知识的传播工作。
关键词:
红色文化 思政课堂 教学 融合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胜 郭达 张丛
实训教学具有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需要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是提升实训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教学方式,但翻转课堂导致的实训教学过程虚拟化、内容碎片化、效果两极化的缺陷,阻碍了其在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具有任务明确、知识系统化等优势,能够弥补翻转课堂在实训教学中应用的不足。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作为翻转课堂视频的主要内容,实现内容与实训教学任务紧密对接,并持续更新,能够使翻转课堂与任务驱动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应用于实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 实训教学 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杰 马婷娟 冶静芳 李亚妮
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信息传输渠道单一,学生接受性学习效率低下的弊端有积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混合式翻转课堂,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从多维视角入手,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质、教学实施的参与要素、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实施策略,对顺利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姝 赵静 桂麒铠
图书馆审美教育课堂是大学图书馆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数学学科融入审美教育为分析案例,尝试研究数学学科与美育之间的关系,浅析数学学科潜在的美育内涵,提出学科融合的图书馆美育服务理念,研究学科融合的图书馆审美教育的特征,并展望将来理学、工学、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不同学科均可融合到审美教育中,以求打破传统的审美教育局限于单一领域的思维模式,展示层次更加丰富的美育模式,提高读者的艺术理解力和审美欣赏水平,从而打开图书馆美育服务的新局面。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审美教育 图书馆服务 大美课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颜廷睿 关文军 邓猛
作为当前融合课堂中差异化实践的主要方式,差异教学与学习通用设计分别从教学和课程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来应对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本文通过对融合课堂中差异教学与学习通用设计的比较分析,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学习通用设计应该进一步本土化,并能够与差异教学结合起来综合应用;差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避免产生"马太效应",学习通用设计也要由课程设计理念中的一个时髦术语应用到现实的课堂。
关键词:
差异教学 学习通用设计 融合课堂 差异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