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
2023(2066)
2022(1795)
2021(1711)
2020(1368)
2019(3195)
2018(3288)
2017(5411)
2016(3399)
2015(3963)
2014(4322)
2013(3994)
2012(3691)
2011(3379)
2010(3483)
2009(3035)
2008(3218)
2007(3059)
2006(2661)
2005(2464)
作者
(10123)
(8274)
(8033)
(7795)
(5291)
(4078)
(3890)
(3354)
(3200)
(3122)
(2865)
(2794)
(2756)
(2687)
(2671)
(2579)
(2452)
(2408)
(2338)
(2301)
(2098)
(2086)
(2061)
(1998)
(1974)
(1943)
(1797)
(1778)
(1760)
(1720)
学科
管理(9088)
(8487)
经济(8473)
(7594)
(6551)
企业(6551)
理论(3606)
(3395)
教学(3370)
(3300)
中国(3251)
教育(3111)
(2917)
(2811)
业经(2686)
(2412)
财务(2403)
财务管理(2385)
地方(2282)
学法(2266)
教学法(2266)
方法(2229)
企业财务(2194)
农业(2144)
(2099)
银行(2094)
(2093)
贸易(2090)
(2054)
(2025)
机构
学院(45379)
大学(42623)
研究(14302)
管理(13108)
(12246)
经济(11683)
中国(11517)
理学(10158)
理学院(9997)
科学(9845)
(9773)
管理学(9687)
管理学院(9608)
(9223)
(8238)
(8234)
(7818)
(7783)
技术(7668)
(7148)
研究所(7078)
师范(7057)
职业(7021)
中心(6975)
(6865)
业大(6681)
农业(6383)
北京(6354)
财经(5508)
(5365)
基金
项目(24203)
研究(19598)
科学(17063)
基金(14110)
(12353)
国家(12182)
(11271)
教育(10153)
编号(9968)
科学基金(9470)
社会(9413)
(8862)
成果(8854)
社会科(8683)
社会科学(8681)
课题(7578)
基金项目(7145)
(6723)
资助(6219)
自然(6021)
自然科(5842)
自然科学(5839)
项目编号(5730)
自然科学基金(5723)
重点(5668)
(5611)
(5244)
(5009)
大学(4972)
规划(4889)
期刊
(19484)
经济(19484)
研究(14516)
中国(13240)
教育(11333)
(8071)
学报(7992)
(7829)
科学(5995)
大学(5664)
管理(5599)
技术(5513)
农业(5328)
学学(5051)
(4480)
金融(4480)
图书(4332)
业经(3985)
职业(3926)
财会(3426)
书馆(3330)
图书馆(3330)
(2924)
论坛(2924)
(2903)
(2830)
通讯(2635)
技术教育(2634)
职业技术(2634)
职业技术教育(2634)
共检索到7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蒋明殿  
选择蝴蝶兰(Phalaenopsis)与火焰兰(Renanthera)进行正反远缘杂交,共计杂交组合48个,获得441株杂交后代。结果表明:1)在48个杂交组合中,有30个组合座果,仅有6个组合的种子在诱导培养基M1、M2和M3上萌发,其中M2的诱导时间最短,而多数组合能座果但蒴果内棉絮状、无种子,可能是胚发育不全或败育所致;2)火焰兰与二倍体、非整倍体蝴蝶兰杂交共有20个组合座果,但蒴果内均没有种子;与四倍体蝴蝶兰属间正反杂交有10个组合座果,其中6个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因此,选择大花型四倍体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较易成功;3)采用组织培养无菌播种的方法进行胚抢救是提高远缘杂交成功率的有效手段,蝴蝶兰与火焰兰属间杂交成功的6个组合经无菌播种后均获得杂种后代;4)杂种F_1代遗传了双亲的特性,植株及开花性状总体上趋向蝴蝶兰,但叶端明显比蝴蝶兰下弯,叶片革质和较硬。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为了更有效地克服蝴蝶兰属间杂交障碍,提高属间杂交成功率,从蝴蝶兰近缘属种质资源、属间杂交育种情况、属间杂交存在的问题和克服属间杂交障碍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蝴蝶兰属间杂交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1)与蝴蝶兰属间杂交成功的近缘属种质资源主要有21个;2)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最早于1931-01-01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正式注册登录,截至2020-12-31,在RHS上登录成功的蝴蝶兰属间杂交组合共有546个;3)从研究报道可知,蝴蝶兰与近缘属的杂交效率不高,属间杂交成功率在2.78%~12.50%,且主要以蝴蝶兰杂交种为主要亲本;4)通过扩大蝴蝶兰亲本杂交范围、重复授粉、正反杂交和胚拯救等手段能有效克服属间杂交不亲和性。因此,开展蝴蝶兰属间杂交能够为蝴蝶兰育种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松敏   吕复兵   姜潇   王顺顺   肖文芳   李佐   蔡文杰   朱根发   陈和明   彭东辉  
为探究火焰蝶兰群体表型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花色表型多样性,以蝴蝶兰‘聚宝红玫瑰’与云南火焰兰属间杂交F1代其中的117个单株为试验材料,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类平均聚类分析统计学等方法,对35个表型性状及花色表型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5个表型数量性状变异范围为7.6%~239.1%,变异程度大;性状值分布于双亲的性状之间,且都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整体呈现较好的连续正态分布趋势;中亲优势率为-94.54%~1 336.98%,其中叶片长度等15个性状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株高等20个性状中亲优势值为负值。2)35个性状中分别有281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有74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117个单株在遗传距离16.10处分为Ⅰ、Ⅱ、Ⅲ这3大类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各类群的性状特征。3)结合RHSCC和CIELab参数值将F1代花色分为浅紫色、紫红色、橙红色、橙色、橙黄色和黄色6色系,各色系参数与CIELab表色空间的明度(L*)、红度(a*)和黄度(b*)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综上,本研究为后续开展重要观赏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等研究奠定基础,为兰科植物杂交亲本的选配以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继英  张阳  郑锦凯  王春  徐宏磊  
以蝴蝶兰Phalaenopsis黄花系品种P.‘Taipei Gold’(2n=3x=57)作母本进行杂交育种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不育性障碍,为了克服这种障碍,多年来选择不同的父本进行杂交,终于发现采用P.‘Sara Gold’作父本进行杂交,收到蒴果1个,培育出杂交后代群体180株,其中有开花株99株。对杂交后代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花箭数、侧枝数及花色、唇瓣颜色和花瓣上的斑点进行观测记载。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双亲的株数百分比:株高、冠幅、着花量、花径、侧枝数和花箭数分别占67.68%,86.87%,61.62%,24.24%,21.21%和26.26%;花瓣和唇瓣的颜色,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关键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之光  徐言  葛红  杨树华  赵鑫  寇亚平  朱晋宇  贾瑞冬  武荣花  
【目的】研究萼脊蝴蝶兰Phalaenopsis japonica的开花特性与繁育特性,为萼脊蝴蝶兰杂交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濒危蝴蝶兰属Phalaenopsis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温室条件下栽培的萼脊蝴蝶兰为材料,记录其花器官特性和开花进程,测定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分析花粉组织化学,估算杂交指数并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结果】(1)萼脊蝴蝶兰群体花期4月中旬至5月底,单株花期30~40 d,单花花期约30 d,开放时有香味。花蕾期为开花前1~7 d,初花期为开花后1~5 d,盛花期为开花后6~25 d,末花期为开花后26~30 d,凋谢期为开花后30~40 d。(2)总状花序,单株花序多为1~2个,单花序约有10朵花。(3)萼脊蝴蝶兰花粉为近圆形四合花粉,主要由脂质组成,适合虫媒授粉。(4)雌雄同株,且同步成熟,在盛花期(开花6~25 d)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均达到最强,花粉活力高达84.98%,杂交指数为4。(5)自然授粉、自然自花授粉、去雄不授粉3种处理后的结实率均为0,而人工自花授粉、人工同株异花授粉和人工异株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0%、80.00%和93.33%,且人工异株授粉果实质量最好,种子最大,种子活力最高(82.69%),单果实中种子数量约43 000粒。【结论】萼脊蝴蝶兰开花始于4月中旬,结束于5月底,盛花期持续约20 d,其繁育系统属于兼性异交,需要传粉者的类型。图4表3参2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闫海霞  何荆洲  黄昌艳  邓杰玲  王晓国  卜朝阳  
为降低蝴蝶兰组培苗生产成本、缩短种苗繁育周期,利用瓶外生根技术,研究不同蝴蝶兰品种、组培苗的不同培养阶段、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组培苗瓶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蝴蝶兰品种的组培苗瓶外生根有所差异,3个蝴蝶兰品种瓶外生根效果由好到次的排序是:"柳林黑玫瑰">"文景天使">"大辣椒";经过壮苗培养的组培苗适宜进行瓶外生根;用100 mg/L的IB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4.80%,平均根数为3.72条,平均叶数4.24片,生根时间为38.00 d;用100 mg/L的NAA溶液处理,瓶外生根效果较好,生根率为86.80%,平均根数为3.84条,平均叶数3.30片,生根时间为36....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秀清  章铁  孙晓莉  
为建立一个稳定的蝴蝶兰RAPD反应体系,对RAPD反应体系中模板DNA、Taq DNA聚合酶用量、随机引物浓度、Mg2+浓度和dNTPs浓度等各项参数进行筛选比较。结果表明,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反应体系中,其中含模板DNA(20 ng/μl)1.5μl,Taq DNA聚合酶(5 U/μl)0.4μl,随机引物(20μmol/L)1μl,Mg2+(25 mmol/L)2.5μl,dNTPs(10 mmol/L)0.5μl,10×PCR Buffer2.5μl,ddH2O 16μl。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俊  王慧瑜  赵玉安  杨书才  
‘郑农红玉’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以2003年从蝴蝶兰实生开花苗中选出的优良单株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出的蝴蝶兰优良单株,经过河南、陕西、河北等地区域试验选出。株形紧凑,好养易催;花朵平均横径10~11 cm,平均主枝着花10朵左右,颜色亮丽,花序排列整齐;货架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卜朝阳  
以蝴蝶兰花梗为初次诱导的外植体,对蝴蝶兰的离体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花梗腋 芽萌发可获得无菌芽,再以所得的嫩芽茎段和叶子作为离体培养的增殖材料,2-3个月后便可获得大量的不定芽。 该结果表明:(1)在初次培养中加入PVP并进行暗培养,其抗褐化效果最佳。(2)增殖培养基以MS+6-BA 0.5 mg/L+KT 1.0 mg/L+NAA 0.2 mg/L或MS+6-BA 2.0 mg/L+NAA 0.5 mg/L组合较好,其茎段萌发率均高 达90%,增殖倍数分别高达2.8和2.9;叶片芽的诱导率分别为56%和57%,增殖倍数最高达4.8和4.6。(3)经济 有效的壮苗和生根诱导培养基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匡萍  王芝娜  张银洁  
为了获得抗冷性蝴蝶兰株系,测定了低温胁迫及温度回升对Phalaenopsis‘Taida Salu’×P.‘Dinghan Orange Anne’杂交后代4个不同株系及亲本的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用主成分分析对各指标的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抗冷性程度不同的株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所表现出来的差异,随温度降低,差值呈增大趋势;抗冷性强的株系在温度回升到正常条件时,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电解质渗漏率能恢复至处理前水平,而抗冷性弱的株系难以恢复。综合评价排序表明,P6为强抗冷株系,P4、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云  汪建亚  蔡桁  蒋祥娥  
以黄花蝴蝶兰的花梗腋芽诱导出的不定芽为外植体,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培养基的无机营养、TDZ、有机添加物和蔗糖4种因素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蝴蝶兰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KC+TDZ 0.20 mg/L+椰子水200 mL/L+蔗糖14 g/L+柠檬酸30 mg/L,其中有机添加物的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最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荣维  梅庆超  
1988一1990年,以蝴蝶兰为试验材料,进行了温度、光照和肥料对其花芽分化等过程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深圳的正常气候条件下,蝴蝶兰在9月遇20℃左右的低温,10月份抽出花芽,第2年的3月以后陆续开花。若能提早进行低温诱导,则花期可以提前。(2)从花芽形成到花芽抽出达10公分长这段时间,重施磷肥,有助于花芽分化。待花芽分化稳定后,增施氮肥,花将开得更好。(3)光照强度对蝴蝶兰花芽分化影响不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马子骏  王鲁彤  卢宇广  孙萍  刘妹球  
研究了蝴蝶兰原球茎快速增殖技术,试管苗同步化生产技术、兰株生长规律以及无土栽培技术。结果表明:①原球茎的快速增殖与分化可以利用6-BA调控;②个体发生特点决定试管苗生产宜采用人工同步化生产技术;③兰株全年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与新叶生长相对应;④水苔是兰株无土栽培最好的基质。文章还总结了蝴蝶兰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蒋明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