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7)
- 2023(12375)
- 2022(10798)
- 2021(10105)
- 2020(8500)
- 2019(19757)
- 2018(19432)
- 2017(38455)
- 2016(20420)
- 2015(22814)
- 2014(22596)
- 2013(22537)
- 2012(20489)
- 2011(18326)
- 2010(18280)
- 2009(17241)
- 2008(15933)
- 2007(13697)
- 2006(12095)
- 2005(10704)
- 学科
- 济(81204)
- 经济(81110)
- 管理(61286)
- 业(60480)
- 企(52878)
- 企业(52878)
- 方法(41376)
- 数学(36612)
- 数学方法(36292)
- 融(28200)
- 金融(28199)
- 银(25444)
- 银行(25405)
- 中国(25313)
- 行(24475)
- 财(24433)
- 农(19099)
- 业经(18277)
- 制(17959)
- 务(17719)
- 财务(17658)
- 财务管理(17638)
- 地方(17335)
- 企业财务(16958)
- 学(15765)
- 理论(14489)
- 贸(14356)
- 贸易(14343)
- 易(13923)
- 农业(13074)
- 机构
- 大学(285819)
- 学院(283225)
- 管理(116777)
- 济(114829)
- 经济(112347)
- 理学(101858)
- 理学院(100825)
- 管理学(99194)
- 管理学院(98721)
- 研究(89999)
- 中国(74791)
- 京(59373)
- 财(55123)
- 科学(53655)
- 财经(44996)
- 所(44038)
- 中心(42706)
- 经(40990)
- 农(40521)
- 业大(40033)
- 研究所(40010)
- 江(38528)
- 北京(37758)
- 经济学(35018)
- 范(34700)
- 师范(34405)
- 财经大学(34060)
- 州(33058)
- 院(32275)
- 经济学院(31803)
- 基金
- 项目(194822)
- 科学(153814)
- 基金(143105)
- 研究(142852)
- 家(123037)
- 国家(122030)
- 科学基金(106376)
- 社会(90413)
- 社会科(85940)
- 社会科学(85916)
- 基金项目(76779)
- 省(75071)
- 自然(69808)
- 自然科(68251)
- 自然科学(68237)
- 自然科学基金(67047)
- 教育(65025)
- 划(62945)
- 资助(59735)
- 编号(58126)
- 成果(46327)
- 部(43293)
- 重点(42745)
- 创(40897)
- 发(40160)
- 课题(38798)
- 创新(38054)
- 教育部(37729)
- 科研(37388)
- 人文(37254)
- 期刊
- 济(117518)
- 经济(117518)
- 研究(84794)
- 中国(49148)
- 融(42995)
- 金融(42995)
- 财(42234)
- 学报(41865)
- 管理(41842)
- 科学(38923)
- 农(35561)
- 大学(32043)
- 学学(30325)
- 教育(26908)
- 农业(24134)
- 技术(22867)
- 财经(22376)
- 经济研究(19217)
- 经(18815)
- 业经(18460)
- 理论(16305)
- 实践(15068)
- 践(15068)
- 问题(14816)
- 图书(13681)
- 技术经济(13426)
- 科技(12854)
- 现代(12718)
- 商业(12399)
- 财会(11911)
共检索到410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继
融券和股指期货是两种规避股票市场下跌风险的做空手段,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很大的区别。理论上,如果缺乏融券机制,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会影响到股票市场的价格确定。但是,在实证研究中,融券操作具有很多限制,对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影响不是很大。因此,二者的推出和操作并无必然的联系,我国可以延续现行的市场监管格局。
关键词:
融券 股指期货 定价效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金峰
开设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是我国二板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深入探讨股指期货交易潜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股指期货交易风险管理的具体构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丽
随着2010年4月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看到融资融券给券商带来收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风险,尤其是融券业务会使券商面临融出证券价格单边下跌而遭受损失的风险。本文利用双变量自回归模型(B-VAR),采用2006年10月30日我国开始股指期货仿真交易以来的数据,结合同时期上证50的数据,分析券商在牛市和熊市以及全样本数据期间利用股指期货规避融券风险的策略。
关键词:
融券业务 风险规避 股指期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国梁 薛宏刚 徐成贤
本文针对存在借贷利差、交易成本、保证金要求等不完美市场环境,主要研究了股指期货的定价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正向套利组合和一个反向套利组合,分别得到了不完美市场中股指期货理论价格的无套利上界和下界,即无套利区间。该结论对于确定股指期货投资机会以及套利机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育华 徐忠东
通过对股指期货定价理论基础及合理基差、现金-持有、连续复利三种定价模型研究发现,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及适应性,但都注重对股息发放及到期日的调整。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定价模型 研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复龄 范泰奇
我国股指期货已正式推出三年多,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间的关联关系一直发生着动态变化。本文通过TGARCH模型实证研究了股指现货收益率在股指期货市场变化影响下的波动情况,并通过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和VECM模型研究了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针对研究结论,文章提出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功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收益率波动性 价格发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俊 季浪 胡筱琴
股指期货是以标的指数为基础资产的金融衍生产品,指数ETF是标的指数的派生产品,两者之间有着天生的密切联系。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区别于以往的研究往往关注于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静态影响,本文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分别阐述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与ETF之间的关系。本文先以动态的视角构建包含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ETF日交易时间序列的BVAR模型,在两者的自均衡模型内,发现ETF交易量与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存在动态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其次以静态的视角构建POROBIT模型和广义差分模型分析切片后的单边影响,发现:(1)沪深300指数ETF推出和纳入两融标的后,卖空机制增强,股指期货定价低估的境况得以改善;(2)沪深300、上证50与中证500股指期货的绝对定价偏差都与其标的ETF交易规模负相关,即ETF套利交易可以抑制股指期货的定价偏差;(3)股指定价偏差的变化也可能部分源自ETF推出后现货指数波动率和流动性的变化。
关键词:
股指期货 ETF 卖空机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蒋满元
作为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股票指数期货的开设及其相关效果的取得,必须要求形成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制度环埭。尽管此方面的制度环境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内容.然而考虑到影响的广泛性及深远性,做空机制的推出与运用更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鉴于此,现阶段在促进与推动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工作的过程中。深入探讨其中的做空机制问题,就有相当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晓凤 朱海燕
股指期货的推出,大大提高了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在无套利均衡市场上,股指期货价格由相关股票组合的价格及持有成本决定,股票现货价格成为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主要因素。但在动态非均衡市场上,股指期货的价格形成集中并传递大量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套利机制及时传递到股票市场,增加相关股票组合价格的信息含量,引导和发现现货价格,从而提高股市的定价效率
关键词:
股指期货 股票现货市场 定价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罗荣华 门明
转融券是我国证券市场金融制度的重大创新。本文选取了转融券实施前后的2013年2月19日~2013年3月15日区间的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现货指数1分钟的交易数据,通过建立基于t分布的VECM-MVGARCH-BEKK模型,对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信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转融券前,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并且只存在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单向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转融券后,只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单向均值溢出效应,而且只存在股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单向短期波动溢出效应;转融券实施前后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之间均不存在长期波动溢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志武 刘欣
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主流品种,股指期货定价问题事关市场套利行为,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本文基于投资者情绪视角,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深入探讨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偏差之间构成因果关系,且呈现正向影响;股指期货定价偏差受投资者情绪影响而长期存在,其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短期效果显著。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虹 林祥友
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的1分钟高频数据,按照一定的分解规则将交易量分解为开仓交易量、平仓交易量和换手交易量。采用一定的方法测度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研究股指期货不同类型分解交易量对股指期货定价效率影响的差异性,得出结论:分解交易量比未分解交易量包含更多解释定价效率的增量信息,各类分解交易量对定价效率均存在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平仓交易量、换手交易量、开仓交易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文卿
文章从股指期货的定价入手,研究了如何衡量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在比较分析市场效率系数和定价效率系数的基础上,认为定价效率系数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更加适合用来衡量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然后文章又从期现套利的角度出发,寻找出影响股指期现货定价效率的因素——套利资金规模、融券制度、套利资金机会成本、交易成本、保证金比例等,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提高股指期货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股指期货 期现套利 定价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洁 王楠
使用2007年7月3日到2009年3月31日期间日度数据,从定价效率和信息效率两个方面讨论并检验了香港恒指衍生品市场的市场效率。研究发现:(1)信息效率检验显示恒指现货、恒指期货市场为弱式有效,恒指期权市场没有呈现出弱式有效的市场特征;(2)定价效率检验显示香港恒指期货、期权市场都是具有定价效率的衍生品市场;(3)恒生指数和其衍生品市场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符合成本交易假设,恒指期权收益领先恒指期货收益,恒指期货收益领先恒指现货收益,恒指期货和恒指期权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占据主导地位;(4)恒指期权市场的存在,完善了套利机制,增强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流动性。这个结论为中国持续连贯地发展股指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峰 万迪昉
境外交易所推出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交易通过抢占我国股市定价权,对我国金融安全可能造成威胁。本文以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为样本,通过信息份额模型和共同因子模型对比分析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境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指期货与我国A股沪深300指数之间价格发现贡献度的变化,来考察本土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定价权竞争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提升了A股市场的定价效率,提高了沪深300指数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同时,本文还将沪深300股指期货交易直接引入定价权竞争分析框架作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提升并巩固了我国本土市场在股市定价权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定价权 境外交易所 价格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