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2)
2023(10230)
2022(8602)
2021(7870)
2020(6772)
2019(15146)
2018(14688)
2017(28435)
2016(15244)
2015(17010)
2014(16859)
2013(16803)
2012(15228)
2011(13456)
2010(13966)
2009(13788)
2008(13342)
2007(12249)
2006(11118)
2005(10730)
作者
(41888)
(34756)
(34340)
(33143)
(22135)
(16489)
(15947)
(13289)
(13190)
(12558)
(11940)
(11754)
(11350)
(11042)
(11000)
(10870)
(10254)
(10219)
(9941)
(9929)
(8903)
(8401)
(8301)
(7951)
(7921)
(7856)
(7791)
(7748)
(6983)
(6761)
学科
管理(61589)
(57924)
经济(57836)
(54975)
(50740)
企业(50740)
(28629)
金融(28627)
(26935)
银行(26920)
(26754)
(25791)
方法(24115)
(22664)
中国(22590)
数学(20297)
数学方法(20123)
(19066)
财务(19016)
财务管理(18978)
企业财务(18191)
业经(15527)
(14467)
(13950)
体制(12778)
地方(11735)
中国金融(11352)
理论(11113)
(10476)
(10249)
机构
大学(211381)
学院(211164)
(92051)
经济(89977)
管理(84295)
理学(69875)
理学院(69192)
管理学(68333)
管理学院(67902)
研究(66807)
中国(63166)
(52457)
(43944)
财经(39253)
(35494)
科学(35372)
中心(33743)
(33698)
(32446)
经济学(29855)
财经大学(29368)
研究所(28479)
(28075)
北京(27837)
(27239)
经济学院(26883)
(25826)
业大(25448)
(25411)
金融(24931)
基金
项目(130636)
科学(104493)
研究(98364)
基金(96851)
(82121)
国家(81447)
科学基金(71748)
社会(65012)
社会科(61922)
社会科学(61910)
(50772)
基金项目(50668)
教育(45679)
自然(44350)
自然科(43352)
自然科学(43346)
自然科学基金(42626)
(41682)
资助(40132)
编号(38761)
成果(32729)
(30521)
(30098)
重点(29560)
(28522)
课题(27603)
国家社会(27472)
(27190)
教育部(26871)
创新(26791)
期刊
(105679)
经济(105679)
研究(68221)
中国(47956)
(46209)
(42326)
金融(42326)
管理(37407)
学报(27298)
科学(26856)
(25264)
大学(22421)
财经(21453)
学学(21240)
教育(19529)
技术(18609)
(18336)
经济研究(16490)
农业(15210)
业经(14789)
问题(12814)
财会(12558)
会计(11847)
理论(11206)
技术经济(10533)
现代(10502)
实践(9782)
(9782)
(9757)
国际(9541)
共检索到343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晓艳  宋志文  
股票市场的融券卖空机制,作为信用交易的一种,对增加股票市场流动性、防范风险、稳杠杆至关重要。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票市场的融券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作用机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方法研究发现,融券卖空机制的引入加快了上市公司实际资本结构向其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进一步利用分布回归法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发现内控管理能力在股票市场的融券卖空机制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本文通过内控管理能力将融券卖空机制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有机联系起来,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视角考察融券卖空机制的价值效应,进一步研究其影响路径,对于理解资本市场监督机制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路径方面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聂建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机制。通过内控构建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对于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财政部将内控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持续推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侯晓红  李雪楠  
选取2008~2015年深交所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信息披露质量为中介变量,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卖空机制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卖空机制的引入提高了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加快了企业实际资本结构向其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信息披露质量在卖空机制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效应。为资本结构动态调整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并为进一步完善卖空交易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俊威  龚光明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效应,同时探讨了当资本结构低于或高于目标水平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显著加快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其动力来源于融券机制发挥的"卖空压力"效应。在进一步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当资本结构高于目标水平,即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时,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渠道检验发现,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或代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价值效应,同时基于企业杠杆率与资本结构的密切关系,从"卖空压力"这一新的视角为解读我国金融创新改革促进微观企业去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宜洋  赵威  
通过对股价涨跌、波动幅度和成交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融券卖空机制的引入有利于完善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增强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在进一步增强证券的可融性,降低中国股市的系统性风险和控制监管漏洞与异常交易的基础上,中国股市建立融券卖空机制的现实条件已基本具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红忠  汪玉杰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甘煦  陶绪翔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实施,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既要承载着监管部门的要求,又要担负着保障商业银行合规稳健发展的重任。本文在银行内控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从内控梳理与对标、内控整改与纠正、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等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内控管理工作机制,以对内控管理的科学发展和有效运行有所裨益。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朱松  王思敏  
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从被审计方的行为选择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放松卖空限制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上市公司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而且卖空标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变更为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非是融资做多所致,而是主要源于融券做空的卖空压力。本文为我国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放开卖空机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并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来自上市公司行为选择的经验证据支持,并提示学界在研究审计师选择时应该考虑卖空机制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金爱华  
融资融券的国内推行给证券交易市场提供了完整的交易准则,研究融资融券能够给监管人员以及投资人员提供决策依据。文章研究了252只沪深股票的交易信息,并选取双重差分方式给出卖空机制关于定价效率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推广能够提升股票的定价效率,该状况的产生是由于投资人异质性减弱以及股市流动特性加强;能够卖空的股票波动幅度减弱,且能够融合大规模交易。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利  田甜  吴玉梅  谢家智  
本文从外部市场化治理和公司内部控制治理两个视角,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显著降低了卖空标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同时内部控制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并发挥中介效应抑制了企业债务违约。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对企业具有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双重治理效应”,且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随着卖空机制实施的时间推移越来越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卖空机制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效果受公司个体特征的调节影响,表现为融资约束程度高和现金流波动大的公司,卖空机制降低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卖空机制通过结合内部控制发挥双重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为监管机构和企业防范债务违约事件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如何改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话题。考察2010年开始施行的融资融券制度对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卖空约束放松后,标的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卖空机制的这一治理效应主要体现在卖空威胁更为可信、大股东因卖空可能遭受的损失更大、内部人控制问题更加严重的情形下。进一步研究显示,卖空约束放松后,公司经营管理真实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说明内部控制质量的确得到了改善;并且,管理层提升内部控制质量的举措最终确实会缓解卖空威胁形成的股价下行压力。研究对于评估和改进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有效性以及融资融券制度的政策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焱  王玉丹  
卖空机制的引入加剧了上市企业财富缩水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动态博弈的视角下,企业有动机通过调整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来应对卖空机制带来的风险。本文以2008-2017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企业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中国融券卖空机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发现:(1)试点企业在卖空压力下既可能基于价值保护动机减少社会责任活动,又可能基于负面事件预防动机增加社会责任活动,而后者占据主导作用。(2)试点企业在卖空压力下会如何调整社会责任投资取决于代理成本的大小,故其本质是代理冲突的产物。(3)试点企业在卖空机制影响下增加社会责任活动的行为降低了股价对负面信息的反应速度,进而削弱了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惠娴  佟爱琴  
本文以我国卖空管制逐步放松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基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和薪酬粘性,考察卖空机制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机制能够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特别当业绩下滑时,卖空机制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积极作用加强,从而有效缓解薪酬粘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股东监督及薪酬股价敏感性发挥卖空机制的治理效应。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市场化水平较低的外部治理环境,以及管理层权力较弱的内部治理环境下,卖空机制的治理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基于高管薪酬契约视角拓宽了卖空机制治理效应的研究,打开了卖空机制治理高管代理行为的"黑匣子",对我国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微观解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艳利  顾乃康  
从卖空机制带来的治理效应和股票市场的反馈效应出发,探讨卖空机制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制度推行所带来的准自然实验为研究窗口,采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与不允许卖空的企业相比,在卖空机制引入后,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显著提升;卖空机制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能够起到外部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对于内部治理较差的企业而言,卖空机制引入后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更大;卖空机制还可以通过市场反馈效应路径,提高投资-股价之间的敏感性,从而优化企业投资决策,提升公司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允许卖空的企业其公司价值之所以会提高主要是因为经营业绩得到了提升,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实际卖空量较小,公司价值的提升程度在融资融券政策实施之初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