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0)
- 2023(3901)
- 2022(3022)
- 2021(2916)
- 2020(2556)
- 2019(5928)
- 2018(6161)
- 2017(11435)
- 2016(6267)
- 2015(7313)
- 2014(7265)
- 2013(7011)
- 2012(6356)
- 2011(5439)
- 2010(5795)
- 2009(5230)
- 2008(5338)
- 2007(4960)
- 2006(4368)
- 2005(3963)
- 学科
- 济(21080)
- 经济(21056)
- 管理(16770)
- 业(16295)
- 企(14180)
- 企业(14180)
- 方法(11246)
- 数学(9501)
- 数学方法(9149)
- 学(6901)
- 理论(6112)
- 教学(5467)
- 中国(5464)
- 农(5431)
- 财(5122)
- 业经(4882)
- 制(4537)
- 技术(4097)
- 贸(3835)
- 和(3831)
- 贸易(3830)
- 银(3797)
- 银行(3786)
- 易(3736)
- 务(3585)
- 财务(3553)
- 行(3548)
- 财务管理(3541)
- 农业(3497)
- 学法(3351)
- 机构
- 学院(89187)
- 大学(87738)
- 管理(31498)
- 研究(29259)
- 济(28690)
- 经济(27763)
- 理学(26516)
- 理学院(26198)
- 管理学(25265)
- 管理学院(25120)
- 中国(22912)
- 科学(20925)
- 京(20100)
- 农(17602)
- 所(16110)
- 业大(15605)
- 研究所(14716)
- 江(14419)
- 农业(14133)
- 财(14114)
- 中心(14100)
- 技术(13433)
- 北京(12769)
- 州(11685)
- 范(11145)
- 财经(11067)
- 院(10998)
- 师范(10950)
- 省(10556)
- 工程(10232)
- 基金
- 项目(58950)
- 科学(44214)
- 研究(40255)
- 基金(40229)
- 家(36598)
- 国家(36318)
- 科学基金(30369)
- 省(24284)
- 社会(22426)
- 自然(21329)
- 社会科(21240)
- 社会科学(21231)
- 自然科(20879)
- 自然科学(20872)
- 自然科学基金(20448)
- 划(20403)
- 基金项目(20176)
- 教育(19586)
- 资助(18539)
- 编号(17300)
- 成果(14221)
- 重点(13525)
- 课题(12461)
- 计划(12154)
- 创(12107)
- 发(12005)
- 部(11828)
- 科研(11476)
- 创新(11329)
- 科技(11273)
共检索到134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扈鸿霞 马宇轩 王艳红 林峻 李占武 季荣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捷的检测蝗虫微孢子虫(Paranosema locustae)的套式Pcr方法,为运用微孢子虫防治蝗虫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保守性高的微孢子虫小核糖体亚单位rna为目的基因,采用Primerselect软件设计两对特异的套式Pcr引物P.l.-F1/P.l.-r1和P.l.-F2/P.l.-r2,将微孢子虫液用0.2 mol·l~(-1) koH处理后得到的发芽液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建立以P.l.-F1/P.l.-r1为外侧引物、P.l.-F2/P.l.-r2为内侧引物的套式Pcr,扩增产为分别为298和242 BP。对引物浓度、退火温...
关键词:
蝗虫微孢子虫 套式PCR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淑敏 李国清 李韦华 周荣琼 杨建伟
【目的】建立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检测。【方法】根据牛源环孢子虫18S rDNA序列,设计1对保守引物和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牛源环孢子虫套式PCR检测方法。通过阳性参照摸索出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对168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该套式PCR能特异性地扩增出牛源环孢子虫基因组DNA中相应片段,与艾美耳球虫、隐孢子虫、贾第虫等10种相关原虫基因组DNA无交叉反应;最低能检测到2.85×10-2fg的阳性参照DNA;对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表明PCR技术检查阳性者显微镜检查都为阳性。【结论】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较好的临...
关键词:
环孢子虫 奶牛 套式PCR 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根据基因库中单孢子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TaqMan探针,对反应条件和试剂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检测单孢子虫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对单孢子虫的检测敏感性达到40拷贝数,比常规PCR敏感性高100倍;对派琴虫、折光马尔太虫、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和拟态弧菌等病原体的检测结果全为阴性。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单孢子虫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单孢子虫感染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贝类 单孢子虫 荧光定量PCR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千林 刘梦丽 许正茂 王振宝 吉尔格力 史亚明 巴音查汗
为建立牛感染犬新孢子虫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根据犬新孢子虫NC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taqmaN-mGB探针,建立新孢子虫病taqmaN-mGB Real-time PCR检测方法。PCR扩增产物约为150BP,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Real-time PCR扩增表明,Ct值与梯度稀释的阳性质粒模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检测牛源性弓形虫、牛环形泰勒和牛巴贝斯等虫种阳性DNa时均为阴性;经3D数字PCR判定,Real-time PCR方法的最低有效检测量为6.41拷贝/μl,灵敏性是常规PCR的1 000倍;重复性试验的组内平均变异系数为1.108%,组间为2.73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坤 高志鹏 习丙文 陈凯 谢骏 潘良坤
在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养殖过程中,因感染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引起的“喉孢子虫病”常会导致池塘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因此,建立一种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易于操作的检测方法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洪湖碘泡虫1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两组特异性引物,通过外引物组和单条内引物组合及条件优化,建立了洪湖碘泡虫单管半巢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临床应用分别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只有洪湖碘泡虫扩增为阳性,瓶囊碘泡虫(Myxobolus ampullicapsulatus)、吴李碘泡虫(Myxobolus wulii)、武汉单极虫(Thelohanellus wuhanensis)及异育银鲫肌肉样品等均为阴性;最低检测灵敏度极限为4.2 copy/μL;对疫区养殖池塘健康异育银鲫的卵巢、肾脏及脾脏组织样品检测发现洪湖碘泡虫阳性率分别为40%、32%和8%,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PCR。因此,本研究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应用于洪湖碘泡虫的早期快速检测。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洪湖碘泡虫 PCR 喉孢子虫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宇 于海英 赵冰峰 蒋欢 唐贵婷 张勇 吴朝君 王旭祎
【目的】建立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验证该检测体系的有效性,为松材线虫检测提供一个更精确灵敏的定性检测方法。【方法】基于松材线虫16S rDNA基因序列,使用在线工具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PCR反应条件,明确微滴式数字PCR的最佳反应条件。再以采集自不同地区的6株松材线虫和12株拟松材线虫、滑刃线虫、伞滑刃线虫、垫刃线虫的基因组DNA溶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特异性进行检测;以稀释10倍的标准DNA为模板,设置不同浓度梯度来验证该体系的灵敏度;以3个不同浓度的DNA标准品稀释模板检测微滴式数字PCR的可重复性。最后以人工模拟添加线虫样品和感病松木样品DNA提取液为模板对该体系的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1)设计了松材线虫特异性引物探针一组,引物:P1904-F、P2057-R;探针:Probe-1938。2)PCR反应体系经优化,确定其最佳退火温度为55 ℃。3)特异性验证表明,设计的引物探针可以将松材线虫与其他相近种的线虫区分开。4)灵敏度检测结果发现,该检测体系的检出浓度在0.51~20 000 copies/μL。5)对3组不同浓度标准样品的可重复性检测发现,该检测体系的变异系数在0.31%~9.12%之间,并且样品浓度与变异系数呈负相关。6)使用该检测体系检测林间感病松木样品和人工模拟加入松材线虫的样品发现,该检测体系能够特异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且拷贝数与样品中的线虫量呈正向相关。【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松材线虫微滴式数字PCR检测体系,该方法特异性好,检测灵敏度高,变异系数小,可高效地检测出样品中的松材线虫。该体系的建立可为松材线虫病理学和生态学研究提供可靠的研究数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根据派琴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派琴虫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596bp,与预期扩增序列同源性为99.8%。该PCR方法检测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1pg的派琴虫DNA;特异性强,对荧光假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沙门氏菌、诺瓦克样病毒等贝类病原体的扩增均为阴性。用该PCR技术对广西沿海的104份牡蛎、49份贻贝和20份文蛤病料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4.6%、10.6%和15.0%。结果显示,派琴虫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沿海的养殖贝类中,建立的PCR方法可用于贝类派琴虫的临床快速检测。
关键词:
派琴虫 PCR 应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丹 柳阳 翟艳花 顾泽茂
为建立一种灵敏、特异的快速检测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的方法,本研究根据洪湖碘泡虫ITS-5.8S r DNA基因序列筛选出一对特异性引物Mh F/R,建立PCR检测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与临床检测验证其可行性。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扩增洪湖碘泡虫相应的基因片段,长度为479 bp,而对试验中其他9种粘孢子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能检测0.1 pg的虫体基因组DNA。通过临床样品检测,PCR方法比显微镜检测的检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曹泽艺 周庆杰 陈凯 习丙文 谢骏 潘良坤 毛颖
为克服现有小瓜虫病的显微镜检和PCR诊断等方法在该寄生虫的感染早期阶段和环境样本检测中存在的缺陷,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多子小瓜虫PCR检测方法,实验根据多子小瓜虫线粒体COⅠ序列设计和筛选了一对引物,经过PCR程序优化、特异性、灵敏性验证以及临床和环境样品检测分析,分别建立了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本研究获得的检测引物对多子小瓜虫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对同属纤毛虫类的草履虫、四膜虫和肠袋虫以及常见养殖鱼类宿主异育银鲫、草鱼、尼罗罗非鱼和团头鲂等样本均无扩增;扩增特异性和灵敏度都优于文献报道的方法。其中,普通PCR最低检测的样本浓度为掠食体2.67个/μL,荧光定量PCR在掠食体0.02个/μL时依然能有效检出,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高于普通PCR。研究表明,在临床样本和养殖水环境样本检测应用中,基于该引物的两种PCR方法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能有效检出潜伏感染鱼体和养殖水环境中的多子小瓜虫。本研究所建立的多子小瓜虫的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淡水养殖中小瓜虫病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的检测。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绍强 李海艳 林祥梅 郑腾 李西峰 刘建 梅琳 韩雪清 贾广乐
选择派琴虫保守的核糖体DNAITS-2区域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派琴虫的方法。所构建方法检测质粒模板DNA的动态范围为2.6×101~2.6×107拷贝,敏感度可检测到26拷贝质粒DNA,而且与包拉米原虫、隐孢子虫等其他寄生性原虫无交叉反应,也不受贝类组织DNA的干扰。利用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对来自我国山东、福建等不同沿海海域的30份贝类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阳性样品3份。研究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派琴虫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等优点,可满足国内养殖场及进出口水生动物携带派琴虫的检测需要。
关键词:
派琴虫 贝类 实时荧光PCR 检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朴静子 王晓宏 陈唯军 杨银辉 姜永强 曹远银
建立了一种可快速、同时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东方马脑炎病毒(EEEV)、西方马脑炎病毒(WEEV)、西尼罗病毒(WNV)、森林脑炎病毒(TBEV)和圣路易脑炎病毒(StLEV)等6种虫媒病毒的PCR-Mass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上述6种病毒的序列信息,经过分析比对,设计6组扩增引物和延伸探针,初步建立针对上述6种病毒的PCR-Mass检测体系。采用上述6种虫媒病毒和其他常见致病性病毒为检测对象,确定PCR-Mass体系的特异性;通过对重组质粒的定量检测,确定该体系的检测灵敏度;并利用该体系对12份TBE阳性和10份JEV阳性脑脊液样本进行检测,评价检测方法的实用性和临...
关键词:
虫媒病毒 PCR-Mass方法 同时检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童桂香 黎小正 卢小花 廖永志 江林源 韦信贤
罗氏沼虾诺达病毒(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nodavirus,MrNV)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规定必需上报的罗氏沼虾白尾病(whitetail disease,WTD)的主要病原体。为建立快速检测MrNV的套式RT-PCR方法,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对PCR条件进行优化后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特异性地扩增出205 bp的MrNV衣壳蛋白基因片段,最佳引物浓度为0.8μmol/L、退火温度为56℃、Mg2+浓度为2.0 mmol/L,而对其他对虾病毒基因组均没有扩增出条带;检测M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智君 陈军 俞远京 肖献忠
根据GenBank登录的兔出血症病毒的VP60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检测兔出血症病毒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先用外引物扩增一段389bp的DNA片断,继而用内引物以扩增产物为模板进行第2次扩增(即套式PCR),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一次性PCR的假阳性结果.用该方法对12份RHD样本进行检测,检出率为100%.
关键词:
兔出血症病毒 套式PCR VP60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金 刘光远 田占成 谢俊仁
【目的】环形泰勒虫作为牛科动物重要的血液原虫对养牛业产生了重大危害。近年来针对该病原Tams1基因的诊断方法及候选疫苗筛选进行了大量工作。但研究证明该基因多态性对诊断及免疫效果存在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对Tams1基因多态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为该病的诊断建立一种实施有效的检测方法。【方法】参考GenBank中公布的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了846 bp的核苷酸片段。将该基因片段与GenBank中主要的12种已知不同区域虫株的相应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在保守区设计引物,以Tams1基因标准阳性质粒为模板建立环形泰勒虫病的二温式-PCR检测方法。经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庞耀珊 刘加波 邓显文 谢志勤
根据基因库中折光马尔太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建立检测折光马尔太虫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将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与常规PCR检测对比,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可达40个拷贝/μl,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对派琴虫、单孢子虫、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和拟态弧菌等病原体的检测结果为阴性。结果显示研究建立的折光马尔太虫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定量、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折光马尔太虫感染的检测。
关键词:
贝类 折光马尔太虫 荧光定量P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