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81)
2023(18448)
2022(15797)
2021(14994)
2020(12394)
2019(28411)
2018(28072)
2017(53340)
2016(28803)
2015(32400)
2014(32130)
2013(30550)
2012(27664)
2011(24511)
2010(24588)
2009(22154)
2008(20328)
2007(17659)
2006(15030)
2005(12621)
作者
(76681)
(63190)
(62786)
(59722)
(40141)
(30379)
(28871)
(24814)
(24286)
(22563)
(21683)
(21080)
(19885)
(19809)
(19588)
(19167)
(19007)
(18768)
(18200)
(18079)
(15510)
(15357)
(15199)
(14497)
(14320)
(14168)
(14041)
(13994)
(12709)
(12589)
学科
(101367)
经济(101262)
管理(83391)
(79357)
(68217)
企业(68217)
方法(49058)
数学(42678)
数学方法(41938)
中国(32974)
(28422)
(27665)
金融(27661)
(27187)
(26340)
银行(26305)
(25247)
业经(24795)
技术(22712)
理论(22030)
地方(22000)
(20658)
(20638)
(19386)
财务(19301)
财务管理(19262)
(18649)
贸易(18631)
农业(18609)
企业财务(18241)
机构
学院(382608)
大学(376213)
管理(150623)
(143677)
经济(140373)
理学(131308)
理学院(129916)
管理学(127266)
管理学院(126578)
研究(117303)
中国(91256)
(78086)
科学(73126)
(66291)
中心(56899)
(55949)
(54878)
(54860)
业大(54712)
财经(53879)
(52541)
师范(52039)
研究所(51255)
(49041)
北京(48627)
技术(46497)
(45933)
(43327)
经济学(43256)
农业(42661)
基金
项目(267144)
科学(210779)
研究(200500)
基金(190663)
(164167)
国家(162734)
科学基金(141887)
社会(123644)
社会科(117171)
社会科学(117145)
(108038)
基金项目(101210)
教育(96671)
自然(92093)
自然科(90047)
自然科学(90028)
(89580)
自然科学基金(88383)
编号(84325)
资助(78116)
成果(67245)
重点(59992)
(58838)
课题(58720)
(58272)
(56704)
创新(54289)
项目编号(52187)
大学(51051)
科研(51039)
期刊
(148745)
经济(148745)
研究(107897)
中国(76047)
教育(59935)
管理(55791)
学报(55737)
科学(51698)
(51431)
(48695)
大学(43744)
学学(40810)
(40588)
金融(40588)
技术(40208)
农业(33741)
业经(25998)
财经(25356)
经济研究(24173)
(21733)
图书(19828)
职业(19361)
科技(19009)
问题(18316)
技术经济(17794)
理论(17704)
(17642)
(16901)
(16789)
论坛(16789)
共检索到54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立前  张颖颖  江磊  
在线教学平台是赋能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融创发展的重要利器。作为一种价值评判和整体评价,持续使用意愿严重影响到高职教师在融合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发展时的教学路径及策略选择。基于扩展ECM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系统质量、激励措施、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和主观规范是影响高职教师深度融合平台进行教学创新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在战略规划、顶层设计、能力培训和平台建设等方面构建多维保障体系,以促进高职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融创发展,进而解码平台的高效应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双双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建设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愈发重要。师资培养体系不对接、对教师职业发展重视不够、教师长期的胜任信心不足、社会认同度低等是造成以G校为代表的高职院校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为此,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如下几方面增加教师的归属感和从业积极性:完善师资培养体系,提高职教教师准入门槛;完善职业教育科研体系,拓宽教师科研空间;完善教师培训和晋升机制,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职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话题,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已成为影响高职院校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根据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际情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引领式"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平台,是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新途径。引领式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平台主要由课程与资源系统、管理系统、同步视频互动教学系统、评价系统四个部分组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猛  
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涉及专业伦理、专业知识(层次)、专业实践及专业地位等多个方面。高职教师专业化所体现的这些方面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其不同层次社会性活动范围所带来的直接要求。教师专业伦理的建构应当基于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融入一般社会伦理的要求,秉持教育即服务的核心理念;专业层次的定位应当基于整个职教体系的把握,走专业教学标准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专业实践的深化应当基于跨界工作的长期锻炼;专业地位的提高应当基于分工条件下社会合作水平的充分发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平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校本培养是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的必需、重要而且十分有效的途径。文章分析、构建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在透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校基础、需求目标、问题中心"的内容设计和"实践为主、任务驱动、活动带动"的培养模式设计,构建了"名师培养工程""校企合作工程""导师带动工程""校本基础工程"和"自我提高工程"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栋  朱炯  
为了解疫情下线上教学的认知差异对教师后续教学策略的影响,首先需要探究教师对当前在线教学的认知情况,其次掌握教师年龄、职称、学生反馈和课程的设置等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教师行为的差异性,从而设计更加符合教师自身特点的网络教学策略模型。对上海高职高专院校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95%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的难度高于或等于线下,有79.9%的教师认为线上教学的备课时间大于或等于线下,有81.5%的教师后续将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决策模型分析表明:合理设置在线课程的课时长度,限定教师个人开设网络课程的数量,将有助于提升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为提升在线教学效果,建议提升高级职称教师群体参与在线教学比例,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强化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有效互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贵阳  
通过对高职院校发展情况的调查,需要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形成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构成中需要坚持角色论分析方法,对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全面分析,准确科学地定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情况,才能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整体教育水平,为高职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高职院校整理教学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学术话语缺失和"双师型"教师的主流实践话语,带来了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困惑。多维学术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新视阈。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既是教学发展,也是学术发展,教师的学术既是教学的职业所需,也是教育的职业所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淑燕  何树贵  吴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要存在专业与产业对接不够紧密,人才培养与就业企业的相关度有待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不适应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要求,基地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寻求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结合点可以采取如下举措:建立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联合审批新专业或专业调整机制,瞄准区域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设置专业,以产业群打造专业群;精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产业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过程、文化等元素融入培养方案;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混合式师资团队;建立"服务换资源,资源促发展"基地建设的"双赢"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廖细春  
契合高等职业教育属性要求的教学组织范式能助推教学改革,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校中厂"以其融合教学生产的双重功能,革新高职教学组织范式,构建起以行动导向为指导的行动体系教学框架,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用以对接企业标准精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骆建建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亟待提升,传统的包括督导听课、教学效果测评、教研室教研活动等提升手段因混淆了"符合要求"与"不断提高"之间的关系,普遍效果不佳。目前,需要建立"测评+培训"的提升模式,测评旨在解决"符合要求",也就是教师规范性的问题,培训旨在解决"不断提高",也就是教师发展性的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洪成  刘媛  
高职院校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下层",高职学生向上流动的机会有限,因此学生中流行着"自我放弃"的文化,但高职院校中仍有优等生维持着强大的自我成就的动力。本研究以一所高职院校为田野调查点,以其中成绩优异的学生为极端个案,以卡斯皮肯的自我认同分析框架为基础,探究在"差生"占比大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优等生自我认同建构的逻辑。研究发现,高职院校优等生在充满矛盾的情境中,通过与现实处境相抗争构造现实自我,通过重新赋予自我以意义建立行动自我,通过投射对象展现理想自我,努力维系自我的同一性,将自我建构为一种有尊严的存在。个别高职生通过努力有所成就,成为标定自我的最显著特征,从而塑造了不一样的高职生形象,努力实现"以逃离求新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阳波仪  易启明  汪炎珍  杨明鄂  李治国  
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和发展平台。当前,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存在传统观念的钳制、体制机制的束缚、水平不高的困境等制约团队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障碍,应从塑造团队发展愿景、研制一流建设标准、培育教师发展自觉、构建卓越的共生体、完善发展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高峰  
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一所高职院校教师网络教学采纳的认知数据探讨了影响教师采用网络教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和促进条件均正向影响教师对网络教学的使用意向;主观规范对使用意向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间接影响使用意向;促进条件除直接正向影响使用意向外,还会通过正向影响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对使用意向产生间接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构建现代教育体系、推进高校分类管理的重要抓手,国家出台政策措施引导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无论是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抑或是高职院校创新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这两个议题相结合,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背景与诉求,探讨本科转型对高职院校的现实影响,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