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2)
2023(7340)
2022(6176)
2021(5654)
2020(4346)
2019(9893)
2018(9922)
2017(17715)
2016(10002)
2015(11277)
2014(11819)
2013(11408)
2012(11051)
2011(10122)
2010(10618)
2009(9504)
2008(9722)
2007(9168)
2006(8255)
2005(7851)
作者
(30522)
(25004)
(24912)
(23495)
(16137)
(12024)
(11496)
(9718)
(9631)
(9514)
(8580)
(8489)
(8333)
(8044)
(7877)
(7620)
(7538)
(7330)
(7287)
(7200)
(6560)
(6225)
(6142)
(6080)
(5860)
(5688)
(5639)
(5618)
(5245)
(5059)
学科
(44777)
经济(44734)
管理(25719)
(24597)
(18232)
企业(18232)
地方(17312)
中国(16818)
(13872)
业经(11959)
方法(10672)
农业(9734)
地方经济(9726)
(9409)
(9385)
银行(9373)
(9088)
(8987)
金融(8985)
(8737)
(8694)
(8583)
理论(8293)
数学(8208)
数学方法(7984)
(7485)
贸易(7473)
环境(7390)
技术(7295)
(7113)
机构
学院(143473)
大学(136973)
(53488)
研究(52806)
经济(51937)
管理(47359)
中国(42193)
理学(37982)
理学院(37432)
管理学(36539)
管理学院(36263)
科学(32823)
(32140)
(28164)
(26599)
(25986)
研究所(24747)
(24703)
中心(24412)
(22150)
师范(21911)
(21757)
北京(21503)
(19774)
技术(19664)
(19377)
业大(19332)
财经(19165)
农业(18828)
(16957)
基金
项目(81511)
研究(64703)
科学(61661)
基金(52322)
(44751)
国家(44216)
社会(37066)
科学基金(36800)
(35680)
社会科(34930)
社会科学(34925)
教育(30118)
编号(29216)
(28471)
基金项目(26684)
成果(24926)
(24299)
课题(22121)
资助(22087)
自然(21628)
自然科(21048)
自然科学(21044)
自然科学基金(20596)
发展(19710)
(19315)
重点(18839)
(18771)
(16898)
项目编号(16852)
(16610)
期刊
(76229)
经济(76229)
研究(48051)
中国(40659)
教育(26649)
(24717)
(21553)
学报(20520)
管理(20428)
科学(18652)
(17394)
金融(17394)
农业(16906)
技术(16317)
大学(15592)
业经(14596)
学学(14172)
经济研究(11279)
图书(10054)
问题(9135)
财经(8926)
(8791)
职业(8576)
(8152)
论坛(8152)
(7771)
商业(7492)
书馆(7466)
图书馆(7466)
(7337)
共检索到249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建国  郑忠明  
在调研重庆市静观镇、河南省鄢陵县和湖北省保康县中国三大蜡梅种植基地和其他蜡梅产区的基础上,分别对蜡梅的苗木、切花、造型观赏形式、实用产品等4个方面进行了基本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其现状,找出存在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出比较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以期为蜡梅的科技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景全  张启翔  
从蜡梅的特点全面论述了提取蜡梅香精的价值及其潜在优势。将蜡梅香精成分与玫瑰油、茉莉花香精成分进行了比较,从比较数据看蜡梅香精成分为161,玫瑰为130,而茉莉为100。所以,蜡梅香精开发的价值是很大的。同时,对蜡梅提取香精的成本和销售市场作了比较研究。最后还就蜡梅研究的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德珍  
该文通过我国蜡梅生产现状及市场观察,阐述蜡梅开发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树刚  张发君  李威  
蜡梅是我国传统名花,在我国野生分布广、种质资源丰富,在民间广为栽培;我国民间传统应用于绿化、药用、桩景及饮品等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了蜡梅种子、叶及花中含有的芳香物质用途相当广泛,价值很高,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同时,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蜡梅切花有望服务于世界各地的人们,蜡梅鲜切花市场一片光明。作者基于对蜡梅开发前景的认同,经过实地考察,提出了蜡梅开发的基本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响  杨楠  赵凯歌  陈玉星  唐锐君  陈龙清  
从蜡梅转录组数据库组装的83 257个Unigene中分析得到11 868个1~6核苷酸重复的EST-SSR候选位点。在所有序列中,10 284个序列存在EST-SSR位点,SSR的发生频率为12.35%,转录组序列中平均每5 kb长度就有1个SSR位点分布,1 370个Unigene含有2个以上的SSR位点,634个位点以复合的重复形式出现。其中2核苷酸重复和3核苷酸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4.81%和26.20%。重复基元类型共206种,其中最多的类型为2核苷酸重复AGCT,占总数的39.85%,其次为3核苷酸重复AAGCTT,占总数的11.54%。针对所有EST-SSR位点共过滤出7...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 响 杨 楠 赵凯歌 陈玉星 唐锐君 陈龙清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敦娴  周戎铠  
本文对中国梅文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先从论述梅文化兴起的背景入手,再介绍绚丽多采梅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诗、词、春联、绘画、音乐、电影多种造型艺术,梅食品、梅邮票、梅切花、赏梅胜地、梅桩盆景以及梅花科研,等等.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耀辉  张超  周莉花  赵宏波  
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是中国二级濒危植物。为了开发基于夏蜡梅转录组序列的表达序列标签SSR(EST-SSRs)引物,从夏蜡梅转录组数据库组装的125 014条unigene序列中检测到26 564个简单重复序列(SSRs),平均密度为5.18 kb,最丰富的类型是2碱基重复、单碱基重复和3碱基重复,分别占总SSRs的42.43%,29.50%和23.25%,其中主导类型是(AG/CT)_n。利用L_(16)(45)正交试验获得夏蜡梅的最优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SS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赵凯歌  周明芹  
该文简单概述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历史 ,分析了蜡梅花器官主要性状中的遗传变异 ,综合各种因素确立了蜡梅品种分类的标准与等级 ,即以种型作为品种分类的第一级分类标准 ,以花的大小及花内被片紫红色斑纹状况分别作为第二、三级分类标准。最后提出了一个以种型为基础的系、以花大小为标准而划分的类、以花内被片紫红色斑纹状况为基础划分的型组成的一个三级品种分类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晓青  徐汉卿  李惠芬  刘晓青  
该文对梅果实发育过程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梅子房内着生二个半倒生胚珠,开花时,胚囊处于4至8核阶段.内果皮分三个层次,最内层的4~6层细胞明显纵向加长,它的硬化大约从花后40~45d开始.外果皮是一种复合结构,由表皮毛、表皮细胞、气孔器和数层下皮组织细胞组成.中果皮主要是薄壁细胞,靠近内果皮的数层中果皮细胞径向显著加长.大约在开花后35~40d,珠被体积达最大,细胞内含大量淀粉.初生胚乳核分裂比合子早,但一直到原胚发育成球形胚时,胚乳游离核才转变为胚乳细胞.以后,胚乳细胞又被迅速发育的胚所吸收和利用.该文对胚珠类型、珠孔塞起源、胚乳吸器及果实发育速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 扬 李菁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扬  李菁博  
通过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唐宋诗词、笔记小说、本草学著作及花木文献4个方面梳理蜡梅(腊梅)相关记载,澄清杜牧腊梅诗传抄中的谬误,考证出唐代有"腊梅"而无"蜡梅",蜡梅栽培史应以宋代为开端,而直至明代蜡梅才被《救荒本草》《本草纲目》等本草学著作所收录。阐明植物名由"腊梅"到"蜡梅"的演变史,呼吁既要强调正式名"蜡梅",又从弘扬蜡梅文化的角度,尊重异名"腊梅"的使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朱锁玲  王明峰  
以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广东分卷)为语料,探讨GIS在方志开发利用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借用GIS,实现对《方志物产》中物产分布、物产传播等相关数据的管理和可视化制图并进行史料数据的空间分析,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方志史料,为方志类古籍的数字化整理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正康   戴晓港   陈赢男  
【目的】分析望春玉兰基因组微卫星序列和分布特征,开发多态性高和稳定性好的SSR引物,并构建玉兰商业品种指纹图,为玉兰属植物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分子标记资源,也为玉兰优良品种的遗传真实性鉴别和育种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已公布的望春玉兰基因组序列信息,采用MISA软件对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进行查找和分析,使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SSR引物。随机合成203对引物,利用6株不同望春玉兰的基因组DNA进行筛选,并进一步利用筛选出的多态性SSR引物构建26个玉兰商业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果】望春玉兰基因组中共检测出2 820 303个SSR位点,6碱基重复类型占比最高(62.13%),其次是2碱基(12.02%)和单碱基重复(9.98%);共发现501种重复基序,其中出现频率高的基序为AAACCT/AGGTTT(16.46%),其次是A/T(8.63%)和AG/CT(5.9%)。在随机合成的203对引物中,有94对(46.31%)能够对6株不同望春玉兰的基因组DNA进行有效扩增,有25对引物(12.32%)的扩增谱带清晰、易于判读、多态性高,多态信息量(PIC)在0.24~0.72之间。利用PIC值最高的前10对引物构建了26个玉兰商业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共扩增出85种基因型,每对引物产生的基因型在4~18之间;引物鉴别力在0~13之间,最少采用3对引物即可将26个玉兰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本研究在望春玉兰全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10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SSR引物,并利用这些引物构建了26个玉兰商业品种的DNA指纹图谱,DNA指纹图比对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涉及的26个玉兰品种不存在同种异名或异种同名现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鲁涤非  
该文在观察大量蜡梅形态的基础上,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蜡梅品种分类原则及标准,以蜡梅花的大小作为第1级分类标准,内被片紫纹作为第2级分类标准,构建了一个新的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