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1)
2023(3351)
2022(2900)
2021(2772)
2020(2404)
2019(5372)
2018(5423)
2017(9728)
2016(5736)
2015(6696)
2014(6605)
2013(6614)
2012(6691)
2011(6085)
2010(6341)
2009(6010)
2008(6074)
2007(5800)
2006(5173)
2005(4836)
作者
(21366)
(17886)
(17753)
(16792)
(11482)
(8884)
(8035)
(7068)
(6943)
(6528)
(6218)
(6161)
(5999)
(5911)
(5887)
(5550)
(5483)
(5463)
(5307)
(5284)
(4681)
(4621)
(4540)
(4129)
(4103)
(4101)
(4099)
(3880)
(3862)
(3809)
学科
(20971)
经济(20934)
管理(14901)
(13070)
(11073)
企业(11073)
(9119)
方法(9032)
数学(7347)
数学方法(7132)
中国(5935)
(5608)
(5163)
(4826)
理论(4379)
业经(4154)
(3989)
贸易(3985)
(3865)
(3604)
农业(3570)
地方(3528)
(3401)
(3382)
金融(3382)
教育(3359)
银行(3357)
(3354)
(3335)
(3212)
机构
大学(90426)
学院(87704)
研究(38570)
(29159)
中国(28716)
科学(28591)
经济(28359)
管理(26361)
(24335)
(22989)
(22253)
理学(21951)
理学院(21530)
研究所(21136)
管理学(20733)
管理学院(20602)
农业(19835)
业大(18084)
中心(16619)
(15094)
北京(14379)
(14022)
(13946)
(13667)
(13198)
科学院(12626)
(12486)
农业大学(12476)
师范(12196)
技术(11829)
基金
项目(57682)
科学(42942)
基金(40824)
(39694)
国家(39372)
研究(34491)
科学基金(30892)
自然(23671)
自然科(23104)
自然科学(23091)
自然科学基金(22666)
(22064)
基金项目(20827)
(20347)
社会(18999)
资助(18413)
社会科(17716)
社会科学(17708)
教育(16006)
重点(14227)
计划(13974)
科技(13238)
编号(12900)
(12078)
(11967)
科研(11813)
成果(11340)
(11016)
专项(10619)
创新(10443)
期刊
(36334)
经济(36334)
研究(25629)
学报(25224)
中国(22210)
(21996)
科学(20174)
大学(17505)
学学(16589)
农业(14774)
管理(11742)
教育(11125)
(11033)
(8408)
业大(7747)
(7533)
金融(7533)
技术(6902)
(6217)
农业大学(6131)
财经(5658)
经济研究(5564)
林业(5535)
资源(5204)
(5015)
图书(4836)
科技(4613)
自然(4502)
业经(4455)
中国农业(4413)
共检索到143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支槐  
蜡梅花内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随中蕾的发育逐渐增加,花盛开时蛋白质含量开始降低,而氨基酸含量却继续增加;花开始萎蔫时,氨基酸含量开始逐渐降低,但仍保持较高水平.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随中蕾的发育而降低,花盛开时达最低;当花萎蔫时,酶活增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数及活性的变化与不同发育时期花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规律相同.SOD活性随中蕾的发育逐渐增高,花开放时达最高,然后迅速降低,萎蔫时达最低.在开花和衰老过程中,SOD同工酶谱带数没有变化,仅酶带活性发生变化.花衰老时其相对透性值迅速升高,为中蕾的4.73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以蝴蝶兰花的萼片、花瓣和唇瓣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衰老过程中A-280、电导率、Vc、可溶性总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活性氧的变化,探索花朵衰老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萼片、花瓣和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电导率和A-280逐渐升高且维持较高水平,初开期以后逐渐降低;在自然衰老过程中,萼片、唇瓣从小蕾期至中蕾期脯氨酸的含量增加且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减少,花瓣中脯氨酸的含量持续减少;萼片、花瓣和唇瓣中Vc含量在中蕾期以后连续减少;从小蕾期至初开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有缓慢升高趋势,盛开期之后,含量急剧上升,衰败期积累值达到最高;H2O2含量在开花前期逐渐降低,盛开期后迅速上升,衰败期含量达到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洪展  郑风荣  赵世杰  
以衰老类型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鲁麦L14和93503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衰老类型小麦品种在衰老的过程中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开花至成熟期,鲁麦L14小麦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光能转化效率的下降速度均明显快于小麦品种935031,但是各相关参数降低的起始时间不同,自开花后30 d鲁麦L14的叶片已经开始干枯,而935031小麦品种到成熟时大部分叶片还保持绿色,说明小麦叶片早衰与光合能力的下降有密切关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苏玫  李磊  尹钧  何丽  董文召  
以不同粒型的花生品种为材料,研究衰老过程中叶片的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后期叶片NR、PAL的活性呈下降趋势,但大粒型品种较小粒型品种下降速度慢;开花50 d以后,大粒型品种AsA-POD的变化呈抛物线下降(Y=-0.0492X2+5.5791X-146.82);小粒型品种呈直线下降(Y=-0.553X+39.302)。MDA含量在开花后60~65 d迅速上升,至成熟期,大粒型品种MDA含量较小粒型品种降低44.9%,百仁重、百果重平均分别增加46.8%、61.4%,产量提高33.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芳  
《梅花喜神谱》(123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画与诗结合编著的梅谱。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宋伯仁在对梅花的开花物候、绘画、诗作、文学、梅文化等作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将科学和艺术融为一体而创作此书,其诗画艺术价值和对梅花物候的观察描述,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宝贵财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力  刘义新  张荣铣  
研究了烟叶成熟衰老过程中光合电子传递和有关光合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随着烟叶的成熟衰老 ,烟叶的光系统Ⅰ (PSⅠ )、光系统Ⅱ (PSⅡ )及全电子传递活性、RuBP羧化酶 (RuBPCase)和碳酸酐酶 (CA)活性均呈下降趋势 ,其中PSⅡ电子传递活性和RuBPCase初始活性在打顶后下降迅速。表明烟叶在成熟衰老过程中 ,光合速率急剧下降、光合作用活性减弱与其内部光合机构和光合酶变化密切相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晴  徐朗莱  叶茂炳  沈文飚  
小麦叶片在连体自然衰老和离体暗诱导衰老过程中,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力下降得早。当CAT活力处于较低水平时,APX仍然维持较高活力,且APX活力与H2O2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经同工酶电泳分析,离体叶片暗诱导衰老过程中,CAT同工酶带无增减,只是活性改变,而APX同工酶带则有增加。APX在小麦叶片衰老的中后期可能起着比CAT更重要的清除H2O2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军  马锋旺  马春花  张林森  韩明玉  束怀瑞  
以苹果(M a lus d om estica Borkh)品种嘎拉(G a la)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在水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0,6,12,18,30,48和72 h)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 SA-G SH)循环及A SA合成关键酶L-半乳糖-γ-内酯脱氢酶(G a lLD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伴随H2O2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M DA含量升高,离体苹果叶片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 DHAR)活性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活性分别在18和30 h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G a lLDH对苹果叶片离体衰老反应迅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玲平  毛伟海  胡天华  包崇来  戴丹丽  
研究了萝卜品种CR0502和CR0509叶片生长衰老过程中光合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萝卜叶片展开至衰老过程中,除气孔限制值(Ls)随叶片展开时间的延长而缓慢降低外,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φPSⅡ)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抛物形,在25 d时达到峰值,此后逐渐下降。不同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品种CR0502在叶片衰老期的下降速率明显高于品种CR0509。叶片初展时,气孔和非气孔因素同时影响叶片的Pn,而叶片衰老时,非气孔因素占主要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瑞香  王仁才  
根据国内外有关果树果实软化衰老的研究现状 ,从细胞壁结构的变化 ,内容物含量的改变以及乙烯生物合成作用等 3个方面综述了果实软化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贺贝  蔡璇  曾祥玲  王彩云  周媛  邹晶晶  
【目的】探索了结实型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瓣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提高桂花园林赏花价值与经济用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潢川金桂’O. fragrans ‘Huangchuan Jingui’为材料,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源乙烯释放,流式细胞法检测核DNA变化,以及检测桂花开放及衰老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桂花花瓣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质量摩尔浓度在初花期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2)细胞色素c的含量在初花期开始积累至盛花期最高,在盛花末期开始减少至消失,而ATP质量分数一直呈下降趋势。(3)乙烯释放量从盛花末期开始逐渐上升至萎蔫期达到最大值,此时花瓣中的核物质也基本消失。(4)桂花花瓣中活性氧的激发、细胞色素c释放和ATP持续下降明显发生于初花期,为早期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事件;乙烯跃变、DNA降解发生在盛花末期之后,为晚期PCD事件。【结论】线粒体功能活性下降可能是桂花花瓣早期PCD信号,内源乙烯跃变引起花瓣萎蔫失水和DNA降解可能是PCD执行的结果。图5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勇  李贤伟  荣丽  刘语欣  罗艺霖  
将柳杉细根剥离土壤,加速细根衰老,测定并分析柳杉细根衰老期间不同根序细根的N,P,K及Ca浓度变化以及N,P,K浓度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柳杉细根死亡过程中,N及K存在明显的内循环,Ca内循环不明显,P没有内循环;2)养分内循环首先出现在1级细根,其次是2和3级细根,表明细根衰老和死亡顺序与生长顺序相反;3)养分回输表现为阶段性,1级细根首先回输到2级细根,2级细根再回输到3级细根;4)柳杉细根中N,P,K浓度变化趋势和它们与Ca浓度比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盛爱武  郭维明  孙智华  
GC及ETP处理证实,蜡梅内源乙烯匮乏,且对外源乙烯不敏感,是非乙烯跃变及乙烯不敏感切花.衰老期间IAA及ABA显著增加,是主要促衰因子.iPA呈单峰曲线,绽开期最高.SOD及MDA的动态表明了与衰老过程的规律性反相关.经鉴定,具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槲皮素为蜡梅花瓣主要色素之一,并测定了其动态.结合蜡梅的衰老表现类型讨论了内源激素对蜡梅衰老的调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维明  盛爱武  
瓶插实验、GC及ELISA检测证实,STS及6BA可有效抑制梅花脱落及乙烯释放,间接表明梅花脱落与乙烯有关.动态测定还表明,乙烯及IAA是调节梅花脱落衰老的重要因子.在离体及连体梅花中,ABA分别在开放期前后参与了衰老调节.CTK匮乏导致梅花衰老,其外源应用可抑制乙烯生成及梅花脱落,因此CTK是梅花延衰的主要因子.GA仅有利于促进梅花绽开率,而并非为其延衰因子.根据上述结果,制定了切花梅科学的保鲜对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建田  范双喜  宋学锋  欧阳新星  
本试验以中蔬5号番茄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老化程度下,种子萌发初期的CAT活性与种子活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活力指数与种子内CAT活性显著相关,r=0.995。同时,CAT标准液催化反应速度曲线显示,在有充足的H2O2时,酶活性与O2产量(记录笔走纸高度)之间有极好的线性关系,r=0.997。因此,测定种子萌发初期的CAT活性,是间接评判种子活力的一种可靠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