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9)
2023(12103)
2022(10724)
2021(10052)
2020(8497)
2019(19368)
2018(19297)
2017(37000)
2016(20427)
2015(22606)
2014(22491)
2013(22353)
2012(20444)
2011(18349)
2010(18012)
2009(16190)
2008(15653)
2007(13504)
2006(11459)
2005(9835)
作者
(61306)
(50836)
(50483)
(48026)
(32405)
(24689)
(22985)
(20142)
(19434)
(18011)
(17495)
(17129)
(16202)
(15894)
(15789)
(15730)
(15709)
(15157)
(14526)
(14512)
(12954)
(12336)
(12288)
(11522)
(11415)
(11394)
(11258)
(11123)
(10370)
(10257)
学科
(75740)
经济(75658)
管理(55987)
(54112)
(44962)
企业(44962)
方法(38047)
数学(32994)
数学方法(32608)
(20531)
(20299)
(18802)
中国(18614)
业经(16875)
地方(14873)
农业(13779)
理论(13585)
技术(13068)
(13007)
贸易(13002)
(12751)
(12609)
(12531)
财务(12470)
财务管理(12448)
(12322)
环境(12220)
企业财务(11881)
(10928)
教育(10908)
机构
大学(288253)
学院(285461)
管理(112891)
(105780)
经济(103359)
理学(99502)
理学院(98255)
研究(96712)
管理学(96287)
管理学院(95786)
中国(68090)
科学(65949)
(61012)
(55629)
业大(50137)
(50106)
(46795)
研究所(46579)
农业(44321)
中心(43052)
(40083)
财经(38622)
北京(37724)
(37594)
师范(37104)
(35306)
(34970)
(32669)
技术(31964)
经济学(30843)
基金
项目(207732)
科学(162124)
基金(150843)
研究(144808)
(134239)
国家(133162)
科学基金(113260)
社会(89193)
社会科(84472)
社会科学(84446)
(82422)
基金项目(81223)
自然(77478)
自然科(75680)
自然科学(75653)
自然科学基金(74310)
(69895)
教育(66605)
资助(61954)
编号(57592)
重点(46758)
成果(46021)
(44824)
(43606)
(43523)
科研(40743)
创新(40597)
计划(40481)
课题(39839)
大学(38091)
期刊
(108737)
经济(108737)
研究(78139)
学报(56037)
中国(50609)
(49754)
科学(48404)
大学(40879)
管理(39260)
学学(38813)
农业(34969)
(33743)
教育(30948)
技术(23014)
(20006)
金融(20006)
业经(18196)
财经(18033)
(17741)
经济研究(17324)
业大(15776)
科技(15773)
图书(15361)
(15243)
(15096)
问题(14120)
理论(13722)
技术经济(13207)
林业(13003)
实践(12787)
共检索到395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一芳  郑敏  丁双阳  朱奎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类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可以产生芽孢抵抗不良环境,并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和多种食物中。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是常见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其引发的食物中毒主要是由其产生的毒素导致的。致吐毒素cereulide是致病性蜡样芽孢杆菌产生的重要毒素之一,是一种小分子亲脂性十二环肽,结构性质十分稳定。Cereulide能够引起恶心、呕吐等轻微的食物中毒症状,也可导致如肝性脑病、急性肝脏衰竭等严重致死的疾病。当前对于cereulide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局限于其刺激传入迷走神经引起呕吐症状,以及作为钾离子载体,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丧失,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而对于其导致的严重肝脏和脑部病变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仍十分不足。Cereulide是由cereulide合成酶基因簇(ces)编码,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synthetase, NRPS)系统控制合成的。Cereulide由两个羟基酸和两个氨基酸残基[-D-HIC-D-Ala-L-HIV-L-Val-]经3次迭代组成三聚体缩酚酞,其结构特殊并有很强的代表性,但因NRPS合成系统的灵活性会产生许多变体,因此cereulide的毒性与其生物合成过程息息相关。文章在现有文献报道和研究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cereulide的生物合成机理:首先,cereulide合成基因簇的CesA和CesB结构域分别识别D-α-酮羧酸、L-丙氨酸、L-α-酮异戊酸和L-缬氨酸,通过共价结合形成cereulide的主要合成单元二肽;其次,依照上述过程重复合成四肽;再通过重复反应合成第二个四肽,两个四肽通过酯化形成八肽;再次重复上述反应,形成三元络合的产物肽;最后,由于ces-NRPS的硫酯酶结构域活性中心表面结构阻止外部水分子进入,并诱导内部亲核攻击反应,最终释放出环状cereulide。目前,由产cereulide的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风险被低估。并且,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部分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中混有产cereulide的蜡样芽孢杆菌菌株。因此,产cereulide蜡样芽孢杆菌的存在对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均构成了潜在风险。文章综述了cereulide的毒性作用及机制,为进一步研发cereulide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总结并提出了cereulide的生物合成机理,强调了催化酮酸形成酯的酮还原酶域(KR),及形成重复单元和环肽的硫酯酶域(TE)在其合成中的重要作用,为阐明类似结构的非核糖体肽合成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宇  戴荣四  刘东友  邓治邦  李润成  尹崇  
无菌采集流行性腹泻耐过仔猪的肝脏样本,经无氧及有氧培养获得一株疑似蜡样芽孢杆菌的纯培养物,命名为HN1203。16S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X294967)分析表明,HN1203为蜡样芽孢杆菌群第7基因型菌株。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的生化特性符合蜡样芽孢杆菌群成员的特征。药敏试验和伴孢晶体蛋白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对链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其芽孢不形成伴孢晶体。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带有蜡样芽孢杆菌看家基因pta新的等位基因pta153,序列基因型为ST611。毒素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携带肠毒素基因(hbl、nhe和entFM)和细胞毒素K...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黎姗梅  吴柳青  许飘尹  盛雪晴  贺晓晨  肖双燕  邱梓晟  梁静真  韩书煜  黄钧  
【目的】对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患病黄沙鳖(Pelodiscus sinensis)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防治黄沙鳖蜡样芽孢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患病黄沙鳖进行细菌分离,通过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API 50CH生化鉴定和16S rRNA序列分析进行细菌鉴定,并以K-B纸片扩散法及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患病黄沙鳖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具有芽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GXWXAA,对健康黄沙鳖致死率达100.0%。经鉴定,菌株GXWXAA属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与蜡样芽孢杆菌JY5(HQ833024)、JY7(HQ833025)、JY9(HQ833026)和VBE16(MG027671)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达99.9%。菌株GXWXAA对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15种抗生素敏感,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依诺沙星中介,对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达欣、复方新诺明和多粘菌素B耐药。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对菌株GXWXAA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488、0.122和0.244μg/mL。【结论】引起广西武宣县某养殖场黄沙鳖发病的病原菌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建议选择新霉素、恩诺沙星和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对患病黄沙鳖进行治疗。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照鑫  王涵祎  曹利娟  郝艳同  申晓鸿  刘京国  
【目的】Vip3A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对鳞翅目昆虫有较广杀虫谱的毒素,其在敏感昆虫中肠上的结合受体尚未得到鉴定。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试图从肽库中筛选到能与Vip3A毒素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研究Vip3A毒素的杀虫模式提供线索。【方法】将构建的p et28A-Vip3AA10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制备Vip3AA10,并用胰蛋白酶活化和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活化的Vip3AA10毒素为诱饵,经"吸附-洗脱-扩繁"4轮条件逐渐严格的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丁照鑫  王涵祎  曹利娟  郝艳同  申晓鸿  刘京国  
【目的】Vip3A是由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在对数生长期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对鳞翅目昆虫有较广杀虫谱的毒素,其在敏感昆虫中肠上的结合受体尚未得到鉴定。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论文试图从肽库中筛选到能与Vip3A毒素特异性结合的多肽,为研究Vip3A毒素的杀虫模式提供线索。【方法】将构建的p ET28a-Vip3Aa10表达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纯化的方法制备Vip3Aa10,并用胰蛋白酶活化和离子交换层析进一步纯化。以活化的Vip3Aa10毒素为诱饵,经“吸附-洗脱-扩繁”4轮条件逐渐严格的淘选,从噬菌体随机肽库中...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移斌  余琳雪  刘永涛  杨秋红  苏志俊  宋怿  艾晓辉  
从福建漳州某养殖场患出血病死亡的罗非鱼肝脏、肾脏及脾脏分离到一株致病性菌株FJLF。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特征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16S rRNA序列分子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FJLF株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病灶中分离到与原感染菌一致菌株。腹腔注射后该菌株对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_(50)=2.30×106CFU/g。FJLF株对诺氟沙星、头孢噻肟、新霉素及卡那霉素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环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保伟  来航线  盛敏  
 对3株蜡样芽孢杆菌的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喂养实验、动物毒性实验、生长特性及其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SOD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株蜡样芽孢杆菌均为有益菌;pH为7.5时,3株菌在25~30℃发酵60h后酶活均达到最高;在35~45℃发酵24~36h后酶活最高。通过比较发现,02号菌株的SOD活性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均比较高,且酶活值比较稳定,是生产微生态制剂的理想菌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晶晶  曹宁宁  吴建梅  胡祚忠  张剑飞  
作为一种理想的生防菌筛选对象,芽孢杆菌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对其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章主要对芽孢杆菌的生防作用形式与机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扩大其在新型生物农药研发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祥燕  赵良忠  李冰  李琳  
为探索蜡样芽孢杆菌DM423有效的生物量在线测量方法,应用延时神经网络对分批培养过程中DM423的生物量进行软测量,构建了拓扑结构为11–20–1的延时神经网络。网络的输入量为p H、温度、溶氧量和葡萄糖浓度在t–1与t–2时的延时量以及生物量浓度在t–1、t–2和t–3时的延时量,输出量为t时刻的生物量浓度。结果表明,构建网络的泛化能力较好,测试样本的均方差为0.15?10–3,所建立的延时神经网络具有良好鲁棒性和一步预测能力,而多步预测能力不太理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玉凤   谈家金   袁裕超   赵晓佳   叶建仁  
【目的】阐明蜡样芽孢杆菌NJSZ-13中杀线蛋白酶ATP-α与ClpX的杀线分子机制,构建杀线蛋白酶ATP-α与ClpX的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克隆杀线蛋白酶编码基因atpA与clpX,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对杀线蛋白酶编码基因进行PCR扩增,并与载体pET-21b连接构建重组载体,提取重组质粒转入蛋白表达载体大肠杆菌BL21(DE3)。利用菌落PCR和测序验证转化效果。加入IPTG诱导蛋白表达,使用Ni-NTA柱进行重组蛋白的纯化,利用SDS-PAGE与Western blot验证ATP-α与ClpX纯化效果并进行杀线活性测定。【结果】菌落PCR验证和测序表明,重组载体中含有蛋白酶编码基因atpA与clpX,且基因序列与参考序列一致,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成功插入BL21(DE3)表达载体中。SDSPAGE与Western blot验证表明,重组蛋白得到正确诱导与纯化,成功构建杀线蛋白酶ATP-α与ClpX的原核表达载体。杀线活性测定结果表明ATP-α与ClpX均具有较强的杀线效果。ATP-α在72 h达到66.75%的杀线率,ClpX在72 h达到75.46%的杀线率。同时,两个蛋白酶共同作用杀线能力显著增强,24 h便达到66.32%的杀线率,72 h杀线率达到91.01%。【结论】ATP-α与ClpX经原核表达及纯化后具有较高的杀线活性,且两者共同处理松材线虫,杀线效果更强,证明蛋白酶ATP-α与ClpX是重要的杀线因子,为设计和筛选杀线药物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冬花  邓日强  庞义  余健秀  龙綮新  
选用土壤新分离株S18-4为供体菌,以PHT3101穿梭质粒为载体,载体和供体DNA用Pstl酶切后进行连接,用电激法将重组质粒转入苏云金芽孢杆菌无晶体突变株Btk·BE20中。经SDS-PAGE蛋白电泳及扫描电镜观察,证明δ-内毒素基因得到了表达,并具有很高的表达量。生物测定结果显示,重组株对夜蛾科幼虫具有比野生株S18-4更强的杀虫毒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怡萍  梁革梅  仵均祥  陈豪  马康生  吴孔明  郭予元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具有高度专一性,其只对靶标害虫有效,对天敌等其他昆虫无害,转Bt基因植物和Bt杀虫剂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对Bt的发现和分类、Bt的结构与功能、Bt毒蛋白的杀虫机理、昆虫对Bt的抗性机制及昆虫体内Bt受体蛋白与抗性的关系等研究现状的论述与分析,对Bt作物害虫抗性治理策略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恩杰  李娜  王青华  张永安  王玉珠  曲良建  
[目的]探究伊氏杀线真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对松材线虫的联合毒力。[方法]使用Esteya 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处理松材线虫,通过线虫的形态变化、死亡率及死亡速度3个方面测定E.vermicola与Bt联合对松材线虫的影响。[结果]经过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处理过的线虫会出现内容物渗漏,体腔收缩、弯曲、断裂的现象;高浓度的E.vermicola孢子悬浮液与Bt发酵液联合处理松材线虫可以明显地提高线虫的死亡率,最高可以达到100%;联合处理的线虫死亡速度较快,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死亡率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结论]应用这两种生防微生物在合适的浓度下混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松材线虫的死亡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计成  
霉菌毒素的高毒性和强致癌性严重威胁动物生产性能和人类健康,每年给畜牧业和食品工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物理和化学去毒方法存在诸多应用缺陷,故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环保的方法,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法备受关注。本文对霉菌毒素毒性的作用机制、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目前生物降解研究存在的困难提出策略和建议,为饲料和食品中霉菌毒素的生物解毒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爱波  赵纯森  瞿波  廖玉才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小麦赤霉菌主要致病菌种禾谷镰刀菌毒素的形成与致病力的关系、毒素生 物检测及免疫化学检测方法、脱毒技术及毒素代谢途径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些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