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71)
2023(16743)
2022(13785)
2021(12578)
2020(10582)
2019(23675)
2018(22974)
2017(43771)
2016(23263)
2015(25945)
2014(25133)
2013(25328)
2012(22836)
2011(20565)
2010(20680)
2009(20182)
2008(19554)
2007(17493)
2006(15477)
2005(14377)
作者
(66977)
(55868)
(55530)
(52625)
(35313)
(26605)
(24973)
(21544)
(21331)
(19678)
(19282)
(18470)
(18007)
(17716)
(17507)
(17056)
(16520)
(16096)
(16086)
(15899)
(13753)
(13739)
(13560)
(12682)
(12505)
(12480)
(12374)
(12249)
(11051)
(10979)
学科
(101927)
经济(101774)
(96107)
(85435)
企业(85435)
管理(85402)
方法(43964)
数学(35398)
数学方法(35193)
(34527)
(32623)
中国(32174)
业经(32129)
(28739)
金融(28737)
(27046)
(26996)
银行(26961)
(26039)
(24132)
财务(24097)
财务管理(24067)
企业财务(22893)
农业(22763)
(21092)
贸易(21074)
(20666)
(19342)
技术(18920)
(17070)
机构
学院(338813)
大学(335591)
(153558)
经济(151024)
管理(133864)
理学(115045)
研究(114012)
理学院(113945)
管理学(112622)
管理学院(112001)
中国(96990)
(73126)
(70046)
科学(64745)
(60639)
财经(57897)
(56834)
中心(53024)
(52808)
研究所(51211)
(49769)
业大(49227)
经济学(48411)
农业(47690)
北京(44169)
经济学院(43663)
财经大学(43083)
(40292)
(39037)
商学(38513)
基金
项目(220997)
科学(176424)
基金(165801)
研究(159761)
(145078)
国家(143835)
科学基金(124413)
社会(107808)
社会科(102490)
社会科学(102468)
基金项目(86555)
(83746)
自然(79216)
自然科(77447)
自然科学(77423)
自然科学基金(76198)
教育(71103)
(70193)
资助(67498)
编号(60739)
(50193)
重点(49639)
(49262)
成果(48259)
(47232)
国家社会(46391)
(46191)
(45774)
创新(45384)
教育部(43524)
期刊
(169350)
经济(169350)
研究(102355)
中国(66442)
(59914)
(56853)
管理(54203)
学报(50642)
科学(49019)
(45704)
金融(45704)
大学(39433)
农业(38104)
学学(37960)
财经(30088)
经济研究(28265)
业经(28125)
技术(27904)
(25936)
教育(24048)
(23035)
问题(21941)
(19506)
世界(18681)
技术经济(18564)
国际(18066)
现代(16180)
商业(15839)
(15781)
财会(15755)
共检索到51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蕊  李安林  
文章以“GVC参与指数”和“GVC地位指数”来衡量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基于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SPSCM)测算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产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整体上GVC参与程度和GVC分工地位均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出增长。对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可以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要增强全球价值的参与程度。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GVC参与程度对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而GVC分工地位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岚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杰  李丹  赵鲁南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通过构建数字全球价值链的测度框架,从路径分解、双向数字关联、国际比较及数字全球价值链联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综合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数字贸易国家,数字化国内增加值是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主要通过简单参与形式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增长,而发展中国家通过简单和复杂生产活动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参与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经历了由数字化价值输入向数字化价值输出的转变,但相对地位依然较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发达经济体,其中美国既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出口最大的目的地市场,也是制造业数字化进口最大的来源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和欧美市场依赖性较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解生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产品价值链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的特征,一些处在产业主导地位的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的重组。20多年来,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积极吸纳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了较大程度的融入。继续保持这种吸纳与融入,应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会强  黄凌云  刘冬冬  
本文结合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和低端锁定效应及GVC升级理论分析了GVC嵌入程度和地位对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实证检验了GVC嵌入对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GVC嵌入程度对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与发展中国家(地区)的GVC关联以及深度参与型的GVC嵌入方式对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 GVC嵌入地位与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呈U型关系,中国制造业只有实现了高端环节升级,提升GVC嵌入地位才能有效提高行业碳生产率; GVC嵌入程度和地位对中国制造业碳生产率的影响还存在显著的行业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制造业向GVC中高端攀升和低碳转型提供了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宪萍   于文卿  
数字技术已成为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数字技术分别在价值网络、生态网络、技术网络和个性网络实现制造业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和服务链的高端攀升,但数字技术能否突破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率悖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并最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引擎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UIBE GVC的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对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促进作用均显著,且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正向效应最强。面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瓶颈,要从政府引领、产业创新和企业协同等方面共同促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岚  李宏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布局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增值能力和嵌入位置的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分析框架。在剖析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不同演进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和测算价值链地位指数、增值能力指数和价值链获利能力指数,刻画了1995—2011年中国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其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嵌入位置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中国中技术、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分别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中国制造业的行业技术水平与增值能力负相关,嵌入在低增值环节是导致中高技术行业增值能力弱的关键因素: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开始呈现嵌入位置攀升带动增值能力优势增强的积极态势:而中高技术行业则面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构建融入全球价值链(GVC)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1999-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融入GVC的程度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融入GVC程度指数整体呈现"W"型特征,2015年相比1999年呈上升趋势,各细分行业技术进步较为明显。实证结果表明:融入GVC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由于阻碍效应的存在,导致融入GVC与全要素生产率两者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这是对融入GVC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相关观点的重新认识。另外,产权制度因素、高素质科研人员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强度、出口密集度、条件建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进步,但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融入GVC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玉  王高凤  姜青克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测算出19992011年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内嵌的国内、国外服务附加值以衡量制造业国内、国外服务中间投入,并以此为依据采用FGLS估计国内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与嵌入结构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发现:第一,从总体层面来看,国内服务价值嵌入总额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国外服务价值嵌入总额显示负向影响;国内现代服务价值嵌入对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但国外现代与传统服务价值嵌入均呈现负向影响。第二,从分样本层面来看,国内现代与传统服务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牛华  宋旭光  马艳昕  
在全球化生产共享的背景下,中间品贸易飞速增长并成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以最终产品为基础的传统实际有效汇率测算方法严重脱离了这一现实。该文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利用总贸易核算方法对中国国家层面和制造业细分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测算,结论表明1995-2011年间国家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化轨迹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基本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但不同行业实际有效汇率在具体变化幅度与变化方向上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国家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无法反映这种差别。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东华  田双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并选取2001~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采用KPWW和全面FGLS方法实证检验了13个制造业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后的转型升级状况。研究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总体上能够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由于"低端锁定"及"吸收门槛"效应的存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并未产生显著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间接的消极影响;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程度之间存在"U"型关系,低端嵌入不利于制造业转型升级,迈过"拐点"后的中高端嵌入能够明显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亟须抓住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跃升,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获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创新效应,从而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国际竞争力提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潘秋晨  
文章运用1995~2014年WTO与OECD联合发布的Ti VA数据库和中国装备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构建了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标体系,并运用GMM方法,实证考察了GVC嵌入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995~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效果在震荡中呈现上升趋势,且在GVC中表现出"深参与、低嵌入"的特征,但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实证研究发现,GVC嵌入能够推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且呈现边际递增趋势。同时,中国装备制造业嵌入GVC会通过中间品效应、链中学效应、竞争效应改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效。但上述改善机制存在一定的行业异质性,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品效应产生的GVC中低端嵌入路径实现转型升级,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竞争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完成转型升级,而由链中学效应产生的GVC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带动装备制造业完成整体转型升级,且对高技术行业的带动效应更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建峰  赵田明娣  
利用TiVA数据库和中国制造行业匹配数据,从行业出口异质和技术异质视角出发,测算并分析中国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变化,检验了GVC分工地位对不同行业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提高对行业整体TFP具有促进作用;在出口型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该作用更强且更显著;但在非出口型行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GVC地位提升对TFP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具有出口导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是促进中国制造业TFP提高的主导力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GVC国际分工地位变动促进中国制造行业TFP提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