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93)
- 2023(8857)
- 2022(8059)
- 2021(7687)
- 2020(6508)
- 2019(14999)
- 2018(15096)
- 2017(28918)
- 2016(16206)
- 2015(18146)
- 2014(18087)
- 2013(17921)
- 2012(16298)
- 2011(14617)
- 2010(14309)
- 2009(12905)
- 2008(12350)
- 2007(10413)
- 2006(8845)
- 2005(7430)
- 学科
- 济(58275)
- 经济(58211)
- 管理(43521)
- 业(41124)
- 企(34843)
- 企业(34843)
- 方法(29720)
- 数学(25725)
- 数学方法(25434)
- 学(15877)
- 农(14974)
- 中国(13987)
- 财(13803)
- 业经(12918)
- 地方(12049)
- 理论(10433)
- 和(10274)
- 农业(10073)
- 贸(10044)
- 贸易(10040)
- 易(9735)
- 技术(9714)
- 环境(9683)
- 务(9230)
- 财务(9173)
- 财务管理(9159)
- 制(8927)
- 企业财务(8674)
- 教育(8629)
- 划(8383)
- 机构
- 大学(225542)
- 学院(223466)
- 管理(89520)
- 济(79108)
- 理学(78864)
- 理学院(77920)
- 经济(77215)
- 管理学(76380)
- 管理学院(76016)
- 研究(74759)
- 科学(52469)
- 中国(51323)
- 京(48144)
- 农(43591)
- 业大(40615)
- 所(38870)
- 研究所(36230)
- 农业(34721)
- 财(34234)
- 中心(32962)
- 江(30803)
- 北京(29961)
- 范(28991)
- 师范(28632)
- 财经(28485)
- 院(27218)
- 技术(25997)
- 经(25960)
- 州(25547)
- 农业大学(23409)
- 基金
- 项目(164856)
- 科学(126924)
- 基金(117947)
- 研究(114755)
- 家(104805)
- 国家(103950)
- 科学基金(87998)
- 社会(68429)
- 省(66257)
- 社会科(64670)
- 社会科学(64651)
- 基金项目(63917)
- 自然(61008)
- 自然科(59533)
- 自然科学(59513)
- 自然科学基金(58409)
- 划(55724)
- 教育(52258)
- 资助(48838)
- 编号(46605)
- 成果(37227)
- 重点(36805)
- 部(34762)
- 发(34506)
- 创(34386)
- 计划(32577)
- 科研(32410)
- 课题(32110)
- 创新(32064)
- 大学(30046)
共检索到304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孔阳 马养民 余博 史清华
将蝙蝠葛(Menispermum.dahuricumDC.)茎叶的乙醇粗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其萃取物抗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石油醚萃取物对青霉菌(Penicilliumsp.)有强抑制作用;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假丝酵母菌(Candiasp)有强抑制作用,对金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oracapsic)有抑制作用;正丁醇萃取物无明显抗菌活性。经对乙酸乙酯萃取物分离纯化得到2个化合物和,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抑制金色葡萄球菌和辣椒疫霉菌的活性,化合物具有抑制假...
关键词:
蝙蝠葛 抗菌活性 黄酮 异槲皮素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袁梨 鲍伟东 王安梦 张逦嘉
为研究越冬长耳鸮对冬眠蝙蝠的捕食影响,2003—2005年采用食团分析法对北京市2个长耳鸮群体食物中的蝙蝠成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2个长耳鸮群体食团中均鉴别出大棕蝠、山蝠、普通伏翼和东方蝙蝠4种蝙蝠,普通伏翼为主要猎物,但2个群体被捕食蝙蝠的数量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不同年度和越冬阶段,2个群体对蝙蝠的捕食强度均为普通伏翼最高、大棕蝠和山蝠占据较小比例,2个群体各年度捕食蝙蝠的组成以及城外群体不同越冬期捕食蝙蝠的组成存在明显差异。2005/2006年度,2个群体普通伏翼被捕食强度均明显下降。长耳鸮的捕食可能给北京地区蝙蝠类群生存带来负面影响,建议适当采取措施控制长耳鸮的捕食。
关键词:
蝙蝠 长耳鸮 越冬期 捕食压力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盛晓华 叶春明
针对新生的启发式智能算法蝙蝠算法求解离散型生产调度问题存在的局限性,利用对蝙蝠算法重新编码以及初始化的方式来求解离散型生产调度问题。通过对经典的生产调度基准数据进行测试,并同较成熟的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蝙蝠算法在解决离散的生产调度问题时,具有较好的优化性能。验证了蝙蝠算法求解离散性问题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琪 张宏 黄春萍 张晓喻 刘刚
研究枇杷花[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本文运用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对枇杷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MTT法进行体外抗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熊果酸(3)、3β,19α-二羟基-4-醛基-乌索-12-烯-28-酸(4)、β-胡萝卜苷(5)、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6)、2α-羟...
关键词:
枇杷花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艳娜
大蝙蝠有着自己独辟蹊径的觅食策略,就是寻觅其他动物不屑一顾的植物为食,而不与其他动物竞争食物。2011年4月10日,第一家尼彩手机工厂店在南京开业,宣称是中国第一家"终结手机暴利,开启品牌直营"的企业。当年底其店面发展到1000家,而到今天全国尼彩手机工厂店已近6000家,售价仅几百元的手机销售量已有几百万台。作为国产手机品牌,尼彩是如何做到在短期内快速扩张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定刚 张武岗 宋毓民 李红飞 武海军 靳亚平 周乐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抗菌活性 分离纯化 黄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存莉 朱玮 李小明 苏宝锋 阎小英
提取黑刺菝葜根茎中总甾体皂苷R,分离得到甾体皂苷混合物样品R-5、R-6、R-7、R-8、R-9、R-10及4种甾体皂苷,其中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提取;采用生物活性跟踪和滤纸片扩散法对其抑菌活性物质进行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样品R-7、R-8和R-9中,样品R、R-5和R-6抗菌活性较弱或几乎没有;但从R-6分离得到3种甾体皂苷和从R-8中分离的甾体皂苷均具有抑制活性;这些不同的甾体皂苷对蜡样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枯草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木霉、青霉、黑曲霉、黄曲霉有非常强的抑制活性;黑刺菝葜根中甾体皂苷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而且存在着抑菌的活性分...
关键词:
黑刺菝葜 甾体皂苷 抗菌活性 结构鉴定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詹慧文 罗亚波 潘玉玲 徐健 何烽仡
包含位置约束、区域约束、同步约束等额外约束的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称为多约束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与双边装配线第I类平衡问题相比,复杂度显著提升,目前研究成果还很少。而现实中的装配线平衡问题往往包含额外约束,因而,研究多约束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更具有实际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在分析额外约束的数学表达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约束双边装配线平衡问题的优化模型,提出了拓扑排序矩阵编码方法、面向位置约束的解码方法、变邻域搜索策略,与标准蝙蝠算法相结合,形成了混合算法的求解机制。以标杆算例为对象,与多种典型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比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所提算法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冬梅 张京芳 李晓明 李娟丽 朱玮
利用硅胶、RP-18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分离手段从卷叶黄精根茎的正丁醇萃取物(总甾体皂苷R)中分离得到2个甾体皂苷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波谱分析及与文献值对照,鉴定化合物Ⅰ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1→2)-[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化合物Ⅱ为(25R)-spirost-5-ene-3β-ol-3-O-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将化合物Ⅰ进行双相酸水解得到其苷元(化合物Ⅲ)...
关键词:
卷叶黄精 甾体皂苷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照辉 黄军 魏小武 罗容珺 伍善东 刘清术
从烟–稻–(油)多年轮作的耕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广谱拮抗菌HMI–23,对水稻立枯丝核菌、油菜核盘菌、青枯雷尔氏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经过16S rDNA的序列比对,初步认为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对温度、紫外线和蛋白酶K不敏感,基因组中含有多个已知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脂肽粗提物亦对立枯丝核菌、核盘菌、雷尔氏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粗提取物中可能含有多种已知的脂肽,如伊枯草菌素A、抗霉枯草菌素B、杆菌霉素D、丰原素B等。
关键词:
拮抗菌 分离 鉴定 脂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聂小妮 梁宗锁 段琦梅 兰晓继
【目的】研究陕西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15个临床消毒常见菌株的抗菌性能,为土荆芥天然消毒杀菌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GC-MS测定其化学成分,分别用连续2倍梯度液体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从陕西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测到16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了其中的15种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有p-伞花烃(29.95%)、驱蛔素(22.97%)、冰片烯(20.74%)、α-松油烯(17.67%);在临床消毒常见的15种菌种中,土荆芥挥发油除对绿脓假单胞菌CMCC10211株无抑制作用外,对炭疽芽胞杆菌CMCC63...
关键词:
土荆芥 挥发油 抗菌活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晓彬 张瑞 刘立新
传统SVR模型可预测房价的变化趋势,但不恰当的参数设置会影响预测的精度。本文针对北京市二手房同比价格指数的非线性变化特征,将蝙蝠算法引入到SVR模型中,使其对模型的三个参数进行优化设置,结合网络搜索数据,构建了BA-SVR&WSD混合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算法的预测流程,通过引入多个基准预测模型和预测性能度量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蝙蝠算法的SVR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预测效果更准确且预测精度更高,该预测方法也为北京市二手房价格的监测和调控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石磊 卢思华 魏志威 李震 吴奔雷
以管网投资费用最低为目标,建立了改进的自压树状灌溉管网规划模型,通过定义管网用水节点的上层水节点来保证管道连通性;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双频蝙蝠算法,通过使用双脉冲频率策略均衡算法多样性与收敛性。基于12个100维度测试函数的寻优结果表明,与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及蝙蝠算法相比,双频蝙蝠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应用双频蝙蝠算法分别对10节点和34节点的管网进行规划设计,管网投资费用均值较蝙蝠算法可分别减少23.60%和31.03%。
关键词:
自压树状灌溉管网 管网部署 双频蝙蝠算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小萍 王振中 林壁润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万隆霉素抗菌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方法】以体外抗枯草芽孢杆菌为活性跟踪指标,通过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万隆霉素产生菌GAAS 2507发酵物中分离得到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DEPT、DQFCOSY、HSQC、HMBC、NOESY)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波谱结构解析表明抗菌活性成分为Quinomycin C,其对细菌性条斑病菌(MIC值为1.563μg·ml-1)、黄瓜疫病菌(EC50值为1.256μg·ml-1)和节瓜枯萎病菌(EC50值为20.570μg·ml-1)具有明显的抗菌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毛胜凤 张立钦 张健 林海萍 马良进 徐清信
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八叠球菌Sarcina ventriculi,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马尾松叶的水、丙酮、乙醇溶液提取物对细菌的抑菌圈直径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对各种菌的抑菌效果越好,马尾松叶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0.0 g.L-1时,大肠杆菌抑菌圈...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马尾松叶 提取物 抗菌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