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05)
- 2023(18624)
- 2022(15646)
- 2021(14594)
- 2020(12239)
- 2019(28352)
- 2018(27616)
- 2017(52714)
- 2016(27842)
- 2015(31782)
- 2014(31451)
- 2013(31293)
- 2012(29179)
- 2011(26392)
- 2010(26473)
- 2009(24770)
- 2008(23991)
- 2007(21112)
- 2006(18464)
- 2005(17054)
- 学科
- 济(122884)
- 经济(122753)
- 业(77892)
- 管理(76788)
- 企(62144)
- 企业(62144)
- 方法(51843)
- 数学(45376)
- 数学方法(44861)
- 中国(40260)
- 农(34163)
- 财(30738)
- 融(30240)
- 金融(30237)
- 地方(28945)
- 银(28744)
- 银行(28711)
- 行(27763)
- 业经(27303)
- 贸(25959)
- 贸易(25940)
- 易(25251)
- 制(24640)
- 农业(23102)
- 学(22282)
- 务(19003)
- 财务(18936)
- 财务管理(18886)
- 理论(18174)
- 和(17991)
- 机构
- 大学(397963)
- 学院(397512)
- 济(173384)
- 经济(170026)
- 管理(152624)
- 研究(139466)
- 理学(130325)
- 理学院(128877)
- 管理学(126834)
- 管理学院(126084)
- 中国(112410)
- 京(84766)
- 科学(81457)
- 财(79407)
- 所(69801)
- 中心(65835)
- 农(64426)
- 研究所(63150)
- 财经(62854)
- 江(58967)
- 经(57235)
- 业大(55079)
- 经济学(54243)
- 北京(54127)
- 范(52326)
- 师范(51823)
- 农业(50220)
- 院(49664)
- 经济学院(48850)
- 州(47814)
- 基金
- 项目(261224)
- 科学(206927)
- 研究(193020)
- 基金(191385)
- 家(166585)
- 国家(164976)
- 科学基金(141707)
- 社会(124952)
- 社会科(118610)
- 社会科学(118577)
- 省(100257)
- 基金项目(100145)
- 自然(89277)
- 教育(88297)
- 自然科(87260)
- 自然科学(87233)
- 自然科学基金(85700)
- 划(84789)
- 资助(78835)
- 编号(77826)
- 成果(63487)
- 发(60127)
- 部(58845)
- 重点(58833)
- 创(54724)
- 课题(53639)
- 国家社会(52839)
- 创新(51189)
- 教育部(50946)
- 科研(50021)
- 期刊
- 济(191258)
- 经济(191258)
- 研究(120955)
- 中国(82349)
- 财(61005)
- 农(59600)
- 学报(58273)
- 管理(56539)
- 科学(55470)
- 融(49906)
- 金融(49906)
- 大学(44924)
- 学学(42081)
- 教育(41923)
- 农业(40498)
- 技术(35326)
- 经济研究(31567)
- 财经(31073)
- 业经(30870)
- 经(26799)
- 问题(25216)
- 贸(23041)
- 业(22717)
- 国际(21743)
- 世界(20393)
- 技术经济(20144)
- 图书(19383)
- 统计(19305)
- 理论(18630)
- 商业(17974)
共检索到611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文丁
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生产网络不仅能够带来就业扩张与出口增加等直接效应,还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追赶、产业转型及要素禀赋的优化产生深层影响。但另一方面对其积极效应也不可过于高估,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生产网络中也面临着技术依赖、产业关联不足等诸多方面的局限与挑战,如果不能在参与中通过学习实现自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则很容易被锁定为一个下游生产商角色。
关键词:
国际生产网络 利益 局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目前鲜有对"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影响"进行系统性研究,尤其关于就业风险方面。此种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价值链分工,获取最大就业利益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利用历史经验分析,提出价值链分工给发展中参与国带来就业数量的增加、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质量的提升等就业利益;但同时,价值链分工也可能带来就业的挤出、对本土竞争企业的人力资本争夺、低成本就业难以持续及就业的外部冲击等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喻春娇 陈咏梅 张洁莹
本文结合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的现状,采用反映进口中间产品在国内的产业循环效应或产业波及效果的净附加值指标来衡量中国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后归属于中国的直接的贸易利益。基于1992-2007年期间中国20个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的中间产品在国内产业循环后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分析表明:从净附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工业部门从东亚进口中间产品所创造的净附加值增长迅猛,且在从世界进口的中间产品所创造的总的净附加值中平均占了42%左右的份额,但该净附加值占中国工业部门总出口的比重总体上不高且年均增长幅度有限。细分行业的考察发现,来自东亚的中间产品创造的净附加值比重较高的部门主要是技术、资本密集型工业部门,但在大多数工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任志成 马志娟
当代国际分工格局呈现出以要素分工力主导的特征。在这一分工格局下,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以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乃是必然选择。但劳动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在利益分配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保障劳动参与国际分工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保障劳动参与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从长远看,保障发展中国家分工利益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要素质量。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国际分工 利益分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楚明
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全球金融利益的过度追求,引起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冲突。作为金融全球化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应坚持适当的利益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全球经济金融利益,阻止发达国家的利益渗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烨菁
本文从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战略的主要途径入手 ,分析其在战略推进过程中的不利地位。本文以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国际化发展和金融开放为分析对象 ,论述其在国际分工新形态下的地位和金融开放的脆弱性 ;通过产业价值增值链的分析方式 ,对发展中国家在产业国际化模式基础上发展信息产业的实际成果做了重点剖析 ;并以印度软件业发展经验为对象 ,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在分享信息革命浪潮带来的成果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王云飞 蒙英华
研究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会扩大国内工资差距。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及WWZ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主要13个制造业与12个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在三要素中间投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且服务业比制造业更加显著,但2003年前后出现分化。研究创新:本文采用新的VSS指数测算方法并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工资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王云飞 蒙英华
研究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会扩大国内工资差距。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及WWZ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主要13个制造业与12个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在三要素中间投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且服务业比制造业更加显著,但2003年前后出现分化。研究创新:本文采用新的VSS指数测算方法并新增服务业的分析视角。研究价值:分析融入GVC程度对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工资差距影响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工资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唐宜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洁 陈彦煌
本文根据Dixit和Grossman(1982)及Kohler(2004)的多阶段生产架构与Akerlof和Yellen(1990)的公平工资机制,建立一多阶段生产的失业模型。文章在探讨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对发展中国家非技术劳动市场的冲击时发现:(1)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情况下,非技术劳工工资下降,移入发展中国家的制程并未如预期的那样令该国劳工受益。(2)若专业服务的规模经济程度和部门内的个别要素替代弹性都充分大,国际生产分割现象可降低该国的失业。(3)非技术劳工或社会对于公平的偏好程度虽不能改变失业的变化方向,却可以强化失业变动的效果。(4)只要移入发展中国家的新增制程,其相对专业服务的密集度低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宇德海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在不断走向开放的历史大背景下 ,清醒地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不同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差别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针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 ,引入利益共同体的概念 ,分析了自由贸易的局限性 ,提出了与国力相适应的适度开放的观点 ,并指出任何一种政策都是一把双刃剑 ,只有扬长避短、积极进取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振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自由贸易论 发展中国家 局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守法 赵泓 廖玫
《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哥本哈根会谈的失败致使2012年后全球量化减排并没有达成协议,清洁发展机制的市场也陷入低迷。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是应该继续参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下的合作减排,还是应该将其现有的减排成本优势保留到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全球排放贸易活动中。采用了一个两时期的收益模型,尝试通过理论分析给出解答。
关键词: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排放贸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滑冬玲
近年来世界各国饱受金融脆弱性的困扰,本文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三组,利用H-P滤波缺口变量和原变量分别合成67个国家的2002-2012年的金融脆弱性指数,通过对比发现缺口变量生成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对金融波动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面板数据广义最小二乘法分析金融脆弱性指数国别差异的产生的原因,得出以下结论:金融脆弱性潜藏于经济繁荣时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金融脆弱性的原因具有差异,制度质量特别是执法质量对转轨国家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